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12月1日,台湾海军在左营海军基地码头为其新建的“锦江”号(PGG603)导弹巡逻舰举行了隆重的服役典礼。台湾“海军总司令”顾崇廉主持了仪式,新闻传媒也对比作了大肆渲染。“锦江”号导弹巡逻舰是台湾所谓“国防自主、国舰国造”政策下的产物,是台湾海军为替代老旧的“山”字号护航舰而继“海鸥”导弹艇、“龙江”级导弹艇和“成  相似文献   

2.
在1967年爆发的“六月战争”中,以色列海军1710吨的“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只有70吨的苏制“蚊子”级埃及导弹艇上的“冥河”导弹击沉,致使该舰上202名官兵死47人,伤91人。这一爆炸性新闻立刻震动了西方军界。小“蚊子”竟然几口吃掉了比它大若干倍的“大象”,打破了小艇不能战胜大舰的神话。“埃拉特”事件不仅给以色列带来血的警  相似文献   

3.
海洋纵横     
以色列“海豚”级潜艇可携核弹由德国制造的“海豚”级潜艇是目前最先进的潜艇之一,以色列购进该型潜艇后,替代了服役23年的“格尔”级(GaL)潜艇。“海豚”级潜艇每艘价值3亿美元,排水量1720吨,以柴油为燃料。这艘潜艇可携带16枚海对海导弹或鱼雷,弹头重227千克。可以高亚音速前进,射  相似文献   

4.
田武 《海洋世界》2000,(9):21-26
今年2月,我国从俄罗斯引进的第一艘“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已入列海军,另一艘也很快将交付中国。与此同时,台湾为实现其建立所谓“近海立体化海军”的目标,不惜重金,想购得美国海军配备的“宙斯盾”系统的“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但由于我国政府的坚决反对和  相似文献   

5.
台湾从美国购买的4艘“进取”级远洋扫雷舰已于1995年2月5日驶抵高雄港,即将正式加入台湾海军服役。众所周知,台湾岛四面环水,海上交通至关重要,因而台湾当局一向把水雷封锁视为其心腹之患。台湾海军原有10艘美制“副长”级扫雷舰及一些近岸扫雷艇。进入90年代以后,这些扫雷舰艇日趋老化且装备陈旧,已无力胜任未来艰巨复杂的扫雷任务。为改变这种状况,台湾海军首先在1991年从德国引进了4艘装备有法国造扫雷设备和意大利产遥控扫雷具的现代化的MWV50型猎雷艇;紧接着在1994年初又与美国签约购买4艘美国海军退役的“进取”级远洋扫雷舰。“进取”级扫雷舰是美国海军于50年代大批量建造的一种远洋扫雷  相似文献   

6.
“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是阿根廷海军的第二大战舰,排水量达1.3万吨,舰上官兵1000多人,配备有防空导弹和6英寸舰炮。“征服者”号核潜艇是英国的王牌潜艇,该艇于1971年11月开始服役,长8.7米、宽10米,排水量4900吨,艇上官兵100多人,配备有6套533  相似文献   

7.
位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海军,不仅力量雄厚,舰队结构独特,而且各种舰艇和舰载武器的出口量也很大。最近又有6种新型舰艇刚刚服役或正在建造中。现将6种舰艇分别介绍如下。改进型“萨鸟罗”级潜艇意大利海军共建造了4艘改进型“萨鸟罗”级潜水艇。1号和2号艇分别于1988及1989年服役,为改进型的前期型,简称改前期型。3号艇“普里英·隆戈巴尔多”和4号艇“贾佛朗哥·戈扎纳·普里亚罗吉亚”于1993年和1994年建成,为改进型的后期型,简称改后期型。由于改后期型是近2年建成的故变化较大。“萨鸟罗”级潜艇的基础型艇共4艘,于1980年至1982年竣工,全长63.9米,改前期型的艇长增加了0.5  相似文献   

8.
今日军情     
一兵 《海洋世界》2001,(8):29-29
美海军现已研制出一种兼有潜航功能的快艇,这种被称为“潜水船”的快艇计划于7月份送抵英国接受英海军测试。该型船船身装有200马力的引擎,在海面上能以快艇的速度航行,当下潜时,引擎被收在艇身内,通过液压系统将水从前面吸入,从后面喷出,由此产生推力。“潜水船”由2人操作,最多可载4人。能够潜至9米的深度,用于运载炸药及小型军械。由于采用了隐形技术,该型船很难被雷达等测量装置发现。  相似文献   

9.
据参考消息3月30日报导,美国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布莱尔在一次会议上曾说,台湾有意采购的美国”宙斯盾”驱逐舰和”基德”级驱逐舰目前部没有应付中共“东风”9型和“东风”11型导弹的能力,同时布莱尔建议美国采取必要措施维持台海军力量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说到高技术兵器,人们对导弹当不陌生。在海军武库中,空舰导弹称得上海战利器、舰艇克星。英阿马岛之战中因击沉“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而声名鹊起的法国“飞鱼”,美国利比亚冲突中击沉,击伤利比亚导弹艇多艘的美国“捕鲸叉”,还有海湾战争中,让伊拉克海军饱尝苦头的英国“海上大鸥”……林林总总,战绩赫然。但最早研制并首次使用空舰导弹的“荣誉”却属于德国纳粹。  相似文献   

