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干旱与高温热浪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较系统地评述了干旱与高温热浪在定义、标准与类型、地理分布、时间和强度变化特征、危害性质和程度及其影响、形成机制和产生原因、对全球气候变暖响应的表现形式和程度、监测和预测与预警方法与技术、减灾技术及应对策略和防御措施等8个方面,既对比了两者间在以上8方面的明显的差异,也指出两者间还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当高温天气频繁发生,大气降水量就会明显减少.高温加快了土壤的蒸散速度,加大了土壤水分和植株水分的散失,这种关系在夏季尤其显著.从而造成干旱的发生或加重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浅谈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联系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今在设计过程中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不协调,阐述了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相关概念及内在联系,分析了造成这种不协调的原因,并提出解决两者协调一致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百色市轻雾与霾的发生与分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使用天气观测资料及对比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利用物质成分、生成机制、出现时间、发生的天气条件等综合判据,对轻雾和霾进行区分观测,确保此类气象资料观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和自动化处理,设计实现针对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设备测试评估与试验的业务系统。系统基于主流Web开发技术和Oracle数据库,以灵活配置、分层设计、模块化应用的方式,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中的流程管理、数据配置、设备运行及状态管理、专家分析计算、数据查询显示、测评报告生成导出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了测试评估与试验业务的统一规范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雪深观测仪等设备的测试评估与试验中得到应用,计算结果和评估结论与人工处理一致。后期将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设计开发探空设备、雷达设备等适用的测试评估与试验平台系统。  相似文献   

5.
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大气成分的观测和研究受到格外的重视,特别是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历次评估报告中均有充分体现。2009年大气成分中心圆满完成了承担的各项任务,在大气本底站温室气体在线观测系统完善、大气化学实验室标校体系建设、大气成分站的技术支持标校、科研、国际合作交流、60周年国庆气象服务、决策气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本从西部科技情报工作的现状分析着手,分析了西部科技情报工作目前所处的水平与存在的差距,提出了西部开发中科技情报工作建设的措施,并针对科技情报服务工作在西部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气候因素与人体疾病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国内外大量资料,讨论了大气温度,相对温度,气压,降水等气候因子对人体疾病的影响,针对全球变暖,环境恶化,说明了加强医疗气象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气候与能源     
张清 《北京气象》1996,(2):21-23,13
  相似文献   

9.
10.
在简单阐述气候变化和持续发展的概念、意义和关系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的自然环境情况,提出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陕西区域PRED系统协调及持续发展问题战略对策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诗人与物候     
为了索取创作素材和丰富感情的需要,大凡有名的诗人,均与大自然的物象、景象结下不解之缘。正如明末的学人黄宗羲所说的:“诗人萃天地之清气,以月、露、风、云、花、鸟为其性情,其景与意不可分也。”也许正是由于诗人非常热爱并很注意观察大自然、最善于领会鸟语花香的种种暗示之故,从某种角度上讲,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似乎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物候学家。他们从物候的循环规律、春的象征、代表各个季节  相似文献   

14.
海洋与干旱     
在1998~2002年期间,发生在美国、欧洲南部以及亚洲西南部的干旱事件,都与海洋的影响有关。在此期问.热带东太平洋海表温度(SSTs)明显持续偏冷,而热带西太平洋及印度洋SSTs明显持续偏暖。气候模式表明由这些不同海域海温强迫的气候响应是相互作用的.对于中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同步持续干旱.每一个海域都有所贡献。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增温是少见的.且这种增沮与温室气体的强迫一致。本文也对未来的干旱趋势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很早就参与了国际气象合作,早在1873年,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司长赫德(英国人)就指派中国海关驻英国首席代表金塔干(英国人)代表中国,出席了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气象国际会议,中国成为国际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1 空气与空气污染人类一刻不停的与空气打交道。按每分钟平均呼吸 1 6次计算 ,一个成年人平均每日要进行 2万多次有规律的呼吸活动 ,将大约 1万 的新鲜空气源源不断的输入肺部。如果把空气视为必不可少的粮食 ,那么人们吸入的空气重量要比一日三餐的食物和水分要多1 0倍。但空气的取得是轻而易举的 ,人们走到那里 ,都能随心所欲地取而用之。实际上 ,空气和其它资源一样 ,在数量上也是有限的 ,全球空气的总重量只是 6 0 0 0万亿t。洁净空气的组成如下表所示。表 洁净的空气组成气体名称 干净空气中含量的百分数 (%)按体积按重量氮氧氩二…  相似文献   

20.
古诗与气象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气象知识的为数不少,其中借气象景观表达纯真爱情的最为亮丽,或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直抒胸臆,或诙谐、俏皮,有浓郁的生活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