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翁毅  朱竑 《热带地理》2012,32(2):141-146,172
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探讨历史时期、建国时期和现今时期3个演化阶段“涉水”地名文化景观的变化与城市演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历史时期至今,计有消失地名109个,新增地名78个和保留地名30个,消失比率约为50%;反映商业经济业态、方言特色和居住环境的定名方式也随之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类似的“城市化”地名,这亦是滨江地域文化的流失.现今“涉水”地名文化景观分别以保留地名与内河体系为增长“极核”和“扩展轴”,两者的叠加效应致使其重心向东迁移.现今地名加快的更新过程折射出城市演进和扩展速度超过建国时期和历史  相似文献   

2.
伪满时期长春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晓军  李诚固  庞瑞秋  黄馨 《地理学报》2010,65(10):1198-1208
遵循长春城市空间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伪满之前长春社会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发现至伪满成立前,长春已经形成了“中-俄-日”三极分化的社会空间结构。伪满成立后,在“国都”城市性质、“消费”经济功能、城市空间扩张、外来移民流入等背景下,长春城市社会空间开始呈现出“中日分化”的总体格局,城市中轴线成为这一格局的空间标识。总体来看,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已分化为伪满高级官署区、日本人居住区、民族商业区和中国贫困农民居住区等社会区类型,空间结构模型呈现出围绕城市中心形成的同心圆与扇形结构和城市边缘“孤岛”相结合的形态模式。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基础,人口城市化的畸形发展,城市建设的殖民地本质以及“新京”城市规划等是伪满时期长春社会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地名档案工作始于1982年。1983年4月在河南南阳召开了全国地名档案工作座谈会,颁发了地名档案管理的法规。之后,中国地名委员会先后在沙市、长春、西安等地召开了数次会议,各地相继建立了地名  相似文献   

4.
城市地名是地名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人类对城市地理实体的客观反映。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使得中国城市兴起与发展的道路不尽一致。城市名称的命名方式既有时间上的不同又有空间上的差异。 一、中国城市地名的特征 城市地名是地名的区域表现,也是城市相互区别与联系的标志之一。城市地名既具有普通地名的特征,也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地名遗产与文化空间布局沈阳地名遗产不仅体现了悠久的人类与城市发展历史、独特的区位条件,还体现出了不同时期的地域文化特征、与城市空间发展紧密结合。具体表现为居民地名称、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域名称地名遗产在市域范围内分散布局、体现了边塞文化的特征,文物古迹名称、道路名称、广场名称及公园名称地名遗产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板块式发展、体现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三大主体  相似文献   

6.
规划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是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对未来活动加以控制的行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特殊形式。城市建设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建设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地名规划则是在城市建设规划的蓝图上对规划区域内的地名形成、演变、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四平市地处辽吉交界,是东北地区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曾因解放战争时期"四战四平"而闻名天下,是座英雄的城市。究其地名来源,却与昌图县老四平镇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话说1898年沙俄修建东清铁路南满支线时,以宽城子(长春)为起点往南排,每隔60华里设置一站地,就这样经范家屯、公主岭、郭家店,到四平是第五站,因此四平最初被称为"五  相似文献   

8.
雷爽 《中国地名》2010,(2):35-35
老白渡、烂泥渡路、其昌栈,浦东新区一些老地名随着浦东新区开发的深入正逐步消失,是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严重践踏。地名是城市的靓丽名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尤其是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老地名,具有强大的无形资产价值,各级地名机构,尤其是上级主管部门,  相似文献   

