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邹伟林 《地质与勘探》2024,60(1):177-184
目前,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化发展面临着海量数据组织、管理和可视化显示等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顺应国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趋势,提出并实现了城市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技术,构建地质三维模型分级数据,按照不规则四叉树结构形成LOD数据;基于构建的三维空间网格码规范编码,运用降维、非布尔运算的方法,实现最大精度化的地下空间模型数据无限逼近的融合;并采用多渲染引擎的混合渲染架构,支持DirectX、WebGL(OpenGL ES)、OSG(OpenGL)和游戏引擎(Unreal Engine)等多引擎渲染,实现TB级地下时空数据的真实感可视化与高效调度,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分析支撑。  相似文献   

2.
GIS地表塌陷计算的有限棱柱法及三维数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强大信息管理和可视化功能的GIS已在地下硐室开挖、矿山采掘、边坡等许多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给出了一种用于地下开挖变形描述和应力分析的方法——有限棱柱法,并就该方法与GIS集成中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组织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基于GIS的虚拟地质体地下开挖变形描述与评价计算的三维可视化系统,并对多语言集成模式和数据可视化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还给出了该方法的工程应用实例,对该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正>三维地质建模(3D Geological modeling)是国际上一门综合运用现代空间信息理论来研究地质体及其内部物理、化学属性的数据组织、信息处理、空间建模与数字表达,并运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真三维的再现与交互的科学与技术(Houlding,1994;Caumon等,2009;Wu等,2014;2015)。其中三维可视化技术是描绘和理解模型的一种手段,是数据体的一种表征形式。它能够利用大量数据,检查资料  相似文献   

4.
陈国良  张勇慧  盛谦  刘修国 《岩土力学》2011,32(11):3393-3403
基于MapGIS-TDE平台,利用山区公路勘察设计数据,研究了公路边坡地表、地上及地下模型的三维构建方法,提出了地表模型中未开挖坡面、开挖路面及开挖坡面3类子模型的约束表面构建方法。采用"基于要素面向实体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实现了三维数据的组织及存储,相对其他的数据模型,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基于位移和雨量监测数据,实现了三维环境下的实时关联查询和统计,可为公路滑坡的监测预警提供实时分析资料。利用以上方法对湘西常德-吉首高速公路某边坡进行了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八叉树结构的可视化三维位场正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八叉树数据结构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可视化人机交互正反演方法,应用该方法可以构造复杂的三维位场模型,计算出其正演场值,通过人机交互界面,使模型与数据在整个正反演过程中可视化、形象化。该方法不仅可以进行均匀物性分布正反演,也可以进行非均匀物性分布正反演,而且在多种地球物理参数可视化联合反演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余翔宇  徐义贤 《地球科学》2015,40(3):419-424
地质采样信息不足是制约深部三维地质建模的重要因素, 深部物性探测数据由于其易于获取而能够有效形成可视化模型.结合这一特点, 在地质调查项目工作中探索出了一种基于物性探测数据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它首先利用岩石样品物性测量实验数据提取出物性参数及其对应地质属性的映射关系, 然后将不同地球物理方法所获取到的物性数据进行综合建模并解释, 最后将解释后的可视化模型转换为地质三维模型.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项目中的一些深部地质三维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7.
