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矿工程》2014,(10):82-83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探矿工程(岩上钻掘工程)》编辑部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承办,主题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探矿工程之梦”的第三届探矿工程学术论坛(EEF China 2014)于2014年10月8-12日在江城武汉湖滨花园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各相关研究院所、大专院校、各省市地勘局,煤炭、冶金、有色、武警黄金部队等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共240多人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2.
《探矿工程》2014,(9):I0001-I0001
1999年初,国家科委为推动“九五”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八字方针,这八字方针刚一发布,我国探矿工程专业奠基人之一的刘广志院士就高瞻远瞩地指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四大领域都要动用探矿工程来获取外星球、地球深处、海底洋底、冰川冰层冻土带的固体、流态、液态、气态的岩心、岩屑、冰心、冰晶等各类样品,从中提取出各种地质、生物、生态信息等。”(刘广志.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探矿工程,1999,1)。从此,“上天、入地、下海、登极”成为了探工人攀登科学高峰的梦想。15年来,围绕这个目标,几代探工人不断探索和奋斗,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探矿工程》2005,32(12):60-64
一、综述西部特殊景观区钻探取样技术展示王达1 1新春感言———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2 1探索拾零(二)———香港钻探工程面面观严成容4 1依靠科技进步遏制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李常茂5 1探索拾零(三)———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自由谈严成容7 1探矿工程要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跨越———关于探矿工程急待开展和参与“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工程的几项建议刘广志8 1二00五年国庆感言刘广志10 1推进深部找矿缓解储量危机———四院士对《中国黄金报》谈关于当前矿产资源勘探问题12 1二、岩土工程1.桩(墙)基础工程香港五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矿工程科学在老一辈探矿科学家和全国同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50多年努力和发展,已成为我国探矿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我校现从事探矿工程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教职工人数近百人,其中,俄罗斯外籍院士2名,教授20名,博士生导师10名。并聘请了刘广志院士、苏义脑院士、王达、耿瑞伦、高德利、孙清德、杨建林等为兼职教授。设5个本科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于1995年10月19日正式成立。本系目前设置的专业有矿物岩石材料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偏重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制4年。专业内容上体现了地球科学类与材料科学类的渗透和交叉...  相似文献   

6.
窦斌  罗群 《探矿工程》2005,32(11):47-47
2005年11月5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原钻探工程)专业五十周年庆典暨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武汉隆重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中心主任王达,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校党委副书记丁振国,100多位该专业校友、国内知名专家和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活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院、系新调整当代地质学研究的重点正从勘查和开发资源转移到环境与社会问题上,地学研究更多地转移到与社会需要有关的领域。作为地质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适应学科本身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需要,对自身的原地质专业学...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2008年12月23日,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在北京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队完成的“PVC—U塑料管在浅层地热能及地下水开发工程中应用与研究”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成果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副局长、博士生导师王达教授,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张伟教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殷琨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鄢泰宁教授,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副所长贾军教授,《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主编李艺教授,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在建国初期就建立了探矿工程专业,6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不同行业和领域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进一步提高探矿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和如何把学生培养成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个非常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值得研究和思考。教学计划往往能够反映教学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对于了解和评价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一定意义。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探矿工程类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钻探与钻井〉)教学计划和国外(只有俄罗斯设有类似专业)类似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对比研究,从中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探矿工程》2011,(7):18-18
本刊讯《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根据"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近日评选出"2011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作者",并在"探矿工程杂志/在线理事会2011年年会"(2011-7-8-11,西安)上进行了颁奖。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1.
《岩土钻凿工程》2008,(5):19-19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国内最早开展非开挖工程领域科研、教学和生产实践的单位之一,在非开挖工程领域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果,相继建立了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武汉研究中心、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和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际非开挖领域的知名学者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新时期,国内外掀起了一场勘探地球深部的高潮。1999年,我国科技部曾提出“上天、入地、下海、登极”的科研八字方针,这不仅是对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进程的一次总概括,而且对我国今后科技发展也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14,(9):157-157
本刊讯根据"《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读者和优秀作者申报评选活动细则",并考虑中国知网文献网络下载量指标,《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社近日评选出"2014年度《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优秀作者",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21世纪地学研究中心"概况为培养跨世纪科技英才,创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促进地学与新兴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推动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经学校领导研究批准,于1994年6月14日正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青年21...  相似文献   

15.
《探矿工程》2005,32(11):23-23
为总结、交流近年来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水资源勘探与开发、基础施工(桩基础、基坑支护与降水)、地质灾害治理、隧道与爆破工程、科学钻探、非开挖等方面的应用与发展,介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新装备、新器具,交流安全生产与工程施工管理经验,促进我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17~20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6.
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美国德州大学阿灵顿校区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同资助,由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究中心、美国德州大学地下设施研究与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共同组织和主办的“中美联合非开挖工程研讨会”于2007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正式举办。国内外专家共做了25场次的学术报告,其中参会的美方专家共15人,进行了16场高水平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7.
《探矿工程》2010,(5):55-55
本刊讯 “李世忠教授从事探矿工程事业60周年暨90华诞庆贺活动”5月16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8.
《国外铀金地质》2011,(1):F0002-F0002
彭云彪,男,汉族,1965年4月生,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人,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1989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与勘查专业学士学位,2007年获能源地质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核工业208大队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兼职教授、本刊编委。  相似文献   

19.
探矿工作中,钻机、水泵、通风机等都离不开电动机。这些设备搬迁频繁,工作环境恶劣,其电动机没有自动保护设备,常常由于超载、断相等故障而烧坏,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严重地影响了生产。为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动化研究室于1989年研制成功了一种WT-13型电动机自动保护器,投入实际应用已两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基本工作原理(见附图)  相似文献   

20.
《探矿工程》2014,(12):23-23
由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中资环钻探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八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将于2015年8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支撑找矿突破、推进科技进步,以支撑服务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对找矿突破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推广应用一批新型技术装备和方法技术,研发创新深部找矿、复杂地层找矿及科学钻探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提高我国地质调查和资源发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