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疆吐哈盆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商平  付国斌 《现代地质》1999,13(4):403-407
研究记录了新疆吐哈盆地三道岭煤田西山窑组的 4 3属 86种植物化石。该植物化石组合以真蕨和银杏类最为繁盛 ,苏铁类和松柏类较发育 ,楔叶类较少 ,另有少量苔藓类和石松类。真蕨类又以蚌壳类占优势 ,出现大量中侏罗世分子 ,属于中国北方温带植物地理区 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典型组合 ,表明其时代为中侏罗世阿连期至巴柔期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石拐盆地召沟组植物群及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研究石拐盆地中侏罗统召沟组植物群由18属31种组成,分属于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和松柏类。其组成特征表明,该植物群属于中国北方温带植物地理区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霍林河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邓胜徽 《现代地质》1991,5(2):147-156,T002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霍林河盆地霍林河组下含煤段的植物化石,共鉴定了21属36种。植物组合以蕨类占优势,银杏类、苏铁类和松柏类均有一定比例,同海拉尔盆地大磨拐河组所含植物组合成分相似。地层对比表明,霍林河组与海拉尔盆地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可以对比,也能同阜新盆地的沙海组和阜新组对比。植物组合成分及地层对比都表明该植物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本文还描述了5个新种: Coniopteris huolinhensis sp.nov,Cladophlebis neimengensis sp.nov,pterophyllum huolinhense Sp.nov.pl.angustifolium Sp.nov,Nilssonia zelimunsia Sp.nov.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下游早侏罗世植物化石垂直分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其胜 《地质论评》1988,34(3):193-202
苏、皖、鄂东南沿江一带的早侏罗世沉积,下部以河流相为主,银杏类化石大量聚集;中、上部以湖沼相为主,苏铁类、蕨类特别丰盛。裸子植物的银杏类和苏铁类在剖面上的聚集分异现象,称植物化石垂直分异。影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1,受生物进化律的支配,2,受古构造的控制,3,受古地理、古气候的影响。苏皖鄂坳陷,夹于秦岭-大别山隆起与江南隆起之间,内部发育不均衡,产生一系列次级盆地,各个分散盆地的岩性、沉积特征、植物化石十分相似,应该采用统一组名,建议坳陷内的早侏罗世统一称为武昌组,归属于象山群下部。  相似文献   

5.
河北宣化煤田下花园组植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河北宣化煤田下花园组(含煤岩系)鉴定了植物化石23属43种,其中以真蕨类与苏铁类占优势,银杏类、松柏类、有节类占次要地位。以Conioptires、Ctenis为代表的植物群时代属中侏罗世阿连期,并同京西窑坡组、辽西海房沟组、山西大同组等植物群可以对比。  相似文献   

6.
新疆早侏罗世植物群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根据新疆早侏罗世各组中所产的植物化石,提出了疆新早侏罗世植物群分属于毛羽叶—锥叶蕨植物群与锥叶蕨—拟刺葵植物群的过渡植物群和锥叶蕨—拟刺葵植物群.过渡植物群中苏铁类比较丰富.锥叶蕨—拟刺葵植物群以真蕨类和银杏类为主,真蕨类中锥叶蕨,托第蕨,枝脉蕨最为发育.两个植物群按照不同层位均可分出上下两个组合.本文还探讨了八道湾组时代,认为无疑属早侏罗世,塔里奇克组植物组合也应属早侏罗世(塔里奇克组的地质时代为T_(?)—J_1).早侏罗世早期新疆气侯曾一度炎热,向后转为湿暖潮湿.  相似文献   

7.
吉林南部杉松岗植物群及其地质时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吉林南部杉松岗盆地早侏罗世植物群主要由松柏类、银杏类、真蕨类和茨康类组成,迄今已发现22属37种。其典型特征是锥叶蕨(Coniopteris)与准苏铁果(Cycadocarpidium)共生,显示了欧亚大陆早侏罗世植物群早期组合的特征,其地质时代似为早侏罗世早期。这一发现对确定杉松岗盆地含煤地层的地质时代和建立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群序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探讨吉林南部的地质发展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首次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的古植物群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古植物群的组成主要为蕨类植物与裸子植物,其中蕨类植物主要包括真蕨植物门与楔叶植物门,共计8属15种;裸子植物包括银杏植物门、苏铁植物门及松柏植物门,共计15属29种,并阐述了各植物门的主要组成特征。额木尔河群的植物化石组合具有以下特征:(1)Coniopteris的分异度和丰度均较高;(2)产有中侏罗世较为典型分子Coniopteris burejensis与Eboracia lobifolia;(3)Coniopteris、Cladophlebis、Eboracia的共同大量出现为本区古植物群的主要特征。上述特征表明,该古植物群应该划归到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的晚期组合,其时代为中侏罗世。通过对研究区额木尔河群古植物群在纵向上的分布以及植物化石组合特征的综合分析,将Coniopteris-Phoenicopsis植物群晚期组合进一步划分为3个亚组合,即绣峰组中的Coniopteris-Nilssonia亚组合、二十二站组中的Coniopteris-Czekanowskia亚组合、漠河组—开库康组中的Coniopteris burejensis-Cladophlebis cf.asiatica亚组合。本研究不仅丰富了研究区生物地层资料,确定额木尔河群的地质时代,更重要的是解决了目前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基础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9.
尹凤娟  华洪  张子福 《中国地质》2004,31(2):186-191
吐鲁番—哈密盆地托克逊凹陷早侏罗世地层中产孢粉化石共53属74种。通过对纵向上典型属种及优势组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Protopinus-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Piceaepollenites-Cycadopites组合,它们分别产自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与国内外有关化石群进行比较,八道湾组的时代应属早侏罗世早期;三工河组的时代应为早侏罗世晚期。托克逊地区当时的植被是由银杏、苏铁类和松柏类等乔木.并伴有真蕨类等草本植物组成。古气候应属亚热带气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甘肃宝积山盆地窑街组植物大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经鉴定共有19属50种,结合已有的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化石资料,发现甘肃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由27属73种组成.其中,银杏类植物10属30种,真蕨类植物5属26种,松柏类植物5属6种,楔叶类植物3属5种,苏铁类植物2属4种,裸子植物球果和种子化石2属2种.基于当前植物群组成特征,对植物化石埋藏学特性进行分析,确定植物化石主要为原地埋藏或亚原地埋藏,少数属种为异地埋藏,并通过对化石类群古生态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现生植物的生存环境,初步重建了宝积山盆地中侏罗世植物群落,划分为四个植物群落:岸边湿地楔叶类植物群落、低地蕨类苏铁类植物群落、坡地银杏类植物群落和高地松柏类植物群落.通过对植物群组成特征和植物化石叶相特征的统计分析,并与其他气候带植物群特征进行对比,推断中侏罗世时期甘肃宝积山盆地为温暖潮湿的暖温带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