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通过对山西省太原市某地下车库工程的变形观测,探讨地下车库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观测、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主体工程沉降观测所需的实施工作,分析观测数据处理后所反映出来的实际影响情况,以期对本工程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石门子水库副坝(土石坝)变形监测为例,介绍了其监测方法及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采用G PS平面拟合高程进行水库竖向位移监测,其精度与三等水准精度相当,而且可以将平面与竖向位移同时观测,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相似文献   

3.
刘林生 《江苏测绘》1998,21(2):21-24
本文以某高层住宅楼的滑模施工为例,介绍了控制建筑物竖向垂直度的一套施工测量方案,产就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沉降观测、位移监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的重要程序,是检验建筑物基础处理可靠性和设计荷载计算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同时是保证建筑物顺利施工的重要检测过程。通过沉降观测、位移监测、锚杆拉力监测等数据,真实反映周边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在整个区域内变形的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基于距震源100 km内的8个GDCORS的基准站观测数据,采用静态数据后处理的模式进行CORS框架坐标变化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东源地震对GDCORS框架未构成明显影响。研究高频GPS观测数据的逐历元处理方法,并基于距震源约30 km的2个基准站的1 s采样率数据进行同震位移分析尝试。  相似文献   

6.
位移监测、沉降观测是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监控的重要程序,是检验建筑物基础处理可靠性和设计荷载计算安全性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保证建筑物顺利施工的重要检测过程。本文通过沉降观测、位移监测,取得精确可靠的变形监测数据,对两期数据进行分析参考,真实反映周边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在整个区域内变形的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大气负荷引起的重力与位移变化理论计算的精度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实测大气观测资料计算气压变化引起的重力和位移效应的精度问题。基于区域分布的实测资料和格林函数褶积计算方法 ,讨论了数据网格划分、气压平均估值、空缺数据插值和不同地球模型对重力和位移负荷效应理论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说明 ,在气压采样时刻 ,大气变化对重力、垂直和水平位移的计算精度分别为± 0 .1 95μGal( 1 Gal=1 cm/ s2 )、± 0 .0 43 cm和± 0 .0 1 2 cm,对提高重力、GPS、SL R和 VLBI观测结果精度大有裨益。但在非大气观测采样时刻 ,特别是寒潮和气压旋变化激烈时刻 ,内插数据精度没有保证 ,上述各分量的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8.
牛冲 《北京测绘》2021,35(8):1002-1006
在对工程基坑变形情况进行观测中,通常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来实现数字化测量,但该方法误差较大,因此,提出摄影测量的数字化测量工程基坑变形观测系统设计.首先建立摄影测量成像模型,确定摄影测量的图像呈现.其次对摄像中基坑的运动动态噪音利用科尔曼滤波法进行数据处理.最后对处理后的数据图像使用直接线性变换解法得出被测体的位移数据,实现变形观测.为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对使用设计系统的某一工程的数据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设计系统可以实现对基坑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的观测,同时精度较高,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某一滑坡体3个月的观测数据,发现了其位移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运用多种回归分析法研究了滑坡体位移预测模型,探讨了降雨量在滑坡变形中的预测、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水平角度、水平距离观测值与基坑水平位移之间的内在相关关系,提出了一种"自由设站余弦定理法",该方法具有可以根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自由设站、无需加密平面控制点、无需测试人员后视定向、作业过程更加简单快捷、通用性更强等优点;模拟试验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取得较高的监测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基坑水平位移监测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覃辉 《测绘工程》2002,11(4):47-49
将前方交会法应用于建筑物倾斜监测中,详细推导了其坐标的误差计算公式,通过模拟位移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观测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介绍葛洲坝水利枢纽三号船闸位移监测系统的基础上,结合05年至12年的历年实测数据,利用回归分析统计模型理论,对水平位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到闸门位移的相关结论和影响因素的规律,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小区域GPS地壳形变监测网建立、观测和数据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平面直角坐标下位移—应变关系计算模型,得到监测区的位移场、应变场及断层活动方式,进一步得到主应变及方向、最大剪应变、面膨胀等应变参量及应力。  相似文献   

14.
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和变形,会导致开采沉陷,一直是煤矿安全的隐患。本文选取王楼煤矿13301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整理了历年来地表移动变形观测资料和观测站相关地质采矿技术条件,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进行了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建立回归方程,系统性地得出地表移动值与岩移参数变化规律,求取出了矿区具体采矿技术条件下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参数,为矿区生产及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岩移参数求取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中山门西段SZm标段盾构区间工程的实际观测数据,确定了适用于天津地区的Peck公式以及纵向沉降的指数公式的参数取值范围,并利用确定参数后的公式对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和实际的沉降观测,对比结果显示,参数的确定基本准确,经过修正后的公式可以用于天津地铁施工的地面沉降的预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际工程需要提出了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新方法,该方法综合运用了视准线小角法和观测点设站法的优点,讲述了监测步骤及数据处理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工程实例验证其有效性。结论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GPS垂向位移包含了陆地水储量变化引起的地球弹性形变信息。本文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陆态网)31个GPS台站2010年8月—2016年12月的垂向位移数据,分析我国西南地区的干旱事件。结果表明,GPS垂向位移的季节性变化与降雨、GRACE反演的水储量、河流水位变化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其异常变化(非季节性变化)与我国使用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CI)、GRACE干旱强度指数(GRACE-DSI)相关性较强(相关系数约为-0.70),而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的相关性较弱。相比于CI干旱指数,GPS垂向位移能更好地探测短期降雨急剧减少引起的干旱事件。数据缺失影响了GRACE-DSI探测干旱的准确性,而SPEI的波动较大,且存在高估某些短期降雨严重性的情况。研究结果展示了GPS在干旱监测方面的可靠性和优势。  相似文献   

18.
大坝工作基点实测数据结构分析及变形监测点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坝位移监测是水电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关系到大坝安全和生产。笔者通过对赣南某水利枢纽工程大坝位移工作基点和水准基点的实测数据结构分析及变形监测点的建立;提出了大坝位移工作基点使用TCA1800全站仪进行监测的方法;并对"观测方法改变后,采用TCA1800全站仪测量的数据与之前采用T3经纬仪测量数据基本一致,但经过平差处理后,所得最终成果相差较大"现象进行研究;达到了全站仪进行监测的效果;解决了大坝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水准基点的实测数据结构分析及变形监测点建立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参数求解过程中,经常遇到参数估计模型的观测向量和系数矩阵都可能存在误差的情况,于是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整体最小二乘方法。近几年,整体最小二乘才被引入测量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整体最小二乘法平面坐标转换基于奇异值分解原理的解算过程。在此基础上,把整体最小二乘法平面直角坐标转换应用到基坑水平位移监测中,改进了传统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并运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测小角法应用于特定方向上位移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测站观测的方向距离法;通过对影响位移精度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指出了使用该方法在方案精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针对基准点可能发生变动的实际情况,给出了具体观测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