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建文  王暾  樊荣  高东  徐硕  张潜  段建新 《中国地震》2012,28(4):425-433
震后火灾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城市面对的主要危害之一。对于城市中燃气管网,建立地震紧急处置系统尤为重要。在日本、美国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均因城市天然气管网建立了紧急处置系统而取得了减轻地震次生火灾的实效。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随着管道燃气的日益普及,地震紧急处置设施非常重要。本文采用美国Northridge2000小型地震燃气阀,结合所设计的一种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装置,在昆明市区,分别用于4户民居小管径燃气管道和一个大管径燃气管道,开展燃气管道的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应用。进行的人工触发试验显示,紧急处置装置响应与预期的一致,但还需实际地震的检验。本文介绍了燃气管道地震紧急处置的设计和示范应用情况,并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落差埋地管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高落差埋地管道振动台模型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管道径厚比、管道倾角、地震波入射角、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管道埋深对高落差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在入射角0°的地震波作用下,高落差埋地管道轴向应变峰值随着管道径厚比的增大而增大;在一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埋地管道在地震激励时管-土相互作用的动力响应问题,研发双向层状剪切连续体模型土箱,建立管G土相互作用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横向非一致地震激励下埋地管道地震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结果中的管道应变峰值均呈现出沿管道中间大两端小的现象,管道中间应变峰值最小达到两端的1.6倍左右;管道加速度、 土体加速度峰值均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而增大,涨幅愈加明显,多峰频率由0~10Hz逐渐向10~ 20Hz频域扩散,管道运动更为自由;土体位移随着加载等级的提高呈现逐级增大的现象,在加载等级增加到0.4g 时位移曲线斜率减小,土体非线性表现明显.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对比分析的结论表明数值模拟分析的合理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研究横向非一致激励对埋地管道地震响应的影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郑力畅      齐行军  庄建  许国山      李东军     《世界地震工程》2022,38(2):080-88
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支吊架理应保障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和管道系统均具备良好的服役性能。因此,对抗震支吊架的抗震性能进行检测至关重要。本文以某典型地下室抗震支吊架为对象开展了顺管向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多工况试验对比分析了不同支吊架的位移和加速度的地震响应。试验结果表明:抗震支吊架显著降低了管道位移,减振率最高可达到96%,但对于加速度响应的抑制作用较小。易损性分析表明:采用成品支吊架时,管道系统在遭受相当于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会发生严重损伤,而采用抗震支吊架的管道系统能够保全其功能。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子台台阵系统,北京工业大学于近期开展了多点地震动输入、不同场地条件下埋地管道振动台试验。试验中连续体模型箱固定于3个振动台台面上,相邻台面上的箱体能在水平双方向(纵向、横向)相对运动;3个振动台相互独立,通过分别对3个振动台输入各自的加速度记录实现了多点地震动输入。本文针对其中的横向水平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场地响应进行研究,分析了一致和非一致地震作用下有无埋地管线时的场地地震响应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非一致激励作用将增大场地土体的相对位移,致使相邻地震动输入点间场地土体受到剪切作用;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加,场地土体的一阶固有频率持续降低,阻尼比不断增大;非自由场的阻尼比、一阶固有频率等参数略大于自由场。  相似文献   

6.
瓷柱型电气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震能力较差,在历次强震中破坏严重。根据地震中电流互感器的实际破坏情况,选用了2个不同型号的电流互感器,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中测试了瓷柱型电气设备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加速度、位移及应变响应,分析了该类设备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基于调谐质量阻尼器原理设计了减震装置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地震作用时瓷柱型电气设备反应放大明显,抗震能力较差,绝缘子根部属于该类设备的薄弱环节,220kV电流互感器在峰值0.5g的正弦拍振作用时绝缘子根部拉裂和漏油。减震装置有效,可以降低瓷柱型电气设备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7.
选取典型地震波,采用波动法计算了唐山市燃气管道在不同地震强度下的应力值,基于三态破坏准则对单体管道地震破坏概率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不同地震强度下燃气管道的破坏概率、震害率,以及唐山市燃气主干管网的破坏处数。结合唐山市中压燃气管网的布局,给出了紧急处置系统区块划分方案及阈值,初步完成了唐山市燃气管网地震紧急处置系统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室内管道系统抗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最新震害统计资料发现,非结构构件在地震中造成的经济损失远大于结构构件。非结构构件按照地震反应特征可分为位移敏感型构件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其中,位移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层间位移角控制,主要采用拟静力试验进行研究;加速度敏感型构件的破坏多受楼面加速度的控制,主要采用振动台试验进行研究。室内管道系统是非结构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室内管道系统中的立管和水平管分别属于位移敏感型和加速度敏感型构件。本文系统地论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的关于室内管道系统的抗震研究工作,并对室内管道系统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面板堆石坝的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响应规律,采用Parkfield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在清华大学50g-t土工离心机上进行了动力离心模型试验.试验在50倍重力加速度条件下采用电液伺服离心机振动台系统完成,采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模型不同位置动力响应的加速度时程并且测量了面板的变形.结果表明,地震最大响应发生于坝顶,该处地震动放大系数接...  相似文献   

