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海南岭壳铜(银-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迎春 《地质找矿论丛》2008,23(3):209-212,244
岭壳铜(银-金)矿床赋存于白垩纪岭壳村组流纹质角砾凝灰熔岩和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中.目前已发现11条铜(银-金)矿(化)体,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与成矿关系密切的围岩蚀变呈现出自东(20线)向西的钾化→绢云母化→强高岭石化、绿泥石化蚀变分带,矿化相应呈现从铜(金)向铜(银)的过渡.根据其对称性的蚀变分带,应加强20线以东的地质找矿;根据成矿元素分形和统计研究发现,Au,Ag矿化具有专属性,即在流纹质凝灰熔岩中寻找Cu,Ag矿,而在花岗闪长岩中以寻找Cu,Au矿为主.  相似文献   

2.
斯弄多银铅锌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发现的首个低硫化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本文采用短波红外技术对矿区进行了精细蚀变矿物分带划分,并结合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对不同蚀变带元素的迁移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构建了斯弄多矿区的短波红外勘查模型。研究发现:(1) Al-OH波长值的无序排列变化说明斯弄多矿床中存在不同岩浆热液流体的混合作用;(2)不同矿物组合形成了明显的蚀变分带,垂向上(由内向外)形成了绢云母化带→绢云母-钠云母-蒙脱石带→绢云母-伊利石-蒙脱石带→绢云母-伊利石带;(3)隐爆角砾岩型矿体中成矿元素Ag-Pb-Zn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其中,Ag主要赋存在绢云母-伊利石带,Pb-Zn则主要赋存在绢云母-伊利石-蒙脱石带;(4)热液脉型Ag-Pb-Zn矿体品位与伊利石结晶度指数IC关系密切,矿体主要赋存于0. 6≤IC≤1. 2的范畴;(5)以钻孔BZK0301(3号勘探线)为界,斯弄多矿床成矿性优劣存在一条明显界线,NE向由于不同流体的混合作用成矿性较好,SW向因为流体较为单一成矿性差。  相似文献   

3.
尹红光  蒋政  高扬  杨芬 《云南地质》2021,(2):170-176
云南双柏县石羊厂铅锌银矿体为隐伏矿体,主要呈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F4-1断层构造破碎带中,近矿围岩为三叠系上统白土田组第二段(T3b2)砂岩、粉砂岩,主要成矿元素为银、铅,次要成矿元素为锌,矿床成因类型为断层构造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铅锌银多金属矿床,矿床工业类型为泥岩、碎屑岩容矿的银铅锌矿.  相似文献   

4.
陈连红 《矿产与地质》2007,21(3):257-261
银洞子银-铅多金属矿床位于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中的柞水-山阳成矿区西部,是一个受多级断陷盆地控制的海底热水喷流沉积矿床,而这种矿床的成矿条件非常有利于铜的硫化物矿床的形成.根据矿床成矿元素分带特征,结合电阻率异常预测,矿床北部具有寻找大型-超大型铜矿体的远景.  相似文献   

