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针对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工作原理与数据特点,提出了可见—近红外波段高光谱成像仪,短波红外波段高光谱成像仪的系统光谱辐射校正方法,给出1级标准产品数据生成流程.该过程包括:背景噪声扣除,相对与绝对辐射校正,坏列检测与修复,光谱smile校正.最后,面向光谱辐射校正后数据存储给出了数据放大系数.为天宫一号高光谱数据的标准化产品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天宫一号高光谱成像仪的在轨运行、民用示范与定量化应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
传感器在获取地面信息的过程中,由于大气辐射及散射等原因,传感器得到的测量值与地物的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大气校正是消除辐射畸变,获取地面真实信息,实现遥感数据定量化的基础。研究运用FLAASH大气校正模块,对AVIRIS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选取典型地物,通过光谱曲线变化,植被指数进行校正结果评价,表明大气校正效果明显。且邻近像元纠正功能对其结果有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由于受到大气的影响,传感器接收到的辐射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地表反射光谱信息,因此,从遥感影像中去除大气的影响,即进行大气校正,是高光谱遥感数据处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文章介绍了EO-1hyperion高光谱数据的特点,以及用FLAASH(Fast Line of Sight Atmospheric Analysis of ...  相似文献   

4.
周平  王霞  唐新明  张过  张晓 《测绘科学》2015,40(1):22-27
文章设计了基于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传感器校正产品(一级产品)来生产系统几何校正产品(二级产品)的关键技术流程,通过构建传感器校正影像和系统几何校正影像间像素对应关系,以及传感器校正产品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提出并推导了系统几何校正产品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构建其有理多项式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生产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系统几何校正产品的几何精度较高,整体精度优于传感器校正产品,并能够满足1∶50 000立体测图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随着地理信息服务对数据更新要求越来越高,处理卫星遥感影像速度也要求越来越快.RPC无像控点校正遥感影像是目前较流行的快速遥感影像处理方式.资源三号遥感卫星是我国第一颗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其轨道定位和相机参数精度高,可以实现较高精度的RPC影像校正.本研究通过广西多个不同地形地貌地区的资源三号卫星遥感影像的RPC校正,分析其影像绝对定位精度以及多光谱影像与全色光谱影像的相对定位精度,评估进行快速无像控点影像校正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欧阳晓莹  周书贵 《遥感学报》2021,25(8):1633-1645
基于卫星数据的热红外图像模拟可以为热红外大气校正、地表温度和发射率反演和前期验证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也可以为热红外传感器的波段设置和优化提供参考。热红外图像模拟是进行热红外定量遥感研究的有效手段。本研究利用Terra星上搭载的ASTER(Advanced Spaceborne Thermal Emission and Reflection Radiometer)遥感数据所反演得到的地表温度和发射率产品,基于高光谱辐射传输模型,模拟8—14 μm(714—1250 cm-1),波谱分辨率为0.25 cm-1的星上TOA(Top of Atmosphere)高光谱热红外成像模拟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高光谱热红外图像数据的特点,实现了温度和发射率分离算法,以及对比了不同的基于图像的大气校正算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热红外图像模拟方法可行,能够为评价不同的大气校正、温度和发射率分离算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对吉林一号光学卫星的应急快速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CPU/GPU协同处理框架下,系统地探讨了光学遥感影像高性能处理方法。首先,实现光学卫星数据处理算法的GPU高效映射,将MTF补偿、传感器校正(包括波段配准和影像拼接)、系统几何校正等算法高效映射至GPU并行执行;在此基础上,为充分利用CPU高频化优势和加速I/O运算,利用Ramdisk技术在内存盘处理程序数据与结果输出,利用Intel C++Compiler编译优化框架。在GeForce GT 755M(GPU)、Mobile Quad Core Intel Core i7-4700MQ(CPU)的Windows系统环境下,对吉林一号卫星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原始数据进行0~2级产品的光学遥感影像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预处理算法相比,此高性能算法的处理时间缩短到了40s以下,最高加速比达到11.216,可满足对海量光学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应急快速处理需求。  相似文献   

8.
海洋水色CCD成像仪光谱非线性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权  崔敦杰 《遥感学报》1999,3(2):107-111
个理想的光学遥感器,在响应波段内光谱响应度是完全平直的,遥感器的输出与入射的辐射成完全的线性关系;而实际的遥感器并非如此,它的光谱响应度在响应波段内并不是平直的,这就使遥感器的输出不仅与入射的辐射有关,还与遥感器的光谱响应度有关,实际测量时,由于目标光谱形状的差异会导致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利用仪器定标时采用的光源光谱形状与实际测量时目标光谱形状对仪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校正会有效地减小由于遥感器的光谱响应非均匀性引入的测量误差。文中利用测得的海洋水色CCD成像仪的各波段光谱响应度,计算了已归一化为具有相同的带内平均光谱辐亮度的不同温度黑体输出,由输出结果可以看到,不同的光谱形状对海洋水色CCD成像仪的输出影响较大,为了减小由此引入的测量误差,文中对实验室定标用积分球光源和海洋水色CCD成像仪在轨工作时的典型输入辐亮度的光谱特性进行了等效黑体拟合,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了海洋水色CCD成像仪在轨工作时的光谱非线性修正因子。  相似文献   

