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5月9~11日在徐州江苏省煤田地质勘探研究所,有关单位联合召开了“黄淮”区域构造与找煤研讨会。会议的学术报告从不同角度(航片、遥感、钻孔、物探、井下及地面地质资料)证实徐州地区存在大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0年12月14~17日在哈尔滨召开了黑龙江省东部找煤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60名,并邀请了中国煤炭学会、省科委、省地质局、省储委等单位参加。收到论文23篇。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为了解决本省能源问题,于1981年12月13—15日在南京召开了苏南东部煤田地质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4.
郭振明 《地质论评》1983,29(2):165-165
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2年11月22—28日,在昆明云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召开了南方含煤沉积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煤炭科学院地质勘探分院副院  相似文献   

5.
湖南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构造特征与找煤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湖南省的主要能源,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暴露区和浅部的煤炭资源已基本采完,因此,在隐伏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隐伏区找煤主要指“三下”(老地层下、构造下和红层下)找煤,而“老地层下和构造下”找煤主要是指利用推覆构造理论寻找新的煤炭资源。为了深化对区域构造和煤田构造发育规律的认识,为本区煤炭资源勘探和矿井生产地质保障提供新思路、开拓新领域,以当代构造地质理论为指导,结合已有资料,对白兔潭矿区荷田区段的煤田构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煤田的构造格局,提出了该区可能存在的两种构造模式,对该区找煤前景做出了科学评价,指出了可供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段。   相似文献   

6.
由本会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同省地球物理学会有关专业组织以及东南煤田地质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1993处物探学术研讨会”于11月11日至12日在省地震局召开。来自华东石油地质局、华东有色勘查局、省地矿局、省煤田地质局  相似文献   

7.
《地质论评》1986,32(1):98-98
由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和黑龙江省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黑龙江省中生代地层讨论会,于1985年9月1日在黑龙江省密山县兴凯乡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东北三省、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和华东区的生产、科研和教学单位,共85人。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7日,江苏省地质学会在南京召开了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江苏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处处长崔德庚,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江苏省地质学会秘书长朱士鹏等出席了会议。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江苏省地勘局、江苏华东有色地勘局、中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中石化华东分公司、江苏煤炭地质局、江苏地调院、建材江苏总队以及中石化江苏地质勘查院代表参加了大会。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袁晓军代表学会作了讲话。朱士鹏首先代表地质学会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江苏省地质学会地质档案资料专业委员会的批复”…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煤田地质特点与找煤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形成了湖南省煤田特有的赋煤地质特征,沉积环境与后期构造变形程度的差异,造就了各煤田、煤系、煤矿区赋煤地质特征的不一,也造成了湖南省煤炭工业价值、勘查阶段与开发强度的因地而异.新的找矿理论的应用,显示了老矿区深边部、红层下、构造下是湖南当今的重点找煤方向;涟邵煤田的测水煤系、郴耒煤田的龙潭南型煤系、涟邵及韶山煤田的龙潭北型煤系是湖南找煤的主要对象;湘中、湘南、湘东是找煤的主要区域;滑脱、推覆构造下的原地系统、向斜构造的平缓翼与转折端等是找煤的优先构造部位.传统遗弃层、岩浆岩下是湖南找煤的又一新思路,但宜探索前进;资源潜力巨大的低热值石煤,可以适度缓解湖南能源紧缺的压力.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联合召开的“华北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于1984年9月16日至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共计89个单位135人,包括煤炭部、地质矿产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的代表。山西省科协、山西省地质学会、山西省煤炭学会、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山西省煤管局和山西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同志亲临大会并讲了话,给会议以很大鼓舞和支持。中国地质学会  相似文献   

11.
由第一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广东煤田地质公司、湖南煤田地质公司和安徽煤田地质公司分别承担,中国矿业大学协作的《安徽省淮南煤田颖凤推覆构造与找煤研究》、《广东省兴梅煤田滑脱构造与找煤研究》、《湖南省涟邵煤田北段测水煤系滑脱构造的研究与找煤预测》以及《安徽两淮煤田推覆构造  相似文献   

