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京  柏林 《安徽地质》2008,18(1):80-80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2007年地质勘查成果交流会于2008元月10-11日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重点地质勘查成果介绍、专题讲座和2008年工作部署研讨3个部分组成。两院院士常印佛、省地矿局局长吴玉龙、副局长方达、徐小磊、总工程师储国正、省国土资源厅地勘处处长黄步旺以及局属地勘单位总工程师、总工办主任、地调所所长和机关有关处室近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徐小磊副局长主持。吴玉龙局长作重要讲话,他概括盘点了全局2007年的地质成果,就“地质立局,地质强队”的战略意图和实施意义作了重要指示;常印佛院士对于地矿局的找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黄步旺处长作了有关2008年省地质勘查项目的布置和地质勘查行业管理的讲话。会上储国正总工系统总结了2007年全局地质勘查成果。地勘单位8位代表在会上介绍了他们承担的地质勘查成果。省地调中心陆三明博士作了“庐枞地区铜铁多金属找矿前景”的报告。江昌洲、汪涵璋和崔先文教授进行了地球物理探矿方面的技术讲座。刘湘培教授以他几个成功的典型找矿实例作了“踏遍青山忙找矿”的报告。唐永成教授阐述局二次资料开发项目的实施意义,就其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会代表还就局2008年地质勘查项目的立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会议总结会上,徐小磊副局长就地勘队伍改革和实现找矿“三个突破”等问题作了专题讲话。局地矿处处长、总工办主任江来利同志作会议总结。  相似文献   

2.
《山东地质》2009,(10):69-69
8月10日,来自全国省级地勘基金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在北京首次聚首,拟与中央地勘基金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找矿突破。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施以来,中央地勘基金、省级地勘基金相继设立,总规模已达到130亿元,在衔接公益性地质调查、加大地质找矿前期风险投入、拉动社会资金投资地质勘查、支持地勘单位改革等方面作用日益明显,有效支撑了国家和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地质勘查运行机制的改革,使地勘投资主体出现了多元化,除由国家直接投资矿产资源勘查外,多数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都要通过多种资金渠道加以进行,投资主体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必需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项目拟进行之前,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技  相似文献   

4.
1地勘单位经济特点传统的地勘单位经济模式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资金,地勘单位承担国家地质项目工作,投资主体是国家,投资收益与成果自然归属国家。换而言之,地勘单位的任务只需根据国家地质项目的计划和要求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长汉卜罗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勘查过程产生了海量的异构数据,造成数据管理维护困难。在对矿区地勘项目资料的整理与分类的基础上,基于C/S与B/S混合体系结构的地勘项目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区地勘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数据的数字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地勘项目资料的管理效率,并为地勘项目管理系统在其它矿区的应用推广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日,河南地勘二院将40万元奖金发放到找矿有功项目负责人手中,重奖找矿有功人员。2008年,河南地勘二院共开展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科技攻关、内蒙矿调、省级两权价款、商业性和白有资金地质勘查项目40余个。通过地质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业开发迅速地发展,地方投资勘查的地质顶目逐年多起来,如辽宁省辽阳币所辖区内,从1990年至1994年就共进行了32顶地质勘查项目(包括地勘单位做的物化探工作).其中地方投资勘查项目12项,占项目总数的37.5%.“九五”期间,辽阳市已计划每年安排四至五项地方勘查项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地质矿产局于1988年10月14日邀请省内外专家对本局经济研究室完成的《吉林省地勘产业政策研究》成果进行了评审鉴定。该成果以大量事例和数据为依据,系统地概述了建国以来吉林省地质工作和地勘产业发展状况及其投入与效益,指出了有关产业政策的一些问题;在预测矿产需求和分析资源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对策和设想;同时围绕实现地勘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产业结构、组织和产业联系以及产业投资多元化方面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孙焕英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37-1440
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地质勘查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创造了条件。本文结合实际操作,从系统架构搭建、数据模型设计、系统功能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了阐述,并探讨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施,规范项目信息资源的存储与利用,解决异构数据的整合与集成,改进地勘业务的管理与衔接,方便用户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地质工作经济承包责任制的出现,立项与地勘费挂钩,有项目就有投资,调动了地勘单位承担项目的积极性.但是,有的地勘单位不是通过加强地质调查及综合分析研究来确定有意义的勘查项  相似文献   

11.
孙京 《安徽地质》2008,18(3):209-209
2007年7月31日到8月1日,安徽省地矿局在332地质队召开“地质资料二次开发项目汇报和矿业权经营经验交流会。”局属19个地勘单位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矿权经营管理人员共5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2013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共承担资源勘查项目436个,提交各类资源报告297件,累计提交煤炭储量115亿吨。该局全年承担的436个资源勘杏项目中,省级地勘基金项目48个,社会地质项目388个,累计施工钻孔725个,完成钻探工作总量73.40万米、  相似文献   

13.
《中国勘察设计》2009,(1):68-68
12月3日上午,中央地质勘查基金首批合作勘查项目投资合同在京签署,共涉及22家合作单位、26个合作项目,总投资1.48亿元,其中中央地勘基金出资7674万元。这标志着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成立一年多来,其权益管理及合同制管理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相似文献   

14.
在目前地质、矿产勘查项目成果验收时大多注重项目的纸质文字报告、设计(或工作方案)、数表、图件等成果,往往忽视了成果中非常重要的内容——电子数据.本文第2节在给出电子数据的定义后,表述了电子数据的格式.第3节论述了电子数据的验收内容.第4节则叙述了电子数据的验收程序.需要强调的是,电子数据是项目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地勘项目成果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电子数据的验收结论也是整个成果评审的一个重要依据.只有电子数据按相关标准、规范验收并妥善归档后,地勘项目成果验收才能真正宣告结束.地勘项目成果才能得到长期、安全的保存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剑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2):103-106
建立地勘项目管理新机制,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是党和国家对地质事业的殷切希望.新疆地质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机制开创了当代地质项目管理改革的先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地勘项目规划区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整合多渠道资金、实现整装勘查;以找矿为龙头,打破专业壁垒,实现基础、物化探、矿产勘探等专业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形成重大影响的地质勘查成果.  相似文献   

16.
地质项目管理是衡量地勘单位管理水平的直接指标。本文在借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地质项目的特点.研究了一套适合地勘单位的项目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浙江地质》2010,(7):23-24
日前,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决定在原有地质勘查成果年度通报的基础上,建立省级地质勘查形势分析半年报制度。地质勘查形势分析半年报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水工环地质调查和地质勘查科技研究等各类地质工作的投资额度和投资结构,分析与上年度同期投资增减变化情况和原因,报告矿产资源勘查取得的重大进展,并对全年地质勘查投入和形势作出预判。半年报的数据统计时间为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主要统计在山东省区域内承担的地质勘查项目。  相似文献   

18.
地勘单位进行项目目标成本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义仁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35-136
结合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项目管理运行机制的要求,提出运用项目目标成本来加强地质项目成本管理的意义、方法、步骤以及目标决策、考核的要求和应注意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坤 《辽宁地质》2011,(2):59-59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共争取中央、省级和各类社会资金累计投入地质找矿资金20亿元,安排各类地勘项目89个,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1处,新增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1.2万亿元,地勘投入和找矿成效相当于前20年的总和。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矿业权制度、矿业权资产及矿业权市场与地质地勘单位发展的对立统一及相辅相成的关系。阐述了矿业权制度对地质地勘单位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矿业权制度的改革完善方向,对地质地勘单位如何运用矿业权制度推动发展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