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山东禹城取得了富铁矿找矿重大突破,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但区内尚有多处局部异常尚未查证。该区新生界厚度大(900~1100 m)、磁铁矿体埋藏深,矿体引起的地球物理异常弱,找矿难度大。为系统总结该区磁铁矿异常特征,为钻孔部署提供依据,重点剖析了禹城李屯地区航空重磁平面异常特征、地面高精度磁测异常特征,总结了矽卡岩型铁矿主要重磁异常找矿标志,主要为化极磁异常、剩余磁异常、垂向导数和总梯度模的异常中心,圈定了叠道村和于庄村2处找矿靶区。通过地震约束下的2.5D重磁剖面反演,推断了矿体赋存位置,指导部署了验证钻孔孔位,经钻探验证在禹城市李屯地区叠道村异常取得重大找矿新突破。研究成果对于该区下一步找矿勘查和其他深覆盖区矽卡岩型富铁矿找矿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吕士炳 《福建地质》2010,29(2):115-119
永安黄年山铁矿区是在煤矿预查时发现深部存在有磁性体,遂开展了高精度磁测,发现低缓磁异常,推断其由隐伏磁铁矿(化)体引起,后经钻探得以证实。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认为该区磁异常是深部找矿的有效标志。  相似文献   

3.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成矿地质背景、构造特征分析了该区航磁异常特征,并依据知矿(床)点的分布及成矿规律对祁漫塔格地区成矿带进行了划分,筛选了一批重点找矿异常,建立了以航磁异常信息为主的综合找矿标志,进而圈定了多个多金属找矿远景区段。对该区下一步矿产勘查部署提供重要依据,并为地面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航磁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找矿效果,深入研究了2000~2004年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该区开展的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调查资料,对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航磁异常,经地面踏勘,总结了航磁局部异常与矿产的对应关系,阐述了利用航磁资料直接找矿的效果,为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5.
在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开展地质找矿任务十分紧迫。磁法在辅助金属矿深部找矿方面效果良好,研究该区磁异常特征可为深部找矿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通过梳理白银厂及其外围1∶50 000地面高精度磁法和航磁实测资料,阐明了该区的岩(矿)石磁性、磁场分布和局部磁异常等特征。利用多种位场转换处理法结合多点实测校正的方法,综合分析磁异常与地层、岩浆岩、构造、矿化蚀变等成矿条件之间的联系,圈定局部磁异常20个,解译断裂构造18条、隐伏—半隐伏岩体6个,并对圈定的局部磁异常进行了解释推断和分类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白银厂铜矿深部及外围地区成矿潜力较好,综合区域成矿规律和地质成矿背景,归纳地球物理找矿信息,进一步优选出找矿远景区7处。研究找矿远景区的特征,指明找矿方向,分析成矿潜力,以期为后续资源勘查提供磁异常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青海东昆仑那陵郭勒河东铁矿床磁异常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洪普 《地质与勘探》2009,45(3):304-311
为了研究那陵郭勒河东铁矿区磁异常源,时该区矿石进行了光谱半定量分析、多项化学分析、组合分析和铁矿物物相分析.对成矿起重要作用的早石炭世灰岩及大理岩、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及黑云母钾长花岗岩、矽卡岩及含矿矽卡岩矿体的磁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对磁异常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矿区磁异常进行了二维反演.结果认为:1、矿石中Fe2O3含量高,大于20%,Tfe含量高达35.86%以上,其中Mfe 28.17%~50.79%,平均35.37%,铁矿石多为原生矿石;2、磁铁矿石磁性强,远高于其它地层、岩体,因此,矿区矿体是引起磁异常的主要因素;3、矿区磁异常的形态、范围及磁异常梯度带与产于矽卡岩内矿体的分布极吻合,本次测制的剖面△T曲线及其二维反演结果也显示,矿区磁异常是由含矿矽卡岩引起的;4、矿区磁异常与磁铁矿体吻合性较好,具有开展磁法工作的良好地球物理前提,下一步深部找矿及外围找矿应安排在磁异常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7.
