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取安徽省2001年、2004年、2007年、2011年和2014年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样本,系统分析全省近13年来A级旅游景区演变特征;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和热点分析,探讨其空间分布类型、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1年以来安徽省A级景区总量逐年上升,其中3A级和4A级旅游景区增加数量最多;A级旅游景区主要集中在皖中和皖南地区,整体上呈现"少—多—多"的格局;2007年以后,景区等级结构逐步形成以4A、3A、2A中间等级旅游景区为主,两端高级和初级旅游景区较少的纺锤型结构,趋于相对稳定、合理;全省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从随机分布趋于聚集分布,同时地理集中指数表明各个时期在各地市分布愈加集中,基尼系数表明在三大地理区域中分布愈加集中不均衡,全省A级景区在2004—2014年十年间逐渐由景点分散和热点区域集聚不明显演变为以黄山市和合肥市为核心的多极热点区域。  相似文献   

2.
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使用空间分析方法对该区域内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研究,计算得到最邻近指数为0.857 456,地理集中指数为35.923,基尼系数为0.920 8,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呈凝聚型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以2010—2020年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探究其时空演化格局并进一步解析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核密度范围逐年扩展,至2020年宜宾成为全省第二大密度核心区,整体形成双核集聚、带状扩散、集中连片发展的空间结构,但不均衡现象较明显;(2)2010—2020年四川省3A、4A级旅游景区呈倍数增长,5A级增速平缓;(3)3A及以上旅游景区重心运动轨迹总体上由东北向西南移动,近年来甘孜—阿坝—凉山等地区旅游景区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西部大开发、旅游扶贫等政策的大力实施;(4)四川省3A及以上旅游景区时空格局的动态发展与空间演化是政策制度设计、市场供需结构、交通通达度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探讨四川省221个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结构,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类型属于集聚型,且区域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均匀度较低,不均衡性显著;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规模等级结构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形结构,中端的市场供给占据上风;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受地理区位、交通条件、景区地域组合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的发展尤其是高铁的建设对于提升地方旅游热点的可达性方面作用显著,以天水市A级景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集中指数分析其空间分布类型。基于GIS技术,运用栅格成本加权距离算法计算景点可达性,进行空间插值模拟,分析轨道交通与旅游热点可达性的耦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轨道交通与旅游热点可达性具有较好的耦合关系,后期的景区建设可考虑与轨道交通统一规划。  相似文献   

6.
基于武汉市实际的公路交通网,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可达性模型,参考武汉市公路网结构,定量分析了武汉旅游景点的可达性及其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景点分布空间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武汉市旅游景区可达性呈现由中心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分布;区域内景点平均通行时间在0.723 8~3.003 5 h之间,景点可达性系数极差为1.766 6;受旅游景点空间分布、公路网结构及景点知名度的影响,旅游景区可达性空间格局不平衡分布较显著。最后,提出武汉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运用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河南省5A和4A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首先以河南省各省辖市为主要旅游城市,建立点缓冲区,分析以各省辖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区分布信息及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然后以河南省主要国道干线为基轴线,建立线缓冲区,分析旅游景区与国道的关系,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结合基于点、线的缓冲区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旅游景区沿国道密集分布的线状特征与以城市为中心密集分布的点状特征相结合的特征,为旅游者选择线路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旅游业已经成为推动贵州省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旅游客源地和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网络分析和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系统测度山区旅游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贵州省旅游供需要素均呈现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两者之间空间位置错配较为严重;2)贵州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可达性呈现典型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3)贵州省旅游供需联系强度整体较低且空间分异特征显著,随着搜索半径的增大,旅游供需联系强度高值区不断收缩而低值区不断扩张。  相似文献   

9.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拉萨POI信息、图片点集以及拉萨游记、签到数据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拉萨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在旅游资源空间结构方面,拉萨旅游资源类型多样,集中分布在城关区;在旅游设施空间结构方面,旅游设施以购物设施和餐饮设施为主,城关区及其周边设施类型较为多样化;在旅游热点的空间结构方面,旅游热点除在城关区内密集分布外,沿道路线也有少量分布;在旅游流的空间结构方面,拉萨附近周边省市及国内经济发达区域与拉萨联系较为紧密,川藏线、青藏线上的地名景点次之,具有明显的区域旅游联动性质。  相似文献   

