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湿地保护区与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等降水线、地表径流和干湿度地区为参考因子,讨论中国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差异。利用Arc GIS软件,分析中国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密度分布相关性,计算两者重叠和互补性;通过基尼系数和综合密度等指数,在八大经济区域尺度上,比较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均衡程度。在年降水量为600~800 mm的区域,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数量最多;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都趋向河流分布,湿地保护区距离河流更近;半湿润区湿地保护区数量和面积都最大,湿地公园面积都很小。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平均核密度为0.49×10-4个/km2和0.45×10-4个/km2,二者的分布密度不相关(r=0.31)。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空间的最邻近距离指数都小于1,呈现聚集分布。在区域尺度上,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基尼系数分别为0.93和0.98,各经济区域之间综合密度分布差异较大。湿地保护区主要分布在有重要湿地资源的中国东北、东南和西南等地区,在湿地保护生态系统中发挥主要作用;而湿地公园多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更贴近人类生活,有效补充了湿地保护区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湿地纳入城市公园系统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湿地保护管理方式。通过GIS 10.0和聚集度指数等对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现状、地理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已有57处,基本涵盖了主要的湿地类型,并以河流、湖泊和人工湿地为主。66.67%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地级市,而一、二线城市仍较少,但县级市(县城)较多。我国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在地理空间上呈高度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数高达0.59;主要位于经济发展最快的山东、江苏和浙江等东部沿海省区,以及长江、黄河和淮河中下游地区。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高密度热点区域为长三角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此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速度比较缓慢,但已由东部逐渐向中西部城市扩张,并集中在主要城市群。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兼具湿地保护与旅游文化功能及价值,我国于2004年开始建设湿地公园,截止2018年,我国湿地公园数量达到1 912个。利用核密度、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度等计量地理学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全国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综合密度指数和基尼系数比较各省市湿地公园的差异;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和种群分布理论研究全国湿地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湿地公园空间分布呈"东密西疏"特征,86.9%的湿地公园分布于"胡焕庸线"东南侧,全国湿地公园最近邻指数NNI为0.459 4,空间呈聚集分布。18个省市湿地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13个省市呈现离散或随机分布;经济总量、公路密度、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和湿地率成为影响各省市湿地公园分布类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湿地公园几个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湿地公园的几个关系,主要包括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湿地公园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在主管部门、管理主体、客体、主导功能、保护程度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不同,而且作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主管的城市湿地公园缺乏行政合法性;②保护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风景名胜区小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利用强度上,湿地公园大于湿地自然保护区小于风景名胜区;③湿地公园主要包括系统保护功能、科普宣教功能和资源合理利用功能,三大功能以系统保护功能为主导,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5.
李玉凤  刘红玉  曹晓  郑囡 《地理学报》2010,65(11):1429-1437
景观健康研究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新研究方向,两者区别在于研究尺度的选择。景观健康的标准体现在景观能否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湿地的西溪湿地公园,其可持续性表现在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和谐发展。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和生态保护两方面建立景观健康评价模型,运用GIS 技术使其空间化,揭示景观健康的空间差异性。结果显示:(1) 西溪湿地公园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和生态可持续性的空间分异明显,社会经济可持续性较好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边界区域,占整个公园面积的2.18%,而生态保护可持续性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公园内部,约占39.50%;(2) 公园景观健康较好的区域分布在公园内部区域,占公园面积的25.06%;较差的区域分布在公园周边区域,以公园南边界附近分布面积较大;(3) 景观健康状态与景观要素的功能特征及其空间分布格局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包含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重要湿地等多种类型。基于环保部、国家林业局等公布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相关数据,对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建设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广东省湿地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湿地资源破坏严重、结构不完善、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线虫空间分布状况,以位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孤东油田及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比较了油区与对照土壤线虫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油区中食真菌和食植物线虫空间分布稍许聚集,但有随机因素。对照中食真菌线虫呈随机分布,食植物线虫呈聚集分布。油区中食细菌线虫趋于随机分布,对照样地则稍许聚集。另外,油区与对照土壤线虫及捕食性或杂食性线虫均呈空间聚集分布。通过油区与对照线虫群落营养类群空间分布特征的差异对比,可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提供有益的数据。  相似文献   

