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鄂西南部棲霞灰岩煤系之几种鳞木植物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51,16(1):107-107
1950年冬田奇(王隽)先生寄来鳞木植物化石数块,系采自宜都县,松木坪之马鞍山煤系。采集者为周圣生黄钟二氏。煤系层位在栖霞灰岩之下,而不整合覆於黄龙灰岩之上。植物化石经鉴定为Sigillaria acutangula Halle,Lepidodendron oculus felis(Abbado)Zeiller及Lep.ituense Sze sp.nov三种。此三种或可视作一种即Lep.oculus felise 详细讨论见於西文中。此种化石,在山西中部属於上石盒子系。在甘肃南山属於下石盒子系。在朝鲜属於Koten Series(上石炭纪)及其上之寺洞统(山西系及下石盒子系之一部)。在遼东烟台属於上石炭纪。在阿北之开平煤田则发见於第14层煤及其上之赵各庄层。第14层煤相常於中石炭纪之最上部,赵各庄层则属於二叠石炭纪。故此种化石,殊无鉴定地层时代之价值。惟栖霞灰岩底部煤系在华中及华西南部分布甚广,在湘西名黔阳煤系,在川南名铜矿溪层,在陕南名梁山层,滇束及贵州,及到处有所发现。各处地层次序亦大致相同。贵州及川南则在煤系地层之下尚有薄层石灰岩含 Stylidophyllum及其他栖霞灰岩之化石。四川方面又发见下二叠纪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栖霞组的界线和化石分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南京地区早二迭世栖霞组化石丰富、种类繁多,是我国南方发育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栖霞组最早称栖霞石灰岩(李希霍芬、1882年),泛指南京东郊栖霞山附近五通石英砂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时代为泥盆纪。其后,经李四光和朱森,李四光,黄汲清,陈旭,李毓尧,李捷和朱森等人不断详细研究,才将船山灰岩与孤峰层之间的一套灰岩层确定为栖霞组范围,自下而上划分为臭灰岩、下硅质层、栖霞灰岩(狭义)、上硅质层四部分,并建立四个筵类和三个珊瑚化石带(见下表)。时代相当于早二迭世。  相似文献   

3.
蒲圻矿区位于湖北省东南,蒲圻县境内。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约35公里。区内早二迭世麻土坡组煤系分布普遍(图1)。一、麻土坡组煤系沉积特征麻土坡组位于下二迭统栖霞组的底部,与栖霞组成连续沉积;与下伏中石炭统黄龙群灰岩呈假整合接触。该组地层与鄂西马鞍山煤系、汉中的梁山组层位相当。(一)剖面介绍Ⅰ、随阳3071钻孔柱状  相似文献   

4.
我国南方下二叠统下部普遍发育一套灰岩,即栖霞灰岩。灰岩之下至二叠系底部,常见一套碎屑岩,有的含煤,有的不含煤,一般称梁山组,也称梁山段或梁山煤系。栖霞灰岩和梁山组(段)同为早二叠世早期沉积。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历来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梁山组(段)是栖霞灰岩下部Stylido phyllum volzi带或Misellina clau-diae带的陆相代表,就是说彼此为相变关系。另有人则认为,梁山组(段)位于栖霞灰岩Misellina claudiae带之下,彼此为上下关系。笔者曾在陕南西乡县高川一带作过煤田地质调查,谨以这里的资料为依据,谈谈对栖霞 岩和梁山段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江苏某地为一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所有矽卡岩体均分布于轴向近于东西的背斜南翼和直接赋存在花岗闪长岩与栖霞灰岩、龙潭煤系的接触带内(图1)。其底盘为花岗闪  相似文献   

6.
苏皖地区的孤峰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正> 苏皖地区的孤峰组原称孤峰层,由“孤峰镇石灰岩”一名演变而来。叶良辅、李捷(1924)在安徽泾县孤峰镇进行煤田地质调查时,将相当于黄龙组、船山组及栖霞组的一套灰岩统称为“孤峰镇石灰岩”。孤峰层是朱森、李四光、李毓尧等(1930,1932,1935)重新厘订的,指出孤峰层“为黑色灰质页岩及硅质甚富之灰岩等,间于栖霞灰岩与龙潭煤系之  相似文献   

7.
在安徽巢湖177高地、无为白牡山等地中二叠统栖霞组顶部灰岩段和臭灰岩段发现大量遗迹化石Zoophycos cf.caudagalli。这些遗迹化石以系统觅食迹为主,指示水动力及波浪作用较弱、贫氧的深水沉积环境。在栖霞组的砾状灰岩中,发现部分Zoophycos穿插于灰岩砾石和基质之中,这揭示栖霞组石灰砾岩中的砾石并非成岩作用成因,而是碎屑流沉积形成,属于异地成因碳酸盐岩。综合巢湖地区栖霞组的地层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以及Zoophycos的生活习性和分布特征,发现表明巢湖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臭灰岩段和顶部灰岩段属于贫氧的碳酸盐台缘斜坡沉积。  相似文献   