杨雪 《地质与勘探》2015,51(6):1033-1040
梧南航磁异常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该异常区于1978年发现两条近于平行的正磁异常带沿北西西向展布,航磁异常特征非常明显。笔者通过对梧南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成矿环境、岩(矿)石物性及航磁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了梧南地区航磁异常引起的原因,进而推断两条沿北西西向展布的航磁异常带上,叠加的几处局部升高强磁异常可能与隐伏的磁性体有关。鉴于此,笔者以异常带上的新C-1978-127航磁异常为例,对航磁异常进行定性分析,并利用2.5D拟合技术进行定量拟合计算,推断航磁局部强磁异常可能与隐伏的磁铁矿有关。依据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航磁定性分析及定量计算结果,建立了该区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标识,并进行了找矿远景分析,认为区内新C-1978-127、127-1、127-2、127-3、127-4等5处局部强磁异常找矿潜力较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东部的翁泉沟硼矿是一个超大型硼矿床,B2O3矿物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1/4以上,利用1∶5万航磁、1∶20万区域化探和区域重力等资料,对翁泉沟硼矿周边地区硼矿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新实测的1∶5万航磁异常与已知矿床(体)具有非常良好的对应关系。除已知矿床(体)的航磁异常外,在区域化探硼元素异常所指示的含硼岩系分布区还有一批航磁异常分布,而且这些航磁异常与剩余布格重力异常相互套合,说明这些异常是由强磁性、高密度地质体引起的。通过对航磁异常进行反演计算,结合研究区各类岩石物性资料,认为研究区硼矿找矿潜力巨大,具备发现新的大型以上硼矿床的条件。合理部署勘查工作,有望大幅提升该区硼矿资源量。开展硼矿找矿工作时要特别注意以往关注度不高的条痕状花岗岩出露区内航磁异常的硼矿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春雨  姚卫星 《西北地质》2010,43(4):300-306
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找矿区域之一。2008年国土资源航遥中心开展的1∶5万航磁勘查工作反映该区总体磁场较弱,单个磁异常强度较低,但反映的磁异常信息较为丰富。通过开展1∶5万航磁异常查证工作,认为航磁异常较全面、客观的反映了该区的地质、构造及矿化特征,查证磁异常均与一定地质体或矿化对应。该区以铅锌矿化为主,多金属矿化常见,矿化类型以矽卡岩型为主,航磁异常主要表现在局部磁异常升高、正负磁异常过渡带部位,低缓磁异常转折部位等。矿致异常形态多样,较难识别,应以通过航磁异常间接找矿为主,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有效加快新疆东昆仑祁漫塔格一带矿产勘查开发进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云南武定地区1:5万磁测和重力资料综合分析研究,确定了局部重力高异常(带)42个,重力低异常41个,5个重力有利找矿远景区;对该区磁异常特征分析,获得磁(ΔT)异常86个,确定了4个有利找矿远景区。结合地质、、重力、磁测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划分断裂61条,提出了铜、铁找矿找矿有利地段及远景区,为武定地区寻找隐伏铁铜矿床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徐宿弧(安徽段北部)弱磁异常特征及其认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查明徐宿弧(安徽段北部)隐伏岩体的赋存状况,圈定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部位及找矿靶区并推测赋矿部位,是实施徐宿弧(安徽段)金多金属矿成矿背景调查的主要任务。徐宿弧(安徽段北部)为弱磁异常区,实测磁异常形态凌乱且难以识别。首先通过化极、滑动平均、匹配滤波、垂向一阶导数及向上延拓等方法进行多方法多参数变换数据处理,从弱磁异常中提取形态规则、易于识别的低缓异常; 然后对处理结果进行甄别对比,筛选出异常形态特征有利于地质解释的磁异常图,即: 低缓磁异常为叠加异常,总体呈NW方向延伸,覆盖面积较大,次级异常呈NNW-NE方向西凸的弧形延伸至前欧盘。同时,依据徐宿弧(安徽段北部)的地质背景及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实测磁异常与前欧盘闪长玢岩引起的磁异常特征,推测引起低缓异常的磁性地质体为隐伏中酸性复式岩体。该研究为徐宿弧(安徽段)金多金属矿成矿背景调查的综合解释及圈定找矿靶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正富 《地质与勘探》2018,54(3):584-591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开展了1∶5万高精度航磁测量,项目组通过总结测区内的岩(矿)石磁性规律,分析磁场特征及研究区域成矿模型,精选了部分航磁异常来开展地面查证,取得了较好的金矿找矿效果。本文研究了在青海巴颜喀拉地区、利用高精度航磁测量成果快速高效找寻金矿及有色金属矿的技术方法,总结出不同区域的磁场背景与岩(矿)石磁性特征,其构造破碎蚀变带引起的磁异常并不相同,可能是负磁异常,也可能是正磁异常,并认为研究一个地区的磁异常特征,首先要研究区内的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13.
