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文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结合最优化技术手段,探讨了三角形热稳性聚晶性能的评价方法.用三角聚晶微型岩心钻头分别钻进了中粒石英砂岩、灰岩、黑云角闪辉长岩,根据钻进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切削具(三角聚晶)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
该文总结了在空气潜孔锤钻进时岩屑收集、分层、质量计算、岩屑的鉴定、描述等编录工作,并对这种钻进方法的地质效果、地质信息等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3.
水平定向钻进地层适应性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定向钻进的地层适应性对施工技术方案、钻具选择、参数选取和施工效益都有着重要影响。应采用钻进地层的岩土硬度、完整性和研磨性三方面指标,对比钻进技术工艺和技术器具特点,对钻进效率、钻孔的成孔和孔壁稳定性、以及钻具寿命等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评价,从而有利于大大提高水平定向钻进铺管施工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覆盖层钻进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覆盖层钻进的特点,提出了覆盖层钻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比较翔实地介绍了O.D.钻进法、ODEX钻进法、多孔底钻进法,以及SIM-CAS钻进法等先进的覆盖层钻进法。  相似文献   

5.
岩石硬度是反映岩层软硬、可钻性和爆破难易程度的重要指标,解译冲击钻进钻具响应信息可为原位、快速、定量评价岩石硬度提供新思路。采用高精度数字型位移、液压和转速传感器监测冲击钻机的关键传动部位,搭建了冲击钻机数字钻进过程监测系统。平行开展岩石硬度测定和冲击钻进正交试验,建立了各类岩石的钻进响应信息标准数据库,深入剖析推进压、冲击压、旋转速度与冲击耗能之间函数关系,并提出利用冲击耗能指数定量评价岩石硬度的方法。研究发现,推进压和冲击耗能呈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冲击压和钻进耗能拟合曲线为开口向上抛物线,各种岩石对应曲率半径不尽相同,但对称轴基本一致;钎杆转速对钻进耗能的影响可忽略。通过对单位体积钻进耗能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滤除了冲击钻进机械参数的影响,定义了可用于表征岩石硬度的新指标:冲击耗能指数η,其离散性小且与岩石硬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利用数字传感技术获取和解译常规钻孔的钻进过程响应信息,可在不额外增加勘测或试验工作量情况下测定岩石硬度,为工程现场直接评价岩体参数提出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4种解决坑道中钻进超硬岩层时出现的钻头不进尺难题,即调换钻头法、腐蚀法、投砂法、选用弱包镶钻头法,这些方法的采用有利于提高钻进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大直径孔硬岩钻进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在大直径孔硬岩钻进中主要采用的施工法、钻进设备和工艺的介绍及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大直径硬岩钻进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及多工艺施工,特别强调了“梅花点全套管施工法”在我国推广的技术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8.
吴俊贤 《探矿工程》2006,33(4):55-55,58
阐述了软硬交替岩层中钻探施工的困难,介绍了投砂钻进法的应用,分析了投砂钻进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非开挖管线施工技术的发展和趋势,包括可控的不可控制铺管方法,可控的方法有:定向或导向钻进法、水平螺旋钻进法、微型隧道法;不可控的方法有:气动矛法、夯管法水平顶杆法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进以往岩体质量评价时难以准确确定指标权重的缺陷,提出将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岩体质量评价。依据突变级数理论,选择岩体钻进速度、岩体声波速度、结构面间距、结构面摩擦系数、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等岩石质量指标为影响因素构建岩体质量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同时根据各影响因素对应的分类依据采用随机插值法构建学习样本,对学习样本数据预处理之后进行突变级数值计算;再次依据学习样本的突变级数值与实际经验等级值构建岩体质量评价的突变级数判据。最后应用检测样本对所构建的岩体质量突变级数评价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构表明,突变级数法高效适用于岩体质量评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钻井现场有机地球化学录井与油气识别评价技术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张居和  方伟  冯子辉 《地球化学》2002,31(5):464-472
在现场钻进过程中,尤其是在油基泥浆及各种添加剂烃类污染、地质录井难以确定真假油气显示的情况下,有机地球化学录井对确定油气显示有独特的作用。但由于其烃类污染对岩屑罐顶气、岩石冷溶烃、岩石热解等常规地球化学录井技术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检测数据通过校正污染后才能用于含油气性评价。为此,在现场开展了钻井泥浆及各种添加剂中烃类有机地化检测试验,对泥浆中轻烃(C1-C12)、萃取烃(C1-C35)和岩石冷溶烃进行动态检测,研究其烃类组成及变化特征,对钻进中真假油气显示、油气层质量及产能大小、油气烃类母质类型、储油层确定等及时作出解释与评价,为油气勘探与开发快速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灌注桩套管钻进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 《世界地质》1997,16(2):94-99
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采用的几种套管钻进法,并分析对比其优缺点,提出了套管钻进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钻进方法或多工艺施工,特别强调了潜孔锤跟管钻进方法在我国推广的技术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导向钻进法用三冀回拉扩孔钻头在复杂地层条件下的力学性质,推导了计算不同岩石的最优切削角公式,并得出常见岩石的最优切削角值,进一步对回拉扩孔钻头的结构形式提出了优化,为导向钻进法回拉扩孔施工达到最优钻进,提供了必要的力学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内蒙古达里湖环境取样钻探为例,针对环境科学钻探中精确取样、原位取样、原状取样及钻进效率问题,介绍了钻探器具的选择及优化改进,对活塞式钻具静压法、锤击法和顿钻法进行分析、探讨和评价。根据活塞式钻具钻进、取样特点,综合优选顿钻成孔法与双钻孔交替取样技术。结合施工技术实践应用情况,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活塞钻具施工技术,确保了取样质量满足地质科研要求,提高了钻进效率,降低了钻探成本。  相似文献   

