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1引言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要考虑项目所在地气象环境、地质和地理环境、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和发生雷电的可能性及后果,将这些诸多因素以数值或参数罗列表达,通过公式或绘图方法计算出项目雷击风险值与可承受的风险最大值,然后进行比较,进行经济损失、人员伤亡风险值估算,提出雷电防护设计指导。大气雷电环境评价是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雷电监测网数据是进行大气雷电环境评价的基础要素,通过统计雷暴日、闪电定位、大气电场等数  相似文献   

2.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省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利用气象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专家打分等方法,从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形成了较完整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对安徽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以及皖南山区高海拔地区,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淮北地区,与灾情验证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雷电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方面研究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方法,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和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利用气象探测资料、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现状以及雷电灾情等数据,采用统计方法、灾情解析、调查问卷确定权重等方法,建立起评价指标与风险评估的定量关系,利用GIS技术将易损性构成要素进行图层叠置,在GIS平台上将所有数据落实到1km×1km的格栅上进行处理,各地的雷电灾害易损性便以1km×1km的单元进行计算量化,最终得到精细化的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图,完成基于GIS图层叠置法的精细化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模型研究,形成较科学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技术方法体系,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为发展智慧气象,提升防雷减灾公共服务能力提供科学参考,对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以及防雷减灾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桂林市气象资料,对桂林市直接影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结论和雷电防护级别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对雷电灾害风险控制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自动气象环境监测站的结构及雷电过电压入侵途径及其破坏作用,提出采用可靠的接地连接以防止雷电反击,使用屏蔽线缆以阻抗电磁脉冲,给电源系统、通信线路、传感器和采集器安装电涌保护器以抑制雷电过电压,为保证自动气象监测站正常可靠地运行提供实时的气象数据并发出预警信息.  相似文献   

6.
《青海气象》2007,(F06):F0002-F0002
青海省雷电灾害防御中心(气象国有资产运营中心)成立于2006年在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之时。按照改革实施方案,中心牵头承担全省雷电轨道业务、雷电监测联防、技术协作和交流与培训、全省雷电灾害评估、雷击风险评估、雷电防护标准建设工作;负责全省防雷新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信息收集,承担省气象局经营性房产的开发、  相似文献   

7.
谭惠冰  周满荣 《广东气象》2007,29(B12):96-97
综合分析建筑物所在地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对雷电造成人身安全、电子设备损毁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数据选择雷电防护等级,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本文通过江门市客运站雷击风险评估实例分析,指出雷电风险评估的基本内容,重视雷电风险评估在防雷减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艾世杰  陈林琴  曹飞 《贵州气象》2012,36(Z1):63-65
该文依据务川天然气供气站的地勘数据及所在地雷电监测数据和历年气象资料,采用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规范IEC62305-2的评估方法,从人身伤亡等方面分别对务川天然气供气站储气区、加气区和供气站房的防雷设计进行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得出该供气站现行防雷设计人身伤亡风险值R1均小于容许值RT,说明了务川天然气供气站现行防雷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张楠  曾诚  侯涛 《陕西气象》2015,(Z1):17-19
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型危险化工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进行探索。以中煤榆林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一期I工程为例,根据雷闪次数、地理环境、建筑物的特性及雷电灾害防护能力和需求、人员密集情况、雷电灾害影响程度等因素将其划分为17个区域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各区域气象指标、地理环境指标、承灾体的风险指标等数据,得出17个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原理,结合气象统计数据、地理信息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根据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利用归一化处理、百分位数法、熵值法、自然断点法等方法,开展了青海省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1)青海省闪电日数以2.2 d/10 a(1961-2017年)的速率减少,并且闪电天气多出现在夏季(6-8月),以午后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