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Voronoi方法为MapInfo扩展拓扑功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Voronoi图在表达邻近关系方面的特性,提出了用Voronoi方法为MapInfo建立动态邻近关系并扩展拓扑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Voronoi图的空间邻近定义与查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首先在点Voronoi图的基础上,引进了空间目标的Voronoi图的定义,进行论述了了空间目标Voronoi图在GIS中定义空间邻近其邻近查询中的作用。最后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Voronoi图的矢量算法,从用于GIS的角度分的了该方法存在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方法,分析了利用传统的距离变换生成栅格Voronoi图的误差情况,对各种栅格算法从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空间实体Voronoi图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Voronoi图的矢量算法,从用于GIS的角度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Voronoi图生成的栅格方法。分析了利用传统的距离变换生成栅格Voronoi图的误差情况,对各种栅格算法从精度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空间实体Voronoi图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5.
基于V9的空间关系映射与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V9I模型中目标的边界、内部和Voronoi区域均可量测及易于操作的特点,研究建立底层数据结构与窨关系语义层之间的V9I映射机制,在Voronoi的动态栅格生成算法的基础上,构建空间关系的基本操作。最后,以VC^++为开发工具并采用向对象的技术,设计了基于V9I的空间关系操作上具原型VTKit,并给出部分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6.
线状障碍物的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生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偶生成法和直接修正法是构造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的两种基本途径。本文提出了分段部分、整体部分和统一剖分的修理思路。放宽了以往修正法中障碍物端点必为生长点的限制,并提出了能有效处理公共连的分簇算法和最适搜索算法,实现了在有限制的线状障碍物下对普通Voronoi图的有效修正,以生成可视最短路径Voronoi图。  相似文献   

7.
空间数据的内插,误差估计,动态多边形构成和编辑是GIS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中大部分与空间邻接这一拓扑性质有关,现有的栅格结构与矢量结构采取取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了达成观察两种基础数据结构统一的认训。加拿大测绘学者们发展了空间数据结构的Voronoi方法。  相似文献   

8.
朱为  马劲松 《测绘科学》2008,33(3):100-102
针对数据量大、关系复杂情况下的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需要大量磁盘I/O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建立空间邻近索引来加快空间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方法,给出了该索引建立、维护的方法以及用该索引实现邻近关系处理的过程。最后从理论上分析了使用和不使用邻近索引时邻近关系处理速度的差异,并用南京公交站点数据来验证,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在空间数据引擎的基础上使用邻近索引进行空间邻近关系处理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间邻近关系相似性的定量化计算问题,在确定邻近特征量的基础上,将相似性度量的要素模型和对准模型结合起来,建立了顾及排序差异的对象群邻近关系相似性计算方法,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以建筑群的邻近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相似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Delaunay三角网和Voronoi图,建立了基于相同特征量的邻近关系相似性模型和基于等距离关系曲线的邻近关系相似性模型,用于邻近关系相似性的定量化计算和判断。  相似文献   

11.
任东宇  董先敏  周启  罗浩  杨浚 《测绘通报》2020,(12):122-127
空间数据是河长制工作的重要基础,构建合理的河网关系是地理信息技术面向河长制应用的核心问题。本文面向河长制基础信息管理的需求,详细论述了河网的组织结构和相互间关联关系,提出了一种兼顾河流干支关系、河段层级关系、河网上下游关系和水利对象附属关系等多种关系的河网关系构建方法,对河网关系的结构化表达、迭代构建、物理存储及可视化表达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介绍了通过该方法构建的河网关系在四川省河长制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
王珂  陈彬彬  吴桂平 《测绘科学》2013,38(2):191-193
本文根据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和特点,将地理空间中的空间行为进行建模后纳入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的框架中。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由数据模型和空间行为模型两个部分组成:数据模型包括空间特征数据和属性特征数据;同时将空间行为模型分为两大类,即静态空间行为模型(地理目标间关系)和动态行为模型(地理目标行为)两部分。在此框架提出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二进制、XML流等格式文件对该空间数据模型进行了整合和组织。  相似文献   

13.
陈楠  张标 《测绘通报》2020,(11):99-103
针对异构矢量数据相互转换时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一致性维护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拓扑关系自适应更新的方法。在分析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其空间变化引起的拓扑关系变化,并以变化后的拓扑关系合理性为判断依据,提出地理要素相应的拓扑关系自适应策略。将理论研究进行工程化应用,先将地理要素的拓扑关系自适应策略转化为可编辑的XML文档,然后采用ArcGIS Add-in方式开发插件工具,实现了更新DLG数据时地理要素间拓扑关系的自适应更新,可以减少人工操作,提高更新效率。  相似文献   

14.
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及其自动生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对地图的基本图形元素作了更准确的表述;详细介绍和讨论了自动生成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研究和探讨了并列和嵌套的面域拓扑关系。本文所述的方法适用于多种复杂的空间实体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地图的基本元素及其拓扑关系.采用先建立子图拓扑关系,再以并运算方式产生图拓扑关系的思想。在实现方式上,以栅格影像为基础,用种子填充方式产生子图拓扑关系;采用面目标匹配法顺序搜索方式合并子图,生成图拓扑关系,并以自动方式实现上述思想.  相似文献   

16.
四面体格网(TEN)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构模方法,侧重于三维空间对象内部的表达,但是存在着数据量大、计算速度慢的问题。三维拓扑关系是三维GIS的重要研究内容,为此,该文提出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基于点集拓扑学理论,将TEN分解为内部、边界和外部3个集合,并使用9交模型描述了TEN/TEN的8种拓扑关系;设计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流程,详细阐述了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的核心算法;基于提出的三维拓扑关系算法,设计了面向TEN的拓扑关系计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面向TEN的三维拓扑关系计算方法,能够满足TEN之间拓扑关系计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在对拓拟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邻接凸多边形方向关系计算法和二维空间方向关系推理方法。与Voronoi图所表达的邻近拓扑关系相结合,该算法可以用于计算离散二维空间目标之间的方向关系。  相似文献   

18.
空间关系是GIS的重要信息和理论研究基础。空间关系描述的准确性、完备性、直观性直接影响到地理学分析和地图制图的效果。当前,国际国内在地理要素空间拓扑关系模型表达和拓扑关系挖掘与描述方面做了大量研究,解决了很多关键问题也发现了许多新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直线段相交特征的局部直线段拓扑关系识别方法,并结合拓扑链模型对线线空间关系进行细化描述。该方法不仅具有线要素集合划分的优点还有线线间空间关系细化描述的直观性,同时简化了线线空间关系的细化计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郝向阳 《测绘学报》1997,26(3):247-253
地面高程信息是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地图上的等高线进行数字化来获取。等高线的数字化包括获取其特征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值两个方面。本文讨论了闭合等高线之间的拓扑关系及其表示形成,给出了根据等高线的平面位置判定其拓扑关系的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现了一种自动获取闭合等高线高程值的方法。实验表示,本文所述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针对“空间数据是否要建立拓扑关系并在数据库中显式地存储记录”一直是G IS领域争论的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案:融合拓扑关系数据模型和面向实体数据模型,进而在分析和总结现有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4层空间数据模型。对模型作了4个层次划分:几何对象、基本和复杂要素、分层与分区以及多尺度表达。模型具有3个特点,即多尺度描述地理空间;能描述不同要素层、不同区之间的关系;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义要素层拓扑关系。最后给出了模型在自主开发的地理数据库管理平台Geoinfo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