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泉城济南1000多平方米的古城区遗址,位于济南市的新兴商业区,是济南市老城区范围内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自古家家泉水考古人员在仅仅1000平方米的区域内,就发现了26眼古井,这说明泉城济南的水源自古就异常丰富。挖掘出土的古井分布得非常密集,大部分相距两三米,有的相距不到一米,而且深度一般不超过两米。据考古人员介绍,这些古井分属战国、宋、元等不同时期,不同时期的济南先民大都选择近似的位置打井,说明这些地方乃是水源所在;井不深,则说明济南地下水位一直较高;古代村落往往一个村只有一口水井,像这样好像户户有井的密集度实属罕见,说…  相似文献   

2.
《西部资源》2012,(5):42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这里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在济南,比较著名的泉有4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相似文献   

3.
九顶塔考略     
“济南潇洒似江南”是古代文人墨客对泉城的赞誉。这里的名山胜水、佛刹古迹,成为中外游客驻足忘返的胜地。济南南郊灵鹫山西麓的九顶塔即是访古览胜的好境地。 沿着婉蜒曲折的山路向上攀登,随着灵鹫山的峰回路转,远远望见一  相似文献   

4.
国内展园     
泉城济南园以“泉城济南”为主题,由三部分组成。主入口挂牌匾点题,次入口为月洞门,用漏窗景墙分隔内外环境。趵突泉主景区为园子的点睛之处,有趵突泉泉池和三处泉眼,北以回廊形成封闭空间与假山叠水区分隔,并通过小桥与西侧观澜亭相连;在泉池东侧设观泉平台,台东有涌泉池,水自池中涌出流入主泉池,形成“曲水流觞”的景观。假山前的水溪设置石板桥,形成“清泉石上流的景观济南园北京园北京,古称北平。奥芳园(北京园)以中国传统自然山水园为骨架,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设计巧借北京颐和园花承阁建筑群的立意,以“花”为题,展现北…  相似文献   

5.
关于左云事故的报道,致难“新井煤矿”被一致认为是“六证齐全”,根据这个说法,它就是一家合法矿山。笔者认为,致难“新井煤矿”所持“六证”都是无效的,它只能属于非法矿山。一、致难“新井煤矿”所持营业执照是无效的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5月24日《矿难调查》报道,新井煤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章丘市明水镇,自然风光秀甲齐鲁,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山清水秀,因泉水清澈明净而得名。明水泉水之盛可与济南相媲美,古有"小齐州"之称,今有"小泉城"之誉。这里便是宋代女词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故里。百脉泉为明水诸泉之首,向与济南趵突泉齐名。《齐乘》云:"盖历下诸泉,皆岱阴伏  相似文献   

7.
《中国地名》2009,(2):78-78
一个城市,除其正式的称谓之外.往往还有一个别名,如济南称泉城、广州称穗城和五羊城等等。邢台市也有一个别名,叫做卧牛城。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名》2009,(11):8-12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上,有一个关键词注定让人无法忘记,那就是。经济特区”。没有经济特区这个“钻头”,整个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历史空间中的掘进,就不会达到今天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9.
论文应用区域自动气象站2007~2008年逐时气温观测资料,分析了济南城市热岛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春、夏、秋、冬,济南的城市热岛在空间分布上均以泉城广场、市政府为中心呈环状放射发展。热岛强度以冬季最强,秋、春季次之,夏季最弱。对城市热岛进行小波分析发现,济南冬季和夏季城市热岛的主要振荡周期是以准24h为代表的日变化和准270h所代表的旬变化为主。夏季日变化不如冬季明显,夏季旬变化略强于冬季。济南城市热岛以日为周期呈规律性变化,城市热岛强度表现为夜间强,白天弱。  相似文献   

10.
《地理学报》2004,59(4):i007-i007
山东师范大学是山东省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10月29日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学校座落在美丽的泉城济南的千佛山下。  相似文献   

11.
历代旧志、古今文献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地方史料,为我们修志研史提供了便利。但亦存在一些错误,笔者通阅多种方志及文献,多有发现。现就“湖州名胜”部分,考辨十数条如下:湖州“庙里庙”——府庙关于湖州府庙及其“庙里庙”之称,于史实或浮、或偏、或误者有三说:其一割断历史,称明代始建;其二以庙门似殿,望之若庙中有庙;其三不明“庙里庙”就是府庙中的“城隍劳公神庙”,或不知其始于何时。湖州府庙所在地,过去属阜安坊。明代以前,府庙称湖州城隍庙,其址在阜安坊西,始建于五代。据清同治《湖州府志》引《五代会要》,五代时后唐清泰元年(…  相似文献   

