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洋酸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正>海洋是巨大的碳库,不断地从大气吸收CO2,工业革命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向大气排放CO2的30%~40%[1]。海洋吸收的CO2对于缓解全球变暖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破坏了海洋自身碳酸盐的化学平衡,导致海水酸度增加。这种由于海洋吸收了大气中人为CO2引起的海水酸度增加过程,被称为海洋酸化。目前全球海洋正处于5500万年以来海洋酸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工业革命以来,全球表层海水pH已  相似文献   

2.
浩瀚的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储存库。据估计,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从太阳所得到的能量竟达57万亿千瓦。由于太阳能对表层海水的加热,从而造成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利用这个温差建立一定的热力循环系统进行发电,则是海洋热能电站的根本设计思想。一般认为,当可获得总温差为15°~20℃时,其最终可能获得具有工程意义的有效温差约为11℃左右。尽管如此,目前关于设计和建造海洋热能电站的问题,仍然引起世界不少国家的专家越来越多的注视。  相似文献   

3.
由于沿海核电站的快速建设,加之日本福岛核事故持续泄漏的影响,海洋核污染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海洋核污染的现状及放射性核素在海洋各介质中的迁移特点,并就海洋中主要人工放射性核素137 Cs 和90 Sr 的含量水平,以及在海水中的扩散、海洋生物中的吸收与富集、海洋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转化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海洋核污染与核素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沿海核电站的快速建设,加之日本福岛核事故持续泄漏的影响,海洋核污染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文章介绍了海洋核污染的现状及放射性核素在海洋各介质中的迁移特点,并就海洋中主要人工放射性核素137Cs和90Sr的含量水平,以及在海水中的扩散、海洋生物中的吸收与富集、海洋沉积物中的吸附与转化等情况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海洋前沿     
1南大洋的碳吸收能力超出预期在南极洲周围的南大洋,深层海水上升到表层时可以吸收大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携带这些二氧化碳再次沉入海底,直到几百年后再次上升。因此,科学家一直在密切关注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早期直接测量海水含碳量的研究认为,南大洋吸收的二氧化碳占所有海洋吸收量的40%以上。  相似文献   

6.
海洋遥感     
利用装载于人造卫星、宇宙飞船、飞机、气球等工作平台上的传感器,对海洋进行远距离非接触性的观测,摄取海洋景观和海洋要素的图象或数据资料。其基本原理:海洋不断向周围辐射电磁波能量,同时海面也反射(或散射)太阳和人造辐射源(如雷达)照射覆盖在海面上的电磁波能量,经专门设计的传感器接收、记录这些能量,再经过传输、加工和处理,就可以得到海洋的图像或数据资料。按工作平台类别,海洋遥感可分为航天、航空和地面三种遥感方式。按传感器工作方式,海洋遥感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主动式遥感,传感器向海面发射电磁波,然…  相似文献   

7.
风是海水运动的重要动力因素,也是海洋内部的主要能量来源.本文在应用陆架海洋模式HAMSOM对东中国海海水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通过傅里叶变换、旋转谱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风向海洋的能量输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风场向海洋输运的最有效途径是风杨扰动量与流场扰动量的相互作用;惯性能量主要来源于海洋表层,由风场提供,向下传递;而潮频率能量大部分来自海底的内潮与底地形相互作用,向上传递.  相似文献   

8.
莫知 《海洋世界》2010,(6):19-22
全球海洋总面积达36105.9万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约有71%的部分被蔚蓝色的海水所覆盖。海洋作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与大气的能量物质交换和水循环等,在调节和稳定气候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更为人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各类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海洋热能转换(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OTEC)这一概念早在1881年法国物理学家 D~1 Arsonval 就提出来了。他设想在热带海洋表面温海水与深层冷海水之间,设置闭式朗肯循环,把海洋中所储存的太阳热能转换为电能。为实现这一设想,D~1Arsonval 的学生,法国工程师 G.Claude 于1926年在一个海水温差发电的模拟装置上使  相似文献   

10.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引起的海洋放射性污染事故后果严重,沿海核电安全和海洋放射性环境的长期监测、污染预警和事故应急受到关注。文中研制了一套海洋核辐射现场监测装置,利用标准放射源~(241)Am,~(133)Ba,~(60)Co,~(137)Cs,~(152)Eu进行了能量刻度与分辨率刻度实验,并利用MATLAB进行了曲线拟合,得到的能量刻度曲线线性较好,~(137)Cs在661.6 keV的能量分辨率为6.8%。同时,该装置在青岛8号码头利用趸船吊挂方式进行了海水水下测试,测得海水中~(40)K的活度为12.42 Bq/L,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符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关于海洋光化学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桂朋 《海洋科学》1988,12(6):51-55
照射到海洋上面的阳光,除了用于光合作用和海洋表层的加热外,其余的则被海水吸收,用于引发对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有着重要效应的光化学反应。虽然有些文献报道了一些孤立的海洋光化学反应过程,但关于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还很少,直到最近十年,海洋光化学才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少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可以参与光化学反应的物质、反应历程、  相似文献   

