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坑铜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西段,区域内主要出露下二叠统大关山群和下三叠统隆务河群,构造和岩浆活动发育.岩石学研究表明,谢坑铜金矿区内出露侵入岩主要为辉长闪长岩和辉长岩,它们是岗察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辉长闪长岩与二叠纪灰岩接触带部位发育铜金和铁矿化并形成相关工业矿体.矿石类型主要有块状、脉状和浸染状三类.磁铁矿、磁黄铁矿表现为块状,黄铜矿为脉状和浸染状;脉状和浸染状黄铜矿穿插于块状磁铁矿矿石现象十分普遍,含金碳酸盐石英脉主要沿着矿石裂隙发育.围岩蚀变呈现清晰的蚀变分带现象,自岩体向外依次表现为钾化、青磐岩化和矽卡岩化.其中矽卡岩化主要发育于辉长闪长岩与灰岩接触带部位,与成矿关系密切,磁铁矿矿化主要发育于晚期矽卡岩阶段,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以及毒砂等矿物主要形成于早期硫化物阶段,金矿化主要发育于石英硫化物阶段.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表明,辉长闪长岩和角闪安山岩分别形成于243.8±1.0Ma和242.1±1.2Ma.该成岩、成矿时代与区城构造岩浆、成矿事件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谢坑铜金矿床为与西秦岭中三叠世孤岩浆作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坳陷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准噶尔盆地北部乌伦古坳陷地层主要由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组成.研究区分别在三叠系、侏罗系、石炭系发育3套烃源岩.石炭系火山岩储层和侏罗系碎屑岩储层为本区主要勘探目的层,白垩系和三叠系发育的厚层泥岩为本区两套区域性盖层.三叠、侏罗系烃源岩于侏罗系末期开始排烃,石炭系烃源岩于三叠纪末进入生烃门限.断层和不整合面共同构成该区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边缘深大断裂带附近及石炭系不整合面附近,是油气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光薄片观察、粉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方法为手段,对靖西县三合铝土矿的硬水铝石和三水铝石的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分析发现矿石主要由铝矿物、粘土矿物、铁矿物、钛矿物和石英等组成,这些矿物主要以细小微粒或单矿物集合体赋存于矿体中.其中硬水铝石和三水铝石是最主要的铝矿物.硬水铝石主要存在于沉积型铝土矿和堆积型铝土矿矿石中,三水铝石与硬水铝石伴生,主要赋存于堆积铝土矿矿层红土中.研究认为本区三水铝石主要为表生条件下,含铝母岩经红土化风化作用形成,硬水铝石主要为三水铝石经变质作用脱水形成,形成硬水铝石的三水铝石是地质历史上含铝母岩红土化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蒋杰  李卫锋 《地质与资源》2009,18(4):288-291
晴隆大厂锑矿田是黔西南地区大型锑矿田,矿田内上二叠统“大厂层”是主要的含矿层位,矿体主要赋存于次生石英岩和黏土岩中.区域性的2条北东向断裂与次级的褶皱和断裂是矿田的主要控矿构造.扭张性断裂和层间断裂发育,是重要的容矿构造.通过总结控矿因素圈定了2个具有找矿前景的靶区.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高柳构造带新近系馆陶组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指导高柳构造带的滚动勘探开发,笔者对新近系馆陶组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馆陶组主要发育冲积扇相、辫状河相和曲流河相.冲积扇发育于馆陶组的底部,辫状河发育于该组的中下部,曲流河发育于顶部.对各个时期沉积相的平面演化规律的研究表明,NgⅣ时期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中和扇缘亚相,NgⅢ和NgⅡ时期主要发育辫状河河道亚相和河道间亚相,NgⅠ时期主要发育曲流河河道和河道间亚相.沉积相发育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较强氧化环境、干旱-燥热的古气候条件和沉积基准面的升降.泛滥平原微相泥岩与河流相砂岩匹配能够形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6.
湖南金矿床中黄铁矿和毒砂的含金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鲍振襄 《矿产与地质》1991,5(5):368-374
(?)南的共生与(?)生金矿庆中的金,大部分为次显微金和(?)显微金.(?)中的黄铁矿和毒砂是金的主要载(?)矿物.金主要以机械混合物或微包体形式赋存,主要形成于硫(?)化物矿化(?)或晚期.矿石合金量的高低与载金矿物的晶形,(?)度,生成期及碎裂程度等有关.(?)黄铁矿、毒砂是金矿床的主要标型矿物.As是标型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7.
