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氡管法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性找矿方法。它是由加拿大B.鲍威尔研究提出的①,由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引进我国。  相似文献   

2.
土壤磁性测量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它是通过测量土壤样品磁性参数来达到解决地质问题的目的.本文探讨了土壤磁性测量在研究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环境中的可行性,并通过在内蒙古东胜地区的应用研究总结出了氧化带前锋线处磁化率异常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国虫颚(Scolecodonts)迄今极少报导,是国内古生物学研究上的一个空白薄弱类别,有待补充。蠕虫的化石颚在古生物文献上最早报导的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学者C.H.Pander,其后W.Ehlers对德国,G.J.Hinde对加拿大等地发表了一些文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C.G.Croneis和H.W.Scott建议给这些化石颚以“Scolecodonts”的名称,立刻和普遍地为古生物学界所采用。随后发表的文章也逐渐多了起来,包括美国、  相似文献   

4.
矿床学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床学是研究矿床成因和矿床分布规律的地质学科,它是在找矿、勘探、采矿和选冶等生产需要的推动下,在地质学各分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七十年代以来,矿产资源的大量开发,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以及矿床学研究方法的改进,推动着矿产勘查工作的深入和矿床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一百多年来逐步建立并发展起来的成矿理论,正在经受着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的全面检验,需要加以补充,修改和提高.近年来新提出的一些观点和假说,特别是成矿物质多源性和矿床形成过程的复杂性,以及矿床形成与地质构造环境的紧密联系,使矿床学研究必须在对矿床本身资料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及其演化发展历史进行综合的研究.矿床学作为一门直接指导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利用的地质科学,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5.
王靖涛 《岩土力学》1979,1(2):73-80
近些年来,随着复合材料生产的发展,复合材料力学性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了.由于许多岩体是复合体,因此运用复合材料力学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处理岩石力学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它更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岩体的力学特性.最近,有些人已开始做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矿物结晶学是在晶体形态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三个多世纪以来,只是在人们对各种各样的矿物晶体从好奇、测量、推理探索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内部结构关系之后,矿物学才奠定了它牢固的现代科学基础,并孕育出结晶学分枝。可以说晶体形态学的研究是推动  相似文献   

7.
泥沙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及环境泥沙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岁梁 《水科学进展》1998,9(4):313-318
从两个方面,即水环境中的泥沙问题和泥沙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出发,说明了环境中泥沙问题的普遍性,指出了结合泥沙运动研究环境问题和结合环境科学研究泥沙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将这方面的工作概括为“环境泥沙学”.它研究受泥沙运动影响的污染物(包括泥沙颗粒本身)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控制及其应用,其核心是将水利工程科学主要是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环境科学的某些学科,如环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等结合起来,研究与泥沙运动有关的环境问题,并对其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探讨.这方面工作的深入,必然推动环境科学的加快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推动泥沙科学的向前发展和丰富泥沙科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8.
古地震学是适应重大工程建设中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它以鉴定和研究史前地震为主要内容。在与历史地震类似地质效应对比的基础上,古地震学研究已经提供了大量的不同构造环境下史前地震的证据,并已试图建立了多种断层习性模式。未来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检验和发展新的测年技术、系统调查历史地震事件以及阐述长期和短期的断层习性特征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不列颠哥仑比亚大学卡帕奈拉教授(R.G.Campanella)与罗伯逊教授(P.K.Robertson)在1984年12月召开的第54届地球物理勘探学会年会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原位测试手段。鉴于这种原位测试方法的实用价值以及目前国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使用地震波速测定方法来评价土的工程特性  相似文献   

10.
热释光(简称TL)剂量测量技术是近二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在辐射防护、放射性医学、放射生物学、宇宙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方面都受到重视,并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特别是随着现代物理学及测试技术的发展,热释光剂量技术在国外应用于寻找放射性矿床,并在已知铅锌矿床上进行试验,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它已成为研究现代地质学的主要手段之一.热释光的一般概念和测量方法热释光系指荧光体受到辐射激发时释放出光的现象.荧光体并不是特殊物质,除金属因导带与价带重叠在一起不能释放荧光外  相似文献   

11.
二十年前,南非地质学家克立格(D.G.Krige)根据样品值相关程度随样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计算矿块品位和储量而使其估值误差为最小的方法。后来,法国学者马特龙(G.Matheron)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这种方法,并将它命名为“克立格法”。60年代初,马特龙在该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化变量”(或称有限空间变量)理论,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地质统计方法。该法目前在国外除已较广泛的应用于金属矿外,也应用于油页岩、硫化物矿床、煤矿的储量计算以及地质、物  相似文献   

