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了一种自然电位观测数据的半自动化反演方法。该方法通过求取自电观测数据在测量方向上的二阶导数,从而得到不同步长下关于异常体埋深和形体参数的非线性方程,求解上述方程可以得到自电异常体埋深和形体参数值。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电偶极矩、异常体极化轴与地面之间的倾角等重要解释参数。采用上述方法对理论模型开展了数值计算试验,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探测数据的处理解释中。计算结果表明,这种基于简单几何形体的自然电位反演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然电场法的许多找矿实例业已证实:金、铜、铁、铅锌等金属硫化矿体均可能产生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例如,璜山金矿、玉龙铜钼矿、力马河铜镍矿、西迹山黄铁矿、南江黄铁矿、拉祖尔斯铅锌矿等. 这种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苏联??认为正异常的产生是矿体下盘氧化所致,??等人则把正异常的出现与矿体中部所进行的氧化过程状态相联系,??认为正异常的形成与矿体成分有关,铅锌矿可以产生正异常,而含铁的(黄铁矿、黄铜矿)只可能产生负异常.上述这些假说颇难圆满地解释实践中观测到的各种正负伴生的自电异常. 勿容怀疑,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金属矿能  相似文献   

3.
在地处四川西部高原山区的四川里伍铜矿外围上海底铜矿区处开展物探工作方法寻找铜矿.早期运用甚低频电磁法、高精度磁测、小极距激电中梯及充电法梯度观测工作,未达到找矿目的.这里根据工作场地的地形情况及地质情况,改变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采用大功率直流激电中梯、激电测深及充电电位观测工作,获得了具有较好找矿意义的激电异常及充电电位异常,并在获得的异常处经验证已揭露出多个铜矿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金属硫化矿床和煤田测井资料及硫化矿和石墨标本的水槽模型实验结果,结合电化学理论,初步探讨了井壁自然电位的成因。认为固、液相界面的双电层是形成井壁自然电位的主要因素。在一般情况下,矿层井壁不形成阴极或阳极,故不可能产生短路原电池式的自然电流场。井壁柱状偶层面所形成的自然电位,属于准静电声范畴。致密块状硫化矿层和无烟煤层通常产生正异常,而在氧化矿层上则观测到负异常。浸染状矿层,如矿化程度较高,也能产生明显的自电异常。井中自电与自电测井有密切联系,加强对自然电位异常的分析研究,有可能发现盲矿体及被遗漏的矿层。  相似文献   

5.
用异常电位边界单元法做电测深资料地形改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求解异常电位的边界单元法对电测深资料进行地形改正,应用效果明显。在异常电位法中将异常电位与正常电位相加,得总电位,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总电位比直接求总电位的精度高得多。   相似文献   

6.
石墨矿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电性特征,其找矿标志较为明显.通过开展自然电场法、激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物探电法相配合的找矿方法,在四川庙坪石墨矿找矿中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本文通过自然电场法测量在研究区发现自然电位异常场的电位负异常带3处,且异常带形态、规模与石墨矿及其矿化带吻合较好.激电测深测量控制了 Ⅱ号异常体...  相似文献   

7.
方法实验发现南江尖山石墨矿勘探运用物探激电中梯采不到有效数据,后采取自然电位法进行面积工作,异常反应明显;攀枝花新民石墨矿实验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取得效果,开展了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找矿实践,利用小比例尺的自然电位测量圈定异常靶区,再以激电中梯对异常靶区进行验证确认,极大地提高了物探准确率及工作效率。两个不同地区的石墨矿勘探结果表明,自然电位法这种古老简单的物探方法对某些区域的晶质石墨矿勘探效果显著,对四川南江地区、攀枝花地区的同类型晶质石墨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19,(3):485-489
方法实验发现南江尖山石墨矿勘探运用物探激电中梯采不到有效数据,后采取自然电位法进行面积工作,异常反应明显;攀枝花新民石墨矿实验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取得效果,开展了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找矿实践,利用小比例尺的自然电位测量圈定异常靶区,再以激电中梯对异常靶区进行验证确认,极大地提高了物探准确率及工作效率。两个不同地区的石墨矿勘探结果表明,自然电位法这种古老简单的物探方法对某些区域的晶质石墨矿勘探效果显著,对四川南江地区、攀枝花地区的同类型晶质石墨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85-489
方法实验发现南江尖山石墨矿勘探运用物探激电中梯采不到有效数据,后采取自然电位法进行面积工作,异常反应明显;攀枝花新民石墨矿实验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取得效果,开展了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找矿实践,利用小比例尺的自然电位测量圈定异常靶区,再以激电中梯对异常靶区进行验证确认,极大地提高了物探准确率及工作效率。两个不同地区的石墨矿勘探结果表明,自然电位法这种古老简单的物探方法对某些区域的晶质石墨矿勘探效果显著,对四川南江地区、攀枝花地区的同类型晶质石墨矿勘探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激发极化法在伏牛山铜矿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铜矿早在1958年进行过勘探,结果认为“矿体太小,远景不大”予以放弃.后由冶金810队对该区再次进行远景评价.我队为配合找矿,曾投入1∶2000的磁法、自电和化探工作,但地质效果不佳最后于1970年重点投入激发极化法,测量结果,不仅在已知矿体上,而且在成矿有望地段发现了明显的η_s异常,经过钻探验证,在新发现的异常位置见到矿体,在深部也找到了新的盲矿.该区已勘探完毕,证明是一个中小型铜矿.现将激电应用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隐蔽油砂矿上方地表,存在着与之对应关系良好的负电位天然场,可以用于发现隐蔽油砂矿的平面位置.但在对其观测的过程中,"接地电位"、"日变"等可严重影响油砂自电异常的解释和应用效果.数据采集精度和处理技术问题,已成为影响利用该方法勘查油气及油砂矿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瓶颈"问题.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利用油气自电法进行了油砂勘查试验,其结果通过钻探得到了证实,为隐蔽油砂矿的勘查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表自然电位对地下污染渗流及微生物参与的氧化还原活动等过程较为敏感,自然电位异常的观测和解释在地下污染物监测应用中受到特别关注.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机污染物氧化还原电位数值模拟工作,是后续反演解释的基础,能提高自然电位法在环境污染问题中的应用效果.基于三角形有限元及四边形无限元,改进了二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法,使之适应自然...  相似文献   