新疆为我国铬铁矿成矿条件优越,资源分布较丰富的省区之一,铬铁矿较集中分布于西准噶尔地区,东准噶尔、东天山和西昆仑也有零星出露.主要受控于特提斯和古亚洲两大构造域俯冲增生杂岩带或蛇绿混杂岩带.唐巴勒-卡拉麦里复合俯冲型增生杂岩带、碱泉蛇绿混杂岩带、库地-其曼于特蛇绿混杂岩带为主要代表,变质橄榄岩中上部斜辉橄榄岩+纯橄岩组合是新疆镁铁-超镁铁型铬铁矿主要赋存岩相带.我国是铬铁矿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极高,在新疆开展新一轮铬铁矿找矿勘查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分布于龙门山和米仓山-大巴山推覆体前缘地带的中侏罗统沙漠庙组,厚达几百至上千米,由砾岩、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和粉砂岩构成.包括冲积扇、河流、三角洲和湖泊四种沉积体系类型.冲积扇沉积主要发育于研完区西北部芦山两河口和都江堰等地区,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主要发育于研究区西部-北部的邛崃、安县和绵阳、梓潼等地区,湖泊沉积主要发育于研究区中南部的仁寿和荣县等地区.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西北边,沉积相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湖泊相.相的垂向序列反映湖泊具收缩-扩张一再收缩一再扩张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
月球、小行星等无大气行星体具有独特的反射光谱太空风化改造特征,其成因主要被归结于纳米级—亚微米级不透明颗粒等太空风化特征产物.本研究结合Apollo 返回月壤样品、普通球粒和碳质球粒陨石样品的模拟实验结果,综合分析了太空风化特征产物的来源和成因,并讨论了其可能的光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np-Fe0 (纳米级单质金属铁)是铁镁硅酸盐等矿物经过微陨石轰击引起的气化沉积作用和原位还原作用形成.np-FeNi(纳米级铁镍金属)的成因主要包括FeNi金属和陨硫铁的气化沉积与冲击分散成因.np-FeNiS(纳米级铁镍金属的硫化物)和sm-FeNiS(亚微米级铁镍金属的硫化物)主要形成于陨硫铁的冲击分散过程.上述不透明颗粒是形成月球与S型小行星紫外—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降低、特征吸收峰减弱和连续统红移等特征的主要原因.气泡结构主要形成于层状硅酸盐等矿物在微陨石轰击过程中的挥发分逃逸,推测是含水量较高的小行星(如Bennu)紫外-近红外波段光谱反射率增加和连续统蓝移等特征的主要成因.实验结果预期对月球与小行星返回样品分析以及反射光谱的太空风化改造特征的解释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火星快车OMEGA高光谱探测矿物组成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火星快车(Mars Express)"搭载的"可见光及红外矿物制图光谱仪(OMEGA)"及其采集数据的特点、大气校正方法和矿物识别研究的新进展."经验传输函数法"(ETF)是目前O-MEGA数据大气校正普遍采用的方法.OMEGA数据已经成功揭示了火星表面矿物和组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OMEGA检测到与水蚀变相关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绿脱石、绿泥石和蒙脱石等主要分布于古老的诺亚期的露头上,这些层状硅酸盐矿物可能是火成岩矿物长期持续与液态水系统作用的结果.含水硫酸盐类矿物石膏、水镁矾和多水硫酸盐等水合化学沉积矿物在亮色调层状地层区的发现,表明火星表面有大量与水作用相关的蒸发盐的存在.火星表面缓慢风化形成的无水铁氧化物主要分布于北半球铁镁质含量低的低地(lowland)地区.OMEGA可以识别辉石和橄榄石,能够区分高钙辉石和低钙辉石.高钙辉石主要分布于Hesperian期的低反照率的火山岩分布地区、黑色沙丘和撞击坑喷射物分布区;低钙辉石主要分布于老的诺亚期的亮色调露头分布区.OMEGA在反照率变化大的极地冰盖地区可以识别水冰和CO2冰.水冰主要利用1.08 μm、1.25 μm、1.51μm和2.0μm特征吸收波段来识别.水冰各吸收特征波段的吸收强度与水冰的粒度呈正相关.CO2冰主要利用1.43 μm、2.0 μm和2.6 μm特征吸收波段来识别.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耳石是存在于硬骨鱼类内耳膜迷路内的硬骨组织,主要由碳酸钙构成,起平衡和听觉作用.内耳共有微耳石、矢耳石和星耳石各一对.  相似文献   

12.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岩性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潜江凹陷单向多物源的盐湖沉积体系及构造背景决定了其具有形成多种成因类型岩性油藏的地质条件,按圈闭成因将潜江凹陷岩性油藏分为4亚类15小类.砂岩尖灭线与构造的有机配合是形成岩性油藏的主要因素.纵向上,岩性油藏主要发育于潜三-潜四段,平面上主要发育于面迎物源的构造上倾斜坡和断层与砂岩侧缘尖灭配置集中分布区.   相似文献   

13.
