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艳刚 《地下水》2014,(3):16-17
抽水试验是确定含水层参数及了解水文地质条件的一项重要方法,采用非稳定流直线图解法和水位恢复法对某水源地的抽水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计算,根据水源地运行后的水位以及出水量资料来分析确定其水文地质参数。  相似文献   

2.
应用沉降和水位数据计算上海地区弱透水层的参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淑君  薛禹群 《岩土力学》2005,26(2):256-260
弱透水层参数的确定是准三维或三维地下水流数学模型应用时的难点,而应力-应变图解法是一种估计弱透水层参数的有效方法。在介绍该法的基本原理之后,结合上海沉降和水位观测资料,求出了上海地区弱透水层的弹性贮水率、非弹性贮水率和垂向渗透系数,为上海地面沉降的数值模拟提供了较好的初始参数值。对于弱透水层,抽水试验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如果又没有条件取土样作室内试验时,若有沉降资料和相应的水位资料,则应力-应变图解法是确定近似参数值的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一种数学计算方法,用来代替三点图解法求岩(矿)层的产状要素.试算结果较其三点图解法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 应用条件与计算公式本法与三点图解法应用条件基本相同.即1.三点必须在同一层面上,但不得在一条直线上;2.三点的坐标及标高均为已知:3.三点范围内必无褶皱  相似文献   

4.
基坑降水总涌水量的计算是基坑降水方案设计的关键环节,影响半径是基坑降水总涌水量的重要参数。目前工程上通常采用经验公式、经验值及图解法估算影响半径。经验公式仅考虑井中水位降深和渗透系数对影响半径计算的影响,对其他影响因素考虑较少;图解法受测量及绘图误差的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实域总势能极小原理计算影响半径的有限单元法:当井壁达到控制水位时,将地下水原始稳定水位、降水井水位、控制水位与降水井水位之间的出渗段(水跃区段)以及影响半径分别看作上游边界水头、下游边界水头、逸出边界、渗流场的水平尺寸,求解影响半径便可简化成已知上游边界水头、下游边界水头及逸出边界,求解模型水平尺寸的问题。通过求解工程算例表明,该方法较现场抽水试验结果及经验公式可精确地计算出影响半径。该研究成果可提高基坑降水总涌水量计算的准确性,使基坑降水设计方案更完善,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利用抽水钻孔的水位恢复资料计算含水层的导水系数时,或者利用油井压力恢复曲线计算油层渗流参数时,通常都是借助于雅柯布的近似公式用直线图解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自溢井(孔) 做放水试验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 是简便而经济的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方法.涌水试验基本上属于定降深井流试验.在无限承压含水层中进行涌水试验, 使涌水孔(井) 降深sw保持不变, 涌水量随时间的延续而减少, 除涌水孔(井) 本身以外, 含水层中任意点的水头H随时间的延续而降低.在单孔(井) 定降深井流试验利用涌水孔1/Q-lg t直线图解法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基础上, 建立一孔(主孔) 涌水多孔观测水位降低的直线图解法, 即s/Q-lg t直线图解法.   相似文献   

7.
水庫調洪演算的方法甚多,依演算性质分类:有試算法、图解分析法和图解法三种。一般认为試算法費时,图解分析法亦不方便,近来在实际工作中,皆取用图解法,然而无論何种图解法,都存在着这样的缺点,即是要往返推平行綫条,尤其在演算时段較多的情况下,往往不易分清綫条,这样仍然給工作带来不方便,而这种缺点是图解法本身所固有的,无法免  相似文献   

8.
目前,用水量平衡方程式原理作水库调洪演算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三种:一是列表试算法;二是半图解法(也叫图解分析法);三是图解法。我们在工作中曾采用斜率尺进行水库调洪演算,此法是半图解法的一种。但方法简便,工效高。本文将着重对演算斜率尺的构造、应用、原理、制作等简要介绍如下。一、斜率尺的构造水库调洪演算斜率尺,由三个构件组成,一是直角坐标尺,上面刻有直角坐标,横标为水库容积,纵标为水库出流量;二是斜率游  相似文献   

9.
利用宋桥井田奥灰群孔抽水试验资料,根据补(隔)水边界水位曲线的特征,采用半对数直线图解法,将井田F2-9断层定性为补给边界。为了解补给边界的补给量,选用边界补给量计算方法.计算出了边界补给量占孔流量的65%,从而较客观地确定了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  相似文献   

