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斑岩型、矽卡岩型、断裂-蚀变岩型等三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铜、银、铅、锌等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系列组合,可划分出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热液;断裂构造提供了运移通道并控制着矿体分布;震旦系-寒武系是主要矿源层。建立了矿源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邓军 《地质与资源》2012,21(6):552-556
大瑶山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斑岩型、夕卡岩型、断裂-蚀变岩型3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铜、银、铅、锌等矿化,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成矿系列组合,可划分2个矿床成矿系列和4个矿床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浅成-超浅成岩浆岩关系密切.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热液.断裂构造提供了运移通道并控制着矿体分布.震旦系-寒武系是主要矿源层.建立了矿源层、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的区域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蔡发田 《矿产与地质》2001,15(5):305-310
运用“矿源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找矿理论。叙述了喜峰口-凌源成矿带金成矿条件。划分了金矿类型,总结了成矿规律,提出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青海铜峪沟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铜峪沟铜矿床地质概况,重点论述了“矿源层”的存在及其特征,认为区域变质作用促使了“矿源层”中成矿元素的活化转移,在变质水、变质热液的携带过程中以及有利的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下富集成矿。本文运用地球化学成果、稳定同位素、包体成分和测温等资料论证了本区成矿物质和成矿溶液的来源,变质改造成矿期各阶段物理化学环境,讨论了变质热液的发生、发展、演化特征和改造成矿的机理,提出该矿床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层控型铜矿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矿床成因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6.
辽东南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辽东南地区工作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解剖了已开采和勘查的金矿床,总结出金矿成矿规律,阐明中生代印支-燕山期为主要金矿成矿期,划分了6个金矿化区,综合辽东古裂谷的演化过程建立了裂谷产生→矿源层及容矿围岩形成→裂谷消亡及某些矿床雏形的形成→裂谷活化进入主成矿期的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找矿信息.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山西段金属矿床时空分布和生成演化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北祁连山西段以产镜铁山式铁矿而著称,近几年找金和找铜又有新突破。本文从地质构造历史演化角度探讨了区内金属矿床分布的规律,提出从古元代到印支期已经历了9期成矿作用,迄今划分出四个矿床成矿系列及两个矿床成矿亚系列。区内铁呈现出多期成矿,而大多数金属在加里东期“爆炸式”堆积,金的富集成矿与大型剪切一走滑,深部流体上升卸载有关。  相似文献   

8.
西藏主要金矿成矿带与板块缝合带或开裂-闭合带相对应,矿带的形成与特提斯海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矿带内矿床的形成是矿源、水源、热源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成因的含矿热液由封闭体系进入开放体系时(物理体系发生突变),热液沸腾、围岩蚀变、矿质卸载并赋存于受特定地层层位控制的韧性剪切带内。“黑色”岩系地层不仅是岩金成矿的重要矿源层,同时也是砂金成矿的主要物源。“红”“黑”岩系并存是砂金成矿的有利区段(水化学体系发生突变),也是寻找砂金矿的找矿标志之一。岩金(包括矿源层、矿体等)的贫化是砂金成矿的主因,二者互为消长关系。  相似文献   

9.
独山抬升与“巴年式”锑矿成矿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约 《贵州地质》1997,14(2):153-159
贵州独山地区的“巴年式”锑矿属层控沉积-改造型锑矿,主要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泥盆统鸡窝寨组下部的“巴年层”中。鸡窝寨组沉积前的独山抬升为“巴年层”形成矿源层作了物质来源和沉积盆地的准备,并与其后的海侵为“巴年式”锑矿的形成提供了金属矿床的矿源,迁移和地球化学障壁等成矿条件,成矿后再受到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聚集就位。  相似文献   

10.
湖南省构造地层地体的划分及其与有色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地体的形成与拼贴方面讨论了湖南省5个构造地层地体的划分,根据各地体的成矿特征不同,按元素组合归纳出五大有色多金属成矿系列,引用"液态矿源层"概念解释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巨量物质来源,认为地体边界断裂带和地体内深大断裂控制了有色金属大型、超大型矿床与矿集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金平断块及其矿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臣兴 《云南地质》2002,21(3):256-265
金平断块是哀牢山成矿域东南地区最有利的成矿带,成矿与断裂带关系密切,矿带的展布亦严格受构造控制。金平断块可划分为四个元素异常集中区,集中了金、银、铜、铜镍、铜钼、铅锌、铌钽、铂钯等金属矿产和元素异常。每一区有不同的元素组合及矿产。目前,金、铜镍、铜钼等已进行开发利用,铜、铂钯、铌钽、铅锌等已获找矿信息,矿床潜力巨大,矿业开发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由于成矿理论研究及矿床综合评价滞后,极大阻碍该区矿业开发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这种局面必须扭转。  相似文献   

