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沙农(C.E.Shannon)的信息熵出发,定义了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γ值)的信息熵。根据阳高地震周围若干台站γ值的计算结果,计算了各台γ值的熵。 文中对γ值熵变化的物理意义及与γ值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讨论,最后给出以下结论: 1.阳高地震的孕育过程伴随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熵的减少。 2.地震前,γ值熵的变化说明了γ值变化的相对平静现象亦可能是震兆的一种形式。这一结论对于震兆的认识无疑是一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固体潮台站资料的清理,对我国现有台站利用零漂曲线和潮汐因子研究地震的状况,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台站资料的精度以进一步探索地震规律,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和设想。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麻城、宜昌台倾斜观测资料内在质盈的基础上,利用日均差序列,计算了两台站FSQ型浮子自记水管仪观测资料的正常背景值R与辨别异常限M,得出麻城台 R_(EW)≤0″.007 R_(NS)≤0″.007M_(EW)≤0″.0170 M_(NS)≤0″.0160宜昌台 R_(EW)≤0″.0050 R_(NS)≤0″.0040M_(EW)≤0″.0130 R_(NS)≤0″.0100说明两台站具有辨别10~(?)以下异常信息的能力。 而1985-1986期间,自记水管仪各分量M_2波γ值的逐自变动量,不超过其平均值的2%,此即为该两台站的γ值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较全面地了解目前我国重力台站观测资料的质量以及利用这些资料研究重力潮汐与地震关系的可能性,本文用统一方法,对全国十二个台站的重力观测资料进行了资料连续性分析、数据检验、湖汐因子精度与稳定性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宝坻、上海、昆明和乌鲁木齐台(218号仪器)的资料质量优于其它台站。  相似文献   

5.
在台站上,使用大容量计算机求取较长时间段(不少于30天)倾斜固体潮各分潮波的潮汐因子γ值,存在一定困难。本文介绍别尔采夫的两日观测数据(实际为46小时)求取γ近值似的方法,提供资料分析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我国丹东、佘山、泉州,蒲田、厦门,漳州六个沿海台站的地倾斜观测资料,按维尼迪科夫法对资料进行了调和分析;得出了海潮对固体潮水平分量影响的规律和特点,并指出我国沿海台站负载潮的相位滞后固体潮十余小时。 由于负载潮受局部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提出用台站附近验潮站的水位资料或验潮站的海潮予报值进行相关分析来排除海潮的影响是行之有效的。其余差与固体潮理论值有很好的一致性。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沿海台站形变资料的分析精度和捕捉地震前兆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周期函数(契比雪夫多项式),对形变台站观测资料进行数据拟合。一组实验表明,用该法处理后,可以突出资料中非周期性干扰因素。拟合后的残差,可表明非周期性干扰的影响程度。对于周期性干扰,则可通过各阶C系数计算,判别其幅值大小。 文中对我国几十个形变台站地震平静期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拟合中误差恰好可显示各台站抗非周期干扰的能力。 本文对不同类型台站的周期性干扰因素进行了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台站条件的差别与周期系数C的衰减程度和衰减方式均有明显对应关系。对于各类台站,都可找出一两种干扰因素的卓越周期。利用卓越周期,有可能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台站抗干扰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水准测量中关于地球潮汐改正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潮汐改正计算的实用公式。并利用从北京至厦门3463公里的精密水准测量资料和沿线地倾斜台站的实测潮汐因子γ值,试算了潮汐改正值。从理论上论证了潮汐改正的量级最大为0.1毫米/公里和南北向水准测线的改正数较大而东西向很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倾斜固体潮振幅因子γ值变化的物理意义,说明其在判断地壳内应变积累程度时之作用,并以观测实例展示,6级地震前,150—200公里范围内,优质地倾斜台有可能测到γ值的变化,以此探索台站周缘应变积累程度及孕震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带线性项的富里哀多项式拟合法的推导、计算思路。将本方法在周期时段划分、拟合精度、函数收敛方面与契比雪夫多项式拟合法进行了对比。提出使用随机噪声水平Ms来作为衡量台站资料中随机噪声的一项标准。给出三个运用该法进行频谱分析,计算随机噪声的实例。最后附上该方法的电算程序(BASIC),以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1983年9月—1984年10月国际地球自转主联测期间LAGEOS激光测距资料,解算了11个台站间的55条基线,基线的内部精度为±1.5cm;与其它作者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的几个欧洲和美洲台站间的基线的比较表明,一般的差异不到10cm,特别是本文结果与VLBI的值最大差为4cm,因此,估计外部精度为10cm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数理统计入手,首先计算了倾斜仪资料均值序列分布的偏态系数和两种时间序列的振幅谱及均方差σ,并将均值序列的振幅谱与一阶差分序列的振幅谱作了比较,而后者的年振幅及其均方差σ比前者要削减90%以上,表明差分序列宜作为统计分析的基本量。 文中选定十二个区间,对16个台站的倾斜日差(时间窗为一年)发生频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按:p(d≤r)=95%(d为日差绝对值),求得十六个台站三十二台倾斜仪的正常倾斜复现域r值。该值为寻找定点形变观测仪器的背景值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得出三十二台倾斜仪的辨别异常限M的初步值,作为初步区分正常倾斜和异常倾斜的依据。经震例检验,我国Ⅰ、Ⅱ类倾斜仪台站己具有辨别10~(-7)异常倾斜信息的能力,而泰安(东西分量)等优质台站则达10~(-8)。 本文所列各项定量技术指标,可供研究观测精度和台址条件时参考;本法也适用于其它定点形变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重力台站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干扰因素。从我国重力台站的现状出发,阐明了台站技术改造的必要性。根据地震活动性和当前值得注意的几个地区,肯定了现有台站布局,并提出了今后建台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考查仪器格值变化入手,论证了观测资料的可靠性。在分析泰安台站两年零八个月内M_2波γ值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讨论了潮汐因子动态变化与1983年11月7日05时09分菏泽5.9级地震的关系。发现自1983年4月以后,γEW(M_2)出现了系统性偏离。其偏移量为γ因子平均值的1%左右。同时,运用NAKAI法预处理数据,还可以察觉该次地震的短临前兆现象。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管仪倾斜固体潮观测长系列调和分析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水管仪倾斜固体潮观测台站的台址条件和仪器设备状况,公布其资料利用率及借ICET通用程序所作长系列调和分析结果,同时公布了国外同类优质台站的计算结果,以资对比。  相似文献   

