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黄海不同构造层内发育各具特色及多类型的构造样式,主要表现有压缩,伸展和反转构造样式,分别对应基底卷入型的压性断块和冲断构造,挤压背斜构造,潜山构造,穹隆构造,张性断块构造以及断层扩展反转褶皱构造,盖层滑脱型褶皱反转构造,单条冲断系负反转构造等,认为这些构造样式是地壳挤压,伸展和走滑联合作用的结果,并探讨与油气赋存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万安盆地构造样式与圈闭发育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万安盆地各构造层内的构造样式,总结了圈闭发育特征,研究表明:盆内形成了基底构造层(T5以下)主体构造层(T3-T5)和表层以构造层(T3以上)第三层构造层,各构造层内均发育有不同的构造样式,其中主体构造层内圈闭构造最发育,构造样式最丰富,认为最终的主要构造运动-万安运动(T3)是导致圈闭发育的主要原因,造成地层强裂挤压、隆长剥蚀、产生构造反转 、断块及褶皱。构造多期活动,因此部分构造样式  相似文献   

3.
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变换构造分析及与油气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伸展背景下的变换构造是指裂谷盆地中为保持区域伸展应变守恒而形成的伸展变形构造的调节体系,包括调节构造与传递构造两类,它在裂谷盆地发展过程中对伸展构造的分段(如东西分带,南北分块)活动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盆地的变换构造类型以调节构造为主。传递构造不多见,简述了该区不同时期的变换构造类型和构造样工,并分析了变换构造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及与油气的关系。对临清坳陷东部新生代变换构造的分析,将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构造动力学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南海南部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认为南海南部总体上处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其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众多沉积盆地及其主要构造主要形成于2-3阶段(渐新世-中新世)。  相似文献   

5.
邱燕 《海洋地质》1996,(3):1-13
反转进同一地质体在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应力改变造成伸展或压缩构造的垂向叠加所形成。由于反转构造以及构造反转作用对油气聚集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成为石油地质界广泛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在综合介绍反转构造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万安盆地正反转构造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形成正反转构造的原因,旨在万安盆地寻找与反转构造有关的油气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7.
应用构造动力学理论和原理,分析了南海南部自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认为南海南部总体上处于南北向挤压应力场中,其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其中,众多沉积盆地及其主要构造主要形成于2—3阶段(渐新世-中新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壳构造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进程,是受它所处的世界大地构造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由于中国陆壳位于黄汲清教授划分的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及滨太平洋构造域[1]的交织迭置区域中,因此各构造域的构造活动,均将影响波及到中国幅员范围的地壳。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壳构造的发生、发展及演化进程,是受它所处的世界大地构造的特殊位置所决定的。由于中国陆壳占据着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及滨太平洋构造域的交织迭置区域中,因此各构造域的构造活动,均将影响波及到中国幅员范围的地壳。甚至彼此互相交织、迭置和改造,而酿成中国地质构造的复杂多样性。反映出大地构造发展上的多旋回特征。同时古陆壳增积波浪式传递,  相似文献   

10.
南海西南部万安盆地构造圈闭样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研究区域构造地质、沉积地质和盆地演化历史的基础上,把万安盆地形成的构造圈闭闭划分为压缩、菜和剪切等三种基本构造样式,并对各类型构造样式及其成因机制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 The selection or establishment of structural calculating model is a matter of primary importance in structural analysis. By analysing the irrationality of the calculating models used by some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in structural analyses for truss jack-up rig leg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new calculation model which is more reasonable. This model can simulate better the load situation of a rig reflecting more precisely the effects of the leg loads caused by the spring support of gearboxes of the jacking system and the secondary bending moment raised by hull displacement under extreme conditions. The rig conversion was completed in 1989. In July 1991 the rig safely stood the frontal hitting of Typhoon with the wind speed of 52 m / s, which shows that the checking on the structure is correct.  相似文献   

12.
龙月  张琪  叶冠林 《海洋工程》2021,39(6):28-38
我国近海区域海床表面广泛存在一层深厚软黏土,具有一定的超固结性与结构性。自升式海洋平台沉垫基础的离底吸附力对海上平台的起浮回收影响显著。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沉垫基础的作业工况,将可以描述土体超固结性和结构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通过UMAT子程序嵌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采用可以描述材料强度破坏和刚度衰减的黏结接触模型模拟基础底与海床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对数值模型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深入探讨了黏土海床超固结性和结构性对基础离底吸附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沉垫基础上拔时,底部会产生负孔隙水压力,随上拔时间先减后增,且沉垫基础边缘位置率先发生离底;黏土超固结性越强,离底吸附力越大;黏土结构性越强,离底吸附力越小。  相似文献   

