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常印佛院士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1965年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其中,1955~1956年供职于地质部华东地质局;1957~1965年任321地质队技术负责、总工程师;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1977年至今: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2.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区发现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其云 《广西地质》1994,7(2):83-88
广西大新下雷锰矿是在1958年大办钢铁时期由当地村干部赵承祥误为铁矿石而发现的,同年10月经地质人员颜锦生等到现场检查确认为锰矿石。从1958年11月起至1990年底止,历经南宁专署地质局903队.广西地质局424队、广西第二地质队、广西第四地质队断续地进行找矿勘查工作,探明了锰矿石总储量13378万吨,其中放电性锰矿石556万吨。氧化锰矿石1210万吨,碳酸锰矿石11612万吨。证实为一特大型锰矿床。因此,广西第二地质队于1980年被地质部授予功勋队称号,而广西第四地质队于1985丰荣获全国地矿系统找矿成果一等奖。现在已建成广西大新锰矿,一座新兴的矿山城镇耸立在桂西南山谷中。  相似文献   

3.
37年前,我从偏僻的雪峰山脚的隆回县,招工来到远离家乡千里以外的中南石油局第四普查勘探大队,当了一名钻工,从此开始了地质工作生涯。当时,地质队流行一句顺口溜:"伟大的电工,万能的钳工,舒服的车工,倒霉的钻工。"因为钻工的工作非常辛苦,实行24小时3班倒。几年后,1980年,我来到地质部418地质队地质组从事勘探工作。没想到,这一做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4.
《安徽地质》2014,(3):F0002-F0002
<正>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成立于1955年11月,是从事地质找矿和地勘技术服务的综合性地质队。建队近六十年来,327地质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150多万米,提交各类地质成果报告1000余份,发现和探明矿产地100多处,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在国土资源部"358"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部署实施下,327地质队整合全队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在庐枞整装勘查区小包庄、沙溪等地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提交了三处大型、一处中型矿产地,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5.
冶金地质部门为了保障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出“优质锰矿”质量标准,把优质锰作为主要勘查对象,对扬子地台周边优质锰矿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并对优质锰矿资源前景进行了科学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优质锰矿科研与勘查的密切结合,尤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还对我国优质锰矿科研及勘查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第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以下简称院)前身为安徽省地矿局323地质队,成立于1954年。隶属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系专门从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的省属事业单位。在水工环地质勘查,固体矿产、  相似文献   

7.
《山西地质》2014,(5):9-10
由国土资源部指导,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主办的“寻访最美地质队员”大型宣传活动于近日启动,活动在全国地质勘查行业寻访并产生100名“最美地质队员”和10名“最美地质队员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宝鼎煤田的煤质好、储量大,是最理想的燃料基地。早在一九六○年以前,地质队就曾在宝鼎进行过两年的普查勘探工作,基本上查明了煤质和储量。但是,由于勘探程度不够,满足不了开采设计的要求。一九六四年八月,地质部根据关于加速重点建设的指示,从各地成建制地调集了四个地质队,组成了一支三千余人的宝鼎地质队,并且成立了一个指挥部,在宝鼎矿区展开了一场地质勘探大会战。  相似文献   

9.
今年元月下旬地质部全国地质資料局在洛阳召开地质部系統地质档案工作会議,广泛交流辽宁、浙江、广西等省清理原始資料与立卷归档的試点經驗。根据地质部頒发的“地质队地质档案暫行管理办法”的基本原  相似文献   

10.
《安徽地质》2007,17(4):F0003-F0003
综合地质大队是由原803地质队(1954年3月成立)和808地质队(1956年成立)于1993年12月合并而成,隶属于华东冶金地质勘查局。2001年我队随局下放安徽省,实行属地化管理。现有职工1317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52人,中级职称151人,现拥有固体矿产勘查甲级、勘查工程施工(钻探)乙级资质;建筑安装总承包贰级资质(装饰装修叁级资质)、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等资质。  相似文献   

11.
《铀矿地质》2005,21(3):i001-i002
李德连局长致辞1955 年 4 月 2 日, 领导全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 (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 在北京成立。核地质是核工业的开路先锋。50年来, 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 在原二机部、原核工业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现中核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F0004-F0004
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原名四川省化工地质队)成立于1964年,主要从事化学矿产的找矿勘查,为四川省直属事业单位,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公益性矿产资源地质调查工作,为四川省化学工业、化肥工业及国民经济相关行业所需的矿产资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质》2012,(Z1):2+73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第一区调大队)的前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第十三地质大队,成立于1955年5月,是全国最早组建的四个专业区调队之一,先后获得  相似文献   

14.
冶金地质部门为了保障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制订出"优质锰矿"质量标准,把优质锰作为主要勘查对象,对扬子地台周边优质锰矿成矿规律开展研究,并对优质锰矿资源前景进行了科学评价,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优质锰矿科研与勘查的密切结合,尤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还对我国优质锰矿科研及勘查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锰矿地质特征与勘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冶金地质部门为了保障国家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把锰矿作为重要的勘查对象。冶金地质科技人员对扬子地台周边锰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并对锰矿资源前景进行了科学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锰矿科研与勘查的密切结合,尤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取得重大进展。文章最后对我国锰矿科研及勘查工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有色地质50余年矿产地质勘查与科研成果显著;(1)发现了许多重要矿床,探明了大量的矿产储量;(2)在保矿山和提供许多重要矿产资源建设基地中,做出了重大贡献;(3)地质科技重要成果;(4)有色地质部门在找矿,科研工作中值得纪念的大事和对今后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2,68(5):2022092004-2022092004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三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三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调查所的机构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18.
十多年的改革给有色地质部门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活力,同时也冲击了地质勘查主业。究其根本是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体制和机制所带来的种种弊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前大暴露。尽管近几年来我们采取了以项目为基础的储量承包、成果承包;地勘工作费用切块管理,以保证资金的有效投入;设立总局直接管理的重大找矿工程项目,做到组织、人员、资金三落实等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不足以从根本上改变地勘主业改革与发展的落后状态。  相似文献   

19.
《安徽地质》2006,16(2):F0003-F0003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以下简称327队)成立于1966年3月。1997年9月,原地质矿产部、安徽省地矿局实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将安徽工程勘察院、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省地矿局东七基地管理处和安徽地矿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重新组建为327  相似文献   

20.
耿元生 《地质论评》2023,69(1):316-338
原中央地质调查所、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资源委员会矿产测勘处都曾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在1949年以前总体地质人员少、部门分散。为解决解放初期矿产资源紧缺和地质人员短缺的矛盾,1950年8月经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矿产地质勘探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开始了地质界一元化的机构改革。1951年5月7日新成立的3个机构开始运行,在运行初期实行地质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制度,即在矿产地质勘探局为技正,在研究所为研究员。1952年6月初步确定了各单位内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各专业地质队陆续成立,开始了人员的再次分配。1952年8月地质部成立,矿产地质勘探局,逐步转变为地质部的不同部门,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全面接受地质部的领导。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这次变革中人员被分散到新成立的3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原来的内设机构被彻底分解,事实上被撤销。原中央地质调查所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调查为本、调查与研究紧密相结合的研究风格和特色,在解放初期,不论是矿产地质勘探局还是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都围绕国家急需的矿产资源开展工作,都谈不上与中央地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