5.
万全寺银金矿床赋存于中生界侏罗系白旗组.其形成和潜火山作用密切相关,属中低温火山一次火山热液型银金矿床.构造控矿明显,区域大断裂的次级断裂为导矿构造,更次级的剪裂隙带容矿.矿脉密集成带,矿体呈脉状,斜列展布,尖灭再现,分枝复合明显.沿古路沟断裂向两侧,成矿元素有CuMoPbZnAgAgAu的分带性.研究该矿床地质特征对本区的找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雨台山银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别山地区大悟宣化店—麻城乘马岗银铜金成矿带中段,是与大别山造山带有关的银多金属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NW向断裂破碎带和近EW向石英脉中,受断裂控制明显。近矿围岩主要为压碎石英岩和碎裂二长浅粒岩,围岩蚀变以硅化、钾化、叶蜡石化为主。开展了矿区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工作,分析了Au、Ag、Cu、Pb、Zn、As、Sb、W、Sn、Mo共10种元素。用相关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元素组合特征。通过与成矿元素分带特征进行对比研究,建立了符合矿区的深源流体成矿模式,并对矿床深部找矿前景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七一牧场北山矿床是近年来在额尔古纳地块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银铅锌矿床。本文在野外地质勘查和室内综合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矿床银铅锌矿体赋存于中侏罗统塔木兰沟组安山质火山岩和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流纹质火山碎屑岩中,呈脉状、细脉浸染状,受北西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控制,其形成与晚侏罗世花岗斑岩、钾长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空联系。成矿作用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带性,随着赋矿深度的增加,成矿元素呈现出Pb→Pb、Zn、Ag→Zn(Cu)的变化特点。结合硫、铅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应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伸展环境下形成的与火山-岩浆作用有关的浅成-超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银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8.
花敖包特大型脉状银铅锌多金属矿床赋存于下二叠统寿山沟组(P1s)裂隙破碎带中,属中低温次火山热液成因.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断裂构造发育,火山活动强烈,银铅锌多金属多期成矿.矿体赋存于北西、北东及近南北向的构造破碎带里,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体规模中等,形态较复杂,厚度较稳定,组分较均匀.围岩蚀变发育,可出现3期,具明显的分带性.成矿期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9.
黄铁矿型铜多金属矿床是与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建造有关的火山岩矿床,矿化赋存于一套微量元素总体含量水平较高的海相中酸性细碧角斑岩系中。赋矿地层、岩性具有以Cu,Pb,Zn为主,伴生Sb,Ba,Ag,As,Bi,Hg,Cd等多元素的特征组合,这些元素在成矿区域上形成大范围的地球化学异常,其主体异常对应于矿田。矿区大比例尺的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这些指示元素的清晰的原生异常相互交替叠置于矿床内矿化富集部位,水平分带不甚明显,而垂直分带清晰。具有不同指示意义的元素组合于矿化的不同部位聚集而出现的分带,是用于评价矿化剥蚀程度及其成矿远景的重要地球化学参量  相似文献   

10.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福聚 《地质与勘探》2013,49(5):907-913
通过系统采样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探讨了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果洛龙洼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Au-Pb-As-Ag-W-Co-Cu-Bi-Hg-SbZn-Sn-Ni-Mo。金矿床的矿上晕元素Au、Pb、Ag集中于该矿床的最上部,尾晕元素Sn、Ni、Mo在该矿床下部富集,矿上晕元素与尾晕元素按照理论金矿床垂向分带规律分布,代表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元素分带特征,而在主成矿期形成的位于矿床最上部的前缘晕元素分布空间已被风化剥蚀。结果表明,金矿床的前缘晕元素As、Hg、Sb,和矿上晕元素Cu、Zn以叠加晕的形式穿插于矿上晕元素及尾晕元素之间,反映了该矿床成矿具有两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矿床深、边部找矿工作应围绕这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进行。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世纪60年代全国范围内展开的自然重砂测量工作所累积的自然重砂数据资料,统计了全国各省72个典型银矿床的自然重砂情况,通过计算和分析各自然重砂矿物在所对应的类型的矿床中的报出频率,得出火山沉积型、沉积型、变质型、侵入岩型4种类型的银矿所对应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展现这4种类型矿床的重砂矿物组合的相似之处及不同之处。按照这种方式建立的不同矿床类型的自然重砂矿物组合,对于建立自然重砂找矿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联生矿床是指在内生和外生因素共同作用下,在地表或地下一定深度所形成的矿床.根据成矿要素的配置关系,联生矿床可以分为内源外成和外源内成两种类型;根据宏观地质环境可分为海相和陆相两类.海底火山喷气(喷流)沉积矿床(热水沉积矿床)是典型的海相联生矿床,陆相油气资源和地热资源属于陆相联生矿床,而陆相火山-次火山高度开放型的容矿构造中通过流体的沸腾浓缩形成的浅成高温热液矿床也具有联生矿床的属性.联生矿床概念的提出有助于对成矿物质运动时空结构的全面理解.  相似文献   

