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仕东 《测绘工程》2005,14(1):23-25
推出了在线路坐标系下任意中桩点的切线方位角和中桩点的坐标计算公式,求出了该中桩处横断面上任意点的坐标,提出了将GPS-RTK技术应用于路线横断面测量的基本思路和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内业计算中,最经常的工作是由两点坐标反算出该两点的方位角和距离。当求两点间距离时,可用坐标反算的方法。但在地质测量中,两点间的方位角常是已知的,这时用垂距公式计算两点间的距离,效率要比坐标反算法高得多。而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在地质测量中,又是大量的经常的,因此对垂距公式的微小改进,都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复合Simpson公式在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全信 《测绘工程》2001,10(3):47-50
基于线路线任一点切线方位角计算通式,推出了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积分通用公式;借助于复合Simpson公式,给出了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的通用数值模型,并详细讨论了积分区间等分数n的取值问题。通用模型的建立,为线路中边桩的极坐标设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CASIOfx—4800P计算器在线路中边桩放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线路曲线元任意点的曲率公式,推导出任意点的切线方位角计算通式,从而导出线路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积分公式。利用CASIOFX-4800P计算器的积分程序功能,进行任意桩号的中边桩坐标计算,从而实现放样计算的连续性,极大地便利了外业工作。  相似文献   

5.
根据连接角旋转导线定向点,采用实用通式直接计算导线测量中起始边的坐标方位角,避免了在坐标方位角推算过程中必须根据左角或右角而选择不同公式进行的计算。无论是在计算速度还是计算准确性上,本文的方法均要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三维后方交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后方交会一般都是二维的,即根据三个已知点的坐标,观测两个水平角,求算第四点坐标,或根据两个已知点的坐标,在待定点上观测一水平角和一方位角的方法求算其坐标。本文描述了仅观测一水平角和待定点到丙已知点垂直角求算待定点三维价值的几何图形和计算方法,提出了迭代和直接两种解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二维后方交会有3个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两上水平角以求得未知点坐标,或有两上已知点,在未知点上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一个方位角也可求得未知坐标。本文所要叙述的是在未知点观测一个水平角和两个垂直角,就要计算出它的三维坐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求坐标方位角的简便算法,推证了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简单的Basic计算程序;同时,还介绍了用一般科学函数计算器计算坐标方位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坐标方位角反算是测量中最基本的计算之一,但传统的方位角计算方法涉及到象限问题,判断容易出错,尤其让一些初学者感到迷惘。为了使坐标方位角反算变得直观简单,提出了利用辅助角来计算坐标方位角的方法,并对其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求定未知方向的坐标方位角时,通常用天文测量仪器进行天文观测,并用天文年历进行较为复杂的计算。能否不进行天文方位角的观测、计算,而利用不通视的邻近点上的已知方向,用两台普通经纬仪,根据同时观测恒星将已知方向传递到未知方向上呢?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