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亚太区域服务已4个多月,北斗系统在轨卫星和地面系统工作稳定,北斗的行业及区域应用示范项目也在全面推进.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建设的广域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导航系统——"羲和"系统,已有效解决卫星导航普遍存在的室内定位盲区,使北斗具备室外优于1米、室内优于3米的无缝定位导航能力.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消防、测绘等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2.
《全球定位系统》2014,(1):90-90
据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高工王如龙在题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与应用”的报告中介绍:在系统建设方面,对覆盖亚太地区的服务信号的监测评估数据表明,已建成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系统服务性能满足10 m的指标要求,部分地区性能略优于10m 。如在北京、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地区,定位精度可达7m左右;在东盟国家等低纬度地区,定位精度可达到5 m左右。根据系统建设计划,北斗系统将于2014年下半年发射新一代的北斗导航卫星,开始北斗系统“第三步”组网建设工作。目前,北斗全球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工程化阶段,后续将发射30多颗导航卫星。2020年左右,北斗系统实现全球覆盖后,系统性能也将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进展、贡献与挑战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2  
卫星导航发展已进入百花齐放、群星争艳的时代。主要评述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应用、贡献及面临的挑战。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原则和建设步骤;介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兼容与互操作框架下在频率、坐标系统、时间系统方面的兼容与互操作实现概况;描述北斗导航系统在冗余度概念下的主要贡献;简要说明北斗导航验证系统的重要应用和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19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圆满完成,迈出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关键一步"。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  相似文献   

5.
动态信息     
《全球定位系统》2012,(6):36+83+86
北斗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召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宣布:自今日起,北斗系在继续保留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有源定位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进一步向全球拓展,广袤的太空中,中国人的"天眼"视角越来越开阔。如何进一步开启这扇智慧之门,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更好地服务四川、辐射八方?历经数载奋斗,一张覆盖全川的基准站网编织完成、日趋完善,将天府之国与北斗卫星实现精密的天地连接。政策扶持快速发展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四川省委、省政府高  相似文献   

7.
北斗正式服务应用拉开帷幕 2012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向亚太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完成.而随着北斗应用的开放,主要依赖GPS系统应用发展起来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也将拉开崭新的一幕. 北斗系统自2011年12月起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2012年又发射了6颗卫星,扩大了系统覆盖范围,提高系统服务精度.  相似文献   

8.
三月的武汉,春光明媚,我国北斗应用也迎来春天,中国首个北斗卫星导航地面增强网——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湖北示范项目建成试运行,并在武汉通过了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卫星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为首的验收委员会验收.  相似文献   

9.
刘基余 《测绘文摘》2013,(1):101-107
自2012年12月27日我国正式宣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成之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成为国际同行们的研讨热点,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标准化,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为此,笔者提出下列建议:规范系统之名,需要用"中央文件式"的方法促使国内同行采用之;确切表述系统基本参数,需要普及卫星导航技术多学科的基本概念;发挥因特网的准快作用,及时公告北斗卫星星座的基本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GPS之父”帕金森.欧洲太空局官员海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  相似文献   

11.
去年12月27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试运行服务.更多卫星导航系统的存在,增加了精度,提高了稳定性,提高了可靠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洲伽利略,中国北斗,群星璀璨的卫星导航星空,中国北斗定然会闪耀出它独特的光芒.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和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基本情况。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单点定位解算验证系统精度。分析了卫星数量、PDOP值、多路径效应、位置精度和速度精度,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GPS系统的定位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消息振奋人心。北斗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启动研制,按"三步走"战略,实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域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4.
<正>北斗导航开启了中国自主卫星导航事业,拓展了卫星导航的深度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其导航、定位、授时及短文通信于一体,成为国际上别具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成为中国测绘与导航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5.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日趋广泛,文中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STK模拟完整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星座,实现基于STK的北斗系统的星座仿真、卫星轨道仿真,同时完成卫星的可见性分析与卫星覆盖分析,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仿真应用。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处于建设阶段,文中结论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技术特征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给出了双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组成;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和定位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GPS系统的对比,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特征,特别指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带来的经济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应广大青年学者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要求,使青年学者深入了解北斗系统,增进青年学者与工程建设科技工作者的交流,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学术交流中心特开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专题系列学习班,活动主要包括"北斗系统工程系列报告"——邀请系统总师就北斗系统建设应用的各方面进行邀请报告交流;"北斗技术之旅系列参观活动"——对北斗系统建设应用重点参与单位进行参观考察,并与该单位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青年学者交流会"——所有培训班的成员进行自由交流座谈;等等。  相似文献   

18.
北斗之光     
<正>中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基本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标志着中国北斗正式提供全球定位服务,真正成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本期我们重点关注北斗三号系统,关注系统建设与运营,关注北斗的商业应用和产业化价值,尤其是北斗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应用。说起卫星导航,我们早就熟悉,十多年前,我们就已经用导航仪指引行路,位  相似文献   

19.
《全球定位系统》2010,(5):82-8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开放兼容、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促进卫星导航产业链形成,形成完善的国家卫星导航应用产业支撑、推广和保障体系,推动卫星导航在国民经济社会各行业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唐旭  何秀凤 《测绘文摘》2013,(3):28-30,42
通过实际采集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广播星历数据,计算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的位置,分析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在不同纬度条件下的可视情况。采用两台BDS/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单独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全球定位系统系统进行静态基线解算,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全球定位系统相当。利用单历元算法对基线进行"实时"解算,在X轴和Y轴方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精度稍差,在Z轴方向二者精度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