在对银根-额济纳旗(银-额)盆地出露的岩体的磁性特征和航磁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局部重力异常资料和前人在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航磁异常与岩浆岩之间的联系,定量拟合解释了盆地东部地区的一条重磁剖面,进而探讨了岩浆岩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各类岩体磁性分布不均匀,哨马营东南侧的中性岩、银根附近的中性和酸性岩磁性较强,而其它地区出露的岩体的磁性则为弱磁性或无磁性,并且基性岩总体表现为弱磁性;区域磁异常反映了磁性基底的特征,额济纳旗西侧、苏亥图—乌力吉—苏红图一带区域磁力高异常是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绿园—特罗西滩—因格井和银根—查干德勒苏一带区域磁力低异常是前二叠系中浅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哨马营北—特罗西滩、苏亥图西—因格井—乌力吉—查干德勒苏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酸性岩所引起,哨马营—陶勒特—特罗西滩东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性岩体所引起,绿园—务桃亥—因格井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沉积盖层中磁性物质所引起;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银-额盆地磁性侵入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西部银根-额济纳旗盆地航磁 异常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银根-额济纳旗(银-额)盆地出露的岩体的磁性特征和航磁异常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局部重力异常资料和前人在区域地质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航磁异常与岩浆岩之间的联系,定量拟合解释了盆地东部地区的一条重磁剖面,进而探讨了岩浆岩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根-额济纳旗盆地各类岩体磁性分布不均匀,哨马营东南侧的中性岩、银根附近的中性和酸性岩磁性较强,而其它地区出露的岩体的磁性则为弱磁性或无磁性,并且基性岩总体表现为弱磁性;区域磁异常反映了磁性基底的特征,额济纳旗西侧、苏亥图—乌力吉—苏红图一带区域磁力高异常是古元古界深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绿园—特罗西滩—因格井和银根—查干德勒苏一带区域磁力低异常是前二叠系中浅变质岩系的反映;额济纳旗、哨马营北—特罗西滩、苏亥图西—因格井—乌力吉—查干德勒苏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酸性岩所引起,哨马营—陶勒特—特罗西滩东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中性岩体所引起,绿园—务桃亥—因格井一带局部磁力高异常主要由沉积盖层中磁性物质所引起;区域性大断裂控制着银-额盆地磁性侵入岩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获取突泉盆地航空物探基础地质资料,为油气调查评价提供参考,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该盆地开展了1:10万航空重磁综合调查工作。利用最新的航空重磁资料及实测岩石物性数据,对突泉盆地及其邻区重磁异常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航空重磁异常与地层展布、断裂活动、岩浆岩体的分布关系,重点探讨盆地的基底性质。结果表明,研究区航空重力异常与航磁异常在强度、范围、形态、梯度和走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区断裂体系分布与重磁场特征明显相关,NNE-NE向、NW向及NE向3组断裂明显控制盆地沉积岩体及岩浆岩体的展布,盆地基底由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和前古生界中等变质岩系构成。  相似文献   

16.
