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萱  沈克鑫 《贵州气象》2001,25(2):39-40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作用主要是由雷电引入的过电压造成 ,直击雷、感应雷及雷电波侵入引起的过电压均会沿电源线、信号线、各类天线及地线系统等渠道引入室内 ,对设备造成危害。计算机系统是各设备内部元件高度集成的电子元件 ,这些元件对过电压比较敏感 ,当对过电压、过电流承受能力下降时 ,很容易遭受雷电的破坏 ,而计算机系统在当今通信和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旦自动控制系统受到破坏 ,往往造成设备损坏 ,通信中断 ,大量信息丢失 ,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网络通信等已广泛深入我们的生活 ,全…  相似文献   

2.
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配合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电气系统受两级雷击电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ivice,SPD)配合保护下的过电流和过电压变化特性的分析研究,建立过电压两级保护线路的瞬态Kirchhoff方程组,对各SPD、级间电缆(或解耦器)和负载的端电压、电流进行模拟计算,绘制时序波形图,获得两级SPD(首级为火花间隙、次级为压敏电阻)配合保护下的雷击过电流的分流特性和负载过电压变化特性,为雷击过电压过电流的多级保护提供理论分析方法,可供电气系统多级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温卅l段所属木西岙隧道、红枫隧道、上村隧道、蝉湾隧道的设备及防雷电电涌保护器(SPD)多次遭受雷击损坏,针对最为严重的木西岙隧道的雷害相关损坏情况进行分析探讨,通过理论计算线路上雷击感应过电压、过电流,并与线路配置的电涌保护器参数比较,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相似文献   

4.
雷电属于一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它的放电功率虽然很大,可它的放电时间很短,相对来说它的危险是可以控制的。雷电最大的危害是它能使易爆和易燃的物质起爆或燃烧。此外雷电波沿电力、电信架空线路,广播电视天线和各种高架管线等传到室内,产生过电压,造成起火,损坏建筑物和击死、击伤人畜。例如,1988年黄岛油库爆炸起火,就是遭受雷击而引起的。1994年8月29日,徐州市万寨港务处部分电子设备被雷击坏。1995年煤炭部西安设计院通信铁塔、电视共用天线遭受雷击,损坏通信设备和电视放大器,损失达20万元。1993年北京市…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雷击感应过电压、过电流的计算,解析雷击事故的成因,提醒生产、贮存、经营易燃易爆气体化工企业,当燃易爆气体的泄漏大于爆炸极限时,极易因雷击或电火花引发爆炸,在雷雨季节应注意防雷设施的检测和防雷器件的更换。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通信、监控、收费系统的综合防雷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寿先 《广东气象》2001,(Z1):33-37
概述 当今社会电子计算机技术、微波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各类电子设备大量应用,雷击电感应到附近的导体中形成过电压,可高达几千伏,对微电子设备的危害极大.LEMP的主要侵入通道有电源线路、各类信号传输线路、天馈路线和进入系统的管、缆、桥架等导体侵入设备系统,造成电子设备失效或永久性损坏.因此,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是在入侵通道上将雷电流泄放入地,从而达到保护电子设备的目的.其主要方法是采用隔离、等位、钳位、均压、滤波、屏蔽、过压过流保护、接地等方法将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消除在设备外围,从而有效地保护各类设备.目前主要采用气体放电管、放电间隙、高频二极管、压敏电阻、瞬态二极管、晶闸管、高低通滤波器等元件根据不同频率、功率、传输速率、阻抗、驻波、插损、带宽、电压、电流等要求,组合成电源线、天馈线、信号线系列电涌保护器(SPD)安装在微电子设备的外连线路中,地线按共用接地原则接入系统的地线,才不至于造成地电位反击.只要设计合理、安装合格,电涌保护器就能有效的防御雷电.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电梯的构成、布局位置等方面分析了雷击对电梯造成损害的原因,研究了电梯遭雷击的损坏形式包括直接雷击、闪电电涌侵入、雷击电磁脉冲和反击,针对性地提出了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屏蔽、限制过电压、定时开展防雷检测等措施,为使用单位采取电梯雷电防护措施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8.
姚继东  刘琳  孙淑玲 《吉林气象》2013,(2):28+41-28,41
1引言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范围涉及到了社会各行各业和诸多领域。然而,精密电子设备存在着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弱等特点,如果遭到雷击,将会对设备造成重创,不但会导致工作上的不便,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雷电防护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针对雷电侵入低压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的形式、途径和所能带来的危害,论述了防御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及雷击电磁脉冲(LEMP)的必要性,并进一步说明如何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智能家居已开始步入千家万户,但由于其抵抗过电压和过电流浪涌冲击的能力较弱,遭受雷击事故的现象时有发生。该文根据智能家居的电气结构特点,对其防雷设计进行技术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