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矿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老君山花岗岩北西侧接触带部位上,属南岭花岗岩系列.矿床严格受东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属典型中高温热液云英岩脉型锡钨矿床.  相似文献   

2.
黄廷燃 《地质论评》1983,29(2):140-148
个旧锡矿,位于云南省正南和云贵高原的南缘边部,矿区地表出露厚达3,000—5,000米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层,并处于区域性三条大构造线交汇处,即:北西向川藏滇缅巨型歹字型构造带、南北向川滇深大断裂构造带及东西向南岭构造带。矿区大的构造骨架,元古代及以前即已形成,北西侧有康滇地轴,南东邻有越  相似文献   

3.
1 大地构造背景 陕西省陇宝一带位于北祁连构造带、北秦岭构造带和贺兰-六盘山断陷带三大构造单元,与华北板块相邻,是陆缘东西向构造带与南北向构造带的交汇部位,地域呈三角地形,其大地构造位置十分特殊.  相似文献   

4.
秦岭是一个多构造单元的汇聚带,其拼接带为南北向的贺兰褶带—龙门褶断带—川滇构造带和东西向的昆仑—秦岭褶皱系呈十字相交,将我国分成塔里木—阿拉善、华北、羌塘—松潘、上扬子四个地块。南北向拼接带分出华西和华东板块,对接于前寒武纪,东西向拼接带分出北方和华南板块。自隐生宙以来的分合演化,直到印支期末才基本完成秦岭褶皱系的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5.
用处理后的卫星象片进行镶嵌,嵌出全省的卫片展现了明显的构造格架,在此镶嵌图上进行了解译。一、云南构造格架云南的构造主要可分为南北向构造带,东西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另外还有两个发育较好的旋卷构造。其中南北向和北西向构造带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现今仍有明显的活动性。现分述如下: (一) 南北向构造带此构造带主要分布在云南的北部和西部。自东向西有富源断裂带,弥勒一个旧断裂带,小江断裂带,普渡河一滇池断裂带,禄劝一富民断裂带,元谋一双柏断裂带,程海  相似文献   

6.
1区域地质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川、滇南北构造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西缘的交接带的开远山字构造体系的最南端,各项应力最为集中,区域构造现象复杂,受深大断裂的控制,岩浆岩的喷发和侵位具多期性,从华西力期到喜山期都有,不同时期、不同深度、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断层广泛发育,为矿质的活化、迁移、富集提供了充分的条件。Sn、Pb、Zn、Mo矿床(点)分布较密集。  相似文献   

7.
矿区地质矿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西翼前弧褶皱带与东西向构造、新华夏系构造的复合地带。矿床产在东西向背斜东倾伏端的北翼。区内自南至北分布着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志留、泥盆系由碎屑岩组成。石炭、二叠、三叠系以炭酸盐类岩石为主,是有利的成矿围岩。  相似文献   

8.
湖南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将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金(锑)矿床划分为微细粒浸染型金属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石英脉型金矿床等三种类型,描述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总结了微细粒浸染型(高家坳式)金矿床、破碎带蚀变岩型(龙山式)金锑矿床和石英脉型(古台山式)金矿床的找矿标志。认为该构造带金锑矿找矿应依托穹窿构造来开展,并提出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 1 矿区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东北50km处。构造位置处于天山-阴山东西向构造带与新华夏构造带交汇处。 区内出露有侏罗系中上统火山岩系,二叠系上统变质砂岩、板岩、变质安山岩及角岩等,泥盆系云母石英片岩及斜长角闪片岩。 区内最主要构造为珲春河断褶带,它通过矿区南部,呈东西向展布。次一级构造有柳树河断裂,北东向展布;塔子沟-二部落断裂是北西向展布;三道沟、四道沟断裂均呈北  相似文献   

10.
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云南西部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几何结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及运动学特征,认为该混杂带形成于始新世,经历了早期的东西向挤压和晚期的近南北向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云南西部澜沧江构造混杂带的几何结构、物质组成、变形变质及运动学特征 ,认为该混杂带形成于始新世 ,经历了早期的东西向挤压和晚期的近南北向左行走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河北省兴隆一带东西向走滑断裂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河北省兴隆县一带地处燕山造山带的中段,是中生代构造变形的典型地区。该区广泛发育了东西向和北东向联合构造,东西向主走滑断裂呈右行右阶式,北东向次构造由北盘的雁列式褶皱分枝断裂及同舟次级断裂等组成。燕山台褶带变形是由尚义-平泉断裂和密云-洪山口断裂在株办纪时发生右行走滑形成的,其间的剪切带变形带,总体特征类似于一个大型S-C构造或平面对冲构造。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界牌钨铜多金属矿床位于雪峰山弧形构造带南段东缘加里东褶皱带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交汇部位的铺里-界牌断裂西侧,成矿条件优越.矿体产于寒武系上统(∈3)与岩体的内外接触带,NNE向断裂(F1)为导矿构造,地层与岩体的接触带、层间构造带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矿化以钨矿化为主,次为铜矿化,为典型矽卡岩型钨铜矿床.  相似文献   

