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推动荒漠生态气象工作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内蒙古荒漠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人民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是内蒙古气象局党组"六项举措"的重要内容。根据内蒙古荒漠区生态、气象特点和气象部门实际,结合目前开展的荒漠生态气象工作,文章系统阐述了荒漠生态气象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目标、工作重点方向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锡林郭勒草原生态恶化与沙尘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沙尘暴天气的增加与生态环境恶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气候的变化是锡林郭勒草原严重退化、沙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从沙尘暴天气特征的变化也反映了生态恶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武汉市植被覆盖变化监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2003-2008年(每年8月)的MODIS遥感数据,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像元二分模型原理,对武汉市近6 a来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遥感监测,并分析了2003年8月和2008年8月2个时期不同等级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面积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6 a来,武汉市植被覆盖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度由2003年的59.5%上升到2008年的65.1%,其中高植被覆盖度的面积明显增加,增幅高达68.26%,反映出武汉市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但局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人类活动是城市植被覆盖变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城市生态健康与环境污染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和土壤污染体等方面,对中国城市生态健康面I临的问题和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城市生态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日益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修复的建议,认为保持生态健康,城市环境污染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措施结合生物修复,是构成生态修复的重要要素。在实际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更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应该进一步增强城市生态健康意识,复合的城市生态系统还需用系统、生态的方法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修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的好坏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风素,人类的活动和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而气候是影响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近20a额济纳旗的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气候变化的事实.讨论提出额济纳旗生态维持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生态功能分区与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促进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及展, 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 对辽宁省域进行了生态功能分区, 共划分出4个生态区、15个生态亚区、47个生态功能区, 并提出了生态服务功能重要区域。  相似文献   

7.
陈述了沙尘暴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当前国内外对沙尘暴的新认识,指出土地荒漠化是我国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沙尘暴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陈述了沙尘暴的概念、形成条件及当前国内外对沙尘暴的新认识,指出土地荒漠化是我国沙尘暴形成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治理沙尘暴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基于遥感反演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评估方法引进到三维生态足迹模型中,利用足迹广度和足迹深度两个指标,以“国家公顷”为计量单位,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计算并分析了桂林市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生态承载力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利用经济评价指标(GDP)和生态足迹指标,定量评估了桂林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结果表明:2000—2018年桂林市的生态承载力略微增加,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均呈现出一致的先增加(峰值在2010年)后下降趋势;各土地利用类型对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贡献率有较大的差异,社会经济建设中各类土地的需求和供应水平不对等。足迹广度除2005年稍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基本呈现出增长趋势,而足迹深度则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自然资源过度消耗是影响桂林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00—2018年桂林市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2010年以后第三产业逐渐在经济建设中占主要地位,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报告表明,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效应为弊大于利;人类必须通过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要素如何变化,相关生态现象与生态过程机制如何,生态问题及其机制如何,均需要全面监测及综合评价才可能通过构建模型、建立基准进行风险预警.这也是目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及维护生态稳定性的客观需要.生态要素影响并制约着区域气候特征,而特定气候也不同程度地反馈于生态过程,产生不同的生态效果,这些问题的本质就是生态气象耦合关系问题.生态气象就是在生态学及气象学交叉与融合的背景下产生的新学科,并结合相关学科及遥感等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学科内涵.未来生态气象监测评估及预警将全面展开,生态科学研究与气象业务服务也将紧密融合,生态气象评估方法趋于规范化与标准化,"互联网+"理念将促进"生态物联网"与生态气象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本研究对于美丽中国及生态文明建设(ECC)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分区试验观测数据和2004—2013年近10年灵丘县3个区域的月平均气温、月平均降水量和无霜期日数等资料,结合走访调查结果,分析灵丘县苦荞麦生态分布与气象条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北山区是灵丘县适合苦荞种植的主要区域,该区域海拔较高,无霜期较短,气候凉爽,风速较大,这种小气候特征与苦荞麦生长发育习性相吻合。南山区和川下区海拔较低,无霜期较长,气候温湿,风速较低,加上人均耕地较少,苦荞麦种植以救灾填闲为主。研究气象条件对苦荞麦生态分布的影响,结合科学的田间管理,对灵丘县苦荞麦生产向优质化、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象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意义重大,将气候指标作为自然能源对有机水稻的投入,在有机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中起着那些重要的作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4年的考察和试验、示范,解决了怎样充分利用气候生态资源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态气象灾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生态气象灾害的定义、类型与特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危害特征,包括危害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主要危害;气象因子对7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影响;生态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评估;生态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与防御措施和恢复重建技术等5个重要方面的内容。生态气象灾害是我国一种综合性的、重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特点:具有累积性与长期性、难恢复性和不可抗逆性。它不仅直接危害到生态系统本身的健康,使生态系统严重恶化,还极大地危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最终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气象灾害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新型而又重要的领域。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和林格尔县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和林格尔县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人均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和林格尔县发展需要所占用的生态服务已经超出了其本身可承载的能力;和林格尔县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历年生态足迹构成来看,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占整个生态足迹的比重很大,是影响和林格尔县生态足迹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综述生态气象灾害定义、类型和特点,分析广西4种主要生态气象灾害的气候成因,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气象灾害现状与危害。气象因子是生态气象灾害产生、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强降雨、干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以及气候变化是导致广西生态气象灾害的主要气象因素。近年来,广西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气象灾害得到有效控制,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入侵仍在持续。  相似文献   

