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江苏省淮北地区作为研究区,利用MODIS遥感数据,选择温度植被干旱指数对研究区进行干旱监测对比分析,建立基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的研究区干旱遥感监测模型;结合土壤含水量数据和降雨量数据,确定研究区的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利用干旱遥感模型对2011年夏旱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对研究区干旱研究有很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2.
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综述及其在新疆的应用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土壤湿度在全球水循环运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水文、气象和农业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国内外都极为重视对土壤湿度的研究。国外利用可见光、红外、热红外、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水分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现已形成地面、航空、航天、多星的立体干旱遥感监测格局。国内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方法主要有微波遥感、热红外遥感、距平植被指数法、植被供水指数、作物缺水指数等方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土壤湿度遥感监测方法的介绍和总结,对比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领域及其研究进展,并针对新疆的具体情况,认为借助Mod is影像进行新疆地区土壤湿度的监测是较为可行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同文  徐进达  薛立明 《北京测绘》2023,(12):1581-1584
如何融合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对遥感大数据的研究,进行遥感影像智能化处理,为空间智能应用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已成为必然,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遥感大数据基本特征及研究现状,并运用深度神经网络等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和目标识别,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大数据的智能监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通过对地表和大气信息的获取、分类和分析,实现了对城市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全面监测和管理。此外,开发了一套基于云计算和分布式处理的智能监测平台,该平台支持灵活的数据集成、可视化展示和实时预警功能,并已成功应用于城市的监测和管理任务中。  相似文献   

4.
基于MODIS的区域动态干旱监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2009年夏季的干旱情况为例,利用多时相、多光谱的MODIS数据信息,结合地面实测气象信息与水文信息对旱情监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动态选择遥感指数及模型参数,实现了利用遥感数据对大范围区域的动态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用户对农田干旱等农情观测的实际需求,在Android移动平台上建立了一套农田干旱遥感动态监测系统。该系统针对用户野外传统手工记录农田数据低效的问题,结合移动端设备的轻便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服务,实现了户外农田数据采集与管理,完成了从作物数据录入、分析至成果导出的处理流程。同时,系统以用户实时干旱动态监测需求为目的,充分利用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遥感云计算平台的优势,引入了Landsat,MODIS和Sentinel等多源遥感数据,采用Flask框架实现了GEE平台Python接口接入方案,完成了研究区遥感数据源选取、干旱监测模型实时计算和干旱专题图绘制等实用的农田干旱动态监测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易于携带、方便应用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目前矿山遥感监测成果数据入库质量检查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矿山遥感监测成果入库质量检查系统。实现了数据更新、数据检查和规则定制3大功能模块;利用基于AE插件式开发框架技术,实现了自定义功能插件的设计、开发、集成及测试,解决了系统与功能模块之间高耦合性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通过基于XML模型驱动架构技术,设计了质量检查规则模型并将其集成至质量检查系统中,解决了因质量检查规则变更带来的功能需求变化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提高了成果质量检查工作效率,降低了入库质量检查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与工作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灾害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一大  吴玮  王薇  刘明  温奇 《遥感学报》2016,20(5):1170-1184
随着灾害系统理论的深化和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灾害遥感研究与应用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以灾害系统理论为基础,从"天—空—地—现场"一体化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要素分类体系、灾害遥感服务体系和标准规范建设等方面,总结了灾害遥感理论研究进展。分析了洪涝、干旱、地震、地质灾害等主要灾害遥感监测评估方法,并对应用研究热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分3个阶段阐述了中国灾害遥感系统的发展历程,基于业务应用需求介绍了灾害遥感业务系统的体系架构。按照灾害遥感日常监测业务、应急监测业务和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等3个方面介绍了业务应用模式,并从时效性、评估精度和业务流程等方面对业务应用进展水平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当前灾害遥感研究与应用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加强灾害遥感应用机理研究、加快防灾减灾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灾害监测评估方法研究、提升综合减灾空间信息服务能力和加强软环境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矿山遥感监测中对GIS和RS处理功能的需求,研究基于Python语言的矿山遥感监测系统开发方法。在对比分析ArcGIS二次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提出采用Python语言实现集成ArcGIS和ENVI处理功能的二次开发方法,并介绍运用Python语言进行二次开发的具体方法和流程,在ArcGIS10.1平台上完成矿山遥感监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投入土地整理资金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为了使国家对土地整理的巨额投资落到实处,土地整理项目的监管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土地整理监管业务需求以及高分辨率遥感监测的特点,采用三层式设计了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系统,即应用层、系统功能层和数据服务层。根据土地整理遥感监测的特点,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文件、娩示、土地整理工程信息提取、土地整理评价、工具箱等功能模块。并基于TITANImage6.0开发平台,用Visualc++.net搭建了系统主体框架和实现了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模块。下一步将对系统的部分功能模块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杨何群  杨引明 《测绘科学》2012,37(6):181-183,149