10.
在热勘探过程中 ,建立在水 -岩平衡基础上的地热温标方法 ,常被用来评价地下热储温度。本文采用多矿物平衡图解法和Na -K -Mg三角图解法 ,研究西藏高温及江西中低温地热流体的平衡状态 ,从而为地热温标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线性规划在徐州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地下水系统的观点出发,对徐州地区中寒武统—中奥陶统碳酸盐岩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分析。并应用线性规划的原理和方法对徐州市西郊四个水源地地下水进行了水文地质计算。在规定水位允许降深的约束条件下,求得至2000年,该区地下水最大开采量为14万米~3/天及各水源地相应取水量的最佳分配。文中采用特定条件图解法计算多边界、多主井抽水干扰影响的方法,具有通用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工作中,对某些相关曲线,如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等,常需要进行插值,一般的作法是在曲线上由弦线离差作控制选定结点,每相邻两结点间用直线内插求得一系列对应值,编成表格备用。但此法常因在操作时掌握不准而使插值产生较大的误差。为此,笔者存直线插补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直线图解法,经检验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山区顺直陡峻岸坡路基塌岸的预测,与普通图解法比较,采用考虑土体内聚力的图解法可有效避免解算难以收敛的问题,更为符合塌岸的真实形态。通过预测实例的分析发现:天然休止角的提高可大幅减小塌岸范围;水下磨蚀角的提高则可有效减小塌岸深度;合理调节运行水位变幅,对控制塌岸范围和深度较为理想;而通过小范围抬高公路线位来控制塌岸的效果并不明显。对塌岸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为塌岸段路基的治理提供了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温季 《地下水》1994,16(1):6-7,9
本文提出的隐函数图解法克服了现有图解法的不足。应用隐函数理论,通过直线的交点确定承压含水层的导水系数和贮水系数。它不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方法简捷,作图简单,且图解的精度高于现有的图解法。  相似文献   

15.
关于承压含水层非稳定流抽水试验求水文地质参数,不少学者曾依据泰斯公式提出过许多方法。主要有a)标准曲线对比法;b)直线图解法;c)试算法;d)切线法;e)微分图解法;f)积分图解法。后两种方法因计算工作量太大,未被广泛使用。c,d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潜水含水层的渗透系数,施工了一个主抽水井和两个观测井,采用了潜水含水层稳定流完整井多孔、单孔抽水试验的公式法、非稳定流的完整井的半对数直线图解法和基于抽水试验资料处理软件的纽曼模型求参法三种方法进行计算,结果发现各计算方法的结果相差不大,能够相互验证。最后,选取半对数直线图解法的计算结果作为最终计算结果。该研究对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的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水文地质工作中观测水位多运用电测仪,它的制作均以直流干电池借助于电灯泡发光来观測水位,或者利用干电池安培伏特計之指針来測定水位。可是在我们广东沿海地区潮湿多雨,以上两种方法应用不便,不是浮筒不灵就是安培計失效。在直径較小之测水管中事故极多,因此造成在深孔中观測水位不准。经过我們工作中长期以来的试验改进了  相似文献   

18.
已知空间一平面内三点坐标求该面状状 ,最简单、最常用的方法是教科书中讲述的图解法。若坐标数据较多 ,图解法既费时费力 ,又不精确。笔者采用下述计算法 :首先 ,最高点与中间点、最高点与最低点的连线相当于平面内的两条倾伏线。倾伏线的倾伏向、倾伏角较容易计算出来。此时 ,若再使用图解法 ,通过极等角赤平投影 ,使两点位于同一大圆弧上 ,读出大圆弧的产状即所求平面的产状。若继续采用计算法 ,可假设平面的产状为未知 ;平面内两倾伏线相当于两视倾向线 ,于是 ,通过真视倾角换算方式 ,得出一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即可求得平面产状。若同一…  相似文献   

19.
周下平 《水文》2007,27(1):66-68
目前,水位流量关系受单一因素影响的拟合,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方案,但对于受多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的拟合,尚没有理想的方案。多方案加权模型就是基于多因素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而建立的,本文运用了系统理论方法和数理统计理论对多方案加权模型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湖南省朗梨水文站的实测水位流量资料的拟合,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5)
讨论了在未知无越流含水层隔水边界的方向和位置时,通过完整井的井流试验,利用观测井降深-时间的数据以及Cooper-Jacob简化公式的直线图解法来确定隔水边界的问题。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分析讨论了当观测井个数为两个时的隔水边界位置。结果表明:使用两个观测孔降深-时间的数据可找出隔水边界的两个可能解,但无法确定哪个是真实解。因此笔者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确定隔水边界的一种方法:使用三个不在一条直线上的观测井降深-时间的数据,通过直线图解法和作图,利用三个圆的交点近似确定隔水边界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