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通过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和分维估值,研究了线状地图要素的形状结构特征随量测尺度和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使综合过程自适应进行和保持图形形状特征的线状要素自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及其自动综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线状地图要素的自相似性分析和分维估值,研究了线状地图要素的形状结构特征随量测尺度和比例尺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旨在使综合过程自适应进行和保持图形形状特征的线状要素自动综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马潇雅  郭庆胜 《测绘通报》2013,(8):22-24,39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分析线状要素数据压缩的约束条件,顾及几何精度和图形形状特征点,提出一种线状要素图形自动简化方法。试验表明,在一定几何精度内,该方法在保持线状要素图形形状方面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线状要素的制图综合往往由于数据容量过大在选择比例尺可视化输出时不能进行清晰图形表达.本文基于分形理论中的步距算法,在visual studio中开发系统窗口平台,以线状要素为研究对象,实现对线要素的地图自动综合计算,从而以少量控制点清晰表达出图形的轮廓特征.该方法较好的保持了地图的形状特征和细节,使化简的图形与原始数据的图形在形状结构特征上基本保持了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地图线状要素自动注记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在地图自动注记的研究中,线状要素由于其形状复杂、灵活性大,难度较大,在注记自动研究问题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本文探讨了线状要素自动注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线状要素自动注记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首先提出如何在1∶100万GIS数据支持下编制1∶200万欧洲地图要解决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基于图形曲率化简线状要素和基于形态滤波化简面状要素和地貌综合数据处理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双向缓冲区算法及其在海图线状要素综合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海图线状要素自动制图综合的现状以及现有常用的几种自动制图综合的算法,介绍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概念并给出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定义,研究并证明了双向缓冲区算法的特性。分析了利用双向缓冲区算法综合海图线状要素的原理,并比较了双向缓冲区算法与现有算法在综合海图线状要素上的优越性。给出了几种确定缓冲区半径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由这几种方法确定缓冲区半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郭庆胜 《地图》1999,(3):1-2
在进行图形简化过程中,线状要素必须考虑其自身的空间知识和它与周围要素关系的空间知识。线状要素自身的空间知识主要是指特征点、弯曲等,线状要素同周围要素的空间关系也是线状要素图形综合过程中必须考虑的。这里所述的空间知识主要是指空间数据所包含的空间关系及其特征。一、线状要素特征点的结构化  线状要素特征点的探测方法有很多,同时,线状要素图形的特征点有多种,这里主要是通过弯曲的嵌套来获取特征点的重要性,此种现象称“复杂弯曲”。如图1所示,ABC就是一个复杂弯曲,整个图形也是一个复杂弯曲。设一条线的特征点…  相似文献   

9.
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类实现了数据库中点、线、面状要素名称注记的自动配置,重点实现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的注记自动配置,并提出了适合屏幕浏览的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算法。最终将算法应用于地图自动综合软件GenTools中,旨在提高电子地图动态注记自动配置的自动化程度与注记质量,促使注记自动配置研究成果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10.
线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状要素是地图中数量最大、要素类型最多样的要素,其化简在地图自动综合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改进、化简质量、化简精度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效率研究较少.此处是在兼顾化简质量的前提下研究算法效率,通过分析化简算法约束参数的特征,将线状要素化简算法分为6类,选取其中的几个典型算法,分析了其时间复杂度,并按照线状要素化简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将其分为线性算法和非线性算法两类,初步探讨了适合这两类算法的并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讨论了面状要素图形轮廓简化的一些规则以及面的空间知识获取方法,结合以直角方式转折的面状要素图形轮廓的特点,重点讨论了其图形渐进式简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钟业勋  黄鹄  郑红波 《测绘科学》2006,31(2):125-127
物质世界的不同层次中的事物都具有随时间演化的特性。制图区域内事物的演化使制图区域在不同时刻有不同的状态。在t>t0时,依据制图物体从属于制图区域不同状态的条件,可定义现势地物、消亡地物和新生地物。根据拓朴映射原理,给出了地图符号的一般式,再根据制图对象的时态特征,定义了现势地图符号和失真地图符号。利用同一图上现势地图符号集和失真地图符号集互为补集的关系,提出了地图现势值公式,从而实现了地图现势性概念的定量刻划。由于本公式仅涉及失真符号的面积量算并对经验事实具有解释功能,因而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The authors attempt to identify and standardize the cartographic symbols (“images”) used to represent a variety of specific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A large number of cart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of landform features found on geological-geomorphological maps are classified in terms of their basic pattern/configuration and the level of complexity within each major pattern type. It is argued that the pattern or configuration of a cartographic symbol used to represent a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 should represent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at feature with sufficient reliability to serve as a key to an understanding of its genesis. Translated from: Geomorfologiya, 1987, No. 2, pp. 62-66.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弹性力学思想的居民地点群目标位移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璇  武芳  刘芳  邓红艳 《测绘科学》2005,30(2):44-47
本文引入弹性力学思想对空间目标进行冲突探测及受力分析 ,用空间距离聚类及建立最小生成树的方法把空间关系较近的、相互独立的点状要素聚类组合成多个有机的整体 ,对每个整体用有限元的方法通过多次迭代。本算法的实验结果满足了诸多的制图约束条件 ,能够很方便地应用在制图综合中的位移操作中  相似文献   

16.
线状要素与面状要素的关系在地图制图综合中是必须处理的。它们的关系在制图综合和景观模型向制图模型的转换中都是必须考虑的。本文主要讨论线状要素与面状要素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在数据处理中的保持。  相似文献   

17.
在地图自动编制中,有时多类地图要素多个空间目标之间同时发生空间冲突,在移位过程中会影响到邻近区域的地图目标,这就需要对地图要素移位进行协同处理。在自动识别邻近空间冲突区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顾及地图制图规则的解决地图目标群空间冲突的协同处理方法,并用参数表方法形式化表达了地形图上地图要素移位的常用制图规则。首先利用约束性Delaunay三角网识别出可能的空间冲突区域,并建立移位操作区;然后,建立移位传播关联线网,依据制图规则在关联线网上以能量最小化Beam移位模型为基础,对整个空间冲突区的地图目标群进行协同移位;最后,用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规则库的目视航图自动化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元  许妙忠 《测绘科学》2011,36(1):160-163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库的目视航图自动化制图技术,详细阐述了基于规则的要素自动综合取舍、自动符号化、注记自动配置的实现方法.基于GIS COM组件开发了一个目视航图制图原型系统,通过对规则库中各种规则的配置、管理和调用,可方便快捷地制作出目视航图产品.  相似文献   

19.
制图综合一直是地图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又成为国际GIS领域内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借助GIS的可视化以及GIS的空间分析工具,制图自动综合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本文简要介绍了在GIS环境下制图自动综合的概念和特点,以及相关内容,并从知识表示方面分析了制图综合的理论。其中重点讨论了制图综合的综合算法以及模型综合,而模型综合是地理信息的概念层次上的综合,是地图综合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20.
GIS建库的目的是实现对空间数据的有效管理,满足空间分析、管理、规划和决策的需求,而地图制图关注的是地理要素的符号化表达,二者面向两种的不同需求。因此,在GIS建库的同时往往得不到符合制图规范的传统地图。本文深入分析建库数据模型和制图数据模型的特点,引入"建库与制图一体化"思想,实现从GIS数据到制图数据的信息补偿,基于SuperMap软件进行了实践,达到了"一库两用"的目的,避免了数据的重复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