采用.NET和ARCGIS Engine开发完成的台风遥感监测分析系统,通过对FY2C、NOAA、FY3A等不同卫星遥感数据,以及雷达数据、空间地理数据和各种专题数据进行读取处理,能够实现台风定位、定强、结构诊断、路径分析、降水估计等专项分析功能以及图像处理、地理导航、专题制图、数值预报等辅助分析功能,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提供了一体化的信息支撑,是国内率先实现台风遥感监测分析数据综合和功能综合的平台系统。本文重点介绍了系统开发中所采用的基于面向对象的台风遥感综合应用系统框架分析设计、数据库设计与组织、模型集成等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It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that an effective drough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which provides functions for real-time 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risk assessment,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response recommendation,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reparedness for and mitigation of drought impact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currently existing drought monitor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discuss applicable remote sensing datasets and drought indicators and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quasi-real-time Global Drought Monitoring & Analysis Platform (Web-GDMAP). The Web-GDMAP is built upon a series of indicators derived from multi-source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various other sources of data. From a technical perspective, the Web-GDMAP system includes a series of components from data storage, model implementation and distribution, to client-side visualization and user intuitive interaction.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e Web-GDMAP system integrates multi-indicator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drought, including anomalies in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in land surface thermal and vegetation conditions, water deficit of soil and plants, etc. Several case studies on applying the developed Web-GDMAP in the Asian region are demonstrated. Further improvements and perspective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李宏益  唐娉 《遥感学报》2016,20(2):197-204
针对当前遥感数据缺乏统一文件格式标准,多源遥感产品的生产使用涉及多种文件格式的现状,在研究多种遥感数据格式及对应库GDAL、HDF4、HDF5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气象局的NOAA AVHRR 1B格式标准,利用工厂模式,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具有统一操作接口的多源遥感数据格式抽象库DFAL,在更高的抽象层次解决了GDAL和HDF4、HDF5库不能一致使用的问题。使用DFAL库进行不同文件格式的读写,专家无需了解这些文件格式的差别,以便从繁杂的遥感数据格式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遥感科学研究的层面上。在DFAL库的基础上实现了两类常用遥感数据格式Geo TIFF和HDF5之间的转换工具,方便工程应用。DFAL库及转换工具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星机地综合定量遥感系统与应用示范》的多尺度按需定量遥感产品生产系统中进行了应用测试,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证明了DFAL库稳定性和可用性,并大大减少了多源数据协同使用时多种文件格式读写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遥感技术具备实时快速、时空连续、广覆盖尺度等独特优势,在全球气候恶化大背景下,利用遥感干旱监测方法相比于传统地面监测手段,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稳定的旱情信息,辅助科学决策。目前常用遥感旱情监测方法大多依赖全域性数学模型建模,假定了旱情模式的空间平稳特性,因而难以准确反映旱情模式的局部差异特征。本文提出利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 (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考虑旱情模式的空间非平稳特性,综合多种遥感地面旱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传统全域旱情监测模型的局部优化。以美国大陆为研究区,监测2002年—2011年共10年的旱情状态。研究表明,GWR模型能够提供空间变化的局部最佳估计模型参数,监测结果更加吻合标准美国旱情监测USDM (U.S Drought Monitor)验证数据,且与地面实测值的最高相关系数R达到0.8552,均方根误差RMSE达到0.972,显著优于其他遥感旱情监测模型。GWR模型具备空间非平稳探测优势,实现了旱情模式的局部精细探测,能够显著提升遥感旱情监测精度,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遥感与GIS的广东省农业旱灾遥感监测方法,建立了农业旱情遥感监测评估模型。该模型结合MODIS遥感数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当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评价了2006年5~10月广东省每旬的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过程,结果与2006年广东农业旱情发展变化趋势吻合程度很好,表明这一监测方法能够用来有效地监测评价广东省农业旱情发展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5.
