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利用1961-2017年松花江流域31个气象站初夏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统计方法,讨论了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时空分布及影响环流特征。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具有全流域一致型、西北-东南反位相型和东北-西南反位相型3个主要分布模态。影响3个分布型的主要环流特征分别为贝加尔湖以东低值系统-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西南低-东北高)、乌拉尔山脊-西西伯利亚槽-外兴安岭脊(两脊一槽型)、渤海/华北低值系统及其东北部高压,东部局地高压或阻塞形势对松花江流域初夏降水的3个模态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东亚-太平洋型和极地-欧亚型是对第一模态降水分布起重要作用的遥相关型。  相似文献   

2.
经过国内学者和WMO的评估,GTS1-2型探空仪需要进行技术改进以适应高空气象观测业务的发展需求.2012年,GTS1-2型探空仪在原体制基础上进行了技术改进(暂命名为GTS1-2A型).2012年8月在阳江探空站开展比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GTS1-2A型探空仪夜间温度测量性能良好,系统误差在-0.3℃以内,标准偏差总体上在0.2℃左右;日间温度除探测中高层和出入云时外,系统误差整体上在-0.3℃,标准偏差整体上在0.4℃以内;气压除近地层有约-1.5 hPa的系统误差外,整体上系统误差和标准偏差小于GTS1-2型探空仪,尤其标准偏差在全量程范围内在0.7 hPa以内;GTS1-2A型探空仪湿度测量结果与RS92型探空仪一致性较好,灵敏度明显优于GTS1-2型探空仪,系统误差和标准偏差整体上均在10%RH以内.  相似文献   

3.
江苏降水长期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逐月、季和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RAP),以此研究了江苏降水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全省平均降水量1、3、6月有显著的增多趋势,而4、9两月有显著的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南部增多,而北部减少;春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减少,夏季降水量主要是南部增多,北部减少,秋季大部分地区降水量减少,冬季全省降水量增多。4个年代年RAP符号变化,在江苏南部呈“--++”型,北部为“++--”型,中部则呈“+--+”、“+-+-”等过渡型。春季则在北方呈“-+-+”型,中部呈“+--+”型,南部呈“+---”型,徐州和盐城地区主要为“++-+”型。夏季RAP符号,主要分布型由北到南依次为“++--”、“+-+-”、“+--+”、“-+-+”和“--++”。秋季RAP符号全省绝大多数台站为“+-+-”型。冬季RAP符号在东部和南部大片地区为“-+-+”型,而西部则主要为“-+++”、“--++”、“-+-+”和“---+”型混杂。  相似文献   

4.
利用1991-2008年强对流资料,分析福建省强对流天气时空分布和形成原因以及主导天气型。结果表明:3-6月是福建省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7-8月是次高发期;主要发生在14-20时,且多为孤立日,1-2个站次较为多见。不同季节强对流天气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差别,春季地域性强,内陆山区明显比沿海多,中北部地区明显比南部多,其他季节分布较为均匀。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强切变类天气形势下,主要出现在春季和秋冬季,其中66.5%的伴有低空西南急流,并以急流适中型和偏北型居多,≥3站次或≥10站次的主导天气形势为低槽型和低涡切变与高空槽配合型;弱切变类强对流天气主要发生在7-9月,主导天气型为副热带高压边缘型和台风外围型。低层无西南急流,发生较大范围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资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04-2014年海南岛出现的22次冰雹过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冰雹均出现在春季;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琼中-琼海一线的五指山以北地区;按照影响系统可分为西南低压槽Ⅰ型、西南低压槽Ⅱ型、东路冷空气型和西路冷空气型;西南低压槽Ⅰ型冰雹落区在儋州和澄迈,西南低压槽Ⅱ型落区较分散,二者出现的时间集中在14:00-17:00;冷空气型冰雹发生时间与锋面到达时间密切相关,西路冷空气型冰雹落区集中在东方和昌江,东路冷空气型则在海口、临高和文昌;西南低压槽Ⅰ型湿层可达对流层上层,具有强热力条件,触发机制为海陆风辐合线;西南低压槽Ⅱ型和冷空气型600-500 h Pa有明显干区,边界层华南沿海至海南岛北部地区有冷式切变;0℃层高度集中在4.3-5.1 km,-20℃层高度为7.6-8.4 km;冰雹直径与低层垂直风切变大小有一定的正相关;直径大于等于20 mm的大冰雹△T850-500≥27℃;基于海口多普勒雷达提炼的海南岛冰雹临近预报指标为最大组合反射率CR≥55 d BZ,50 d BZ强回波高度达到-20℃层,最大垂直液态水含量VIL值≥60 kg·m-2,回波顶高ET≥15km。  相似文献   