8.
贵州汪家寨矿,煤系为晚二迭世宣威组(狭义)和汪家寨组,含煤三十余层。上覆岩系为下三迭系砂页岩及灰岩;下伏岩系为晚二迭世早期的玄武岩组及早二迭世茅口阶、栖霞阶的厚层灰岩。矿区区域地质构造概况见图1。汪家寨矿位于大河边向斜的北部,地层产状随井田不同部位而异。目前开拓范围内,煤层走向大致为北东40°,倾向南东,平均倾角14°。   相似文献   

9.
陈春峰 《地球科学》2019,44(3):872-879
南黄海盆地碳酸盐岩生烃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对于估算该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极为重要.利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的实验设备,对南黄海盆地栖霞组和青龙组2个碳酸盐岩样品进行了热模拟实验及生烃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栖霞组灰岩热解气体最高产率为102 mL/g TOC,青龙组灰岩为78 mL/g TOC;栖霞组灰岩生烃活化能主峰为52 kcal/mol,青龙组灰岩生烃活化能主峰为60 kcal/mol.栖霞组灰岩活化能主峰偏低可能是受样品中残留烃类影响,热成熟度参数Ro与气体产率的关系不受地质升温速率的影响,可以利用实验结果进行碳酸盐岩生烃量模拟.   相似文献   

10.
龙永煤田中二叠统童子岩组煤系的顶底部广泛发育着一种缓倾角的断裂构造,这种地质构造主要特征之一就是造成地层的缺失,对煤系的赋存影响较大。在福建煤田地质界将其称之为"滑脱断层"。这种断层的发育具一定的层位性,在剖面上沿多个固定的层位顺层发育,上下叠置,相互平行、成组出现。发育层位从老至新主要有:栖霞组灰岩与下伏上泥盆系-石炭系之间的F0下断层;二叠统栖霞组灰岩和童子岩组煤系间的F0断层;童子岩组煤系一段与三段直接的F01断层;童子岩组煤系与上二叠统屏山组之间的F02断层;翠屏山组与下三叠统溪口组的F03断层等滑脱断层。龙永煤田滑脱断层的成因机制为:在晚古生代,存在一些大背斜,并且在印支期进一步隆升,造成岩层重力不稳定趋势;岩层从高处向低处脱离有个力学性质软弱面;外来的触发因素如地震、火山喷发等促使岩层从高处向低处滑动;由于断层发育的层位不同,其对煤系的影响作用也不同。若发育于煤系的底部,对煤系起破坏作用,不利于地质找煤。若发育于煤系的顶部,则对煤系起保护作用,使煤系的埋藏相对变浅,利于深部找煤。   相似文献   

11.
四川华鎣山的二叠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四川华鎣山一带的二叠系,黄汲清、曾鼎乾(1948)根据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将二叠系从下而上划分为:阎王沟系,栖霞石灰岩,茅口石灰岩(下部称五十三梯系,上部称倒钻岩石灰岩),龙潭煤系,长兴石灰岩。他们认为,中国西南部之大垄层在华鎣山不存在,下三叠统飞仙关系与长兴石灰岩之间,应有一间断。1965年,笔者与地质部第二普查勘探大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栖霞组勘探发现系列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广安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研究薄弱。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岩石学、岩相学等综合分析,对广安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岩石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古地理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广安地区栖霞组主要发育亮晶颗粒灰岩、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微晶颗粒灰岩、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含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和泥晶灰岩7种岩石类型;碳酸盐岩颗粒主要以生物碎屑为主,部分层位发育球粒;古生物化石以三叶虫、腕足和有孔虫为主,同时可见棘皮类和藻类;栖霞组沉积期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环境,其中栖霞组晚期(栖二段)台缘滩和台内滩较为发育,为该区油气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3.
自一九三一年赵亚曾、黄汲清创立“梁山组”以来,其层位和时代一直争论未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意见: 1.认为属早二迭世栖霞灰岩的Stylidophyllum volzi或Misellina claudiae带的相变; 2.认为“梁山组”为石炭纪;3.认为“梁山组”位于栖霞灰岩Misellina claudiae 带以下;4.“梁山组”没有一定层位,最高可相当于Nankinella inflata带。   相似文献   