微波植被指数在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植被覆盖区域,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被广泛地应用于干旱遥感监测。和基于光学遥感的植被指数相比,Shi等提出的微波植被指数MVI(Microwave Vegetation Index)被证实能够反映更多的植被生长信息。本文以MVI为基础,利用MVI代替目前比较成熟的温度植被指数TVDI(Temperature Vegetation Index)中的NDVI,构建温度微波植被干旱指数TMVDI(Temperature Microwave Vegetation Index),发展了一种新的干旱监测方法。本文以2006年夏季四川省发生的百年难遇的干旱为研究对象,将基于TMVDI与TVDI的干旱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为评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将遥感监测的结果与基于气象站点降雨观测数据构建的标准降雨指数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低频降轨微波辐射计数据计算的T MVDI最适合于进行植被覆盖区域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在表征空间异质性较大地区的土壤湿度空间格局存在较大误差问题,该文探讨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在小尺度上分析土壤湿度空间分布及变异规律的可行性。首先利用高分一号WFV数据构建垂直干旱指数来反映秭归县土壤湿度干湿状况,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该县土壤湿度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空间格局和分异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野外同步土壤表层水含量测试数据同垂直干旱指数两者表现出较好的相关程度。  相似文献   

17.
农业遥感研究应用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得益于中国自主遥感卫星、无人机遥感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中国农业遥感研究与应用在过去20年取得了显著进步,中国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呈现出天地网一体化的趋势;农业定量遥感在关键参数遥感反演技术方法与应用方面取得进展;作物面积、长势、产量、灾害遥感监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取得突破,农业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本文从农业遥感信息获取、农业定量遥感、农业灾害遥感、作物遥感识别与制图、作物长势遥感监测与产量预测、农业土地资源遥感等方面对中国农业遥感科研与应用进行了总结综述。  相似文献   

18.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remote sensing instruments have been improved significantly, however, rapid processing of large-scale remote sensing data becomes the bottleneck for remote sensing quantitative retrieval applications. The remote sensing quantitative retrieval is a data-intensive computation application, which is one of the research issues of high throughput computation. The remote sensing quantitative retrieval Grid workflow is a high-level core component of remote sensing Grid, which is used to support the modeling, re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large-scale complex applications of remote sensing science. In this paper, we intend to study middleware components of the remote sensing Grid – the dynamic Grid workflow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quantitative retrieval application on Grid platform. We designed a novel architecture for the remote sensing Grid workflow. According to this architecture, we constructed the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Service Grid Node (RSSN) with Condor. We developed a graphic user interface (GUI) tools to compose remote sensing processing Grid workflows, and took the aerosol optical depth (AOD) retrieval as an example. The case study showed that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ystem performance could be achieved with this implementation. The results also give a perspective on the potential of applying Grid workflow practices to remote sensing quantitative retrieval problems using commodity class PCs.  相似文献   

19.
旱情遥感监测研究进展与应用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大范围、长时序的旱情监测中,遥感技术以其快速、经济和大空间范围获取的特点,弥补了基于台站气象数据旱情监测的不足,为防旱和抗旱决策提供了实时、动态、宏观的辅助决策数据。本文对已有旱情遥感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和整理,将其总结为基于土壤热惯量、基于土壤波谱特征、基于蒸散模型和基于植被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从监测原理、适用范围和应用进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一种结合了全球植被水分指数和短波角度归一化指数的优势建立的旱情遥感监测模型和方法。以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旱情为应用案例,从监测模型方法、数据处理流程和应用分析等方面,介绍一种基于植被水分指数的旱情监测方法,并对其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宁夏区地质构造与围岩蚀变遥感信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宁夏回族自治区(以下简称为宁夏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以ETM+遥感数据为基础信息源,首先采用人工目视解译和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提取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信息;然后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光谱角法提取了铁染和羟基蚀变异常信息;最后,结合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综合分析总结了宁夏区线性、环形构造特征和蚀变异常的分布特征及其示矿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区域线性构造与宁夏区地质研究确立的区域构造格架展布形态基本吻合;在卫宁北山、贺兰山北段等重点找矿远景区,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是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主要要素。根据提取的构造和蚀变异常信息圈定的找矿靶区(或称遥感最小预测区),为在以上地区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和潜力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并在局部地段得到了勘探结果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