12.
张焕清 《地质论评》1964,22(4):323-324
重庆市地质学会首届学术年会于1964年5月29日至31日在重庆举行。会议收到论文70多篇,分区域地质、矿床,煤田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测量三个专业组进行宣读和讨论。在大会上重点讨论的有四川盆地构造形成和重庆地区煤的寻找及利用等问题。对于四川盆地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13.
高文泰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煤田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他承担了第一次全国煤田预测的学术指导工作,为新中国煤炭资源勘查和煤炭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高先生积极倡导将板块构造理论应用于煤田地质研究领域,强调板块构造格局对中国煤田分布的控制作用,这从战略上指出了找煤方向;重视构造地质与煤田地质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中国煤变质特征和有关煤岩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强调构造格局和构造作用对煤变质的影响;注重加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提出隐伏煤田构造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法体系,并在找煤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高先生重视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煤田构造研究学中的应用,积极推动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地质学会、煤炭学会于1980年4月26日至30日在福州市召开了第一届煤田地质学术年会。会上交流了有关论文23篇,其中有区域地质构造、岩相古地理方面的成果,也有矿区、井田和矿井构造和地层方面的成果,以及数学地质方法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煤炭学会所属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全国首次煤岩学术座谈会,于1980年11月22~28日在山东泰安召开。来自全国的煤炭、地质、石油、冶金、科研和高等院校系统的11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共收到论文67篇,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可分为煤岩的命名、分类;煤岩学在煤炭、冶金、地质和石油方面的应用;煤成因的煤岩学研究;区域煤岩和煤质特征以及煤的变质规律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地层古生物专业委员会组织的“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讨论会”1984年9月16日在山西太原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89个单位135人。山西省科协、省地质学会、省煤炭学会、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的领导到会祝贺。会议收到论文及摘要86篇,  相似文献   

17.
我国卓越科学家李四光同志在谈到南方找煤问题时,曾强调指出要“根据构造的规律去寻找煤田和个别煤层分布的规律”;他认为:“煤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和构造体系有关系”。近年来,南方各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找煤勘探的实践中,愈来愈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论断的份量和意义。一些煤田地质队运用以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为中心环节的地质力学方法开展普查找煤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煤田地质工作者在开始探索如何更好地运用地质力学的方法和理论,在构造体系分类和构造型式鉴定的基础上,从改造和建造的结合来说明煤田地质规律,指导普查找煤工作。本文就几种构造型式与煤田分布的关系作一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1985年7月25—29日在河南省登封县召开了全国滑动构造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煤炭部、地矿部、化工部、冶金部、国家地震局和有关大专院校的代表,共计114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龙岩煤田深部地质特征及煤系地层之上的各类盖层特征分析,从沉积环境、同沉积构造及后期构造等方面,研究其对童子岩组煤系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其深部煤炭赋存条件及规律,通过勘查案例,提出隐伏区下找煤思路,即推覆体、滑覆体、红层、火山岩下找煤(简称"四下"找煤)。通过分析龙岩煤田隐伏区深部煤炭资源潜力,指出找煤方向,为该区煤田深部勘查和资源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构造控煤在采矿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现有资料对准东煤田构造研究较少,为使煤炭安全高效开采,需有针对性地进行煤田开采地质条件研究。以准东煤田构造特征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断裂构造信息,使用分形维数(分维)定量表征了构造复杂程度,探讨了准东煤田现今构造特征和构造动力成因,分析了构造特征对煤田开采地质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东煤田断裂以正断层发育为主,少量大型走滑断层;通过对构造复杂程度的定量表征,煤田大部分区域构造分维为0.5~0.9,表明煤田的总体构造格局较复杂。准东地区主要经历了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四期构造运动,其中在侏罗系煤层形成后,燕山期南北和东北向挤压应力对煤田改造作用较大,且在该期构造运动后准东煤田构造格局基本形成。受多期构造演化作用的控制,准东煤田形成了多种典型控煤构造样式:复向斜型褶皱构造划分了卡拉美丽山前凹陷带的构造格局;叠瓦式逆冲构造主要表现为构造上盘剥蚀严重,含煤性较差,而下盘煤系保存较好,两侧逆冲断层使得煤层遭受切割,煤层在断层的分界处工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增大了开采难度;推覆式构造主要表现为使煤系在垂向上重复出现,在煤田勘探时增加了找煤难度,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