16.
县域生态足迹动态变化分析——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和林格尔县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7年间,和林格尔县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偏低,导致人均生态赤字越来越大,和林格尔县发展需要所占用的生态服务已经超出了其本身可承载的能力;和林格尔县每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呈逐年下降趋势;从历年生态足迹构成来看,耕地和化石能源用地占整个生态足迹的比重很大,是影响和林格尔县生态足迹变化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主编语     
生态气象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它以包括大气环境在内的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天气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学、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生态系统诸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变化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退化等问题直接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未来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和负面影响,如何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演变,适应环境变化,需要将气象学和生态学结合起来开展交叉研究,探讨各相关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因果关系,这是生态气象学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水生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江作为我国最长的河流,其流域的生态环境与天气、气候变化对于沿江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万里长江,险在荆江”的荆江流域,夏季的强降水使得这片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流域始终面临着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的威胁。因此,研究该流域的生态气象特征,对于这里以农业、水产养殖业为特色的地方经济、及清洁环境和健康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的气象服务价值。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在生态气象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对一些科技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总结,本期以“刊中刊”的形式集中刊登了依托于荆州市气象局的“江汉平原生态气象遥感监测技术协调创新中心”有关成员单位在湿地生态与农业气象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文章。本期“进展报告:长江生态气象”在荆州市气象局的支持下,展示了该局科研业务人员独立或与高校等机构学者合作,在江汉生态气象方面近年来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研究分别从产量预报(P36)、洪涝灾害(P51)、农作物遥感(P58、P72)、水体遥感(P85、P91)以及流域生态环境保护(P105)等不同角度阐述了生态气象领域在当地的研究进展,这些研究与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7—2021的Landsat8/OLI影像,综合湿度、干度、热度、绿度4个指标,通过空间主成分分析方法(PCA)构建RSEI综合指数指标,借助遥感质量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丹霞山近5年生态质量变化。结果表明:(1)RSEI指数可以从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生态角度综合表达丹霞山的生态质量,绿度和湿度对生态质量起积极作用,其中绿度对RSEI的贡献度最大,表明植被是丹霞山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近5年丹霞山RSEI指数均在0.68以上,其中2021年较2017上升了20.6%,表明丹霞山的生态质量整体水平较高,且生态质量呈上升趋势;(3)2021年生态质量为良级以上的面积占了丹霞山绝大部分面积,生态质量为优级的面积较2017年增幅达到65.94%,表明近5年丹霞生态质量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东北区域水体密度指数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体密度指数是生态质量气象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提出了一种利用MODIS遥感数据估算水体密度指数的方法,首先利用水体与地物遥感光谱特性的差异,对指示性水体的面积进行精确识别和提取;通过选择不同时相MODIS数据与地而水文观测资料建立统计关系模型,实现对区域水环境面积的估算;最后计算归一化权重系数,实现东北地区水体密度指数的估算。  相似文献   

20.
生态水文过程是生态水文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是生态系统中水文过程和生态过程通量变化问的互馈关系。油蒿(Artemisiaordosica)作为我国特有的优良固沙物种,在荒漠生态系统重建与恢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生态水文学为指导思想,综述研究了降水、冠层降雨再分配、根系水分再分配、土壤水分变化、蒸散发以及油蒿群落演替等生态、水文过程中油蒿与水文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现存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应关注的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