13.
蒙库铁矿床与镜铁山铁矿床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库铁矿床被认为是与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铁矿床,但存在很大的争议.文章将其与典型的喷流沉积型铁矿--镜铁山铁矿床对比,并结合野外的第一手资料,发现蒙库铁矿床的喷流沉积特征并不明显,而热液成矿作用比较明显,但是热液的性质和来源、成矿时间等尚不明了,蒙库铁矿的成因机理仍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长坑矿田金,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华英 《地质论评》1998,44(2):194-199
长坑矿田金、银矿体主要产于下石炭统与上三叠统不整合面之下的硅质岩中,金、银矿体分离。金矿体主要为浸染状,富集As、Sb、Hg;银矿体主要为脉状,富集Cu、Pb、Zn。金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寒武纪—石炭纪地层及硅质岩的相同,银矿体铅同位素组成与金矿体的不同。金、银矿体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也明显不同。银矿体Rb-Sr等时线年龄为70.4Ma。据上述特征,笔者认为长坑金、银矿床是不同成矿作用形成的,金矿主要是热水沉积形成,银矿主要是燕山期晚期改造形成。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我国低温热液型汞、锑、金矿的重要产区,但对其成矿时代一直存在不同看法.本次研究采用Sm-Nd同位素等时线法对晴隆大厂锑矿、兴仁紫木凼金矿和铜仁乱岩塘汞矿区的萤石、方解石分别进行了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表明晴隆大厂锑矿中的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148±13 Ma,钕初始值为0.512256)和萤石(Sm-...  相似文献   

16.
赤峰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非金属成矿系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满克头鄂博组、玛尼吐组、白音高老组和义县组中酸性火山岩是赤峰地区珍珠岩、沸石、膨润土、叶腊石、高岭石等非金属矿床的重要赋矿层位,并形成珍珠岩—沸石—膨润土成矿系列和叶腊石—高岭石成矿系列.在矿床特征和成因研究后认为,矿床的时空分布主要受控于区域性NNE向断裂和中生代火山岩建造,成矿作用对矿床成因类型及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的研究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热水沉积—叠生成因矿床,早期呈现寒武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嵩县石门铷矿赋存于印支期碱性正长岩体中,岩体中主要成分为钾长石,印支期是本区岩浆活动的重要时期,岩浆活动为本区铷矿、稀土元素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后经构造岩浆热液活动使岩体中的铷部分活化、富集,而形成本区铷矿床。通过对本区岩体成分、矿体矿物成分等基本特征的研究,认为在本区周边及河南省的方城和安阳等地存在类似的岩体,找矿潜力较大,应加强对碱性岩体的研究及找矿。  相似文献   

19.
河北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论述了洞子沟银(铜、金)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时代及矿床成因,并从硫同位素、氢氧同位素及包体成分、稀土元素等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硫同位素变化范围窄,δ34S=(-0.49~+2.8)×10-3,硫同位素组成以重硫型为主,接近陨石硫同位素组成。δ18OH2O=12.9×10-3,δDH2O=-73×10-3流体包裹体成分反映出成矿热液以岩浆来源为主,并混合了部分大气降水及雨水。提出本矿床是地洼区内的多因复成矿床。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对已揭露工程地段进行取样,采用显微镜观察、岩石化学分析、微量元素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及微区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铜厂沟铜矿矿石矿物组成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铜厂沟铜矿矿石类型为含铜砂岩型和含铜蚀变构造角砾岩型:砂岩型铜矿具有层控特征,矿体产出明显受三叠系飞仙关组等赋矿层位的控制;蚀变构造角砾岩型铜矿矿体沿SW向次级控矿断裂具一定规模展布并受其控制,矿石含铜品位达3.26%~3.88%。2类型铜矿石的主要矿物组成为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孔雀石,见少量蓝铜矿、自然铜、方解石、石英;主要围岩蚀变为沸石化、重晶石化、沥青化、硅化、绿泥石化、高岭石化及碳酸盐化等。砂岩型铜矿控矿及赋矿围岩岩石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SiO2/Al2O3值、Na2O、 K2O含量特征和CaO+MgO含量分布特点,表明岩石为海相碎屑沉积成因。蚀变构造角砾岩型铜矿石为构造运动改造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