现有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的操作过程十分烦琐、复杂。为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建模的直观性和模型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GIS协同AutoCAD和Google SketchUp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介绍了GIS结合AutoCAD和Google SketchUp构建三维地层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之后,阐述了地质数据的处理和三维地质场景的构建过程,并重点阐述了地层表面的绘制、地层三维体模型的构建和可视化关键技术。最后利用C#语言基于SceneControl组件开发了三维地层模型可视化系统,并对构建的地层模型进行了展示。系列实验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具有简单易学、可操作性强和流程化的特点,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素模型的三维显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矿产资源勘探数据的特点,研究了适合地质体信息三维可视化的体绘制模型和空间插值算法。基于IDL软件平台,开发了三维数据可视化软件;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地将地质体的物性特征展示出来。最后,以内蒙古某金属矿床钻孔资料为例,对建立的三维可视化方法技术进行了应用检验,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主要就工程地质勘查数据可视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数据组织,系统的结构及其构建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讨论,并对系统开发中涉及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文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证明该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指出了该类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将变密度三维海水入侵模型(SUTRA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有机集成开发出可视化海水入侵数值模拟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了GIS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及其可视化功能,实现了SUTRA模型的可视化构建1、含水层空间和模拟时间的可视化离散、各种参数的可视化赋值、模型的可视化模拟及其模拟结果的可视化表达等功能,为海水入侵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模拟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地质体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传统的二维GIS无法满足实际地质工作中对复杂地质体的描述和模拟,构建三维实体GIS成为目前GIS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地质体三维模拟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实现,探讨在已有构模方法的基础上应用Dephi、SQLServer2000、OpenGL图形库和传统的二维GIS数据(Geomedia数据)相结合,针对地质体的不规则性,采用线框模拟的方法来构造三维地质体,生成高真实感三维立体模型,并可进行地质体的储量计算.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棱柱体的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形象表达地层信息的真实形态及构造要素的空间关系而应用广泛,建立了一种以三棱柱体作为基本体元来实现三维地质体可视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三角形的自分解并且充分考虑地质体内所存在的断层等地质现象,在引入虚拟钻孔的基础上,建立三维模型,该模型通过自分解而实现地质体内部信息的显示,最后用实际资料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殷跃平  胡海涛 《地质论评》1996,42(2):174-186
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的开发涉及到众多学科。本文运用结构矩阵法建立了综合且优化的专家知识结构模型,探讨了专家知识定量表述的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为专家知识的获取和定量表示提供了基础。运用专家系统工具M.1开发了重大工程选址区域地域壳稳定性评价专家系统(CRUSTAB),含610条规则,200个事实,属于中型专家系统。最后,介绍了该系统在广东核电站选址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节理岩体三维块体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结构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节理岩体三维块体系统的数据结构直接关系到三维块体计算程序开发的难易及程序运行的效率。由于岩体三信块体的任意性、复杂性,使其数据的组织有相当的困难,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在C++语言环境下,对三维块体系统的数据结构进行了研究与开发,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铅同位素在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探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建芳  张刚阳 《地质找矿论丛》2009,24(4):322-328,348
铅同位素用于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方法主要有:模式年龄法、PbSL等时年龄法、构造模式法、Δβ-Δγ图解法以及直接对比法。其中单用模式年龄来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已逐步淘汰,只能用通过合理模式计算的模式年龄来进行检验或佐证;铅构造模式因提出时没有考虑中国的地质问题而遭质疑;Δβ-Δγ图解法虽然考虑到中国的地质问题但仍需接受检验;而直接对比法是示踪成矿物质来源最有效、最直观的方法。此外,矿石全岩Pb-Pb等时线定年在一些矿床中应用获得成功,通过剔除系统样品中的后期干扰样品,可以使矿石全岩Pb-Pb等时线定年变得更加精确。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开始走向应用于化探与找矿评价,特别是运用铅同位素三维空间拓扑投影特征值V1和V2进行隐伏矿深度预测和资源量评价的铅同位素系统剖面化探方法,使铅同位素化探方法得到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测量的限差关系、精度和方法,并应用到晋城成庄矿三维地震勘探测量放线工作中,提高了三维地震勘探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比例尺的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在计算机软硬件平台支持下,进行浅层岩层产状的测量和计算,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野外测量.该方法利用数字地面高程和高分辨率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数据,建立研究区域的三维场景,在计算机辅助下实现动态实时测量各种浅层岩层产状.通过选取和测量岩层上10个以上点的三维空间坐标,并利...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研究核函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岩溶水系统线性、非线性核函数模型,运用多目标线性、非线性规划识别核函数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把这一理论及模型运用到赵各庄矿坑涌水量预测中,获得了较满意的模拟,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9.
CAD软件在工程地质三维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如何快速、准确地建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一直是众多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虽然三维地学模拟软件具有很好的三维地质建模能力,但是由于数据结构的差异,采用他们现行三维地学模拟软件建立的地质模型难以导入数值模拟分析软件中,以为相应工程问题的数值模拟服务。目前,随着各种CAD、CAM软件行业的的飞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三维建模软件,而且这些软件大都与现行数值分析软件有着良好的数据接口功能。据此,本文提出了采用现行CAD软件来建立工程地质体的三维模型,使得建立的模型达到既可视又可算的目的。将其应用于云南某高速公路边坡的三维建模中,证明了该法具有方便、快捷和合理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