12.
矿床含矿岩系下石炭统依柳组(C1y)火山岩系形成于陆内裂谷构造环境,具有大陆碱性玄武岩特征。岩系中成矿元素铅、锌(特别是铅)背景值较高,为区内银铅锌多金属矿重要矿源层;岩系因子分析表征:Cu、Pb、Zn、As、Sb、Sn、Ag、Au等元素与Cu、Bi、Sn、Mo、Se、W等元素均代表不同期次成矿作用和主要成矿元素组合,对指导区带成矿环境与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 ,提出了全新的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概念。从大喜马拉雅构造域及其成矿效应出发 ,通过构造域对矿集区的控制作用、成矿时代、成矿物质来源、深部过程与成矿效应的分析 ,从而较全面地评价了青藏高原及邻区的资源潜力和需要进一步工作的重要成矿带或矿集区。通过分析认为喜马拉雅构造 -成矿域内强烈的壳幔物质交换 ,下地壳翻天覆地的物质和流体交换 ,导致了在同一构造地质单元内可以有一个或多个超大型矿床的存在。并对多个重要矿床类型提出了更切合实际的观点 ,如西藏甲马铜钼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床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 ,云南羊拉铜钼金多金属矿床也属于矽卡岩 -斑岩复合型矿床等。在喜马拉雅构造域内形成的燕山晚期或喜马拉雅期矿床大多和大陆地壳深部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有关 ,所形成的矿床矿物组合及成矿元素组合复杂 ,特别是矿石中钴、银元素含量较高 ,许多矿床中银、钴已经作为主要成矿元素。最后明确提出了青藏高原主体及东缘重要矿集区的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14.
盖春宽 《云南地质》2008,27(1):12-19
按构造环境控岩控矿特点,划分区内铜镍型成矿(岩)带,分析成矿条件,研究与该类矿床成矿有关的镁铁质岩、超镁铁质岩分布规律及铜镍硫化物成矿特征,指出找矿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论述了四种微生物成矿作用的方式及其研究新成果,评述了微生物成矿作用研究方法上的新认识及一些矿种的生物作用研究新进展,阐述了“生物─有机质─流体”成矿系统等一些微生物成矿理论的重点研究方向,最后简述了微生物成矿机制应用于找矿和选矿上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6.
通化二密铜矿地球物理特征及综合找矿标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洪建  王信 《吉林地质》2000,19(3):45-54
二密铜矿是我国省重要铜矿床之一,是比较典型的火山热液型矿床,具有成矿时代新、控矿构造形式多样、矿体产状类型复杂等特点。通过近几年的综合物探普查工作,新发现了数处铜矿体,经初步地矿区及外围的地球物理特征,提出了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邹国富  坚润堂 《云南地质》2011,30(4):387-393
斑岩铜矿是重要的铜矿床类型,认识其成矿作用对找矿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搜集和整理文献资料,介绍成矿动力学背景及构造环境、成矿斑岩岩浆及其侵位、岩浆-热液转换过程、蚀变与矿化、成因模式等斑岩型铜矿研究中的重要进展,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吉林红旗岭铜镍硫化物矿床是我国第二大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为查明其岩浆来源、结晶温压条件等, 通过薄片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对红旗岭成矿岩体辉石化学成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旗岭单斜辉石全部为普通辉石, 斜方辉石均为古铜辉石;辉石成分变化较大, 普遍富镁贫铁, 总体上表现出低w(TiO2)、w(Al2O3)和w(Na2O)的特征;单斜辉石Di端元比例变化较大, 具有由富镁向富钙方向演化的趋势, 与世界上一些典型镁铁超镁铁岩体单斜辉石的演化趋势明显不同。红旗岭主要成矿岩体母岩浆属于拉斑玄武质岩浆, 为幔源岩浆, 分异程度较高。辉石温压计算结果表明, 红旗岭主要成矿岩体辉石结晶温度为1 100~1 250℃, 岩体形成深度为12.3~20.7 km。  相似文献   

19.
杨成华  王正常 《云南地质》2007,26(1):118-123
阿佧白矿为铅、锌、铜、银、金、锡、锰等多金属矿床,应是多构造控制,矿质受上覆泥岩阻挡,后期分异交代而成。  相似文献   

20.
普朗斑岩铜矿产于印支-燕山早期普朗复式斑岩体中。成矿流体来源广、盐度高,成矿温度从高温440℃到低温120℃,集中在160℃-240℃、280℃-320℃、340℃-380℃三阶段,多期次、多阶段性,与斑岩成矿作用特征一致。硫同位素3δ4SCDT‰T为(-2.23-3.75)‰,显示单一深源岩浆硫。岩体黑云母等40Ar-39Ar和矿石石英-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为206.4M a-213±3.8M a,属岛孤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