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中部近350年来的降水量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单相关普查表明,乌鲁木齐河谷树轮年表与上年7月至当年2月降水相关显著,西白杨沟及波尔钦沟两个树轮差值年可较好地重建出天山中部近350a来该时段的降水量,解释方差达62%,经用统计参数,独立降水资料,历史气候记载,冰川及其它资料多方面验证,表明近350年的降水重建序列是可信的,降水特征分析指出,天山中部降水可划分出3个偏湿期(1671(?)-1692年,1716-1794年,1825-1866年)和3个干期(1693-1715年,1795-1824年,1867-1969年),其后两个偏湿期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前的第二,第三道络碛垄相对应,经推算,相应年降水量比现今分别偏多约59mm及30mm,天山中部上年7月至当年2月的降水具有5,10,53-54,3.7及3.3年的变化准周期,在1716-1969年间存在着明显的变干趋势,并在1831年发生过突变,重建降水序列对乌鲁木齐,昌吉州天山北坡一带的降水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2.
天山西部伊犁地区314a降水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63,自引:11,他引:52  
袁玉江  叶玮  董光荣 《冰川冻土》2000,22(2):121-127
单相关普查表明,天山西部伊犁地区的10个树轮年表与该区上年6月至当年5月的年度降水相关显著,最高相关系数为0.584(x=0.005),使用5个年表序列较好的重建了伊犁地区314a的降水长序列,解释方差达75%,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314a来,伊犁地区降水经历了4个偏湿及4个偏干期,其偏湿期与北疆年降 水的偏湿期,原苏联、我国华北与华东、祁连山敦德冰芯所揭示的偏冷期具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1396—2005年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降水序列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2005年采白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的树轮样本,建立了该流域6个树轮年表.相关计算表明,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英阿特河树轮标准化年表与该区域上年8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相关最为显著.利用该年表较好地重建了阿克苏气象站1396-2005年上年8月到当年4月的降水序列,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分析表明:在过去600 a中,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降水以2~2.5a、12~13 a、45 a、50 a、58 a的周期最为显著;在1584年,1615年,1685年,1722年和1753年前后曾发生了突变,15、19、20世纪天山南坡阿克苏河流域的降水相对稳定.在1416-1990年经历了9个偏湿期及9个偏干期,阿克苏河流域过去600 a来降水有增加的趋势;降水年际变化极不均匀,洪水、干旱、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4.
1671—2006年伊犁尼勒克地区7—8月降水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伊犁尼勒克地区3个采点的雪岭云杉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尼勒克气象站月降水的单相关普查发现,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与上年7—8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将树轮宽度标准化年表进行平均得到区域树轮宽度年表,再考虑到上年7—8降水对当年、次年及再次年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建立区域年表对上年7—8降水的重建方程,重建了1671—2006年336a来的7—8月降水序列,经多方面验证,重建结果是可信的.336a来,尼勒克地区7—8月降水经历了6个偏干阶段和7个偏湿阶段,其中偏湿年数多于偏干年数;最干旱年份为1713年,7—8月降水比多年均值偏少69.4%;最湿润年份为1783年,7—8月降水比多年均值偏多63.5%;7—8月降水长序列变化存在2.0a、2.2a、3.8a、4.9a、9.7a的显著准周期,且在1757年、1852年、1899年前后降水由多向少发生突变,1718年、1778年、1873年前后降水由少向多发生突变,1757年、1778年前后的突变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树木年轮重建阿勒泰西部1481-2004年6-9月降水量序列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根据采自阿勒泰西部地区5个采点的树木年轮样本, 建立了该地区的树轮年表. 通过相关普查发现, 其差值年表序列与该地区当年6-9月的降水量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且具有明确的树木生理学意义. 用沙勒哈(t, t 1)两个树轮差值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481-2004年524 a来的当年6-9月的降水量, 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 分析发现, 阿勒泰西部地区524 a来的重建降水量序列具有9个偏干阶段和9个偏湿阶段, 并且具有34.8 a、 5.0~5.1 a、 4.3~4.4 a、 3.9~4.0 a、 3.7 a和3.4 a的显著干湿变化准周期. 重建降水量序列在1518年、 1548年、 1634年、 1765年、 1856年前后发生过突变.  相似文献   