10.
埋地管道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生命线工程,因其埋于地下,一旦遭遇地震,管道就有可能发生破坏,导致燃气泄露,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提高埋地燃气管道的抗震性能,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认为在管道轴向上和横向上均与土体之间存在相对位移,结合拟静力法进行了地震波作用下埋地管道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立式浮顶储罐在强震作用下会发生罐壁屈曲、卡顶、浮顶下沉等震害。为降低储罐地震响应,以1 000 m3储罐为原型,按1:5的几何相似比设计缩尺模型,并以隔震周期为0.5 s进行并联隔震装置设计,给出其力学本构关系。采用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方法,选取四种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模型罐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层顶部加速度卓越频率有所降低,周期延长;隔震后储罐加速度、层间位移及动应力地震响应明显降低,但晃动波高有所放大;三向地震激励与单向地震激励相比,加速度地震响应明显放大,对晃动波高影响较小。建议储罐抗震减震设计时应考虑三向地震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核电站、大型水坝等重大基础设施不断涌现,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长输管线、城市管网等生命线工程日趋密集、复杂,一旦遭遇强烈地震,可能产生极为严重的次生灾害和难以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本文介绍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主要进展。目前已提出面向点、线状重大工程的地震动输入方法,以及基于复杂地形数值模拟的面状地震动输入。给出了新一代基于性态的工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车—轨—桥耦合地震反应,小区燃气调压站房、管线、阀门和土相耦合的地震反应分析及核电站结构与设备地震耦合作用研究。建立了重大工程紧急处置专用的震级、震中距、紧急处置范围估算公式,研究了基于P波段双参数阈值的现地地震警报预测方法,建立了地震动参数的风险概率模型。对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信息发布技术系统进行了顶层设计,对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终端的协议进行了解析,搭建了地震预警信息接收技术系统。研制了行业定制化的地震紧急处置接收与报警装置、电梯开关装置、燃气切断阀门。地震破坏场景虚拟演示内融合地震信息、风险评估信息、地理信息系统,有力地推进城市重大工程地震紧急处置平台的建设。研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地震预警紧急处置系统开始在国家铁道试验中心城轨试验线开展示范;多参数核电站地震仪表系统开始在红沿河核电站开展示范;城镇燃气地震信息监测控制系统在北京平谷区峪口镇开展示范。  相似文献   

13.
在核电站中:核电设备通过不同的固定条件与结构相连,地震作用时设备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复杂,为分析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并鉴定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考虑不同固定条件的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振动台试验研究。振动台试验进行了5次运行基准地震和1次安全停堆地震的动力时程激振,以及试验首末2次动力特性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固定条件会影响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的加速度峰值、反应谱特性和动力放大系数,与设备直接固定于振动台相比,将核电设备悬挂固定于剪力墙再与振动台连接的固定条件,改变了设备反应谱特性,且放大了响应的加速度峰值,具有显著的动力放大效应,使核电设备多维地震响应更为强烈。因此,对此类固定条件的核电设备,在产品设计及安装固定时要充分考虑动力放大效应,以提高设备的抗震韧性。抗震试验前后,核电设备功能运行正常,结构完整性好,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北京工业大学振动台台阵系统上开展了一系列锯末混合土地基自由场振动台模型试验,试验中模型箱采用装配式连续体刚性模型箱,试验中输入地震动时程采用El Centro地震动记录、Taft地震动记录和天津地震动记录,地震动输入方向分为水平单向和水平双向。文中,重点考察了双向地震动输入下锯末混合土模型场地的动力特性及其变化规律,主要指标包括模型场地地震动反应的峰值加速度及其动力放大系数、加速度时程及其傅氏谱。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同一测点反应的峰值加速度总体上在增大,而其加速度动力放大系数总体上呈现减小的趋势,反应的频谱组成从较高频率向较低频率移动;双向地震作用下锯末混合土模型场地的动力变化规律与单向地震作用下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幢四层砖混结构模型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模型为1/4比例,采用悬踏步板装配式楼梯。输入了不同峰值的地震加速度,直至破坏。  相似文献   