15.
从项目后评价方法的特点出发,探讨了项目后评价方法在土地整理项目效益后评价上的应用,侧重分析了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成功度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4种方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特点,对指导我国土地整理项目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开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非开挖导向钻进实际轨迹的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开挖导向钻进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钻进中,由于钻进在地下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到得钻进中当前点的顶角、方位角和孔深,通过均角全距法原理,可以近似地描绘出当前钻孔的空间实际轨迹,并确定钻头的位置。应用这一原理,同时运用VisualBasic语言和AutoCAD绘图工具相结合的方法,编制一套应用程序,可以直接绘制出当前钻孔轨迹,并可实现对钻孔轨迹的调控,从而保证导向钻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一、概要过去,对PDC(金刚石复合片)钻头的评价是“钻进均质中硬岩具有优异的钻进性能,对于降低钻探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强度原因不能钻进非均质硬岩”。于此情况下,日本有关厂家开发出高温、硬岩钻进用新型PDC。作为“阳光计划”的一环,日本资源环境技术综合研究所着手研制镶焊新型PDC的地热钻头。  相似文献   

18.
张伟 《探矿工程》2007,34(8):1-3
介绍了一项取心钻进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成果。此研究将技术经济学研究的思想引入钻探技术设计,实现取心钻进方法的评价和优选。推导了钻进施工时间的计算公式,并对几种国内常用的或正在改进完善的取心钻进工艺方法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液动潜孔锤钻进方法是一种值得大力推广的高效钻进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永彬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A01):46-47,58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煤层气预探井的目的、设备机具配套情况。在一个钻进过程中可使用多种钻进技术:牙轮钻头普通工法钻进、空气潜孔锤钻进、绳索取心钻进。在绳索取心钻进中用 Ф114mm钻杆代替正规的绳索取心钻杆.可保证煤心采取率和提心速度,同时可避免绳索取心钻杆易断和井壁垮塌现象。实践表明多工艺钻进技术在同一口井中综合采用.可达到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钻进过程中泥浆性能依温度、压力、固相成分会呈现复杂的变化。根据井内情况要调整比重、粘度、造壁性等性能,其中调整粘度最为复杂。利用高温高压粘度计来评价温度、压力的影响,已发表了许多论文,但均难以再现井内的实际条件。最好能在钻进现场评价这些影响。钻进过程中泥浆连续地从地表——井底——地表进行循环,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较难测定。但在提下钻时,泥浆在井内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这些影响却是测定的。基于这种想法,连续测定了提下钻前后从井内返出的泥浆性能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