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莲花  罗康 《岩土工程技术》2007,21(2):67-69,85
介绍了人工挖孔桩桩端土承载力不足进行旋喷桩处理的设计过程以及处理后检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桩端土处理设计可以遵循一般的地基处理设计方法和原则,并针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和桩端土极限端阻力的检测中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提出组合静载荷试验的思路和方法,并在工程中予以实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直径挖孔桩桩端承载力的规范取值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祥 《岩土工程师》1995,7(1):50-55,28
本文介绍了挖孔桩的地基变形特点,按变形确定竖向承载力的原理对规范中桩端承载力取值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桩端面积效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于厚层的含漂卵石的山前冲洪积土软弱地基,采用常规的CFG桩、水泥搅拌桩进行地基处理,存在成孔难,复合地基承载力偏低等问题。本文以桂平市某高层商住楼工程为例,介绍了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和加固效果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潜孔钻机引孔+高压旋喷桩加固技术处理含漂卵石软弱地基,能有效地解决成孔难问题,也大大提高了地基承载力和成桩效率。  相似文献   

4.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计算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周德泉  张可能  刘宏利 《岩土力学》2004,25(9):1432-1436
为完善组合桩型复合地基设计理论,以单一桩型复合地基计算方法为基础,给出了其承载力和沉降量计算方法,提出了静载试验结果的尺寸修正方法,并与测试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经修正后,承压板下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值与采用本文公式所得计算值吻合;采用桩间土的压缩模量乘以承载力的提高幅值,所得复合压缩模量计算组合桩型复合地基,最终沉降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用2:8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几个典型工程试验成果的分析与总结,揭示了灰土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值n与荷载、相对应变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在允许承载力下n值的大小及计算桩间土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相应公式,为灰土挤密桩地基设计提出了更为方便的、切合实际的计算方法,便于工程设计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6.
黄土地区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明挖段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应着眼于消除湿陷性与控制沉降变形的双重标准。以兰州市榆中县某黄土高速铁路隧道洞口明挖段地基处理为例,采用水泥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时发生塌孔、缩孔,变更为钻孔桩并在桩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刚性托板的桩板结构处理方案后,地基处理效果良好。说明了黄土隧道明洞段地基处理方法应结合黄土含水率、湿陷性等诸多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合理地选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高应变法在人工挖孔嵌岩桩检测中的应用,说明在充分考虑嵌岩桩工作机理的前提下,进行嵌岩桩承载力分析、动静对比以及与《规范》计算结果的比较,应用高应变法检测人工挖孔嵌岩桩的承载力是可行的、也是可靠的,并且所测得的桩身上部桩土阻力和嵌岩段侧阻力是准确的,完全可以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8.
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桩地基的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旨在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力潜力,通过串珠状桩体来实现对桩间土的加固和挤密,用多种试验检验方法对复合地基进行全面分析探讨,阐明了钻孔夯扩挤密复合桩地基可以有效地解决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物设计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管桩—水泥土搅拌桩组合法加固软土地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及桩间土组成的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是由桩和桩间土共同分担的。通过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水泥土搅拌桩的施工,实现对桩问土的挤密加固,可充分发挥和利用地基土的承载潜力,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多种试验测试方法对这类复合地基进行检测和分析,表明:在一定地质条件下,混凝土管桩-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不失为一种节约投资、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欧名星 《湖南地质》2003,22(2):139-142
根据当地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结构特点和当地施工技术水平,高层建筑软弱地基采用刚性桩和褥垫层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是—种安全、经济的方法,施工难度小,能充分发挥桩和桩间土的承载力.本文分析了刚性桩桩顶设置粒状材料褥垫层后的桩土变形协调原理,桩和桩间土共同承载荷载的受力机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和变形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合地基的桩和褥垫层施工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水泥土长短桩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的加固效果及其承载特性,实测了长桩、短桩和桩间土顶面应力,探讨了这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长桩和短桩桩土应力比均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再趋于稳定的趋势,并在临界荷载Pc前后,复合地基主次桩顺序发生变化。得出考虑荷载水平的水泥土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及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取值方法。结果表明:β取值范围在0.778~0.838,β2的取值范围为0.945~0.971,并且建议取s/b比值为0.001 48~0.002 04对应的承载力为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相似文献   