16.
黄浩华 《地震学报》1986,8(1):72-78
本文介绍了1983年8月研制成功的3×3 m模拟地震振动台的性能和原理,它是采用强地震加速度讯号直接控制的,由二台12 t 输出推力的激振器推动的电液伺服控制的单水平向振动台,负载15 t, 频带为0.5—30 Hz. 该装置设于机械工业部抗震研究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数值仿真验证了圆柱形调谐液体阻尼器(CTLD)控制建筑结构地震响应的性能。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将结构模型作为数值子结构在计算机中计算,将CTLD作为试验子结构进行物理试验。在CTLD和振动台之间安装剪切力检测装置,将测得的剪切力和地震波输入到数值子结构中,采用实时子结构中心差分法进行数值子结构运动方程的求解,计算得到了结构顶层的绝对加速度。再将加速度由振动台实时加载到试验子结构上,实现了结构和CTLD的相互作用。对一个单自由度结构有CTLD控制和无CTLD控制时的加速度响应进行了精确数值求解,结果验证了CTLD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用振动台子结构试验对CTLD与结构耦合系统进行仿真,得到的加速度响应与精确数值求解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CTLD的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汶川地震科学考察中得到的21个市县城区的燃气管道震害资料,对目前我国燃气管道建设中普遍使用的两种材质管道(钢管和PE管)的震害现象及其对管道系统功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归纳总结及对比研究,分析了不同材质管道的使用况状和平均震害率,探讨了燃气管道的致灾原因,并提出了减轻燃气管道震害的对策.结果表明:钢管的震害较重,PE管的震害较轻;新建管道比老旧、锈蚀的管道震害程度轻;庭院管道破坏严重,多因建筑物倒塌或坠落物所致;管道、设备和管件间的连接接口因变形不协调而震害较重;长输管道因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而产生位移、弯曲或断裂.  相似文献   

19.
邵帅  邵生俊    马纯阳  王平 《世界地震工程》2019,35(4):162-170
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层地铁车站的动力反应特征是城市轨道工程抗震的关键问题。以太原地铁新近沉积粉细砂地层地铁工程为对象,通过模拟地震运动输入的饱和砂土地基地下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分析了不同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与地下结构相互作用的动力反应性状。研究了地震波作用的放大效应与频率特征,动孔压比增长发展过程和液化区域分布,以及动土压力的变化规律。表明加速度放大系数为1.5~2.0;0.1~0.25g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均产生动孔隙水压力累计发展;0.3g峰值加速度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产生液化,抑制了土与地下结构的振动放大效应,地表面大量冒水,结构模型出现了明显上浮,地下结构两侧产生震陷。  相似文献   

20.
土石坝振动台模型试验颗粒流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汉龙  杨贵 《地震学刊》2009,(5):479-484
目前一般采用振动台试验、离心振动台试验和有限元动力分析来获得土石坝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形态和抗震性能。本文结合孔宪京等的土石坝振动台试验结果开展了颗粒流细观数值模拟研究,克服了传统连续介质力学的宏观连续性假设,形象而直观地表现出坝体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破坏特征。数值模拟规律与振动台试验规律基本一致。同时还分析了坝体颗粒粘结强度和地震峰值加速度变化对坝体破坏特征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当颗粒间粘结强度较低时,表现为坝体表面颗粒的滑动破坏,粘结强度稍大时,会出现局部的小块颗粒团整体滑动破坏;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大,坝顶沉降量在增大,坝体破坏特征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