12.
过渡族金属同位素研究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在环境、生物、成矿和天体化学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过渡族金属的分离和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并不十分成熟.本文就过渡金属同位素的测定方法做了简要概述并通过条件试验得出一些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13.
第十三届国际大会于1990年8月26日至31日在英国诺丁汉市的诺丁汉大学召开.与会人数约1200人,论文摘要876篇,内容十分广泛而丰富.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展板内容来看,层序地层学和储层沉积学是最引人注目的二个研究方向,并取得较大的或突破性的进展.层序地层学是近些年来在地震地层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它是以地震、钻井、地表露头或岩心资料为基础,研究海平面升降变化、构造沉降和沉积物供给;对盆地的“沉积构型”或“地层型式”进行综合解释;研究不同时期的沉积体系域(如低水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及其生储盖组合和分布,层序地层学的发展对盆地分析、岩相古地理研究、年代地层学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想用两类碎屑沉积物,即深海沉积物和冲积物,来看一看沉积模式为什么得以发展,它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它在认识沉积过程中的价值,以及简单模式的固有局限性和在一种沉积模式变成一种时髦时的种种危险。浊积岩、颗粒流和深海扇不容置疑,在战后几年里,对沉积学贡献最大的是Kuenen。他将现代沉积物研究,古代沉积物研究和实验结合起来了,在短短几年里,他将这些研究成果推广到了世界各国,且  相似文献   

15.
Cd同位素地质应用及地质样品的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MC-ICP-MS和新的分析测试技术的出现,最近几年,作为非传统稳定同位素之一的Cd同位素的研究也迅速发展起来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目前,Cd同位素研究主要集中在陨石、月壤等示踪行星、星云演化方面和示踪海洋营养物质的循环和演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因子分析方法最早由C.Spearman提出,是用来研究一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或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结构的一种统计技术。1957年由克隆拜因(W.C.Krumbein)引进地质学,1962年,由英布里(J.Imbir)及普迪(E.G.Purdy)加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图象分析”是从空间结构这一侧面来定量研究各种不同本质的对象的一门新学科,其任务是要定量地,或多或少自动化地把一个图象中所包含的一部分信息提取出来。这一新技术是从60年代开始在英国诞生,并在英、法两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电算技术和电视录象技术的不断进步,同时,它还依赖于一个新的理性认识的工具——数学形态学。  相似文献   

18.
大陆内部弥散性的变形表明经典板块构造理论未能阐述大陆构造.矿物变形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岩石流变学性质随深度改变和地震测深剖面资料都提示大陆岩石圈具有三明治式的强度包络面.任纪舜、张国伟和钟大赉分别把岩石圈不同深度层次的三维交切构造称为立交桥式构造或多向层架构造.它们的出现提示岩石圈发生了构造解耦,新的变形体制在拆离面以上发展起来.前苏联地质学家把它称为岩石圈的构造成层作用.本文列举了喜马拉雅东、西构造结和秦岭造山带可能出露于地表的三维交切构造实例,呼吁重视这类代表大陆岩石圈不同深度层次的构造堆叠体,并把它作为揭示岩石圈构造变形的最佳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4年9月采自南海北部海区19个站位40个垂直浮游拖网样品中的活体浮游有孔虫进行了定量分析, 探讨了该区秋季现代有孔虫的组成、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该区秋季现代浮游有孔虫以热带暖水群落为主, 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变化.浮游有孔虫的丰度主要呈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格局.浅层水种G. sacculifer和G. ruber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近岸带; N. dutertre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外陆架和陆坡区域; G. menardii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深水区域; G. calida和G. aequilateralis两水种的含量分布有明显的相似性, 主要出现在深水区, 在越南岸外站位其含量远高出区域其他站位.研究认为, 南海北部秋季水体浮游有孔虫的分布主要受初级生产力和水深的共同制约, 高初级生产力水平下浮游有孔虫的丰度明显要高, 水深则对中深层水种G. menardii、G. calida和G. 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南海北部秋季温跃层的温盐结构对中层水种N. dutertrei、G. glutinata、G. calida和G. aequilateralis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此外, 暖涡水体对浮游有孔虫的丰度和组成也有明显影响, 位于暖涡中心区的浮游有孔虫丰度明显增高, 特征属种G. sacculifer的含量明显高出周边站位.P. obliquiloculata的高含量主要出现在东北部黑潮分支影响区.   相似文献   

20.
地体     
地体理论是近年来在板块构造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探索地壳演化规律的大地构造理论。地体的含义系指以断层的边界具有区域规模的地质实体(D.L.Jones等,1983)。它是被动的驮在岩石圈板块上的块体,亦有认为地体是从异地漂来并具区域性的岩石组合体。地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