13.
Quite frequently naval and ocean structural designers confront the problem of a plate or slab which supports a motor or engine which excites, dynamically, the structural element. Very often the excitation is treated as a concentrated force but, obviously, it acts over a finite area. The present study deals with the title problem for several combination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by means of a variational approach and also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Dynamic displacement and bending moment amplitudes a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水边线对码头提取的作用和海岸码头的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结构特征的遥感影像海岸码头分割方法。该方法在遥感影像水边线提取的基础上,利用道格拉斯-普克算法通过压缩得到关键节点,接着在节点中选取满足要求的凹点,然后依据海岸结构特征通过对凹点的筛选分割出海岸规则突出物,最后通过对规则突出物的分析验证得到海岸码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从水边线中将码头区域分割出来,并且受停靠船舶等噪声影响较小,为下一步海岸码头的精确提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深水动态脐带缆内部结构复杂,其阻尼特性对脐带缆的舞动以及疲劳损伤有着重要的影响。脐带缆在和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脐带缆内部构件可能会产生滑动,进而影响脐带缆的结构阻尼,这也使得真实海况中脐带缆的舞动和疲劳是一项复杂而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为验证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脐带缆的结构阻尼特性,在考虑内部结构单元间摩擦的基础上,利用ANSYS建立了用于中国南海某油田的脐带缆多层滑移接触摩擦模型。同时,采用自由衰减法对该动态脐带缆开展了原型试验,测得了该缆的结构阻尼比与自振周期。通过对比有限元模型计算结果与原型试验结果发现:数值模型获得的该脐带缆的结构阻尼值与试验值非常接近,这为工程中获得脐带缆结构阻尼比的值提供了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渤中坳陷及邻区构造分带变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渤中坳陷及邻区的平面构造分布特征、剖面构造特征和布格重力异常等方面的资料分析,认为渤中坳陷及邻区构造具有分带性,从西向东可分为3个带:(1)西部凸起带:发育大量的凸起和断裂,凸起和凸起之间以小凹陷相隔,布格重力异常呈不规则团块状;(2)中部凹陷带:由渤中凹陷和辽中凹陷组成,很少发育凸起和断裂,布格重力异常呈等轴斑块状、椭圆状;(3)东部凸起带:由大量的凸起和凹陷相间组成,由于郯庐断裂的影响形成大量的断层,主要为走滑断裂及分支断裂,布格重力异常主要呈线状分布。这种构造分带性受郯庐断裂带的多期构造活动控制,对油气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西部凸起带和东部凸起带由于长期处于构造的较高部位,已成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7.
王祖华  刘东  刘均 《海洋工程》2019,37(4):80-86
为了全面掌握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其振动特性之间的关系,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纵横加筋圆锥壳进行参数化建模,并基于设计变量全组合数据,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效应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结构第一阶总体弯曲模态频率、激励力处的加速度响应总级以及结构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到了各结构参数与目标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描述。为正确理解纵横加筋圆锥壳结构参数与振动特征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数据支撑,同时为此类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Fatigue design method is usually used for estimating whether a platform structure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fatigue resistance. It is described in API RP-2A and ZC rules for fixed offshore platforms, in which the allowable stresses for fatigue design are defined. In this paper discussed are the allowable stresses related factors, such as wave climate, structural response, fatigue behaviour of structural members.  相似文献   

19.
黄骅坳陷南部滩海区中生界构造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渤海湾盆地区中生界构造演化与样式始终不明朗,中生代该区处于整个华北克拉通东部高原的核心部位。其构造演化研究对深入理解这个高原从形成至垮塌的过程至关重要。同时,中生界也是近年来中国东部深部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黄骅坳陷南部滩海区不仅是大港探区中生界潜山油气的重要勘探区,而且处于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格局转换部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利用大量地震剖面,系统进行了中生界残存展布规律的分析,进一步划分了该区构造单元,探讨了该区中生界构造演化过程。特别是,以羊二庄断层为界,研究区可以分为两个构造区,东南区构造相对简单;西北区构造复杂,既继承了印支期东西向构造格局,又经历燕山早、中期走滑挤压和燕山晚期及新生代的伸展走滑,还产生了强烈的滑断构造。羊二庄断层是在印支期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剪切断裂,在燕山中期经历了挤压走滑,在燕山晚期和新生代经历右行伸展运动而形成的呈NE向的复杂断层系。可见羊二庄断层的演化控制了该区中生界的构造格局和演化。  相似文献   

20.
Linear structural relations express th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random variables when each of the variables under consideration is subjected to inherent variability and measurement error. The linear structural method is more general than the classical regression, which is often used incorrectly in calibration of altimeter data or validation of wave model results. In this work the linear structural method is elaborated and applied for the adjustment of TOPEX/Poseidon (T/P) data by means of in situ measured wave data in the Aegean Sea. In addition, a comparison of the buoy and T/P data with the WAM wave model predictions is performed revealing an underestimation trend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