6.
用树木年轮重建天山北坡中西部7~8月379a的降水量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天山北坡中西部的两个树轮年表与该区域7~8月的降水显著相关.考虑到降水对次年和再次年树木年轮生长的影响,较好地重建了该区域7~8月379a的降水序列,经多方面验证,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可信性.在379a中,以6.6、6.5、5.4a的周期最为显著,有1734年、1759年、1819年、1872年、1963年5个突变年份,且经历了6个偏湿期及6个偏干期,与伊犁地区重建降水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径流量的重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所建立的树轮年表,重建了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年上年7月~当年3月的平均径流量。校准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670,交叉检验的误差缩减值达0.366。在重建的360年径流量的变化中,有4个偏丰期和3个偏枯期,第2,3两个偏丰期与乌鲁木齐河河源1号冰川的两次冰进期相对应。对重建径流量的丰枯频率分析发现,平水年份出现最多,偏枯水年份多于偏丰水年份约5.8%,特枯水年没有出现,特丰水年出现6次,约占1.7%。这表明360年来径流量变化基本上稳定。  相似文献   

8.
树轮宽度记录的天山东段近200a干湿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采自天山东部两处不同地点上下限的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 sibirica Ledb.)树轮样芯,分别建立了树轮宽度年表.经相关普查和响应函数的计算表明,天山东段森林下限的树轮年表与该地区3~6月的降水和气温相关显著,通过定义湿润指数,以树轮宽度为指标,重建了天山东段巴里坤地区近200 a来春季至初夏湿润指数的演变历史,解释方差为42%.统计分析表明,重建的湿润指数序列与邻近气象站的器测资料计算得到的湿润指数序列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天山东段近200 a来春季至初夏的干湿变化,在200 a中有6个显著的湿润时段和7个显著的干旱时段.天山东段近200 a来3~6月湿润指数序列的显著周期是11 a,然后依次存在16 a、5 a、8 a、3 a和32 a的稳定周期.  相似文献   

9.
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径流量的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在乌鲁木齐河山区域所建立的树轮年表,重建了乌鲁木齐河山区流域360上年7月-当年3月的平均径流量。校准方程的相关系数0.670,交叉检验的误差缩减值达0.366。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天山北坡西部精河流域山区的树木年轮记录了气候与水文变化过程,利用树轮宽度重建流域径流量长期变化历史对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流域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了精河流域山区2个采样点的天山云杉树轮宽度年表,分析其对流域气象和水文要素的响应特征,建立了树轮宽度标准年表与精河水文站上年9月到当年8月径流量的线性转换方程(R2=37.5%, P<0.001),重建了公元1615—2007年的径流量变化历史.丰枯年份和持续丰枯期分析表明:精河出山口径流量重建序列包含7个丰水年和11个枯水年,且发生了13次持续丰水期和10次持续枯水期.多窗谱分析发现径流量序列在99%的置信水平上存在56.8 年、6.9 年、3.8 年、3.4 年、2.0~2.1 年周期,其中6.9 年对应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周期,同时还发现了重建序列与南方涛动指数的显著负相关(r =-0.329,n=56),表明研究区径流量受大尺度海气耦合模式的影响.精河径流量序列与天山北坡玛纳斯河和乌鲁木齐河的丰枯阶段以及天山山区、伊犁地区降水变化的干湿阶段较好的对应,表明天山北坡水文和气候变化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驱动因子一致.  相似文献   

11.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相关计算表明,乌鲁木齐河树轮年表与大西沟气象站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3月)平均最低温度相关显著,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61(α=0.001),给出其在树木生理学方面的解释,使用7个年表序列构成的5个主分量可较好地重建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序列,解释方差达66.64%,通过探讨来自不同年表的同一气候要素的两个重建序列的合并条件,得到了453a的乌鲁木齐河源冬季平均最低温度长序列,对该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西北部宁武地区的树轮宽度指标,建立了该地区过去318年的树轮STD,RES和ARS年表,发现上年8月至当年7月 (全年)的降水与差值年表(RES)显著相关 (r=0.71, n=50),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转换方程,重建了宁武地区1686年以来的全年降水,方差解释量达到 48.6%(调整自由度后为46.8%, r=0.697,F=26.471, p<0.0001)。降水量较少的时段为1693~1710年,1720~1764年,1825~1841年,1873~1882年,1901~1930年,1966~1972年和1988~2003年,降水量较多的时段为1711~1720年, 1765~1824年,1842~1872年,1883~1886年和1931~1987年。 历史文献记录的干旱年份在重建序列上均有所反映。重建序列与贺兰山1~7月降水显著相关 (99%置信度下, r=0.312)。功率谱分析表明山西宁武上年8月至当年7月降水含有2.34~2.68年,4.92年,5.26年的显著周期,可能与ENSO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利用10个采样点230个树木年轮样本,通过树轮分析程序,建立了科尔沁沙地区域1826~2008年共计183年长度的榆树树轮宽度年表.通过分析发现,水热条件与科尔沁沙地榆树生长关系密切.以标准年表及年表t+1年和t+2年序列重建了区域1826~2006年年降水.从过去181年来看,年降水重建序列具有2年、12年、18年和...  相似文献   

