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甘肃省靖远县永新乡为研究区,通过农户调查获取资料,运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干旱区生态-经济结构进行分析,寻求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加农业产值的途径。当地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潜力很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不仅能保证退耕不减收,而且还会有一定的增收;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前提下,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和荒山禁牧,可有效增加干旱地区的植被盖度;在当地压砂田可显著提高农业产值,砂田种植糜子经济效益最高,而种植扁豆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农业水问题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君  谢小立 《热带地理》2001,21(1):32-35,80
湖南省雨水丰沛,农业水资源总量完全可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和支持其持续发展。但时空分布不均带来了一系列水问题:山丘区的季节性干旱和洪灾,平原区的涝灾;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农田水分生产率低以及工业和城市用水压力等。解决湖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水问题,首先是强化雨水资源化过程,加强原有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的修缮和配套建设,努力建设新的农田灌溉设施;改革农业水管理体制和制度,逐步实现农业水管理的“用水有偿化、投资多元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法制化”;另外要立足省情,推进农业科学用水研究,提高水分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何世水 《中国沙漠》1985,5(4):18-24
本文通过小流域径流农业系统的合理布局、最佳结构形式以及防洪、防淤的试验研究。根据坡地径流理论,建立坡地表面径流平衡方程,计算了坡面不同技术处理的多年平均流量。降雨集存系统和保水技术对于改善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加速某些地区的沙漠化综合治理,对封闭农业环境进行人工调控,为干旱地区创造成本低、质量高的新水源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兴安盟五个旗县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数据库已报备到国土资源厅。本轮规划主要明确了兴安盟未来4年的土地整治项目和整治完成后增加的新增耕量、土地复垦补充耕地量以及预计达到的效益。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新增耕地总量18,943.22公顷以上,新增耕地具备了农田灌溉的水力资源条件,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了当地的就业压力;农村建设用地拆迁、复垦后补充耕地可达到952.99公顷以上。  相似文献   

5.
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与植物资源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以脆弱的干旱地区生态系统作为生息地,并利用广泛的植物资源以满足人们的食、住、热能以及牲畜饲料需要时,要想再保持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一件非常难办的事情。因为地球上某些最严酷的条件就出现在干旱地区,因而存在重重困难。Shantz在回顾干旱地区开发史及问题时,从气候、植被与土壤方面进行计算,比较了世界上的干旱地区,发现都很相似。从干旱程度和气温来看,36%的陆地表面可划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相似文献   

6.
化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物质基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 它在世界农业建设中起过巨大作用。近百年的肥料试验表明, 化学肥料具有和有机质一样的持续增产效果, 在提高作物产量、品质的同时, 还可培肥土壤。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 化肥的负作用会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疏勒河流域双塔灌区种植结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曼  杨建平  谭春萍  杨圆 《中国沙漠》2014,34(5):1417-1423
基于1996-2010年双塔灌区各乡(镇)农作物类型、种植面积、供水定额、用水定额、作物单产及价格等资料,探讨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原因及其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2010年作物种植面积较1996年增长2.3倍,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作物总产值和单位产值均明显提高,说明当地种植结构调整优化在产生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明显。当地种植结构调整主要受自然条件、政策指导、历史根源、农民意愿、市场调节、灌溉供水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条件中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主要影响作物种植面积,其他因素影响作物种植类型。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当地农业产值在增长同时,用水紧张现象较以前有所缓解,地表水基本可以满足农田灌溉需求,减少了对地下水的使用,从而对保护当地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巨俭  郭忠 《中国沙漠》1995,15(4):362-367
本文利用最优化计算方法,分析了干旱地区作物产量与灌溉定额之间的关系,论证了灌溉生产函数的求解与经济用水灌溉定额的确定方法,为灌区计划用水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
土壤保水剂的吸水保水性能研究动态   总被引:57,自引:2,他引:55  
土壤保水剂是一种新型化学农业抗旱材料, 在干旱地区农林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从保水剂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的干旱地区一般系指贺兰山及乌鞘岭以西的广大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超过250毫米,西部的平原地区多在50-15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在25毫米以下,还有多年不雨的地方。而且多年平均蒸发量都在1400毫米以上,尤其西部沙漠地区更高,可达2000-3000毫米。植物生长严格受水源条件的限制,自古以来发展的是灌溉农业。即使在如此降雨稀少的干旱地区,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地表水亦比较充足,在特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地下水则比较丰富,这对发展干旱地区的农林牧业,治沙改土都是有利的。我国干旱沙漠地区的地下水受着地质构造条件和自然地理环境所制约。高山区由于降水较多,成为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11.
雨养农业是一种汇集雨水发展农业生产的干旱地区农业类型。本文通过对我国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利用这个地区光热潜力大、坡地广布、耕地较多的潜在优势来发展雨养农业的初步建议,并且从雨水的收集、贮存、节水灌溉系统出发,阐明了不同降水量地区的雨养农业开发区划。  相似文献   