可可西里盆地位于昆仑山和唐古拉山之间 ,是青藏高原腹地最大的第三纪沉积盆地 ,对于研究青藏高原早期隆升和地壳短缩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盆地保存的始新世—渐新世早期风火山群和雅西措群主要由碎屑岩和泥岩组成 ,厚度为 5 45 2 .8m .碎屑岩的物源区分析表明 ,风火山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造山带二叠—三叠纪地层 ,而雅西措群主要来自于南部的唐古拉、白日榨加和黑石山 -高山造山带 ,剥蚀深度加大至石炭—二叠纪地层 .它们的沉积演化过程是盆地南部造山带老第三纪构造隆升持续加强的结果 ,表明在雅西措群沉积时期青藏高原北部已经隆升至一定的高度 .  相似文献   

14.
非洲某地富铁矿赋存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主要受区内复式褶皱控制,集中富集于背斜的轴部隆起地段.区内铁矿分为低品位铁矿和富铁矿两种,富铁矿主要为磁铁矿,赋存于硅铁建造层,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12.27%~61.49%,平均38.56%),次为赤铁矿(褐铁矿)(7.99%~43.16%,平均25.54%).依据富铁矿床地质特征,推测富铁矿是在缺氧的环境中以胶体络合物的形式在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砂岩型铀矿是近年铀矿床勘探的主要类型.绥化-双城地区初步勘探表明,该区嫩江组有铀富集现象.对研究区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特征分析,认为该区埋藏<500m的砂体主要发育于水退体系域嫩三段;嫩三段沉积期,总体为东部物源供给,以三角洲-浅湖沉积体系为主,其砂体主要分布于卫星镇-通江镇地区的三角洲前缘带.综合其地质构造、铀源、古气候、水文地质和砂体发育条件分析,认为卫星镇-通江镇一带的嫩三段是本区铀矿勘探的有利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夏学惠  赵晓 《地质与勘探》1990,26(7):30-33,41
碎屑型矿石是东升庙多金属硫铁矿床的主要矿石类型之一.它主要由与含矿建造成分相同的沉积岩碎屑和硫化物组成.碎屑形成于盆地内,并被热液流体搬运和胶结,形成本区特殊的沉积和热液特征兼有的碎屑型矿石.文中阐述了矿石物质成分和结构特点,进而讨论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西北陆架边缘海型被动大陆边缘是目前全球深水区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之一,近年来的一系列深水(>500m)油气重大发现使其备受关注.澳大利亚西北陆架油气分布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不均一性.平面上呈“内油外气”的分布特征,油气主要分布于富烃凹陷的凹边隆和凹中隆.远岸带深水区发育大型、超大型气田且成群成带分布,近岸带浅水区以发育中、小型油田为主,亦成群成带分布.纵向上呈“上油下气”的分布特征,天然气和凝析油主要富集于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石油主要富集于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18.
<地质学报>、<地质论评>是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科学学术刊物,反映地质科学各分支学科及边缘学科中最新、最高水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成果.<地质论评>主要登载新技术、新方法及各种探讨、争鸣、评述类论文.<地质学报>着重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地质成果.<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学报>(英文版)的论文主要依论文的读者对象划分,主要读者限于国内的刊于中文版,在国际上将会有较多读者的刊于英文版.除非作者特别申明,编辑部有权根据专家和编委会意见决定稿件最终登载于<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学报>(英文版)或<地质论评>.  相似文献   

19.
辽宁岫岩玉的特征及其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岫玉主要由叶蛇纹石组成,其叶片大小多为 300nm×440nm,沿a轴方向呈波状起伏.岫玉中的矿物生成次序为粗粒透闪石→细粒透闪石→滑石→叶蛇纹石.岫玉的颜色主要受TFeO含量及Fe2O3/FeO值制约,透明度也受其直接影响.绿色、油青色是岫玉的原生色;棕色、红棕色形成于氧化环境,是次生色.颜色和透明度是岫玉质量评价的两个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吐哈盆地粘土矿物特征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殿忠  于漫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3):188-191,203
吐哈盆地是我国主要砂岩铀矿区之一,对盆地内粘土矿物特征进行的X射线衍射能谱仪(ED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证实:区内粘土矿物中蒙皂石基本为二八面体的蒙脱石,蒙脱石呈丝状、片状,分布于颗粒表面,在扫描电镜下,蒙脱石的集合体常呈花朵状、蜂巢状等形态,或充填于颗粒之间,高岭石集合体形态多样,主要有蠕虫状和风琴状集合体.伊利石集合体在电镜下常呈不规则片状,常平行于颗粒表面呈鳞片状排列或贴附于颗粒表面.从粘土矿物吸附铀的能力来看,氧化带岩石要远大于过渡带矿石.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在过渡带铀的沉淀过程中并不起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