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Ⅰ.观察值 X 是由许多因子影响的总结果,其中有最重要的,我们各用 C_1,C_2,C_3,……来代表,也有比较不重要的,我们现在用 Z 代表其和,于是:X=C_1+C_2+C_3…+Z(A)忽视高次项(High-order-terms)后,上式便为直线的(Linear),且 Z 系依照常态分布(Normal Ditribution),若研究任一因子对于 X 的影响,必先设法使其他因子无变化:(Equalized,or Other things beingequal)若此条件不能予以满足,可用试验设计(Experimental design)使(A)式诸量的变异(Variances)一一地隔离(Isolated),从而测验变异的显著性(Test of Significance),藉此获知因子的由来。Student 氏(1)最先注意变异的特性,厥后 R.A.Fisher 氏(2)引申而扩大之,于是变异分析方法始获确立,设 S~2,S_1~2,S_2~2,S_3~2,……各为(A)式诸量之方和(Sum of squares),于是:  相似文献   

2.
一、引 言 设因变量Y和自变量X_1,X_2,…,X_k有如下的关系:(1.1) Y=β_0+β_1X_1…+β_kX_k+e其中e是随机误差,满足条件:E(e)=0,D(e)=σ~2。 称Y=β_0+β_1X_1+…+β_kX_k为Y关于X_1……,X_k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3.
一、多因子线性回归分析的不合理性和逐步回归挑选因子的弊病在利用气象要素前后期的相关关系的预报中,多因子回归分析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个概率统计预报方案。所熟知的数学模型是:Y=a_0+a_1X_1+a_2X_2+……+a_nX_n+8这里包含了几项重要的假定:1.各预报因子 x_1,x_2,…,x_n 之间彼此线性无关;各预报因子均独立地对  相似文献   

4.
油菜花期物候主要限制因子分析及预报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佩  高苹  钱忠海  吴洪颜  江海东 《气象》2020,46(2):234-244
以油菜开花开始时间(即始花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0—2016年江苏省油菜发育期观测资料和同步气象数据,分析油菜始花期的时空变化趋势。结合油菜生理特性,筛选与油菜始花期显著相关的气象因子。以高淳站为例,采用通径分析明确各气象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作用并评估因子敏感性,最后构建油菜始花期的回归预报模型。结果表明: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地区油菜始花期呈逐年提前趋势,淮河以南地区平均提前3 d以上;上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终日(X_1)、当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初日(X_2)、现蕾至开花前时段内分别大于0℃、5℃和10℃的有效积温(X_1、X_4和X_5)、最低气温分别小于0和5℃的日数(X_6和X_7)及平均最低气温(X_8)等8个因子与油菜始花期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2月上旬至3月上旬的平均最低气温(X_8)、日最低气温小于5℃日数(X_7)、大于5℃有效积温(X_4)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影响位列8个因子的前三位,且这3个因子两两共同对油菜始花期的相对影响程度也排在各因子对回归方程R~2总贡献率的前三位;其余5个因子直接效应普遍小于间接效应,且它们主要通过X_4、X_7、X_8对油菜始花期产生影响,而X_4、X_7、X_8也通过这5个因子产生一定影响;去掉任何一个因子,都会引起其他某些因子对油菜始花期的直接、间接作用发生变化;基于这8个因子构建的回归模型可解释68.48%的油菜始花期变化,并具有区域适用性。因此,就江苏地区而言,光照和降水对油菜开花早晚影响较小,热量条件才是江苏油菜开花早晚的主要限制因子,所构建的始花期预报模型可较好反映油菜开花时间早晚与相关热量因子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一、信息因子根据形势和诊断的原则,我们选取9个因子进行逐日编码: X_1(10101)图,地面95-110°E,25-35°N有冷锋且30-40°N,95-110°E有高压时编1,无时编0. X_2(10302)图,700hpa上90-110°E,30-40°N有高压编1,无时编0. X_3(10302)图,700hpa25-33°N,95-15°E有低涡时编1,无时编0.  相似文献   

6.
灰色预测是指以GM(1,1)模型为基础所进行的预测。实质上就是根据过去及现在的信息,建立一个从过去引伸到将来的模型。灾变预测同数列预测一样,均属灰色预测, 设有原始数列X~((0))=X_((1))~((0)),X_((2))~((0)),………,X_((n))~((0))若规定一个阀值A,把X_((i))~((0))中的那些大于或小于A的点认为是具有异常值的点,然后将符合这一条件的数据挑出来,另外组成一个新的数列再将这一新的数列做灾变映射,而后将映射得到的灾变日期集P=P_((1')) ,  相似文献   

