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风泵扬水作用的机理 为了使风泵扬水装置的设计与计算有一个总的出发点,首先需要探讨风泵扬水作用的机理。 人们通常认为风泵扬水机理是:扬水管内的气水混合物的比重小于管外地下溶液的比重,因为比重差的缘故,气水混合物从扬水管口溢出来。显然,这是应用联通器的原理,把扬水管作为联通器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和科研的深刻革命.为了加速钻井工程的科学化与现代化进程,研究钻进过程理论机制、优化钻进技术以及开发自控钻进程序,我们研建了微机闭环自控钻进系统.现以人造孕镶金刚石钻头自控钻进为例,论述这一系统应用的情况及计算机应用于钻进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水源水库水质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水库作为城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意义重大,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富营养化及水质恶化等问题,使水源水库水质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成为城市供水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回顾了水源水库的水质问题.介绍了内源污染及突发性或周期性高强度水质污染研究方法和结论,并分析了其合理性.将现有的混合充氧技术、扬水曝气技术、上覆水中N、P、有机物生物去除方法及污染沉积物修复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徐淑贞 《物探与化探》1988,12(6):444-45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高精度航磁测量中,气压测高方法研究成果。首先介绍1241M小型气压高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与标定。根据试验提出,气压高度日变测量的必要性及建站的最佳控制范围。从几个方面探讨影响气压测高精度的问题。利用国家已知高程点来验证1241M系统测高方法的难确度。根据55个点的对比结果,其准确度优于±5m。在机场本场理相条件下,与263、265及ALT-55等无线电测高仪不同飞行高度对比,其一致性很好。全面地研究出一套适于我国高精度航磁测量的气压测高方法技术及数据处理方法。通过1985、1987两年生产实践,都达到了优于±10m的高粘度。证实该方法可行,技术先进,精度高,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空气压缩机抽水的工作原理及影响抽水效果的有关参数问题。对原有计算公式(混合器沉没深度、压缩空气风量和风压、风管和扬水管的规格)进行了应用对比探讨及理论上的进一步推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顶管穿越技术在油气管道穿越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层情况,采用不同的顶管穿越方式。介绍了气压平衡顶管法的原理、特点及分类情况。并结合中山—广州天然气管道工程实例,总结了气压平衡法在油气管道穿越软土地段中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占强 《探矿工程》2004,31(9):57-58
汝箕沟煤矿采用钻孔抽放瓦斯,水力排渣钻进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风力排渣钻进的原理及有关参数的确定,采用风力排渣钻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微机自控钻进系统是自动化钻井设备的核心,也是钻进技术科研的高级设施。 微机自控钻进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决策系统)—控制执行系统组成对对象的闭环控制回路。这种系统可按人们在软件中规定的各种模式自动完成钻进。并具有自动数据处理、打印绘图、存贮资料及自动报警等一系列丰富而优异的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必须具有既符合钻探需要又满足计算机接口要求的传感器。完成这一系统设计的关键在于恰当设计前放及采样滤波器,以保证良好的信噪比。另外是正确决定采样速率。 计算机决策系统的正确设计关键在于搞清自控钻进基本特性,及控制所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适应各种钻进方法的数学模型,不断丰富钻井数据库的研究,将是这一课题前进的重要领地。在此基础上按优化钻速划分岩层和自控钻进,是这个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之一。 做为自控钻进控制执行系统的设计,主要是研究钻压、转速及泵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藏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ERA-Interim逐日4次600 hPa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 以及青藏高原和周边地区75个气象站日平均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资料, 对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的季节性振荡变化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高原近地层及北侧气压系统强度在围绕中心点顺时针运动时不断加强, 逆时针运动时不断减弱. 两气压系统呈明显的跷跷板式变化, 在600 hPa上表现为高度场空间结构沿经向上的调整; 低高压差负值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与高原季风起讫时间吻合. 高原夏季降水的起讫不仅与高原及北侧气压系统结构密切相关, 而且与高原东南或南部水汽输送条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登陆台风暴雨落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1949~2007年在浙江登陆的38次台风的年内分布和迁移规律,台风强度与暴雨中心雨量关系,最大暴雨落区.结果表明:浙江沿海登陆台风以7~8月份为最多;前后两次台风登陆点以区间迁移为主;最大暴雨中心雨量与登陆时台风中心风力、气压关系不密切;最大暴雨落区与台风登陆点位置、登陆后的运动路径和离登陆点的距离关系不大.也研究了登陆台风致涝暴雨分布区域,在防台风实践中,应依此客观事实调整台风暴雨山洪的防御战略.  相似文献   

