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炭坝矿区 茅口灰岩中发现煤层 该矿区茅口灰岩厚300米,新发现的煤层上距龙潭煤系Ⅱ煤50米左右。煤层最厚0.12米,层位不稳定,岩性变化大,含化石丰富。   相似文献   

2.
由于矿井释出水时流量大,降深大,地下水不稳定状态是普遍存在的,边界对涌水量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本文以白泉矿为例,试就边界附近的非稳定井流试验采用综合井函数法,定量评价矿井涌水量。一、矿区水文地质条件矿区主要含水层有下二叠系茅口灰岩,上二叠系长兴灰岩及白垩系底砾岩。龙潭煤系夹于茅口灰岩与长兴灰岩之间。 (一)茅口灰岩含水层(P_1m) 岩性以厚层灰岩为主,硅质灰岩次之,厚200米左  相似文献   

3.
恩口矿区Ⅰ井田主要含水岩层为岩溶化的茅口灰岩,总厚约380米,它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威胁。例如,1967年4月,2号井掘进-66米水平主石门的时候,在煤系地层中遇走向NE70°的断层破碎带而突水,瞬时水量约2400米3/时,矿井被淹。   相似文献   

4.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石炭纪及二迭纪地层.石炭纪地层全部为石灰岩,按岩石性质自下而上分为五层,最下的C_l层为硅质薄层灰岩,厚148米;其上C_2层为条纹灰岩,厚26米;再上逐渐变为C_3层,为致密细条纹灰岩,厚仅9米;C_3层之上为C_4层(主要合矿层),岩石为粗粒结晶白云岩,厚50米;最顶部C_5层为大理岩状及乱网状灰岩,厚16米.C_3层属中石炭纪,其上下的灰岩则分别属于上、下石炭纪.二迭纪地层共分四层,自下而上为P_1基底砾岩,厚83米;P_2为页岩,厚35米;P_3为灰岩层,厚250米;顶部P_4为玄武岩,厚600米.此外,尚有第四纪的残积、坡积及冲积层.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各级党委的关怀及领导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队进行了金刚石钻头试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兹将我们的作法介绍如下:一、试验地区的地质条件我队勘探区的地层自上而下为:飞仙关灰岩,长兴灰岩,龙潭组,茅口灰岩。飞仙关灰岩硬度4~6级,厚10~450米。长兴灰岩硬度7~9级,厚140~300米(其中第四层和第二层含大量燧石结核,硬度10~12级)。龙潭组硬度一般3~7级(其中龙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韩城矿区在建井过程中不断发生奥陶纪石灰岩水突水事故。矿区内11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下距奥陶纪灰岩仅5—20米。矿井开采深度在±0标高以下,而奥陶纪灰岩水区域水位为380米,因此,这一巨厚含水层严重威胁着矿井开采。   相似文献   

7.
(一)漏水岩层情况简述:工作地区所分布的地层为二叠纪地层,在乐平煤系的上下部接触地层均为厚层石灰岩(茅口与长兴灰岩),因而大部分钻孔穿过煤系,及其上下层的长兴和茅口灰岩,但这两层岩石受地下水常期侵蚀,形成“喀斯特”构造,溶洞裂隙发育完善,因而钻孔漏水严  相似文献   

8.
特厚煤层的厚度,工业上还没有具体规定,煤矿开采把厚3.5米以上的煤层称为厚煤层。本文暂把能露天开采厚40米以上的煤层称作特厚煤层。根据国内外许多煤田的统计,具有特厚煤的矿区,储量一般很大,是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往往优先予以开采。现将国外某些具有特厚煤层的煤田或矿区列于表1。 表1表明,绝大多数具有特厚煤层的矿  相似文献   

9.
湖南煤炭坝矿区含煤地层为二迭系龙潭组,其上有长兴灰岩含水层,其下为茅口灰岩含水层,二者都可向矿井充水,特别是下部含水层,对矿井开发威胁最大。 煤炭坝煤矿现有四对井,总涌水量8110吨/时,昼夜涌水量近廿万方,属大型涌水矿井。察其水大原因乃是受矿区外围较广阔地域的地下水补给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一、水井基本情况蔚县水泥厂机井深250米,冲积层厚60米,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厚50米,寒武系泥质条带灰岩及页岩厚140米。井口直径300mm、127mm 终孔。为隔离第四系潜水,铸铁管下到灰岩顶面用水泥封固。  相似文献   

11.
《探矿工程》1977,(3):62-71
一、矿区地层概况该矿区为前震旦纪变质岩,磷矿为沉积变质型。由于历经多次变质和构造变动,无论在岩相对比上,矿床的构造形态上均较复杂,由下到上:1.太古界混合岩,其基质为黑云斜长片麻岩,脉体为微斜长石、酸性斜长石及石英集合体。2.含砾石英岩,该层岩相变化较大,厚5~30米;3.磷灰岩,厚度2~10米,4.白云质大理岩,深部合少量石膏,其中夹有薄层透镜状磷灰岩,厚度20~150米;5.白云石英片岩夹含石墨白云石英片岩,底部夹薄层磷灰岩(第二磷矿层),厚20~200米。6.二云斜长片麻岩及浅粒岩,与上述岩层呈断层  相似文献   