9.
磁梯度张量系统测量精度受到单磁传感器系统误差与传感器阵列间非对准误差的严重影响。为了获得精确的张量测量输出,建立了单磁传感器零漂、标度因子与非正交角等系统误差和多传感器轴系间非对准误差的集成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十字磁梯度张量系统最小二乘非线性集成校正方法。相比两步标量校正,利用建立的集成数学模型能够一次性估计出十字形张量系统的48个误差参数,以"人造"平台输出为参考实现低成本矢量校正,极大提高了校正效率和参数估计准确率。仿真和实测表明,张量系统误差参数仿真估计准确率高于99.75%,实验校正后总场输出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2 nT,张量分量RMSE小于50 nT/m,参数估计具有较高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赵海娜  吴远峰  张兵 《遥感学报》2014,18(Z1):49-55
高光谱图像经过辐射校正后,消除了探测元的响应差异,能更好地满足专题信息提取的数据要求.利用探测元的列均值、列标准差等统计信息对天宫一号高光谱短波红外数据进行辐射校正检验,并基于GPU CUDA计算模型对均值归一化、矩匹配、相邻列均衡等3种相对辐射校正算法进行了并行计算优化.通过辐射校正计算流程拆分,CPU控制流程逻辑,GPU执行数据级并行计算,并建立CUDA的计算单元与数据单元的映射关系,获得5—7倍的计算加速比,这些辐射校正算法依据图像自身统计信息,且易于进行并行计算优化,满足实时校正的处理时效要求,为未来高光谱数据在轨实时辐射校正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胡文焘  池天河  彭玲 《测绘科学》2012,37(5):222-223,234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升,遥感数据的管理需求日益强烈,传统遥感数据入库方法自动化程度低。本文从遥感数据特点和遥感数据加工部门实际需求出发,对传统遥感数据入库流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套基于元数据的遥感数据自动入库解决方案,并自主开发了系统。该研究成果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地项目中实际应用,大大提高了数据加工部门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高性能计算技术的需求日益迫切,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的集群式系统实现技术开始逐步成熟。我国已对该项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应用到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当中,形成了集群式数字摄影测量系统Pixel Grid。相对于传统的摄影测量及遥感影像处理过程,集群式系统整合资源、集成技术,大大提高了数字摄影测量以及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乃至空间信息提取的处理效率。这也是目前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向娟  李钢 《现代测绘》2008,31(2):6-8
由于高光谱数据的海量高维特征,使得传统的信息系统难以有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高效地存储、处理、分析,表现等管理操作。因此如何采用新的技术来开发一个能有效管理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的影像管理系统,是当前高光谱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的一个瓶颈之一。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对当前影像管理系统的发展作了大量的分析,利用成熟的关系数据库和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一个方便实用的高光谱遥感影像管理系统以管理高光遥感影像和其他遥感信息,提高影像管理效率。系统已初步实现了多景高光谱遥感影像检索,可以任意加载、导入高光谱遥感影像,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遥感影像处理技术也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向深度学习转变,然而,用于遥感图像的训练数据集却十分稀少,且数据标注困难。本文将GIS技术与图像标注技术相结合,基于Flask Web框架设计一个可用于海量遥感数据的标注系统。该系统可用于海量遥感数据的数据框标注、数据类别标注,以及目标关键点标注,同时能将标注数据导出为深度学习训练最常用的COCO数据集和VOC2007两种格式。  相似文献   

15.
实现海量遥感影像快速处理的重要基础是高速影像数据服务。基于影像瓦片模型、分布式并行存储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遥感影像并行服务系统——瓦片服务系统,用于快速存储和访问以瓦片方式组织的遥感影像,为高速影像处理、实景城市等提供高吞吐数据服务。实验结果表明:瓦片服务系统具有快速存储和访问海量遥感影像的能力,在高速影像处理与影像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海洋监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加快地方海洋监测能力建设,构建省级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十分必要。介绍了河北省卫星遥感海洋应用平台的总体设计思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该平台将国家遥感数据分发单位、地方业务化监测单位、现场观测单位有机联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卫星遥感数据与现场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产品生产、数据管理、成果发布至精度评价的全业务闭环流程,实现了海洋环境常规监测业务系统后台全自动化运行,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河北省海洋遥感监测能力和服务能力,为地方海洋遥感监测平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能遥感卫星与遥感影像实时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密  杨芳 《测绘学报》2019,48(12):1586-1594
传统的卫星遥感系统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模式无法满足卫星遥感影像大众化和实时化的应用需求,亟须发展智能遥感卫星系统,以解决遥感影像在轨处理和智能服务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智能遥感卫星的发展;然后对智能遥感卫星在轨处理架构、服务模式和在轨处理所涉及的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珞珈三号01星的设计和研制,探讨了珞珈三号01星的服务场景和服务模式,并对5G、6G和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智能遥感卫星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红林 《东北测绘》2014,(6):134-136,139
在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实验区朔州市资源3号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处理中,需要使用多种软件处理遥感影像数据。本研究结合多种处理流程和技术方法,通过对处理后的影像数据分析比较,找到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的最佳途径,重点分析了卫星遥感影像的纠正方法,为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提高多源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效率和质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以HJ1卫星数据为实验数据,通过运用遥感处理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完成实验区遥感反演作物长势指标体系研究,并将农情监测数据进行web发布。为高分数据迅速投入使用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与实现途径,同时为农作物估产的运行化遥感提供了标准、快速的农情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经成为卫星遥感数据大国,但是在多源异构海量遥感数据的系统建设和技术研发方面,现行的遥感数据存储、处理以及服务技术将面临很大的挑战。本文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式,设计了一套"空间-属性-体化"的多源异构卫星数据标准化数据结构,开发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一体化管理应用原型系统,实现了多源异构卫星数据的自动化入库、统一查询检索和多样化处理等功能,为多源异构卫星影像数据及其辅助元数据的一体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