14.
湖南大新金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南大新金矿床位于湘中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成矿带中部的大乘山穹隆北东端。受区域基底断裂的分割与挟持,及其下伏岩浆活动的上侵作用,穹隆核部震旦系江口组地层发生脆性断裂,从而为成矿提供了导矿和容矿构造,矿区矿脉严格受NE、NW、近SN向三组断裂控制。矿床为破碎蚀变岩夹石英脉型金矿床,含矿热液沿断裂破碎带充填交代而成矿。  相似文献   

15.
横亘于中国中部的昆仑、秦岭和大别山造山带组成了东西向巨型造山带,称为中央造山带(姜春发,1993);纵贯中国中腹的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以及康滇地轴等构成了南北向巨型构造带,通称为南北构造带;两者在陕甘川三省接壤地区呈正向交汇,构成十字形造山带及隆起带,我们称之为大十字构造,或称“中国大十字”。  相似文献   

16.
论徐州弧的北界与找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桂春 《地质论评》1995,41(6):509-516
传统认为徐州弧止于原丰沛断层南,其北则为东西向构造,经研究后认为,该弧的北界不但通过原丰沛断层,而且延至鲁中一带,通过对徐州弧北界的探讨,为丰沛断层南北的构造推断及找煤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黔西北矿集区亮岩铅锌矿区成矿构造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亮岩铅锌矿是川滇黔接壤区黔西北铅锌矿集区的典型矿床之一。基于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通过对该矿床三个中段出露的垭都—蟒硐断裂带结构进行精细解析,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分析,认为该区至少历经了三期构造成生发展过程,相应的主压应力方向依次变化为北西向→北东向→东西向,其中在成矿期主要受北西—南东向挤压作用,为北东构造带。因该断裂带走向变化,在其不同部位的力学性质相应发生改变,导致矿体赋存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结合黔西北矿集区内其它典型矿床控矿构造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些矿床具有相似的构造控矿规律,而且与滇东北矿集区会泽型(HZT)铅锌矿均受到统一的构造应力场控制。不同于垭都—蟒硐成矿带在成矿期受北西构造带构造体系控制的传统观点,该新认识认为燕山期北东—西南向挤压作用所形成的北西构造带构造体系为成矿后构造(破矿构造)。这些认识为该区乃至黔西北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高菊生 《西北地质》1998,19(1):35-41
洛源金矿床分布于小秦岭金(钼)成矿带的百段。控矿岩系主要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区内顺层挤压破碎带及东西向、北京向、北酉向断裂和节理发育.在顺层的挤压破碎带及节理裂隙中分布两种类型金矿,即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金矿。文中根据三元论的观点,分析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金矿的关系,认为地层提供了金的成矿物质,构造提供了金矿的运移及沉淀场所,燕山期岩浆热液为金矿质的活化提供了热动力,矿床属热液改造型层控金矿床.  相似文献   

19.
张小强  黄凯平  袁来  申娴达  郑懋荣 《贵州地质》2017,34(4):237-243,295
白马洞铀汞钼多金属矿床位于黔北隆起区之凤冈南北向隔槽式褶皱变形区西南部部断裂构造与热点复合部位。东西向白马洞深大断裂带控制黔中地区热液铀多金属矿分布。白马洞断裂上盘发育多层次层间构造滑脱体系。铀多金属矿带分布在北东向犀牛洞断裂与东西向白马洞断裂斜接复合部位。铀汞钼矿体赋存于寒武系高台组页岩上下盘层间构造破碎带中。矿床内热液活动明显,蚀变强烈,蚀变种类多,以硅化、黑色蚀变为主,矿物成分复杂。预测深部震旦系灯影组底部与顶部及南沱组与清水江组之间发育层间构造破碎带,可能有铀、汞、钼多金属矿体赋存与富集。  相似文献   

20.
云南会泽特富铅锌矿床找矿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会泽铅锌矿是我国著名的川滇黔铅锌成矿区中超大型富铅锌锗矿床的典型代表 ,它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 ,处于小江深断裂带和昭通曲靖隐伏深断裂带间的北东构造带、南北构造带及北西垭都构造带的构造复合部位。该矿开采历史悠久 ,经过 5 0余年的开发 ,两大骨干矿山 (麒麟厂、矿山厂 )出现严重资源危机 ,找矿的难度也愈来愈大。截止到1998年 6月 ,尚保有的铅锌金属储量只能满足 7~ 8年的生产需求。为此 ,不少地质勘查单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围绕地质找矿工作 ,相继作过大量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科研工作 ,具有代表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