11.
连鲁军  胡传辉 《海洋世界》2005,(5):22-23,26,27
最近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开了正在研制的“鲨鱼”隐身高速快艇的独特设计——造型奇特.双体船型,隐身设计.折叠结构.强大武备.多种用途。“鳖鱼”隐身高速快艇在外形和武器配备等方面借鉴了武装直升机和快艇的一些特点.被称为是武装直升机与快艇的“混血儿”。该设计可以称得上是应用高新科技成果进行舰艇跨越式创新发展的典范,在舰艇界引起很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12.
“捕鲸叉”导弹是麦道公司(现被波音公司并购为美海军研制的全天候高亚音速中程多用途反舰导弹。1969年正式开展方案论证,并提出了用小型涡喷发动机推进的“捕鲸叉”中程导弹方案。首先提出的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空舰导弹发展计划,又于1971年在该计划中增加了发展舰射和潜射型导弹的内容。1972年10月20日,1架P-3C反潜巡逻机进行空射“捕鲸叉”导弹试射,成功命中靶舰,在其后几年的测试中,先后发射了350枚,命中率达93%。1978年6月,美海军接收第一批舰射型“捕鲸叉”导弹,空射型也于同年交货,而潜射型则在1981年才开始服役。1986年,美海军又提出使“捕鲸叉”导弹既可攻击水面舰艇,又可攻击陆上目标的要求,先后发展了“捕鲸叉”1B、1C、1D型和防空外空地导弹——“斯拉姆”(SLAM)。“捕鲸叉”导弹已经发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新引进的萨罗罗非鱼与我国已有的尼罗罗非鱼、以色列红罗非鱼、台湾红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和齐氏罗非鱼间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1)引进的萨罗罗非鱼头长是体长的35.4%,属“小头”型。(2)萨罗罗非鱼与另外5种罗非鱼之间有着非常显著的形态差异,萨罗罗非鱼在头长、体高和体厚方面占有较明显的优势。(3)在亲缘关系上,萨罗罗非鱼单独为一支,齐氏罗非鱼与奥利亚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台湾红罗非鱼与以色列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与台湾红罗非鱼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4.
美法谍报战     
台湾军火外交中央情报局介入法国对台湾出售“云母”导弹(M—CA),导致美法两国爆发间谍战。事件的导火线,是台湾转向法国采购“幻影”型战机等武器,希望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购法武器案的付款条件极为离奇,可能涉及弊端。1995年2月23日,“美国的台协会”在台北市龙江街招待所,为新任“国防部长”蒋仲苓等举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第一艘导弹核潜艇是美国建造的“大比目鱼”号。该艇于1957年开工建造,1960年下水,1965年改为攻击型潜艇,现已编入后备役。  相似文献   

16.
首开先河瑞典哥兰特级潜艇歌兰特级AIP潜艇的首制艇于1992年开工建造,在开工之日,瑞典国王卡尔·古斯塔十六世为首制艇命名为“哥兰特”号,该艇于1995年2月建成下水,1996年建成编入海军服役。“哥兰特”号的建成服役,标志着非核动力潜艇进入一个新纪元,成为潜艇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哥兰特级AIP潜艇水下排水量1490吨,艇体长60.4米,艇宽62.0米,吃水5~6米,水下最大航速20节,艇员编制25人,军官5人。哥兰特级潜艇首次采用AIP动力装置,2台斯特林AIP动力装置总功率150千瓦,使该艇在…  相似文献   

17.
施征 《海洋世界》2006,(9):42-46
本文所提及的“奥斯卡”并不是电影“奥斯卡”奖,而是“奥斯卡”(OSCAR)级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该潜艇属于前苏联第3代巡航导弹攻击核潜艇(也可称作飞航式攻击潜艇),该级艇经常被人简称为“O”级,“O”级的主要用途是拦截消灭大型航母与水面舰艇编队、陆上重要目标和布署水雷以  相似文献   

18.
看过《救世主胡安》一书的读者不会忘记,海鸥被誉为“自由的象征”。然而今天,海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已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不速之客。海鸥入侵“伯爵”城,大闹巴塞罗那市,搅得市民不安,鸡犬不宁,人们恨透了海鸥。在地中海西班牙海域,海鸥生存的大本营在梅达斯岛。人们说,这个小岛是海鸥的“食品柜”,是海鸥生养子孙的“伊甸园”。20年来,海鸥无加节制的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海军拥有两级4艘导弹驱逐舰,其中“大胆”级2艘,“彭尼”级2艘。“大胆”级于1972年服役,1988年进行了现代化改装,主要是加强水面攻击能力和单舰防空能力。其标准排水量3600吨,舰长136.6米。舰上搭载2架 AB212型反潜直升机。“彭尼”级舰是1993年建成的新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5400吨,标准排水量4500吨;舰长147.7米,舰宽16.1米,吃水5.0米。舰上除搭载2架AB212型反潜直升机外,还搭载1架 SH—3D“海王”直升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初,在冰天雪地的俄罗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厂,传说中的俄罗斯第四代多用途攻击核潜艇“北德文斯克”号终于建成下水了。这艘代表着俄罗斯甚至是世界最高水平的攻击核潜艇,是由俄老牌潜艇设计局——“孔雀石”(其前身为列宁格勒143船舶设计局,现已成为“孔雀石”联合体)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1991年底,历经近10年的研制工作终于结束,被暂定为855型号名的“北德文斯克”级首艇于1993年12月28日在著名的“北德文斯克”造船厂开始建造。该级的第二艘、第三艘核潜艇分别于1996年、1998年开工。可惜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