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在地矿部门战略性结构调整中,地勘业以其特有的优势,在产业经济发展中显示了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经过十几年来地矿部门产业经济调整的艰难探索,这一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关于地勘业的发展前景与方向,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思索。本文主要是从产业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本局近三年综合统计经济指标数据的对比,说明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而这种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地勘业的复苏(煤勘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112%)与改变传统经营模式经营的结果(地质成果收入年平均增长率364%).面对地勘业的繁荣期,提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应进一步考虑的的几个问题(地质勘查业的投资方向决策、地质成果经营方式的适时调整等).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地矿建工集团设备租赁公司于1996年元月开始组建,在运行中依据市场经济规律,从零起步,逐步发展,通过租赁运营,提高了河北地矿建工集团在工勘建筑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进了地勘单位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工勘建筑这一支柱产业,为实现集团化企业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装备条件。1 设备租赁公司概况我局设备租赁公司有3名管理人员,先后购入各种设备50台套,总原值3200余万元。其中包括:从意大利引进的R412型旋挖钻机1台,引进奥地利技术的斯太尔大吨位自卸车18辆,韩国大宇和日本小松产挖掘机4台,各种吨位的…  相似文献   

5.
6.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最困难、挑战最严峻的一年。受金融危机和矿业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影响,全球矿业经济正处于“一松一紧、震荡调整”的关键时期。国内外矿产勘查投资紧缩,社会投资矿产勘查更加谨慎,矿业形势严峻。这场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地勘业的改革和发展造成巨大困难。如何迎接挑战,化“危”为“机”,正是地勘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不二命题。机遇与挑战共存,一是国家政策面的支持,二是国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然强劲.三是我国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再者就是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地勘单位应抓住这难得的发展机会,除了创新地质工作体系.改善外部环境,加强自身建设外,还要善于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发挥人才优势,把地质勘查主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7.
叶柏庄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11):1134-1139
以国家能源、矿业、铀和核电政策为依托,讨论、分析了我国未来核电用铀趋势及铀地勘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铀资源潜力深远,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地域辽阔,资金投入尚少;宏观上看,铀矿找矿周期与国际水平相当,而找铀装备、方法存在差距,铀矿经济评价体系和理念亟待建立。为了确保国家核电安全运行,未来15年是我国铀地勘业十分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引导和培育矿业权市场,近年来山东省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共受理,审批11项探矿权转让项目,探矿权的依法转让不仅为地勘单位盘活了矿业权资产,营造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市场环境,而且激活了“谁投资,谁受益”的经营机制,为地勘业多渠道筹措社会资金,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9.
10.
罗翔 《安徽地质》2003,13(2):85-88
面对资源配置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地勘业走出国门参与风险勘查已是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地勘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荆舟  杨光炽 《云南地质》1996,15(4):382-389
论地勘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杨荆舟,杨光炽,赵虹燕,王珏(云南省地质矿产厅)改革地勘工作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多年来,地质勘查工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地勘单位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  相似文献   

12.
龙玉梅 《安徽地质》2003,13(3):239-240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而组建的地勘队伍,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军,长年奋战在荒山野岭、雪域高原,努力为祖国寻找宝藏.经过几十年的拼搏,成为一支具有优良传统和作风、技术过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形成了"三光荣"精神,创造了地勘系统所特有的文化--地勘文化.  相似文献   

13.
孟琪 《中国地质》2000,(3):33-34
传统地勘产业组织存在和面临的基本问题20世纪的最后2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地勘产业组织,即地勘单位及科研院所,开始步入市场,并对产业组织自身进行企业化的改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在今年5月召开的局地质工作会议上,副局长戴民主谈到二六四大队用新理念发展地质矿产业时说:“经营矿权是一种新理念,是地勘单位可行之路,为地质工作的发展创新了思路。”是的,近几年来,二六四大队地矿公司在经营矿权、边探边采、合作探采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走出了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
陈正宁 《江苏地质》2004,28(1):50-54
对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属地化促进企业化和大部分地勘单位正处于企业化经营历史阶段的认识,指出在这一发展阶段应着力催生企业化市场机制,循序渐进地推进地勘企业改制,地勘企业将进一步属地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