12.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分别改变复合地基的褥垫层、持力层和桩体材料的模量,计算采用不同模量时复合地基的沉降以及桩土的应力,分析模量变化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褥垫层的材料和模量影响到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褥垫层宜采用级配砂石,模量取值范围为20~50MPa。持力层模量增大可以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因此水泥土搅拌桩的桩端要进入到具有一定硬度的土层中,除软弱土外,其他土层做持力层其强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不大。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桩模量可以有效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软土地基时,桩的模量不要过大,建议取值范围为200~400MPa。  相似文献   

13.
砂土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机制的离散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单桩视为平面问题,采用二维离散单元法分析了砂土中单桩竖向抗压承载机制。首先利用离散元模拟地基的形成、挖孔灌注桩的成桩过程以及地基土的双轴压缩试验;然后通过离散元模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其承载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桩的沉降增大,桩端阻力一直增大,桩侧摩阻力先增大后达到稳定值;单位桩长侧摩阻力从桩顶到桩端呈非线性增长趋势;当荷载达到桩的极限承载力时,桩端发生刺入破坏,导致桩侧与桩端附近土体的转动场梯度、应力场梯度增大,主应力发生大角度旋转。  相似文献   

14.
CLSC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CLSC复合地基、单桩、桩间土的载荷试验结果,首次得到了CLSC事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中承载力发挥系数K、,K2,讨论了CLSC复合地基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三维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某地基处理原拟采用CFG复合地基。但由于地层情况复杂 ,施工难度大 ,决定采用CFG桩和人工挖孔桩进行地基处理 ,但是这种处理方案可能会引发地基不均匀沉降从而对上部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合理的的选取人工挖孔桩桩间距非常重要。通过对四种桩间距情形下地基的三维沉降分析 ,选取了合理的人工挖孔桩桩间距 ,解决了这一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6.
根据部分工程粉喷桩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规律,对粉喷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特性和承载力折减系数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邯郸市区工程场地的单桩和复合地基静载荷检测资料,利用反算的方法找出了适用于邯郸市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β)的取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柔性荷载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开展了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性能试验,实测了柔性荷载下桩、土应力,探讨了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粉喷桩复合地基载荷-沉降曲线一般表现为缓变型;粉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宜按相对沉降法取相对沉降比为0.01所对应的压力。由于砂垫层的流动补偿作用,柔性荷载下桩土应力比随荷载的增加变化较为平缓,在复合地基承载力基本值附近桩土应力比变化范围为1.73~6.83,平均值为3.20。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冲积平原的一座大型油罐群工程为背景,介绍了一个软土地基加固的成功实例.鉴于建设场地内的软土(浅层以粉土为主,深层以粉、细砂为主)具有承载力低和中高压缩性,利用了深层搅拌桩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成桩后的小应变检测、挖桩试验和原位荷载试验表明地基承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消除了不均匀沉降和较大绝对沉降的可能,工程范围内的近800根桩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为保证深层搅拌桩的质量,作者还强调了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杨天森  何秋萍 《探矿工程》2006,33(1):26-27,30
通过石灰桩在处理软土地基的工程实践,论述了石灰桩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效果,证明用石灰桩处理软土地基及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楔形桩与圆柱形桩复合地基承载性状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杰  何杰  闵长青 《岩土力学》2010,31(7):2202-2206
基于剪切位移法,引入Mylonakis & Gazetas桩-土相互作用及Winkler地基模型,导出了复合地基中桩-桩、桩-土及土-土相互作用柔度系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考虑桩-土-垫层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分析方法,并利用Matlab软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对楔形桩和圆柱形桩复合地基进行了模型对比试验,并利用该方法对两个模型试验进行了计算分析,试验及理论结果均表明,桩顶平面处的桩间土反力保持着类似天然地基的马鞍形分布,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明显低于楔形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同时,圆柱形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平均应力比明显高于楔形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平均应力比,楔形桩对缓解复合地基中桩顶应力集中,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