8.
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有别于以建筑为主体的一般工程项目,涉及建筑、市政、水利、园林、环境等多专业的相互配合。通过对济西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策划、立项、规划设计以及申报等前期工作的管理方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湿地公园是践行“节约型园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公园城市”理念的重要载体。以苏州市虎丘湿地公园为例,系统梳理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理念: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分期建设、休养生息的建设理念,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开展虎丘湿地公园和虎丘风景区一体化区域设计和圈层渐进开发建设模式,采用低干扰的多样化生境营造、低成本维护的植物景观设计等技术,以期为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规划和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14个,湿地公园(含试点)213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91个,国际重要湿地41个,已初步形成了以湿地保护区为主体,湿地保护小区、湿地公园、海洋功能特别保护区、湿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疆乌鲁木齐柴窝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和水资源现状,分析了湿地公园水源补给不足、水质污染的问题。通过实施水质保护恢复工程、湿地生态环境恢复工程、栖息地恢复工程、野生动物保护等生态修复措施,达到保护湿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同时缓解该区域因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生态恶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湿地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重要湿地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佟守正  吕宪国 《地理科学》2007,27(1):127-128
松嫩平原位于中国东北北部,属半湿润半干旱气候区,主要由松花江、嫩江冲积而成,湿地分布广泛。在平原西部分布有扎龙、向海、科尔沁、莫莫格等多个重要的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这些湿地在均化洪水、调节区域气候、净化水质、提供珍稀物种栖息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湿地退化,生态功能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13.
<正>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距离北京市中心30km,是2005年5月国家建设部首批公布的九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  相似文献   

14.
城市湿地作为城市中的"湿岛",极易受到人类干扰,这种干扰不仅来自湿地内部,其周边的人为活动对湿地的干扰尤为严重。利用干扰邻近度的概念设计移动窗口算法,分析周边人为干扰对公园内部影响的特点。同时,计算水环境健康指数,辨识周边人为干扰对湿地公园水环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溪湿地周边干扰面积占整个周边区域的37.7%,主要集中在北部周边区域,东部周边区域的干扰相对较少;2公园内64%的区域受到周边干扰的影响,且影响程度空间差异显著。由公园边缘向中心,干扰影响的强度急剧下降;3不同干扰影响程度下,水环境健康指数呈现明显差异。较强影响区域水体的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最高,且水体健康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5.
长春北湖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功能复合的城市湿地公园,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注重生态修复、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为基石。阐述了湿地公园概况,分析了湿地资源类型、面积及其成因和演替过程,以及湿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湿地的修复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座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为一体的大众化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博物馆紧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建筑面积20100平方米,建筑设计以"绿丘"  相似文献   

17.
湿地保护保育措施设计是江西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规划与建设的核心。对河流湿地进行保护和保育、修复和恢复,构建良好的河流廊道生态系统,恢复其生态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营造优美的湿地景观,是把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打造成"健康的湿地、洁净的水源、原生态的河流"的关键。通过设计河道保洁工程、河流湿地修复与恢复工程、生态河岸带建设工程、水生生物多样性恢复工程、湿地生态滤场构建、生态缓冲控制区6大工程14个项目,对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进行科学、系统与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景观为主体,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供人们开展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的区域。以小龙河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湿地公园的现状、规划方案,分析了各个尺度湿地公园小品的空间分布、设计方式,总结了小龙河湿地公园小品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加强长江流域湿地的保护,更好地维持长江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分析长江流域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数量、密度和距离上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及自然保护区级别及其主管部门的组成结构差异,研究长江流域各子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格局.依据长江流域各省人均湿地拥有率指数和相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等参数,对长江流域各省潜在的湿地保护压力与保护能力进行评估.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调查,探讨了长江流域湿地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长江流域内湿地自然保护区分布不均、自然保护区之间发展不协调、土地权属无保障和自然保护区分类与管理混乱等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湿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湿地科学与管理》2012,(2):65-F0003
<正>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距离北京市中心30km,是2005年5月国家建设部首批公布的九个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之一。翠湖湿地属人工修复湿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