6.
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1961-2010年黑龙江省62个气象站资料,基于5-9月平均气温和水稻冷害等级行业标准,利用累积距平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水稻延迟型轻度、中度和严重冷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时间变化规律,以期为水稻延迟型冷害的研究提供基础。结果表明: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主要集中发生在黑河、齐齐哈尔、哈尔滨东部、牡丹江西部和三江平原东部地区。1961-2010年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变化,1994年后转入新的较少发生阶段,2000年后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冷害发生明显减少。黑龙江省水稻延迟型轻度冷害和中度冷害存在21 a和9 a左右的变化周期,水稻延迟型严重冷害存在21 a左右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7.
苏联发射了三类水文气象和自然资源卫星,即《》(流星-自然)型、《-1500》(宇宙-1500)型和《》(流星-2)与《-3》(流星-3)型卫星。由前两种卫星上可以获得自然资源情报,后者则提供水文气象情报。下面就这些卫星的特性、资料接收与服务做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8-2018年常规地面资料、探空站资料、逐小时自动站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FY2E卫星TBB资料对江南暖区暴雨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可能影响因子研究.2008-2018年共发生65次江南暖区暴雨,分为切变型、副高型、副高和切变相互作用型和西南急流型4类,可进一步细分为暖切变型、冷切变型、暖切变与副...  相似文献   

9.
王正廷  杨希 《广西气象》2007,28(A02):87-88,94
利用2005-2006年5-6月18次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雷达回波资料,分析了三明地区雨季的各类强降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850hPa的天气型是造成三明地区5-6月强降水主要天气系统,它可为三类:切变适中型维持型、冷切适中型南压型和台风倒槽型;不同类型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结构和特征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利用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和国家气象观测站逐小时观测资料,分析了贵阳市2014-2019年汛期(4-9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阳市汛期短时降水呈现中部多,南北少的空间分布特征,大值中心位于清镇市中南部-观山湖区-白云区一带,该区域也是降水量最多,短时强降水贡献最大的区域。贵阳市汛期短时强降水集中在5-8月,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一天中相对高值时段为23-03时、7-8时和20-21时,不同月份短时强降水频次日变化存在差异;持续时间≥3h的短时强降水过程集中在清镇市中南部-观山湖区-白云区-乌当区西部一带,次高频区域集中在花溪区中南部及修文县南部;根据影响系统不同,将区域≥20%的短时强降水分为4类,其中低涡切变型最多,占50.9%,冷锋低槽型占35.9%,梅雨锋型占9.4%,两高切变型占3.8%。  相似文献   

11.
制作酸雨观测记录月报表是酸雨观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气象现代化建设的迅速推进,目前各气象观测台站均已配备了微机,气象业务微机化操作成为了现代气象的显著特征。为此,我们利用EXCEL实现了微机自动化处理酸雨观测记录月报表。该方法运行稳定,速度快,计算结果准确,符合酸雨观测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浅谈酸雨观测月报表的预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中国气象局<酸雨观测业务规范>的要求,对酸雨观测月报表的记录(酸雨月内日观测数据、月统计数据、现用仪器和备注等内容)作了详细的预审介绍,并就预审酸雨月报表中容易发生的错误,以及避免出错谈了自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预审单轨自动站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预审员对气象记录月报表进行预审,是报表出站前的最后一道关口,对提高气象资料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面报表预审流程优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自动站微机审核特点,结合人工预审经验,对地面报表预审流程进行了优化探讨.  相似文献   

15.
如何编制和预审气象辐射记录月报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丽娟  纪英 《广西气象》2006,27(2):52-53
根据编制和预审气象的实践,结合台站经验,就如何编制好辐射月报表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根据编制和预审气象的实践,结合台站经验,就如何编制好辐射月报表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地面自动气象站月报表的预审工作可以应用系统软件在进行设置之后实现自动审核,减少了常规预审的程序。但采用自动审核很难保证报表质量。同时由于数据量的扩大,尚有不能实现自动采集的人工观测数据。为使报表质量达到要求,需加强人工预审工作。提出采用自动审核与人工预审密切结合,层层细化的方法,对报表进行预审,可以提高预审水平,保证报表质量,此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8.
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报表制作与共享系统是根据我省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使用Delphi语言为编程工具,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为标准,以区域自动气象站实时地面气象数据传输文件为基础资料而开发研制的。系统实现了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的收集与存储,Z、A、Y文件的生成,月报表和年报表的制作、维护与打印等主要功能,极大方便了区域自动站资料在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等工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郑标 《气象科技》2011,39(2):253-256
介绍如何在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利用水晶报表(Crystal Reports)来设计开发民航气象年月总簿制作系统,并详细阐述了开发符合新版《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民航气象地面观测年月总簿制作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报表的制作、输出、预览、打印及二次修改功能的实现。本报表制作系统已在民航华东近20个机场正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以VB语言为主要工具,编制了一系列适合于市、县级气象业务应用软件。包括:县发报业务系统,市对县指导预报产品的形成和分发,全市旬月报、农气报的分解和雨量收集,以及周边城市天气预报的调用等。通过试用,效果显著,极大地促进了临汾市气象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