7.
影响温岭县三熟粮食的主要自然灾害,县内争论的焦点是认为热量不足,低温冷害是粮食生产的主要抑制因子以及认为水分盈亏,旱涝灾害是左右粮食继续增产的主要天灾。从产量预报公式 Q=1.50X_1-9.60X_2-18.37X_3 9.24X_4 397.28得知,能造成早稻减产的主要因子有:X_1。(5月中旬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8.
一、烂秧天气结束期标准 2月中旬至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小于或等于12.0度连续三天或以上最后一次低温阴雨过程结束日期。 二、选取预报因子 根据气象要素多年平均值,以距平符号选取上年度相关机率≥75%的预报因子10个: 〈1〉X_1上年11月平均气温,简记为: T_(11)。 〈2〉X_2:上年4月NE风平均风速,简记为:V_4NE 〈3〉X_3:上年7月平均水汽压,简记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三化螟蛾的生物特征与相应相关分析,选择预报因子,通过FUZZY相似优先比法,制作三化螟蛾第一代始见期相似年份的农业气象预报。 一 相似优先比法是以成对的样品与一个固定的样品分别进行比较,判定成对样品中那一个与固定样品更为相似,从而确定样品的属性。 没有由多元因子综合构成模糊子集X_1、X_2,…,X_n,现在该论域上有一参考集X_k,按成对(i,j)与参考集的平均距离相似优先比为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回归分析在长期天气预报中应用十分广泛。逐步回归是回归分析中效果较好的方法之一,逐步回归可以避免引入强相关变量所导致的求解的困难。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经常要同时制做P个站点的预报(即:多个预报量y_1、y_2…y_p),采用相同的M个预报候选因子(即:M个预报因子X_1、X_2…X_M)。对每一个预报量y_i可以分别应用逐步回归来筛选这M个因子建立预报方程:  相似文献   

11.
研究论文·技术报告天气分析与预报2 0 0 2 - 0 7- 0 4子长特大暴雨中尺度分析雷崇典等 ( 1 :4- 8)秦岭山地暴雨与地形关系分析研究殷志有等 ( 1 :8- 1 0 )环流季节变化及其异常的诊断分析蔡新玲等 ( 1 :1 4- 1 7)基于 MICAPS平台的四维天气诊断分析系统赵榆飞等 ( 2 :1 - 3)宁夏 2次典型寒潮天气的对比分析陈豫英 ( 2 :4- 6)汉中市汛期降水分级分县 T2 1 3释用方法张小峰等 ( 2 :1 2 - 1 4)基于 T2 1 3数值产品的安康降水分县预报释用党红梅等 ( 2 :1 5 - 1 6)安康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王 洁等 ( 2 :1 7- 1 9)陕西 2 0 0 3年盛夏连…  相似文献   

12.
按120°E附近副高脊线的不同位置划分不同天气类型。 Ⅰ型:将吕宋、沾海槽天气周期合并为Ⅰ型,副高脊线位置在18°N以南。 Ⅱ型:将巴士、粤台、干浙东海副高天气周期合并为Ⅱ型,副高脊线在18°N~29°N之间。 Ⅲ型:将江南、黄海天气周期合并为Ⅲ型,为副高控制型。 天气类型的MOS预报方程为: y=1.87 0.18X_1 0.13X_2 0.03X_3 这里X_1:为ANAS图(08h)115°E、120°E、125°E、130°E副高范围内OPN(包括MOP)北界位置的平均纬度。预报时效为24小时。 X_2:为FXAS04图上120°E、30°N和125°E、30°N两点的H预告平均(取两位数)。预报时效为48小时。  相似文献   

13.
地形对中尺度边界急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德海 《大气科学》1989,13(4):491-496
本文研究了两层流的浅水波模式,并考虑了地形的作用,当背景场为大尺度经向地转流υ_g时,在山地或海岸附近可以形成一类中尺度边界层急流,其特征宽度为Lc=L_0C_0/(υ_g+β_g~*/2f),式中 c_0=(g~*H)~(1/2),L_0=c_0/f为Rossby变形半径,β=-h_s/x为地形坡度。当地转流和山脉坡度满|υ_g+β_g~*/f|>c_0时,中尺度边界层急流中的惯性重力波可以产生超高速不稳定。对于向北的地转流(υ_g>0),山脉东坡有利于形成强而窄的边界层急流和出现超高速不稳定。对于向南的地转流(υ_g<0),在山脉的西坡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形。  相似文献   