11.
风力发电场升压站是整个风力发电场的控制中心。对风力发电场升压站选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升压站选址的一般流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海海面地形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求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几何水准法、球函数模型法、海洋水准法,重点介绍了海洋水准法,并指出用水文资料计算中国近海海面地形时,必须考虑气压的均衡效应和气压的非均衡效应。定量分析了水文因素的影响,气压因素的影响,及太平洋北赤道流(黑潮)对中国近海海面地形的影响,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分析风力发电机组发生火灾的原因,针对风力发电机组中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特点,提出了适合的火灾探测器;并介绍了风力发电机组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中要注意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17,(6):1647-1656
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场耦合煤层瓦斯抽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吸附性气体抽采的物理模拟试验,探讨了煤层瓦斯抽采过程中煤储层气压、温度及煤层变形等参数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煤储层气压在抽采前期下降较快并形成以钻孔为中心的气压等值面,距离抽采钻孔越远的区域煤层瓦斯流速越小,气压下降速率越低;(2)气体吸附性越强,抽采过程中的煤储层气压下降速率越低且持续时间越长;(3)煤储层温度的时间演化规律与气压基本一致,在抽采前期有显著的降低,在抽采后期受吸附态气体解吸吸热及热交换作用的影响,煤层温度出现先下降后小幅上升;(4)距离钻孔越近的区域气压下降量越大,煤层温度下降越明显,煤层所受有效应力越大,煤层变形量也越大;(5)抽采气体的吸附性越大,抽采所导致的煤层变形量越大。  相似文献   

15.
末次冰消期以来兰州地区冬季风变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发现,本次冰消期以来兰州地区大气风力发生了显著变化,全新世早中期大气风力最弱,随后大气风力回返到接近冰期的状况,约1300aB.P.开始大气风力再次减弱,现代是大气风力又一次增强时期;近地面风向有由西北向东北变化的趋势,是大气环流位置变化的结果。在总的变化背景下,大气风力具有约1500a的准周期。我们认为,间冰期季风中国的短尺度气候变化与冰期有差异,前者与低纬度地区联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16.
定量研究了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承压含水层井水水位波动的抑制和滞后效应,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推出了其解析解,给出了承压含水层井孔水位波动与气压波动的定量关系.分析发现,对于常见承压含水层完整井来说,当其井径大于0.1m时,井孔储存量对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波动具有明显的控制和滞后效应.随着井径的增大或者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的减小,气压波动引起的井水水位的波动减弱.当井径无穷大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小时,井水水位不再随气压波动;反之,当井径无限小或含水层水力扩散系数无穷大时,井水水位则正好以反相位随气压波动,且井水水位波动幅度和气压波动幅度之比刚好为气压效应系数.  相似文献   

17.
风力提水在新疆现代化农牧业发展中潜力的思考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力提水作为风能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解决农牧业灌排、边远地区的人畜饮水以及养鱼、制盐等方面都不失为一种简单、可靠、有效的实用技术。新疆是我国较大的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特殊地理位置、干旱气候环境及典型的内陆性水文条件特性,其可用风能资源丰富。目前风力发电是新疆风能利用的最主要的方式,而风力提水灌溉等另一种重要的利用方式在新疆几乎是一个空白领域。简述风能的优缺点、我国风能资源的的分布情况、新疆风能利用现状、国内外风力提水利用概况,提出风力提水对新疆今后农牧业发展中的意义和潜力的思考及展望。  相似文献   

18.
使用中国北极黄河站、德法联合AWIPEV站和挪威NPI站自动气象观测资料,对Ny-?lesund地区近年来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4年期间Ny-?lesund地区年均气温为(-3.3±0.7)℃;该地区过去40 a间的升温速率为(0.76±0.29)℃·(10a)~(-1),是同期全球升温速率(0.17±0.03)℃·(10a)~(-1)的4~5倍。2005-2014年期间年均相对湿度为(75.9±1.0)%,月均相对湿度的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8月和4月,比月均最高和最低气温滞后一个月;年均比湿为(2.5±0.1)g·kg~(-1),比湿上升速率为(0.14±0.12)g·kg~(-1)·(10a)~(-1)(1994-2010年)。2005-2014年期间年均气压为(1 008.2±2.1)hPa,5月平均气压最高,12月平均气压最低,气压日变化呈双峰双谷型。该地区风力较弱,2006-2013年间年均风速仅为(3.3±0.3)m·s~(-1);由于受Svalbard群岛冰帽和冰川等地形特征的影响,Ny-?lesund地区全年盛行东南风。该地区气候表现出典型的极地海洋性气候特征,冬季冰雪-夏季高寒苔原的特殊下垫面特征对其天气气候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薛春晓  石龙  火明彩 《冰川冻土》2014,36(4):1026-1030
通过对寒旱区生态修复技术的集成创新,结合寒区露天煤矿排土场植物生长条件特点,提出了适合矿区边坡的生态修复技术. 选择典型煤矿排土场展开现场试验,观测人工种植植物的生长情况,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分析手段,对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防止风力侵蚀和降雨冲刷的效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采用边坡穴植植物装置实施的排土场生态修复工程效果良好,施工1 a后其边坡植被覆盖度达到95%,且边坡植物群落较为稳定,有效地消除了该地区冬季的风力侵蚀和夏季的降雨冲刷,彻底解决了排土场的水土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在自控垂钻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在军事和工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论述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工作原理和过程,针对自控锤钻检测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系统的顶角和方位角检测方案,给出了基于多传感器算术平均值与递推估计,多传感器算术平均值与分批估计二种数据融合计算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自控垂钻检测系统,抗干扰能力,以保证参数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