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探讨磁异常中正负异常形成的规律,开展强磁铁平面模拟实验及等值线制作工作,为了准确数据判断磁性体空间位置及个数,开展分量转换、化极、求导等数据处理数及转换工作.最后得出:①磁化方向的不同是形成正负异常的根源;②将△Z分量转换数据用于垂直二阶导数计算,能更加准确确定磁性体的空间位置及个数.  相似文献   

2.
地磁异常ΔZ受到岩石斜磁化方向畸变。应用函表示ΔZ后,能将磁异常ΔZ化到磁极而消除了这一畸变。由此得出垂直磁化磁异常三分量ΔZ、ΔX、ΔY,它们的导数以及向上和向下延拓公式。这一方法将有助于地磁资料的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3.
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处理和转换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空间域偶层位法的基础上,研究了完整的频率域偶层位曲面位场处理和转换方法.该法可应用于平面或曲面、规则网或非规则网的位场数据处理和转换.通过对偶层面z坐标和计算面z坐标平移不同的量来加速正演快速收敛和保证反演稳定、快速收敛;提出了适合于不规则网曲面处理和转换的核心算法——单点快速Fourier变换;提出了频率域不规则网曲面处理和转换方法技术.通过以上技术措施解决了大数据量特别是曲面不规则网的位场处理和转换问题,模型试算以及实际资料处理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导出了利用重力与磁异常及其高阶导数的功率谱计算密度体和磁性体上顶与下底埋深的近似公式,还提供了利用垂向或水平导数谱计算深度的方法。理论模型的试验结果表明,由近似公式计算的精度可以满足实际需要。本文最后根据一条重力剖面资料,计算了密度层上、下界面。  相似文献   

5.
断层走滑不均匀性对地面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塞积群理论导出了走滑断层两端点固定时位移场随位置的不均匀分布解析表示关系,分析和讨论了断层上不同位置的位移场分布特征, 采用新导出的断层滑动不均匀分布公式对地面的水平位移场和垂直位移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传统的Okada 位错模型在理论和计算结果上进行了对比分析.理论和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断层滑动不均匀分布公式是Okada位错模型在一定条件下理论上的扩展,而Okada位错模型是走滑不均匀公式的零阶近似;断层滑动不均匀分布公式与Okada 位错模型计算的地面位移场在走滑方向、垂直于断层走向和垂直于地面方向的近场变形差异最大在50%至65%之间,而最小差异在1%以内.  相似文献   

6.
计算层状介质中电磁场的层矩阵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有人工源频率域电磁法的研究大多仅针对某种具体的方法,而较少将问题综合起来分析.本文综合多种方法的共同点提出了层矩阵法,它采取了源置于层间的模型进行公式的推导,理论上可以计算任意层状介质中任意位置的任意场源在空间中任意位置产生的场强,可适用于多种电磁法的正演模拟计算.层矩阵法的核心是对空间域的变量x, y, z中的x和y变量进行傅氏变换后转换到波数域kx和ky中,在波数域利用边界条件,用层矩阵建立起各层的关系后计算得到各层的波数域电磁场值,然后经过二维反傅氏变换最终得到空间域中任意位置的场值.因为文中定义的层矩阵是建立层关系的关键,所以称此方法为层矩阵法.本文以水平电偶源为例独立推导了层状介质中人工源频率域电磁场解的理论公式.为了验证方法的正确性,文中建立了多种模型,利用自行编排的程序将层矩阵法与现有文献的各种解析公式的解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层矩阵法是灵活的、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交错网格方法(SG)和最优近似解析离散化方法(ONADM)是两类典型的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方法.两类方法各有其优势,相对于ONADM方法,SG方法在单个时间层内的计算更为简单;相对于SG方法,ONADM方法可以在较大空间步长条件下有效压制数值频散.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波场模拟方法(SG-ONADM).该方法对控制方程中的一阶偏导数采用SG方法给出的一阶偏导数近似公式,高阶偏导数采用ONADM方法给出的高阶偏导数逼近公式.理论分析及数值算例表明,SG-ONADM方法保留了两种方法的优势,不仅能在较大空间步长条件下有效压制数值频散,同时具有较低的内存需求量;在对同一计算区域进行波场模拟时,SG-ONADM方法的计算效率要高于SG方法和ONADM方法.最后,我们使用SG-ONADM方法进行黏滞声波波场模拟,研究了黏滞声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多分量地震波波场分解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有效的多分量地震波波场分解方法, 该方法假设在相邻道集波场的振幅、相位变化不大的情况下, 根据纵波和转换波在传播中相对于不同的极化矢量和慢度得到的垂向和水平向分量, 在最小方差约束下从多分量输入数据中获取纵波和转换波的偏振方向和振幅并重构纵波和转换波, 从而分离纵波和转换波.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 不仅能有效分解一次反射波的多分量波场, 多次反射的纵波和转换波也能被恰当地分解. 该方法不需要输入地层速度等参数信息, 减少了人为误差的影响. 通过对合成资料的处理, 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脉冲式航空电磁法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均匀大地上空的时间域电磁响应。用傅里叶变换由频率域公式导出了时间域的响应公式。然后以国产脉冲式航电系统的参数计算了二次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根据时间域的计算结果,本文给出了一些解释的图件,可以用来解决两个主要问题。其一是解释在不同飞行高度测得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法资料,从而提供大地电阻率;其二是如果给出了大地电阻率,则可计算时间域的航空电磁响应,因此可以校正由飞行高度改变引起的假异常。  相似文献   