14.
C_N~2剖面的声雷达探测与直接测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简要叙述了C_N~2的声雷达探测方法和直接测量的计算方法,给出在稳定和不稳定条件下用单点声雷达推得C_(N,a)~2剖面。 在80和140米两个高度的C_(N,a)~2与C_(N,d)~2进行比较,结果指出,C_(N,a)~2/C_(N,d)~2的比值与声折射率谱的斜率差异有关.最后还对谱形及其对C_(N,a)~2/C_(N,d)~2比值的影响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大气湍流场中温度场结构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明煜 《大气科学》1980,4(1):79-83
本文在考虑湍流能量耗散率和温度不均匀性平滑率是变量的基础上,得到了大气湍流场中新的温度结构函数公式,它比“2/3”定律多一个修正因子[1+M_1~2(r)]~(2/9)。应用湍流能量耗散率谱的观测资料对修正因子作了估计。  相似文献   

16.
空盒气压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不易损坏 ,尤其在野外流动作业时显得更为便利。一台合格的空盒气压表有一张合格检定证书 :①温度系数 + 0 0 3hPa/℃ ;②数值修正值 (见表 1 ) ;③补充修正值 -0 0 1hPa。表 1 数值修正值 /hPa气压修正值气压修正值90 091092 093094095 096 0970+0 1+0 2+0 3+0 3+0 4+0 5+0 4+0 398099010 0 010 1010 2 010 3010 4010 5 0+0 3+0 2+0 1- 0 1- 0 3- 0 5- 0 7- 0 9  利用空盒气压表测量大气压力时 ,首先将表置于需要测量的位置上 (水平放置 ) ,经一段时间使表适应周围的…  相似文献   

17.
作物最终产量是许多因子x_1、x_2、x_3…x_n的函数。这些因子可分为四类:光(L)、热(T)、水(B)和养料(Q)。因为每块农田都具有各自的一列决定产量的参数值,所以其产量M可用下式表示: M=f′(x_1,x_2,x_3,…,x_n) (1) M=f(L,T,B,Q) (2) 作物产量M可以是总生物质、商品量或其他物质形式(如糖、油、蛋白质等)。很明显,每种作物或品种相应都有一列能保证它获得最高产量M。的最适宜参数值L_0、T_0、B_0和  相似文献   

18.
叶家东 《气象学报》1966,36(2):223-230
本文利用沉降法和显微镜个别对比法测定了盐核(Cl~-核)观测中反应斑点的放大因子。结果发现,放大因子与核的大小有关,可以表示为K=a+bd_0~(1/2),d_0是盐核的等值直径,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系数a,b的数值分别为1.28和1.156(μ~(-1/2)),此外,还讨论了胶膜的厚薄,胶的不同配方以及空气湿度等因素对放大因子的影响,指出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放大因子的数值。因此,观测条件的确定对于取得正确的资料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做好汛期洪涝灾害服务工作,尤其汛期大水进城的重大预报服务,我们利用训练迭代法,制作了预测6月最高洪峰超警戒水位(191.0米)3米(大水进城水位)的预报方法.该方法拟合率为25/26,试报及预报准确率为10/10(见表1).现将该方法作一简单介绍.所谓训练迭代法,就是对m个因子x_i(i=1、2、…m)确定系数b_i(i=1、2、…m),并由此建立预报方程:y=b_0x_0 b_1x_1 … b_mx_m,式中x_0是为求取常数b_0而虚设的因子,令x_0=1,b_i是待定系数.  相似文献   

20.
大气运动的特征参数和动力学方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曾庆存 《气象学报》1963,33(4):472-483
应用尺度理論及相似性原理分析大气动力学方程,可以揭露各种模式的相互联系并确定其适用范围。在准靜力平衡及气压梯度力与柯氏力同量級的假定下,对于无粘性流体的絕热运动,可以确定出三个由外部参数决定的特征尺度:由柯氏参数l_0决定的特征时間尺度l_0~(-1),由溫度层結及平均溫度决定的特征速度尺度C_0,及由此决定的水平距离尺度L_0=C_0L_0~(-1),这三个尺度与相应的大气运动的特征尺度之比值ε=1/Tl_0,μ=L_0/L及M_a~(-1)=C_0/U(或者λ=M_aμ)就是决定大气运动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当o(ε)<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