14.
基于树轮的阿勒泰地区1818-2006年1-2月降雪量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采自新疆阿勒泰中东部地区的树木年轮样本,建立了该地区8个采点的树轮宽度年表.相关普查发现,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序列与该地区1-2月的降雪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且具有显著的树木生理学意义.用义河山南(t)、卓勒萨依(t+2)和哈拉额尔齐斯(t+3)三个标准化树轮宽度年表序列可以较好地重建该地区1818-2006年189a来当年1-2月的降雪量,且经过交叉检验表明重建方程稳定可靠.分析发现,阿勒泰地区189a来降雪量的重建序列具有5个偏少阶段和5个偏多阶段,并具有2.4a,3.3~3.4a和63a的显著干湿变化准周期.冬季降雪量的重建序列大致存在4个突变点,其中在1847年和1930年前后为降雪量由多到少突变,而在1901年和1986年前后是自少向多突变.  相似文献   

15.
西藏林芝地区近350 a来降水变化及突变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利用树轮δ^13C序列,重建了公元1650年以来林芝地区秋季降水量序列,分析了近350a来降水的阶段性变化和趋势,用小波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时间尺度降水变化周期的复杂性,结果表明:降水变化在不同层次和时段上存在显2~3a、13a和36a左右周期。突变分析发现,林芝地区秋季降水存在明显的突变年份,随时间尺度的变短,发生突变的次数增加,体现了气候变化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树轮宽度重建近280 a来祁连山东部地区的春季降水   总被引:24,自引:10,他引:24  
利用采自祁连山东部的祁连圆柏样芯样本,建立标准化年表,并将标准年表的树轮指数与附近的乌鞘岭气象站的温度和降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轮指数与3-4月降水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25,利用标准化年表与3-4月降水的线性回归方程重建了研究区近280a来的3-4月降水,统计检验表明重建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树轮记录的过去384a乌鲁木齐河源7月温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采自乌鲁木齐河源上树线跃进桥东采样点的雪岭云杉树轮样本,分析了其年表特征和气候响应特点.结果表明:采样点树轮早材密度标准化年表与和大西沟气象站7月份平均最高温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用跃进桥东采样点的早材密度标准化年表序列,可较好地重建乌鲁木齐河源1623-2006年的7月平均最高温度,1959-2006年48 a...  相似文献   

18.
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年径流总量的树轮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3年和2003年采集并研制的15个天山云杉树轮宽度年表,重建了新疆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357年的年径流总量.影响树木生长的水文气象因子对河水流量的影响具有3~5年的滞后,基于3个树轮差值年表的重建方程可解释器测流量资料总方差的69.4%,使我们可以重建出1633 ~1989年的年径流总量.重建流量序列具有11个丰水期和11个枯水期,以及59.5年,47.6年,3.72 ~ 3.84年和3.45 ~3.50年的变化准周期,且在1639年和1709年发生过从丰水到枯水的突变,持续最长的枯水期达13年.流量重建结果可为诊断现代极端的洪旱事件提供长期的流量变化背景资料,并使我们有可能发现对水资源管理系统具有重要影响的过去持续洪旱期.  相似文献   

19.
天山北坡玛纳斯河355a来年径流量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玛纳斯河树轮年表序列与该河肯斯瓦特水文站年径流总量相关显著,使用5个树轮年表序列较好地重建出天山北坡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文站355a来的年径流总量,解释方差达61%.355a重建流量变化表明:1)玛纳斯河年径流总量355a来大致经历了11个偏枯水期和10个偏丰水期,最长的偏丰水期为1670-1699年,持续了30a,最长的偏枯水期为1949-1994年,持续了46a;2)最显著的两个百年流量变枯趋势为1872-1995年和1671-1775年,径流量减少率分别为0.19×108m3·(10a)-1和0.26×108m3·(10a)-1;3)在1711-1712年、1872年重建流量发生过两次突变,前者年径流量由多到少突变,后者相反;4)重建流量最丰水的年代为17世纪80-90年代,比现今偏多17.9%~18.1%,最枯水的年代为19世纪60年代,比现今偏少16.7%;5)重建流量存在着58~59、9.6、27.2、16.9、4.8、4.3、2.9~3.0a的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20.
纪忠萍  汤懋苍 《冰川冻土》1994,16(2):128-137
本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物质平衡量实测资料、天山大西沟温度大降水、乌鲁木齐地温资源,讨论了该冰川物质平衡与某些气候要素的关系;7月气温、夏季5-7月降水及3-4月地温是控制当年物质平衡量的主要气象要素;通过寻找最佳因子,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该冰川年物质平衡的预报公式,同时讨论了资料插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