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雪芹祖藉又一说──曹氏故籍在铁岭文/晓徐图/伟夫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倡导发起红学研究。后又经胡适、顾颉刚等人丰富和发展,渐渐形成红学体系。围绕曹氏祖籍问题,近一个世纪以来,争论不休。先是丰润说,再是辽阳说,最近,又有...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分水岭,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名著。原书作者笔名"兰陵笑笑生",但这个人实际上是谁,却始终是个谜。(一)王世贞说。明刻本《山林经济籍》与《万历野获编》最早透露出王世贞作《金瓶梅》的信息。宋起凤撰于康熙十二年的《稗说》与清初的《〈玉娇梨〉缘起》均指实为王世贞。其后清人陈陈相因,推波助澜,一时形成非王  相似文献   

3.
辽阳得名考     
辽阳得名于唐代辽阳,古称襄平,曾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古老的都邑,也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之一。关于今辽阳(1)的得名,一般认为是在辽代。这种说法系根据《辽史·地理志》中有“天显(辽太祖年号,太宗继位后沿用)十三年(公元938年)改南京为东京,府曰辽阳”的记载。但在笔者看来,这只能说是辽阳在历史上的正式命称,却不是辽阳得名之始。虽然唐辽东都督高藏反唐后建府易辽东郡故城为辽阳之说没有明证,但唐中宗时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及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联盟长吐于被封为辽阳郡王事则在《旧唐书·李多祚传》及《新唐书·契丹传》…  相似文献   

4.
牛录 《中国地名》2014,(7):35-36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人。"王禅老祖"是后人对鬼谷子的称呼,是先秦诸子之一。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其实也是兵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鬼谷子与老子、孔子等齐名,在"九流十家"中创立纵横学派,被尊为纵横家鼻祖。然而,2000多年来,关于鬼谷子的故乡在何处,却一直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5.
公元前494年,吴越二国之间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夫椒之战”。关于夫椒地望,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的记载也不一:一说在今江苏苏州市境,见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一说在今江苏无锡市境,见宋乐史《太平环宇记》卷九十二“常州武进县”条;一说在今浙江绍兴市境,见宋嘉泰《会稽志》卷十八引《郡国志》。在这诸说中,以江苏苏州市境说影响最大,诸如越史权威学者蒙文通先生所著的《越史丛考》、新版《辞海》以及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等均属此说;笔者对吴越史关于夫椒地望的资料,进行了深入分析,觉得夫椒地望浙江绍兴市境(即越地)说…  相似文献   

6.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南麓的白头山,穿山越谷,蜿蜒而下,向西南流经吉林省集安,过辽宁省丹东市至东港市,注入黄海。全长795千米,流经吉林境内489千米,流经辽宁丹东地区境内306千米,可谓源远流长。然而,关于鸭绿江的名称,自古迄今,说法不一,对其含义之解也有望文生义之嫌。唐代杜佑(735-812)《通典》解释说:“马訾水-名鸭绿江.源出白山,水色似鸭头,故俗名之”大清《嘉庆一统志》六七《吉林》基本照抄《通典》之说。今《辞源》说:“古称马訾水,一名盖州江。其水如鸭头,故名鸭绿江”。《江海春秋》一书说:“汉称马訾水,…  相似文献   

7.
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作者高鹗的祖籍问题,是胡适先生最早提出来的。1921年春,胡适先生在《致顾颉刚托查高鹗之履历书》的信中说:“我想一考高鹗。此人在嘉庆辛酉己为‘侍读’不知有法子考出他的籍贯与中进士翰林的年月吗?”顾先生在《答胡适查得关于高鹗及曹寅的材料书》的回信中写道:“高鹗的名字,在国子监见到了。他是镶黄旗汉军人,乾隆六十年乙卯科进士,殿试第三甲第一名。这与先生所设‘他中进士在乾隆庚戌与嘉庆辛西之间’的假定相合。又可见先生藏的程排本红楼梦高鹗名字上模糊的一字,是‘岭’字,铁岭是奉天府的属…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09,(1):1-1
编完本期《中国地名》辽阳专号,已到春节长假。沈阳的浑河碧水悠悠,两岸红叶离离,想浑河上游的英额河、苏子河,还有辽阳的太子河两岸一定会比这里更美。总编说等这期专号印出来,一定将编辑部全体人员都拉到太子河或苏子河上游玩一玩,看不到树上的红叶,也要看一看地上的红叶,体味一下红叶翻飞的诗情画境。编辑们都记住了这句话,盼着筹划了半年多的专号尽快地出版。  相似文献   