12.
1996年10月 ,民营企业武汉华镒集团有限公司经汉正街市场管委会批准 ,在汉正街开办了“武汉华镒副食商城” ,尔后 ,该集团将这个经营面积仅305平方米 ,主营糖果批发零售的商城以“湖北汉正街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名义在省工商局登记注册 ,其法定商号为“汉正街”。据湖北省工商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企业名称大致分为四个部分 ,就“湖北汉正街商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 ,“湖北”属地域名 ,“汉正街”属字号 ,“商城”表行业 ,“股份有限公司”是企业性质。湖北汉正街商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 ,意味着以后任何人使用“汉正街”这一商…  相似文献   

13.
海南方言地名的标准化处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峙字地名的标准化处理的质疑 “峙”字作为我国沿海各地岛礁通名的由来已久。在浙江、广东和海南均有含峙字之地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峙字作为岛礁通名或专名的约200余处。 海南方言中,“峙”读dī音, 而作为岛屿通名时则读为du;前者为文读,后者为白读。地名学者曾庆刚先生在其《“峙”小考》文中,有:“‘峙’,其标准读音有二:一读shì,二读zhì,笔者认为,作为地名用字的标准读音应读作shì。……另外,从方言读音考之,亦可证明这个“峙”是广东和海南土生土长的。”“……故可以说,‘峙’不论读si、shì、du,都是‘小岛’的意思,是中国地名专用字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干旱地区     
泰勒   《干旱区地理》1991,14(2):90-93
如果80年代后期,环境问题的关键是“温室效应”和“臭氧空洞”,那么80年代早期,对应的问题当是“旱灾”和“饥荒”。有关“旱灾”、“沙漠”、“沙漠化”、“土地退化”和“饥荒”等问题,在新闻媒介中谬误泛滥,事实遭到曲解,定义失去严密性。在英国,干旱定义为“连续15天降雨量每天不超过0.2mm”,如1988、1989年秋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个定义上的干旱。由于它没给人们带来麻烦,也就几乎没作任何报道。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干旱只有当它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干旱。因此,这个定义还是不够确切的。  相似文献   

15.
王海 《地理教学》2016,(5):39-42
一、讲评前精研细磨,教学相长从字面上看,试卷讲评课就是"讲"和"评",传统上学生们的主要活动就是知道为什么错并改错。如此做法,使得试卷讲评课与平时的作业纠错区别不大。随着新模式实施与教学理念的更新,试卷讲评课如果仅仅围绕"错"字做文章,难免"层次"太低了。笔者认为其实试卷讲评从学生上交试卷走出教室就已经开始了。这个阶段是试卷讲评课的基础阶段。  相似文献   

16.
南京于世华老师的《从“雕版”到“活字”:“用教材教”另解》一文的题意是“教教材”就像雕版印刷,教材好比雕版,教出来的学生只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用教材教”就像活字印刷,教材好比字库,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创造出个性化的作品。而笔者写这篇文章是自己第三次教这个教材了。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名》2009,(10):74-75
一、历史风貌 老人们常说“先有海阳后有秦皇岛”,据历史考证,秦皇岛市区在1898年开埠建口岸前只是临海的一个小渔村,而海阳镇的历史则可以追溯到辽宋时期,据《抚宁悬志》记载,当时海阳地区属中京道润州海阳县,其州治,县治均设有海阳,可以说是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8.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名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有的旧地名消失了,而新的地名又出现了,还有的虽然名称相同,但所指的地方不同,如“蓟”字地名的使用,有蓟、蓟国、蓟城、蓟邱、蓟门、蓟县、蓟州、蓟镇等。特别是蓟县这个名称在古书中经常出现,并使用至今。历史上在蓟这个地方发生了许多事件,史书上也多有记载,往往人们一看到蓟就以为是今天的蓟县,而有相当部分的志书也是这样记载的。把“周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汉高祖元年,封臧荼于蓟”,“献帝初平四年,公孙瓒据蓟,建安五年袁绍灭瓒有其地”的蓟,都说成是现在的蓟县,…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大冶市的“大冶”一名,一般认为是由南唐后主李煜所赐“大兴炉冶”而来,并从此一直作为大冶县(市)的包称,现今人们的认识也大多着重于此,但据笔者对有关文献的略微梳理,“大冶”一名并非最早产生于李煜之赐名,其内涵亦非仅仅是“大兴炉冶”而已,且其使用也不仅仅只存于大冶市、大冶湖等为数不多的儿个和地名有关的词语当中。  相似文献   

20.
寿星村探秘     
成都市所辖的彭州市,有一个楠阳镇红庙子村,原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子,但现在却有名了。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这个仅有2000多人口、面积不过1.9平方公里的村子里,竟有30多位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名。126岁动手术在红庙子村,年龄最高老者是赵伯川,去年126岁。说起他的长寿,村里人都会津津乐道地讲起一件事。去年9月,赵伯川患了小肠疝气,疼痛难忍,便来到成都市第二医院,要求做手术。给126岁的老人手术?这给医院出了难题,因为医院还从来没为这么大岁数的人开过刀。大夫为难了,怕他顶不住,“交待”在病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