13.
傅良魁  戴仁寿 《现代地质》1992,6(3):354-363
本文讨论了利用非接触极化曲线法进行物探异常源评价的可行性。阐明和比较了接触极化曲线法和非接触极化曲线法的异同,并给出了黄铜、石墨及天然硫化矿石标本分别在自来水中和在0.01M的CuSO4溶掖中实验测得的(视)阴极、阳极反应电位。(视)阴极、阳极极化曲线的差异以及某些反应段的极限电流密度。在利用反应电位,极差优势进行极化标本的识别和用极限电流密度推算反应物浓度以及利用视反应电位反演求取真反应电位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得出了许多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油气自电法(OGSP)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田上方地表,存在着与油气田对应关系良好的负电位天然场,但在对其观测的过程中,"接地电位"、"日变"等可严重影响对油气自电异常的解释和方法的应用效果.数据采集精度和处理技术问题,已成为影响该方法勘查油气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瓶颈"问题.我们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贵宾  齐剑玲 《地球科学》1996,21(3):341-344
当利用自然电位法(SP法)在火山岩地区勘探地下水时,发现负的自电异常大小与地下非饱和区厚度之间存在一个线性关系,从理论上对该经验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对这一水文地质问题的自电测量解释方法,最后给出法国中央高原LaChainedesPuys地区的勘探结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石墨矿具有低电阻高极化的特性,利用自然电位法与激电中梯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在口口尔图石墨矿区找矿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矿区具有自然电位负异常强度较高(Z1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515.4mv,Z2异常区最大异常值为-207mv),视电阻率低的异常特征,自电异常与激电异常(J1~J2)重现性较好,"自电负异常、低阻高极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经探矿工程验证,在异常区内发现了3条石墨矿化带(Ⅰ~Ⅲ)、1条晶质石墨工业矿体(M3)、13条晶质石墨低品位矿体(M1~M2,M4~M14),含矿岩性主要为斜长角闪片岩,其次为大理岩,圈定的两类异常与矿体具有很好的对应性,对寻找石墨矿起到了直接指导作用。同时,Ⅱ号石墨矿化带为区内成矿条件最好且规模最大,通过系统的工程控制,有望扩大现有矿体规模,提高矿石资源量级别,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关于自然电场法最早的一篇理论著作是1928年彼得洛夫斯基写的.他研究了地下的极化球体的电位分布,并且证明了地表电位随余弦函数变化.海兰德的垂直极化球体异常解释方法就是基于彼得洛夫斯基的理论.De Wette(1948)研究出一种方法,利用球体来模拟矿体.Yungul(1950)改进了彼得洛夫斯基的方法,提出了消除地形和区域场影响的方法.Murthy和Reedy介绍了解释球状、棒状和倾斜板状极化体自电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言众所周知,在石墨矿床、无烟煤田及石墨化地层上,往往可观测到较强的自电异常.对含炭地质体自然极化机理的研究,并未取得明确的结论.A·C谢苗诺夫指出:石墨矿床和煤系产生自然电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赋存有硫化矿物;??斯维什尼科夫认为:石墨等矿床在本质上具有另外一种电化学性质,其自然电场形成机理不同于金属硫化矿床;邓涛声对石墨矿体自然极化的机理也作了初步研究. 本文根据含炭地质体中通常含有黄铁矿物的特点,结合石墨、无烟煤、烟煤、褐煤、炭质页岩的导电性及电极电位的观测资料,探讨了含炭地质体的自然极化机理.在风化环境中,黄铁矿  相似文献   

19.
在胶莱盆地,其红层所属地层岩性为粉砂岩、泥岩,含、透水性较差,查找低阻断裂构造是其地下水勘探的唯一途径。而红层地区的压扭性断层,会因挤压密实的断层泥存在,导致单纯利用低电阻率参数判定地下水的赋存位置出现差错。根据该区地下水的自然电位异常值约为-100mV、含水破碎砂岩极化率大于2%、衰减度D大于50%的特点,提出了自然电位观测法与激发极化电测深法相结合的组合方法。即利用自然电场法进行剖面测量,判定含水异常位置,然后利用激发极化电测深法准确判定地下水所在层位及埋深。在胶州市某镇政府水源勘探中,利用该组合方法,成功的圈定了3个井位,并在预定的深度内打出了单井出水量为1000t/d的优质井。  相似文献   

20.
花山蝴蝶飞     
蒙飞 《广西地质》2009,(1):41-43
花山之所以称为花山,并非缘自山上有花,而是因为山上有画。 在壮语中,花山叫“巴来”,巴是山,来是图画、花纹、图纹、斑驳之意,译为汉语的“花山”,贴切且传神,比简单直译的“画山”多了几分想象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