12.
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海洋资源与海洋资源环境,海洋资源是指存在于海洋及海底地壳中,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够得到的物质与能量的总和。按照海洋资源的自然属性,可以把海洋资源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再生能源。按照海洋资源的形成方式,可以把海洋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从理论上来说,海洋可再生资源是可持续利用的海洋资源,海洋非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难度比较大,是难以长久的,除非寻找到替代品。而再生海洋资源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海洋资源的流动或转化基本上与人类目前的利用水平无关,它们主要包括海洋再生能源、海水化学资源;  相似文献   

13.
针对海洋水色反演进行人工光谱采集时所存在的采集不连续、数据量少、覆盖海域面积小等问题,研究完成了一种基于太阳角度的全自动海洋光谱采集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采集接收模块接收的位置、时间、角度信息进行太阳角度的精准计算,依据得到的太阳角度实时自动调整仪器观测平面的位置和光纤探头的指向角度,并根据光谱采集要求自动控制光纤探头转动,实现对天空光下行辐亮度、参考板上行辐亮度和海水上行辐亮度的采集,实现了海洋光谱采集的全自动控制。仿真分析了中国近海海域太阳方位角的变化情况,得到了中国近海海域太阳方位角的变化规律,保证了仪器观测平面位置调整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问题,是气象学和海洋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海洋与大气的能量交换(以下简称海气间能量交换)问题亦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叶笃正在论述近代气象学的新发展和展望中指出:海洋的热容量很大,海水温度的小量变化给予大气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不了解大气和海洋的关系,对长期预告是不利的。 海气间能量交换,即海洋表面与近海面层大气的热量交换。Ⅲ早在1935年  相似文献   

15.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的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持续排放,被认为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引发诸多极端气候事件,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水酸化、海水暖化等一系列环境负面效应。海洋是地球最大的活跃碳库,增汇潜力巨大。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为干预海洋生态系统、促进其对大气二氧化碳额外吸收封存的海洋负排放技术体系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根据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场景,目前海洋负排放技术体系涵盖侧重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滨海湿地蓝碳、侧重于环境友好型养殖产业的海水养殖环境碳汇和借助生态工程技术手段的负排放工程增汇。海洋负排放技术在实现人为增汇的同时,有望通过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促进海洋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发挥其生态治理功能,从而应对海洋环流改变、海水酸化脱氧等全球海洋环境恶化以及人类活动污染的局部胁迫。  相似文献   

16.
巫华梅 《海洋科学》1986,10(6):62-65
本文的海洋初级生产者主要指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即分布广、数量大、在海水中漂浮的微型单细胞藻类。浮游植物吸收水、二氧化碳、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碳转化成有机碳:  相似文献   

17.
海洋酸化对贝类的生理生态学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温室气体二氧化碳(CO2)大量排放,约四分之一被海洋吸收,导致海水pH值和碳酸钙饱和度降低,出现了海洋酸化的现象.海洋酸化及引起的碳酸盐化学体系的变化已对各种海洋生物产生影响.贝类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代表性生物类群,自身具有一定的酸碱平衡调节能力,但其属于钙化生物,极易受到海水酸化的影响.在对贝类...  相似文献   

18.
一、海洋的定义 什么是海洋?一提起海洋,人们便会想起烟波浩淼、湛蓝湛蓝的海水。不错,海水是海洋的主体,但是海水不等于海洋。海水只是海洋的一个要素,而且海水不同于江河湖泊的水体。海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海水是咸的。然而湖水也有咸的,如我国青海湖等干旱地区的内陆湖。为了区别海水和咸水湖的水,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海洋开发包括海洋及其周围环境(海洋大气、海岸、海底)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主要的开发活动有: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渔业;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海底石油、锰结核与海滨砂矿等;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与船舶业;利用海水资源,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下面主要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20.
蔡浩然 《海洋科学》1988,12(1):61-63
近代海洋能源的范围,是指海洋上特有的能源,包括海水由于上下层温度差而蕴有的热能,潮汐、潮流、波浪等海水运动蕴有的机械能,以及江河淡水入海与海水间盐差而蕴有的化学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