9.
陈杰 《地理学报》2014,69(8):1239-1239
正"左图右史"虽然只是中国古代历史记载的传说,但也说明我国具有"以图记史"、"以图记事"的悠久传统。近年来,图像文献的史料价值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潘晟所著《地图的作者及其阅读——以宋明为核心的知识史考察》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即是关于地图学史研究的新成果。该书从知识史的角度,以地图作者与读者及其相互关系为切入点,考察地图作为一种知识形态,其产生、积累、传播和演变的知识史过程,侧重探究明代以前中国地图生产的制度性因素,及其所代表的作者群和知识形态。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流传着西施、貂蝉、杨贵妃、王昭君"四大美人"的美丽传说,她们的事迹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越来越富有魅力。而曾经留下她们足迹的每一个地方,也成为今日我们缅怀美人的胜地。令人惊奇的是,"美人"出生的地方,大多山灵水秀,是好山好水养育了"美人"?还是好民风民俗薰陶了美人?杨贵妃故乡有三个说法,一说广西容县,一说陕西华阴,还有一说山西蒲州。据元、清版本《容县志》记载:"世传唐太真故里,有井日杨妃井,久已湮塞,乡人为立杨妃庙焉。”这就是杨妃庙的由来,它曾被摧毁,只余下一个遗址,后来又多次得到修复,而来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呼和浩特"〔Kü keqota〕一名,始见于明代蒙古文史料,约成书于明万历三十六至四十年间的蒙古文《俺答汗传》载:"水公猴年(壬申,即隆庆六年),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王守春先生的大作《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以下简称《新解》),于2113年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郦道元是中国北魏时期伟大的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具有重要的地理科学、历史科学以及文学价值。明清以来对《水经注》的研究繁盛,以至形成了一门"郦学"。《新解》一书就是"郦学"园地里绽放的一朵新花。那么,《新解》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名》2011,(12):30-31
辽阳古称襄平。辽阳名称始于汉代。据《汉书·地理志》载:“大梁水(太子河)西南至辽阳入辽(指辽河)曰辽阳,(小辽)水(即现在的浑河)出辽山西南流经辽阳县与大梁水会。”“水北曰阳”,汉代的辽阳(今辽中县茨榆坨公社偏堡子古城址)因地处小辽水之北,故名曰辽阳。  相似文献   

14.
陈尔寿先生祖籍浙江杭州,1916年12月出生于江苏东台,早年就学于省立扬州中学,成绩优异;1937年夏,考取南京中央大学地理系,师从胡焕庸、李旭旦等教授。1942年,他的学士学位论文《重庆都市地理》在《地理学报》上发表,被称为我国城市地理学的发韧之作。1946年,他与何敏求、程潞合编《中国地理概论》一书,这是第一部以通论体系编著的关于中国地理全貌的学术专著。他在解放前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5.
五、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 商汤都亳地望偃师说,最早提出这个说法的是东汉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偃师”条下自注曰:“尸乡,殷汤所都。”(59)《后汉书·郡国志》云:“偃师有尸乡。”刘昭注引《皇览》曰:“偃师有汤亭。”(60)《左传》昭公四年:“商汤有景亳之命。”杜预注:“河南巩县西南有汤亭,或言亳即偃师。”(61)《水经注·汲水》引阚  相似文献   

16.
韩扑 《中国地名》2009,(1):100-104
辽阳是一座2400年的城。 2400年,意味着什么? 如果只说辽阳是一座古城,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2400年,足够一座城市涅檠很多次。  相似文献   

17.
<正>由山西省政府组织,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山西广播电视台在2017年上半年共同策划、实施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二季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该项活动是在2016年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第一季节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本次活动的特点是将演出由室内改在旅游景区现场进行。竞演本着突出"主题性、延续性、娱乐性、审美性"的要求,重  相似文献   

18.
商王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里谈到商王仲丁迁都时,只说:“帝仲丁迁于敖。”裴■《史记集解》引孔安国曰:“‘地名’。皇甫谧云:‘或云河南敖仓是也’。”司马贞《史记索隐》:“敖亦作嚣,并音敖字。”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荥阳故城,在郑州荣泽县西南十七里。殷时敖地也。”(51)关于敖之地望,各家说法不一,归纳起来敖地望有四说: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沂蒙说;(52)一为仲丁迁敖地望河南开封说;(53)一为仲丁都敖地望山东境内说;(54)一为仲丁都敖地望郑州(商城)说。(55)在这四说中,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9.
回马岭位于泰山登山中路的中段,壶天阁之上,中天门之下,海拔800米,现有石坊一座,额刻"回马岭"三字。关于这"回马岭"之名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归纳起来,主要的有4种说法。1.光武帝刘秀回马说。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登封泰山时,在此回马,遗名"回马岭"。2.宋真宗赵恒回马说。与乾隆皇帝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登泰山时在此赋诗题刻有关:"瞳日照紫芙蕖,石登盘行路转徐,传是真宗回马处,当年来为奠天书。"至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一生,历仕三朝,足迹遍及长江、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后人不仅称颂他“生前事业成三主,天下文章无两人”(《毕仲游挽辞》),而且说他“譬如大川乔岳,虽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苏东坡祭文》)欧阳修祖籍江西,生长于四川,因饱读经史,对《禹贡》中记载的九曲黄河早有顷慕之心。但限于条件,一直无缘相见。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三月,二十四岁的欧阳修乘“金榜题名”的东风,踏着明媚的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