9.
周文德 《中国地名》2012,(10):40-41
一、地名与地名汉字地名是一定地域的语言、文字标志,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地名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社会活动的产物,是一个地域的历史见证和文化积淀,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年轮和生活轨迹,是一种用特定的语言形式承载的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历史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0.
为总结城市地名设标工作,推动地名设标工作向县乡镇地区扩展,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国城乡地名标志服务体系,8月12日,民政部等四部(局)联合召开了全国城市地名设标总结暨部署县乡镇地名设标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总结了5年城市地名设标工作的成果和经验,表彰了69个”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城市”和189名”全国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先进个人”,四部(局)领导同志为地名设标先进城市和先进个人代表颁发了奖牌。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旧地名随着地市建设的发展而消失,许多新地名随着新大楼、新住宅区的建成而出现。这些新地名大多具有时代特征和积极向上的内容,给城市面貌注入了一定活力。但由于地名工作还未完全被人们重视,还存在擅自起《和名不符实的情况,下为我区地名办对此所作出的对策。一、加强宣传地名管理是一项较新的工作,人们对地名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对如何申报地名,地名命名中有些什么规定,不十分了解。所以,我们首先抓地名宣传,根据我区专职人员少、地域广的特点,我们利用街道联络员的优势,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晨  修春亮    伟等 《地理科学》2014,(4):420-429
将北京市地名作为离散点,以GIS中基于核密度估计法的空间平滑法为支撑,从地理区域这一角度分析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突破了以行政分区表达空间变化的通常框架。通过对北京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成因研究,一定程度反映出北京元明清时期的城市功能分区,同时对探索北京历史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借鉴意义。研究发现:北部与西部山区为自然景观类地名集中区,与北京自然地理特征相吻合;中部与东南部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带为文化景观类地名集中区;各文化景观类地名空间分布具有差异,中部为政治、商业、园林、建筑与工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东南部为经济、水利工程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部是军事文化类地名集中区,西北部与东北部为园林文化类地名集中区。  相似文献   

13.
王欢 《中国地名》2012,(2):51-51
根据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和山东省民政厅、建设厅《关于在全省开展城市地名规划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指导,山东省民政厅成立了由地名专家委员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形态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都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调整,传统的地名管理方式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受到了猛烈的冲击。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名管理受到的影响 1.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建立,内政外交、经济往来的高频率和准确、快速的信息传播,使地名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地名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原有的地名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城市的地名标志不仅是“无言的向导”,还是“广而告之”,因此,图案的设计越来越被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所重视。笔者认为:城市地名标志和标志图案的设计要体现城市特点,应具有代表性、习惯性。代表性──标志图案要与城市特点相结合每个城币因地理、历史、文化的不同,建筑风格各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别称。这些特点应在被称为“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的地名标志上有所显示。人们的职业不同可用服装区分,物品不同常用颜色和形态区别,城市不同也应有表示的形式。潍坊称风筝都,那么风筝是潍坊典型的…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地名数据库是国家地名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建立的背景,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建立了分布式的省、地市、县三级数据库,并以此为出发点,系统论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的分类方式与组织方式,描述了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逻辑构成与物理构成;论述了地名数据库建库的基本技术,包括基于元数据的建库方案与基于SuperMap的空间数据库技术。河南省地名数据库的建立充分考虑了城市地名服务的特点与要求,在民政服务信息化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地名是民族文化遗产,城市的每一个地名都维系着历史的记忆,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我们不仪要在保留、继承传统地名文化,更要在城市建设中把城市的地名命名工作做得更透明、更科学,继承地名文化遗产,弘扬地名文化,才能使我们的城市不断增添时代光彩。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地名小断涌现,有些具有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地名逐渐淡出,成为历史的陈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名》2013,(1):16-17
按照民政部《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的通知》和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加快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我市结合北京城市特点和北京地名的管理体制,以"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为指导,以增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能力为动力,着眼于"资源整合和社会服务",以创新建立具有北京地方特色的地名公共服务工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为平台,紧紧围绕地名规范、地名标志、地名规划和数字地名建设工作重心,协作议事,共同发展,全面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是以工业、商业和交通等集聚的非农业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地,是人们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活动的场所。沿海现代城审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化水平,工商业和交通相对发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种建筑物相继出现。故此,为使地名满足交流的这个核心,就必须使地名的管理适应沿海现代化城市本身的特点。这样地名的管理应该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管理。地名管理的内容也必须包括城市的所有人工建筑物和全部的自然环境。而不是其中的某些部分,就我国目前城审管理的地域范畴来讲,城市包括审区、郊区和市…  相似文献   

20.
根据《民政部建设部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的通知》和《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信阳城市地名规划编制工作在河南省民政厅的指导下,本着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规划的原则,在全国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开展后,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信阳市城市地名规划》的编制工作,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市地名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