12.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但是,有些地区由于旱、涝、盐碱的危害,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土壤的水盐运行规律,提出有效控制旱、涝、盐碱灾害的措施,为本区的一个重要生产课题。 华北平原盐分的迁移,与国内外一般干旱地区不同。它的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尤其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简称阿——塔河流域)作为一个封闭系统,主要阐述流域的自然条件,并对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的利弊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在干旱地区农业开发中,必须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上中下游合理利用,重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收获。  相似文献   

14.
论干旱区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姜逢清 《中国沙漠》1999,19(1):78-81
根据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讨论了农业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区别,同时结合新疆等一些干旱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单纯走外延式农业发展道路的弊端与局限性,并重点讨论了在实行农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内涵式发展模式为干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从该模式的自身特点来看,在干旱区农业发展过程中,采用这一模式将更加符合干旱区资源的持续利用与经济的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5.
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在我国,干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干旱地区的需水要求日益殷切。因此,对干旱地区水文特征的分析研究,对工、农、牧业及生活用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天山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旱地区(包括半干旱地区)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3。在我国,干旱地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发展,干旱地区的需水要求日益殷切。因此,对干旱地区水文特征的分析研究,对工、农、牧业及生活用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贵州贫困山区的脱贫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季阳 《自然资源》1993,(6):19-21,38
本文以在我国西南山区有代表性的贵州省部分穷困地区为例,论述了人畜饮水困难,农田灌溉缺水,而丰富的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却在等待开发利用的状况。贫困山区能源供应严重不足,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丰富的水力资源却亟待开发,文中指出,水资源,水能资源的开发,将能促进农业生产,乡镇工业的发展和生态产改善,达到尽快脱贫致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国际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Research in the Dry Areas)创建于1977年,是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中最年轻的一个。总部位于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利普(Aleppo)南30公里处的塔尔哈得亚(Tel Hadya)。它既是一个研究中心,又是一个培训中心。研究范围东起巴基斯坦,西到摩洛哥,南自苏丹,北止土耳其。整个研究区域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热,冬季相对湿冷,年降水量约200—600毫米。科研重点为该区大面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非灌溉农业,目的在于提高和稳定该地区22个国家的粮食产量,以改善其三亿七千万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个中心包括五个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甘肃秦王川灌区农业节水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秦王川灌区水资源紧缺,兰州新区城镇化建设加速水资源消耗趋势,使灌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农业节水势在必行。根据中国西北干旱地区农业节水取得的成效和灌区农业生产节水试验,提出适宜于秦王川灌区农业节水的5条具体途径:①发展以地面灌溉为主的先进灌溉技术;②渠道衬砌;③农业节水技术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相结合;④推行膜下滴灌技术;⑤倡导节水文化,共建节水型社会。通过这些农业节水技术的实施,使秦王川灌区从简单的农业灌溉,转变为农业、城乡生活、生态、工业等多元用水格局,促进灌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具有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山地和高原,提供了冰川发育的有利条件,成为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国家。这些冰川一方面构成流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许多大河的源头,一方面以其融水灌溉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成为干旱区农业赖以发展的主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