10.
九江-瑞昌MemSsub5.7地震地磁异常的观测与分析y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地震发生前,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地磁基本场测量和相应的ldquo;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显示,震中周围100 km范围内存在显著的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 而该异常在ldquo;1970.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中并不存在. 2005年12月在震中及其周围地区的21个测点上进行了地磁重复测量, 并建立了ldquo;局部修订2005.0中国地磁基本场曲面样条模型rdquo;. 该模型显示,震后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明显减弱. 因此认为,ldquo;2005.0九江——瑞昌地磁基本场水平分量异常rdquo;是地震地磁前兆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起伏地形上观测的异常场分量(沿任一方向的分量)换算出垂直与水平分量,本文提供了二维情况下的转换方法。其算法是:(1)通过共形映照,将w平面上的地形曲线L的上部映照为z平面的上半平面,将曲线L映照成z平面上的实轴。(2)求解边界为实轴的Hilbert边值问题。 通过理论模型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Hanson R.O.和Miyazaki Y.的论文(1984)为基础定义了"曲化平用最佳等效源模型",并利用这一模型研制出了能快速、高精度地对大面积位场观测数据实施曲化平处理的软件程序.在严格推导该模型"单位位场正演表达式"的过程中,作者根据模型与其位场正演表达式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推导位场正演公式的"模型变换法".采用该方法很容易地导出了该模型的形式极其简短的"单位位场正演表达式". 作者认为,推导位场正演表达式的模型变换法可能具有普遍性,建议位场理论和方法技术研究者对此给予关注,以便在自己的研究实践中遇到类似问题时,参考、试用,并予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The potential field and its derivatives at points above an irregular surface can be approximately obtained from the sampled potential field data acquired on that surface. A method of minimizing the truncation effect, which appears when gravity and magnetic maps are processed with the aid of surface integrals, is derive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most relevant similar methods by using a theoretical, but realistic, model.  相似文献   

14.
任意曲线上二维重磁位场转换的B样条函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磁位场转换在重磁资料解释中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随着物探仪器的改进和资料解释精度要求的提高,人们对位场转换方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提出一种原理简单、计算精度高的新方法--B样条函数法,应用其插值、求导、求积的性质,以解决曲线上二维重磁位场转换的两类问题。一是Zα分量向Hα分量的转换及向上延拓,二是水平和垂向导数的换算及磁位的计算。 样条函数为分段多项式函数。B样条函数是用σ函数逼近的一类样条函数,其节点  相似文献   

15.
曲线与曲面上磁场向上延拓和分量转换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综合考虑单层位与双层位理论,给出了曲面、曲线坡度在一定限制条件下,由曲面上磁场各分量向上延拓和由△Z向△Hx、△Hy、△T转换的统一而稳定的解法以及由曲线上磁场各分量向上延拓和相互转换的运算稳定的通式。  相似文献   

16.
剖面曲线上的位场转换系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山区面积很大,无论是地面磁测还是航空磁测,都有必要建立一个起伏观测面上的位场转换系统。本文从偶层位出发,找到了建立这种转换系统的新途径。 文中所提供的方法虽然是在二度问题上实现的,但完全可以推广到三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The theory of potential field continuation is studied with a view of extending it to include continuation between non-linear surfaces. This theoretical extension is regarded as useful in reducing observed potential fields along one general surface to another general surfac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ntinuation operators considered in past geophysical literature are special cases of the generalized operators. In view of the tremendous growth in the art of high-speed computing it is possible to consider applications of the generalized operators. In worked examples upward continuation between a general surface and a datum is considered for the gravity field due to geometrically simple sources; this in order to test the accuracy of the digital applications. It is indicated that for observations on an undulating surface it is possible to account for considerable errors when, during interpretation, the observation locations are taken to be along a datum. For aids to profile interpretation in areas of considerable topographic relief some simple convolution operators for continuation between linear, non-parallel surface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8.
三维物性分布的位场计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冯锐 《地球物理学报》1986,29(4):399-406
本文在连续层状模型的基础上,将Parker位场公式推广到更具一般性的两种三维物性分布模型中。此时岩石的密度ρ和磁化强度J不仅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任意变化,而且在深度上可依指数或线性函数形式变化。新的位场公式仍具有严密而简明的特点。结合圣安德烈斯断层带的重力反演,介绍了它的应用、模型分解和双界面同时反演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For constrained inversion of potential field data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generalized inversion an analysis of data error variances leads to confidence limits for the model parameters. For that purpose Pseudo-hyper-ellipsoids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the nonlinear behaviour of the given inverse problem, and upper and lower bounds can be added to those parameters of which some independent knowledge is available. A gravity example is treated to show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