安徽青阳—芜湖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重要地区之一。为进一步寻找新的矿产地,2017年在该区进行了1∶5万航空磁法测量。在岩性填图工作中,开展了系统的岩(矿)石的磁化率调查,经分类统计实测资料,总结区内地层、侵入岩等各类岩(矿)石的磁性特征。结果表明:沉积岩一般呈弱磁性或无磁性;火山岩不发育,仅在白垩系、奥陶系个别地层有凝灰岩出露,有一定磁性;侵入岩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具有一定的差异,可引起强度不同的正异常。不同岩性间磁化率差异为航磁岩性填图提供了依据。将实测磁化率应用于航磁岩性填图,圈定了姚村、麻姑山(推测隐伏)、桥头埠(推测隐伏)等岩体。该研究结果为该地区进一步找矿提供了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7.
安徽宣城茶亭铜金矿是皖东南首次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金矿。近年来在该地区实施的一系列物探工作以及验证物探异常获得新的找矿成果,区内铜多金属矿与岩浆活动十分密切,中酸性侵入岩能引起地磁异常,碳酸盐岩能引起重力异常,黄铁矿、黄铜矿能引起可控制音频大地电磁(controlled source audio magnetotelluric method,CSAMT)低阻异常,研究发现茶亭斑岩型铜金矿物探异常特征为: 低磁、高重力场、CSAMT低阻。根据上述综合找矿信息,在茶亭斑岩型铜金矿外围深部找矿中发现了新的含金隐爆角砾岩体以及铅锌矿体,指明了茶亭外围找矿方向,为进一步的找矿突破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郭惠莹  杨长保 《世界地质》2018,37(1):243-249
为了解不同时代火成岩的航磁异常特征,对东北地区1∶20万的航磁资料进行了化极、向上延拓及垂向导数的处理。通过与地质图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研究区火成岩的航磁特征:区内广泛分布的各时代花岗岩表现出了不同的磁异常特征,寒武纪、石炭纪、三叠纪等时代的花岗岩表现为高磁异常,而二叠纪及侏罗纪花岗岩表现为低磁异常,其中磁异常最高的岩性为石炭纪花岗岩,磁异常最低的是二叠纪花岗岩。测区内存在的喷出岩-古近纪玄武岩磁异常较高,而更新统玄武岩并未见明显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9.
Based on the volum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measurements and mineral and lithologic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or 540 samples,the rock type,density,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rocks from northern Borneo were analyzed,and the applicability of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to the litholog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was assessed accordingl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3 types and 25 subtypes of rocks in northern Borneo,mainly intermediate-mafic igneous rocks and exogenous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with small amounts of endogenous sedimentary rocks,felsic igneous rocks,and metamorphic rocks.The rocks that are very strongly-strongly magnetic and have high-medium densities are mostly igneous rocks,tuffaceous sandstones,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The rocks that are weakly magnetic-non-magnetic and have medium-very low densities are mostly conglomerates,sandstones,siltstones,mudstones,and coal.The rocks that are weakly magnetic-diamagnetic and have highmedium densities are mostly limestones and siliceous rocks.The Cen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low densities and medium susceptibilities;the Mes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dium densities and medium-high susceptibilities;and the pre-Mesozoic rock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nsities and low magnetism.Based on these results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rock types,it was found that the pre-Mesozoic rocks produce weak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produce nega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whereas the Mesozoic igneous rocks produce posi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and the Cenozoic igneous rocks produce positive regional gravity anomalies.The regional high magnetic anomalie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South China Sea originate from the Mesozoic mafic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and the regional medium magnetic anomalies may be produced by the felsic igneous rocks and their metamorphic equivalents.Accordingly,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Mesozoic lithology i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shows that the Mesozoic sedimentary rocks are distributed over a large area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Thu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esozoic strata in this area have the potential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相似文献   

20.
在第四系覆盖区如何辨别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矿勘查工作采用重、磁手段一般非常有效,但在第四系覆盖区有基性岩体存在情况下,就会产生较强的重磁干扰,往往造成误判,因此,区分基性岩体与铁矿引起的重磁异常成为勘查工作的关键。以滦南杜蒿坨铁矿勘查为例,通过对磁法资料和重力资料的处理、解释,分析了基性岩体重磁异常特征及对铁矿异常的掩盖作用,总结了辨别铁矿异常的方法。并经钻探验证这些方法可靠和适用,在今后铁矿勘查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