10.
《今日国土》2014,(12):22-23
12月23日,河南省永城市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举行揭牌仪式。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赵志强等市委领导出席。仪式上,赵志强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淮海战役陈官庄烈士陵园被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表示热烈祝贺并做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1.
旅游大数据对旅游者的行为模式的影响日趋明显,在分析研究区旅游资源现状基础上,利用传统数据和网络数据,选取4个一级因子和8个分级指标,构建梅州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对梅州市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梅州市旅游资源北密南疏,具有从城市中心向各县市递减的趋势,其中218个旅游点综合评价得分在0~0.7之间,集中分布在0.1~0.2间,自然类的旅游资源高分的景点所占比重最多。基于评价得分核密度分析的旅游资源也具有空间差异性,自然类景观的综合评价得分呈多格局分布特性,人文类和休闲类的旅游资源综合评价得分的空间格局为单一中心格局。梅州市旅游资源及其评价得分具有空间分异特征,建议各类景点发挥协同组团的优势,优化旅游资源发展空间格局,将梅州市建造成世界客家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并对同类型城市旅游资源发展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城际轨道等高速交通方式对旅游的影响日益显现。本文以珠三角地区运营和规划城际轨道为例,基于GIS网络分析技术和通达性指标,探讨了城际轨道通车前后对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城轨开通将会产生显著的"时空压缩"效应,旅游景点总通达时间降幅达32.87%,旅游景点平均通达时间减少0.7 h;不同区域通达性水平提升具有差异性,城际轨道站点及其周边地区成为通达性水平提升最大的地区,随着与站点距离逐渐增加,通达性变化程度逐渐降低;城轨开通后各地区通达性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并趋于均衡;城轨影响下的旅游景点通达性的影响具有"廊道效应"与"隧道效应"相结合的特征,空间格局由开通前的"中心-外围"态势向面状均衡分布格局转变。城际轨道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在扩大了旅游景点市场范围的同时,由于通行时间成本降低,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出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旅游流网络分析对理解游客的目的地选择以及目的地在旅游流网络中承担的角色有重要意义。以中国云南省为例,基于网络游记数据挖掘游客的多维度偏好,并以此对游客聚类,进而划分出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针对各类游客游记中的旅游目的地序列建立旅游流网络,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各类游客旅游流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各目的地节点的角色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别游客的旅游流网络在整体结构上各有特点,反映出旅游目的地不同的空间交互模式和网络中心化程度。此外,部分旅游目的地在不同类别旅游流网络中承担截然相反的角色。上述分析有助于优化旅游流网络中各节点的协作机制,辅助旅游目的地制定差异化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地图的不断发展,其在智慧旅游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主要将三个风景区融为一体,既突出单个景点的特色,又从空间上直观反映景区间的联系.制作便民的钟山风景区电子地图有利于引导南京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GIS技术,对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进行分析。以烟台、威海、蓬莱三个主要旅游城市为中心,以30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5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揭示以三市为驻足地进行旅游的旅游景点空间分布信息及距可达景点的空间距离。基于区域内三条主要交通线路,以8km为最大缓冲半径,以2km为间隔距离做缓冲分析,为自驾车旅游者提供可达景点的空间信息。最后总结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特征,提出了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及旅游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performed to understand the geographic and linguistic coverage of web resources, focusing on the example of tourism‐related themes in Switzerland. Search engine queries of web documents were used to gather counts for phrases in four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study focused on selected populated places and tourist attractions in Switzerland from three gazetteer datasets: topographic gazetteer data from the Swiss national mapping agency (SwissTopo); POI data from a commercial data provider (Tele Atlas) and user generated geographic content (geonames.org). The web counts illustrate the geographic extent and trends of web coverage of tourism for different languages. Results show that coverage for local languages, i.e. German, French and Italian, is more strongly related to the region of the spoken language. Correlation of the web counts to typical tourism indicators, e.g. population and number of hotel nights rented per year, are also computed and compared.  相似文献   

17.
在对移动GIS技术和框架分析的基础上,选取GeoServer地理信息发布平台,进行移动GIS旅游系统功能设计;采用OGC提出的空间数据互操作规范WMS、WFS实现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以七台河旅游数据作为专题数据,实现移动端旅游景点查询与语音导游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最短路径算法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以庐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庐山旅游风景区为例,以一日游为主题,结合旅游景区景点知名度和各景点的停留时间,改进了G IS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利用VC++分析旅游区内各个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关系,得出该旅游区内的三条较合理的不同主题的一日游路线。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加强对庐山风景区的开发力度,促进庐山风景区的发展,并最终能推广G IS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线旅游服务模式和海量网络文本的出现为旅游产业规划和用户出游推荐提供了新的信息支撑。然而实时更新的网络文本语义模糊、信噪比低,难以利用,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和迁移学习的旅游知识图谱构建方法。首先,基于行业规范定义了旅游景点特征体系,建立了以旅游景点为核心的旅游知识图谱,支持景点语义特征的全方位刻画;然后,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将预训练语言模型改造为定制化知识抽取器,从网络文本中获取知识三元组,并融合游客足迹、兴趣点语义等信息将分散的相关信息整合为系统性的旅游景点知识图谱。知识抽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常用的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模型,定制化知识抽取器获取的景点语义知识,其精度与完整性分别提升了50.7%和670%。所构建的旅游景点知识图谱可全面表达现实中的旅游场景,支撑不同尺度下游客行为与市场需求的深入解析,为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