16.
我国洞体应变固体潮调和分析结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扼要介绍了我国洞体应变观测现状,公布了18个台站的调和分析结果,同时公布了国外同类仪器优质台站的计算结果,以作比较。  相似文献   

17.
以河南省北部地区地震波走时特征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台网及邻省部分台站的地震观测资料,运用线性拟合的方法计算得出地壳速度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速度模型计算发震时刻、制作理论走时曲线的精度,比河南省台网使用的华南走时表速度模型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选取2004~2015年发生在我国大陆附近的14个中级地震(6.5相似文献   

19.
利用ECMWF再分析地表资料,结合GPT2w模型提供的水汽递减率和温度递减率计算中国区域对流层延迟值的精度。首先,以中国地区75个探空站2015年地表实测气象参数为参考值,利用ECMWF地表资料得到的气象参数(P,T,e)的精度分别为1.76 hPa、1.96 K、1.98 hPa。然后,以相同测站2010~2015年探空站分层数据算得的ZTD为参考值,对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分析,并与利用探空仪地面观测数据为输入参数计算的ZTD的精度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利用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平均bias为0.07 cm,平均RMS为3.72 cm,在低纬度地区优于利用探空仪地面观测数据为输入参数计算的ZTD的结果。以陆态网237个GNSS测站2015年的ZTD作为参考值,比对利用ECMWF地表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结果为3.41 cm。由此可知,ECMWF地面资料计算的ZTD的精度能满足普通用户对流层延迟的计算需求,可用于缺少气象参数的测站进行对流层延迟值的计算及其他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20.
钻孔应变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钻孔应变观测中,仅用实际观测资料与理论固体潮进行对比还不能完全反映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也无法准确确定其趋势性变化是否是应变变化,而地震前兆研究需要明确这种趋势性变化的性质。从弹性力学理论中导出并通过实测资料验证:同一钻孔中相差45°分布的四分量应变1号与3号测值之和理论上应等于2号与4号测值之和,同时还应等于1.3倍体应变测值;用四分量应变观测资料计算出η值,其绝对值越接近零资料的可靠性越好,这种方法有可能为钻孔应变观测资料的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参考依据;有两种以上钻孔应变手段的台站可开展对比观测,只有四分量钻孔应变一种观测手段的台站要开展1号+3号与2号+4号资料的自检分析,以获取更加可靠的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