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发育严重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现状调查,运用GIS空间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区划,为该区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宁夏煤矿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采矿区生态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意义进行简单论述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宁夏的煤炭资源概况、发展现状及采矿区的地质灾害,并提出了宁夏煤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矿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生态保护应坚持的原则与采取的办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兴楠 《江苏地质》2009,33(2):154-159
通过对江苏省地质灾害类型、特征、分布和成因的介绍,阐述了对江苏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当前的地面沉降和未来的海水人侵,并从行政法规管理与技术角度对江苏地质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Robert Costanza和Ralph d'Arge等人提出的生态效益评估模型和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朝阳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进行预测评估.得出朝阳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增量为9,774,032.46元,矿区总体环境可在2007年进入基本可持续发展阶段.研究认为,只有恢复朝阳煤矿地区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好地区的森林资源,才能实现矿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金华市地貌类型复杂,各类地质灾害及其隐患点众多,是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地质灾害专项调查结果,分析了金华市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与基本规律,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纪庆 《江苏地质》2004,28(3):180-182
水土污染、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渍害、海岸带侵蚀崩塌、地方病高发等地质灾害问题已严重地困扰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2003年起,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在江苏省联合开展了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本着提升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层次,确保农产品安全,有效防治地面沉降及其所引发的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一年来项目实施的有关情况,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本项目,谈谈项目管理中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严重威胁。在介绍了长沙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研究区内的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条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研究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地经济条件与地质灾害现状,给出了较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长沙市的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减轻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地质灾害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减轻地质灾害也是发展,“减负等于加正”,在减灾中获取“加正”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为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推动减灾社会化;实施减灾系统工程进行综合减灾;开展减灾示范区工作;综合治理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深入开展灾害科学研究,提高社会的减灾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镇江市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镇江市是江苏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主要地质灾害为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已造成了大量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镇江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布特征、成因机理。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原则和对策,以便有效预防和减少地质灾害发生。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制定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当前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首要课题,也是矿业城市发展的理论依据。论文根据辽宁省主要矿业城市特殊的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治理现状,分析因采煤引发的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危害,探讨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提出矿业城市地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建议。虽然人类对地质环境的改造远远超过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但是地质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地质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说到底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建平县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平县日益突出的地质灾害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该县地质灾害的有效治理已是摆在建平县政府和人民面前的首要任务。在对建平县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县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议。研究认为,防治地质灾害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大力提倡植树种草。  相似文献   

12.
郑必森 《福建地质》2012,31(1):32-40
根据永安市小陶镇规划区地层、地质构造、地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规划区滑坡、崩塌、岩溶塌陷和塌岸等地质灾害及环境地质问题,为制定城镇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在气候、地形、地质构造和社会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下, 不同地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和破坏程度差异巨大, 全国可分为东部和西部两大灾害区, 两大灾害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12个亚区。地质灾害活动具有不规则准周期性和累进性特点。多数地质灾害在强弱变化中显示不断增强的趋势。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来说, 防治地质灾害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查清滕州市地质灾害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合理避让、重点治理的原则,坚持把科学防治汛期地质灾害放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严格依法管理,落实防范措施,加大治理力度,有效防止了地质灾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了解矿山基本情况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地质条件,从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地下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等4个方面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针对性地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措施,有效避免和减少因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灾害,恢复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维护矿区的生产生活及人身安全,为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掠夺式开采以及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为了保护矿山环境,本文论述了主要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诱发因素和产生机理,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工程治理措施。地质灾害的勘查应该综合使用地球信息技术、地球物理技术和土质土力学实验等方法。最后提出了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对策,建立灾害的监测、预报和评估信息系统,这样才可以走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是湖南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威胁。在介绍了长沙市的区域自然地理与地质环境,阐述了长沙市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类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分析,选取了评价指标,运用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易发程度综合评判。根据评判结果,将长沙市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发育区。并在此易发程度综合评判基础上划分防治重点区。划分结果比较符合长沙市地质灾害发育实际情况,为长沙市进行防灾减灾工作,合理制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甘肃省东乡县"3·2"特大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条件、形成机制及灾害的发展趋势分析,并结合室内试验和现场勘测结果,计算得出了滑坡的稳定性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灾害的防治思路、防治对策以及主要的防治工程措施,为预防和防治类似滑坡灾害提供了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