14.
Robustoschwagerina在广西隆林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正> 在桂北、滇东及黔西南一带,石炭系一二迭系的岩层系连续沉积,未见通常所称的栖霞底部煤系或梁山组。从上石炭统至下二迭统,是一套以灰岩为主的碳酸盐类岩层,这是我国地层工作者研究石炭系与二迭系界线的理想地区。近年来,我队张明发、龙家荣等在广西隆林县城附近,测制石炭系—二迭系剖面时,采集了大量化石,其中(竹蜓)化石交由笔者研究。在栖霞组下部3米厚的灰色厚层灰岩中,找到了以Misellina为主的(竹蜓)类动物群,  相似文献   

15.
广东加禾下二叠统栖霞组的有孔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甲兴 《地质论评》1985,31(4):289-294
我国南部栖霞组的分布十分广泛,生物群极其丰富。华南地区栖霞组的岩性,除江南古陆以北地区其底部为炭质泥岩、砂岩、泥质灰岩夹煤层外,其他地区整个栖霞组大都为生物泥晶灰岩、藻屑泥晶灰岩,含燧石结核或燧石条带,顶部或底部有时夹有薄层含炭钙质泥岩。  相似文献   

16.
JCr_1 归州统 香溪统 煤系远安统 Ty 远安统 暗红色泥页岩 TP~2 黄灰色泥灰岩与纯灰岩互层巴东统 Tp~1 鲜紫红色泥岩 Tt~2 角砾灰岩为主大冶灰岩Tt~3 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加纯灰岩 Tt~(1-2)薄层灰岩底部为页岩与灰岩互层  相似文献   

17.
再论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沿江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地层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保存条件良好,其广泛发育的砾屑灰岩也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但对砾屑灰岩的成因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这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古地理恢复及油气勘探等无疑是一种制约。因此,确定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及沉积相意义重大。根据砾石的颜色、含量、产出形态、粒径和圆度等,本文将栖霞组砾屑灰岩分出四种不同类型。综合国际上对砾屑灰岩的成因认识及前人对本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本文研究,对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成因进行深入讨论。讨论结果显示,砾屑灰岩应为斜坡沉积产物。另外,由于斜坡坡度的差异,分别发育不同的砾石形态、砾石与基质的组合及岩相特征。栖霞组砾屑灰岩的斜坡相沉积可以进一步分为斜坡上部、斜坡中部和斜坡下部。  相似文献   

18.
华南地区栖霞组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层纹灰岩和江西慈化洪桥剖面栖霞组粒泥灰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广西来宾铁桥剖面栖霞组的灰岩样品40件及该剖面中产出的菊花石样品8件、江西慈化洪桥剖面的粒泥灰岩样品8件、浏阳永和剖面的灰岩样品10件及该区产出的菊花石样品3件进行了黄铁矿矿化程度(DOP值)的测定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DOP值多数大于0.42;结合岩石微量元素比值特征的分析,表明华南地区栖霞组灰岩形成于缺氧的沉积环境.DOP值的变化趋势为:浏阳>来宾>慈化,表明华南地区3个剖面的沉积环境含氧量的关系为:浏阳<来宾<慈化.DOP值在3个剖面上的周期性变化与剖面中的沉积旋回相对应,亦表明沉积环境的含氧量呈周期性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武汉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含泥灰岩韵律层生物产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生物产率分析指标生源w(Ba)、生源w(Al)及w(Al)/w(Ti)比值,分析了武汉地区二叠系栖霞组灰岩-含泥灰岩韵律层的生物产率变化;同时用w(V)/w(V+Ni)、w(V)/w(Cr)及w(Mo)等指标分析了韵律层的古氧相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地区栖霞组灰岩-含泥灰岩韵律层灰岩部分的生物产率较低,形成于常氧环境;含泥质灰岩部分的生物产率明显较高,形成于缺氧环境.这种生物产率和沉积环境古氧相随韵律层规律性的变化,证实生物产率是导致栖霞组有机质质量分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颜佳新  刘新宇 《地球科学》2007,32(6):789-796
探讨陆棚环境缺氧沉积的成因, 对查明海相优质烃源岩时空分布、恢复地史时期古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地区中二叠世栖霞组有机质丰富, 出现多方面缺氧沉积特征, 同时多门类底栖生物繁盛, 其成因一直令人困惑.简要介绍了陆棚浅海缺氧环境的生物特征及古氧相划分, 分析了栖霞组一个由纹层状灰岩和块状灰岩组成的典型的沉积序列的古氧相特征.块状灰岩的生物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均指示常氧沉积环境; 而纹层状灰岩的生物特征偏向常氧相,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偏向厌氧相, 体现了陆棚缺氧沉积环境水体溶氧量不稳定的特点.栖霞组沉积特征表明, 栖霞组缺氧沉积环境的频繁出现与较高的生物产率有关.结合区域古地理和古特提斯古海洋背景, 认为华南地区中二叠世缺氧环境的成因与当时陆海分布格局和古海洋表面洋流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