12.
吴堡矿区煤层气资源丰富,为加快吴堡矿区煤层气开发的步伐,分析了吴堡矿区煤层气井的产层组合和排采效果,并从煤层与含水层水力联系角度,探讨了不同产层组合煤层气井排采效果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S1煤层与含水层无水力联系,含水层对S1煤层排采没有影响,故单排S1煤层效果好;T1煤层与其顶板K2灰岩含水层之间没有良好的隔水层,水力压裂时,裂缝扩展到了煤层顶板,沟通了K2灰岩含水层,K2灰岩含水层严重影响了T1煤层的排采,故单排T1煤层或S1、T1煤层合层排采效果都不好。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今后吴堡矿区煤层气资源开发策略和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龙凤煤矿含煤地层为海陆交互相的上二叠统龙潭组,含4号、5号、9号和13号四层可采煤层,其中5号煤层和9号煤层间距较小,煤层特征差异不明显,部分钻孔5号煤层和9号煤层的对比难度较大。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结合测井成果,总结出该矿区所特有的测井曲线特征:煤系地层龙潭组的上覆地层夜郎组和长兴组分界处自然伽马和视电阻率曲线界面陡直特征;5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9号煤层底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特征;13号煤层顶板的自然伽马高异常与15号煤层相对高自然伽马异常特征;15号煤层下伏地层茅口灰岩陡直视电阻率与自然伽马曲线特征。依据其测井曲线,准确的划分出二较厚煤层(约4m)、而相距仅6m的5煤层与9煤层。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沥鼻峡背斜盐井矿区,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共含煤15层,煤层总厚12.63m,其中可采、大部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8层。由于矿区地处川东褶皱束西侧之华蓥山帚状构造分支沥鼻峡背斜的北段南东翼,地质构造较为复杂,也给煤层对比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区内标志层(B1-铝土泥岩、B2-"下铁板"、B3-骨屑微晶灰岩、B6-"上铁板")特征、煤层厚度、结构、煤层层间距及测井曲线特征等,对区内煤层进行综合分析对比,煤层对比结果可靠,为正确评价矿区的煤炭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宜章界牌岭条纹岩铍矿床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永驹 《湖南地质》1993,12(2):95-97
界牌岭矿区100多米(假厚)的条纹岩铍矿,是1982年打到的,并且在深部打到了工业锡矿体。本文就条纹岩铍矿的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作一简介。 1 矿区地质简况出露地层主要为石炭系石磴子组灰岩、测水组砂页岩、梓门桥组灰岩白云岩以及壶天群白云岩,条纹岩产于石磴子组灰岩之中。矿区构造为北北东向次级小背斜,向南扬起向北倾伏,背斜轴部出露含矿地层石磴子组灰岩,两侧为测水组砂页岩,形成很好的盖层,背斜两侧被北北东向断层切割,但断距不大。  相似文献   

16.
大坪子井田含水与充瓦斯岩溶洞隙赋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通二矿大坪子井田开拓系统的大巷和抽放瓦斯巷均布置在煤系下部的茅口灰岩中。到目前为止,这类巷道长度已近10万m。经地质勘探钻孔查明,茅口灰岩内存在含水与充瓦斯的岩溶洞隙,如326钻孔揭露灰岩溶洞时,瓦斯压力达2MPa,因此我矿在掘进灰岩巷道时,全程采取探掘措施,以防止岩溶水和岩溶瓦斯突出危害。笔者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对大坪子井田茅口灰岩岩溶特征进行了分析,初步探讨了岩溶水和岩溶瓦斯的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运用压力控溶效应探讨曹村矿陷落柱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村矿属晋南霍县矿区,处于汾渭地堑中的临汾盆地中段。该段地堑的边缘断裂总体走向北北东。井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系基底为奥陶纪马家沟组灰岩。煤系共含煤15层,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12层。山西组的2#煤层平均厚8米左右,较稳定,是矿井主采煤层。5#、6#、9#、10#、11#为太原组稳定可采煤层。井田含煤地层遭受不同程度的剥蚀,并为第三系红土、泥灰岩和第四系黄土掩盖。覆盖层厚度一般大于100米。煤层起伏大,北东30一60°正断层甚为发育。褶皱以北北东及近东西两个方向展布,北北东向褶曲规模较大。   相似文献   

18.
王家山矿区层面断层的工程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距甘肃省靖远县城北约60公里的王家山矿区处于雷公山—六盘山褶带中段,为一轴向北65—80°西的向斜构造,走向长8.5公里,倾斜宽0.5—2.3公里,面积约19公里。地层自上而下有第四系、上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上三迭统和下志留统。中侏罗统窑街组含主要可采煤两层,2号煤层平均厚15.4米;4号煤层平均厚24米。   相似文献   

19.
广西铝土矿的物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质特征广西上二迭统底部的铝土矿,产在下二迭统茅口阶灰岩起伏不大的侵蚀面上,与粘土矿、黄铁矿、煤层密切伴生,构成独特的矿床组合(总厚2.4~19米,局部达30多米),与下伏茅口灰岩呈假整合接触,严格受古地理环境、基底平缓凹陷构造中的岩溶地形控制.在岩溶凹陷稍深、含矿层厚度较大的地段,其底部有时见有O.7~5.4米的粘土矿(岩),而多数情况下发育的是黄铁矿(厚0.1~3.7米)或富含黄铁矿的铝土页岩及铝土岩.其上依次为铝土矿(0.19~23.7米)、黄铁矿(O.6~2.1米)或含黄铁矿的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矿区煤层赋存的地质构造条件及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特征;分析了强排疏下茅口灰岩地下水开采煤层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带压开采煤层的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