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褚继菊 《地下水》2022,(2):95-96
离子色谱检测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检测手段,可以在多种水污染环境中进行检测,能够为水污染治理以及水环境监测保护提供可靠支持。为更好的对该项检测技术进行应用,文章将通过对离子色谱检测基本情况的介绍,对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具体运用展开分析,并会就监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问题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我国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发展形成有效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生态系统来说,水环境是其中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之一,对城市存在方式以及发展变化都有特殊的影响。水环境问题的出现影响了生态体系,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针对城市存在的水资源缺乏、水污染导致水质降低等水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水环境的生态规划与利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废污水处理率、确定水域环保目标、制定污染控制方针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危害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危害。其危害程度取决于重金属在环境、食品和生物体中存在的浓度和化学形态。重金属污染主要表现在中水污染,还有一部分是在大气和固体废物中。从分析本溪地区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出发,总结重金属对本溪水环境的污染情况,结合实践经验,提出加强管理措施,运用现代技术以及控制与消除污染源等切实可行的方法,改善本溪地区环境现状。  相似文献   

4.
太湖流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如管理不善将引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和水质型缺水等水问题,对饮用水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地下水在保障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中的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提出了太湖流域地下水保护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褚继菊 《地下水》2022,(3):109-110
水质环境监测是我国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微生物检测技术是水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技术,文章在阐述微生物检测技术内涵和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机理的基础上,就如何借助微生物检测技术来处理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问题进行探究,分别介绍了水体污染治理中应用的微生物技术和水质环境监测中的常用微生物检测技术,具体分析了在水质环境检测中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的要点,旨在为我国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息海疆 《地下水》2004,26(2):103-104,136
通过对大同市水环境质量的调查、分析,全面闸述了大同市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的严重性,同时提出了治理水环境的对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榆神矿区矿山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连娟 《中国煤田地质》2005,17(5):47-49,54
榆神矿区属我国内陆干旱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矿山开发对水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归结为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补排平衡状态的破坏和水质污染的问题.针对影响水环境变化的因素提出开展采煤保水研究、调整矿山开发规划、矿水污染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尤其水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确定环境优先污染物,是开展水环境监测、水污染环境健康风险管理等的一项基础工作,对降低水环境监测成本、改善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潜在危害指数法、综合评分法等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应沿多指标、定量化方向发展,在今后环境优先污染物筛选方法研究中更多关注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可对复杂的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反映水质状况与污染之间的各种关系,建立水质评价和预测模型,从而科学地服务于治理水污染。评述了多元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等在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首都北京面临着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加重的严峻形势,制约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是水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北京市水利系统的水环境监测工作始于7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1972年首先建立官厅水库水质化验室。1976年以后,又陆续在市水文总站、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和城市河湖管理处建立了四个水质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21,(5)
陕西省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时间较长,随着工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下水污染的潜在风险也在不断凸显,严重影响到地下水环境安全和居民饮水安全。通过对"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十四五"陕西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应对策略。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陕西个别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中水质未达到Ⅲ类标准,受地质背景因素影响,超标指标主要为铁、锰、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等。从49个国考点位水质监测结果看,2020年度地下水极差点位比例总体减少了4.08%,级别改善和稳定点位分别为13个和31个。针对地下水污染防治中存在的地下水环境状况底数不清楚和联防联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在远期防治工作中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全省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为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2.
多元校正分析在水环境地球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元校正分析法应用于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可对复杂的分析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反映水质状况与污染之间的各种关系,建立水质评价和预测模型,从而科学地服务于治理水污染.评述了多元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人工神经网络等在水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近五十年晋中市水环境变化趋势分析及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华峰 《地下水》2007,29(6):72-74
通过对晋中市近50年降水及河川径流情况、地下水埋深变化、水污染情况分析,归纳了晋中市水环境变化趋势,提出了本市治水思路调整的目标与水环境恢复的模式以及水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长虹 《地下水》2022,(5):108-111
本文根据天山北麓奎屯、乌苏、独山子等多年的实测水质资料,分析评价了四个灌区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水化学特性分析情况、湖库的营养状态、污染源调查结果及评价,分析了区域内水污染主要来源。通过上、中、下游及水库、渠首等的纵向水质对比分析,剖析了水利工程、人类活动等对水环境的深远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有助于当地水环境、水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以松花江吉林段5年的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复合模型,定量诊断出水污染因子对松花江吉林段的污染贡献率,合理划分出各类水环境管理区域,并提出相应的水环境管理措施。结果表明:松花江吉林段主要污染物是挥发酚、COD和氨氮,表现为有机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在水环境管理分区中,丰满-龙潭桥区域属于轻污染,为水源保护江段,龙潭桥-哨口区域属于重污染,为水环境控制江段,哨口-白旗区域属于中度污染状况,为水环境自净江段。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实施河流水环境总量控制,实现松花江吉林段水域的科学化分类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学利 《城市地质》2021,16(3):276-286
矿产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和发展保障,同时矿业开发尤其金属矿产对空气、水、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北京闭坑金矿山2018—2020年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成果,以当地矿产和采选冶史、土壤、特色农产品大桃等为研究对象,以As、Cd、Cr、Pb、Hg、Cu、Zn、Ni等8种金属元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矿山周边土壤地质环境、人为污染状况、农产品质量、生物富集能力等进行评价,探讨了土壤、农产品地球化学质量与矿产采、选、冶之间的时空关系.研究表明,金属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随矿山停采、关闭而停止,其对周边土壤环境还将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并已逐渐影响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出应对在生产和闭坑矿山周边土壤、水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并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如减少或退出食用农作物种植,改种生态林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研究了巢湖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现状,水污染原因,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的情况,以及水利工程在改善巢湖水环境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防治巢湖水污染的途径,为有关部门全面治理巢湖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回顾了我国水环境生物学近年来的进展。全文分四部分:水污染生物监测;水污染生物治理;水生态毒理学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硫酸工业废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评估大冶市拟建硫酸厂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采用类比分析,湖泊自净模式计算等方法对拟建厂水洗和酸洗两种工艺流程下排放的废水及典型污染物As与F的排放量进行了估算,并着重就水洗流程废水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水流洗程对湖泊水环境的影响较大,并造成排放口附近的严重污染;建议采用酸洗流程,提高矿产品位及其综合措施来减少其对湖泊水环境扔  相似文献   

20.
掌握地表水环境现状,对控制水体污染、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具有现实的意义,同时也是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基础工作。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监测数据做支撑。本文针对抚顺市地表水环境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地表水环境监测工作的现状,分析了水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监测工作效率和水平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