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西洋海底热液裂口——冒着温度达350℃有毒金属黑烟的海底烟筒已发现的比以前海洋学家认为的多10倍以上。据英国海洋科学研究所迪肯实验室大西洋考察领队称,在北纬36°~38°中大西洋海脊240公里延伸地带新发现了7处“黑烟筒”,每处相距约30公里。这  相似文献   

2.
根据最近俄国莫斯科采矿研究所近海和深海采矿研究实验室的海洋学调查,可以得知,在深度5000米处某些大洋海底区域,存在着以间距小于100~300米的“黑烟筒”群为特征的火山构造地形。这些所谓的“黑烟筒”即是火山锥。一个“黑烟筒”可提供200~500立方米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正在兴起一股水下考古热。而这热潮的兴起却缘于——十年前的一艘“海盗”船1985年春天。某日。南中国海夜色黑如锅底。一艘英国打捞船在悄悄行驶。它“光临”此地怀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时隔不久,该船载满从海底捞起的数万件中国瓷器和125块金锭悄然离去。船长米歇尔·哈彻把这批文物弄到手后兴奋至极。但  相似文献   

4.
戴东 《海洋科学》1983,7(5):17-17
英国自然环境调查研究委员会(NERC)所属的海洋科学研究所是使用侧扫声纳测绘海底地貌的先驱,最近在大西洋和墨西哥湾进行了一次连续六个月的科学调查,使用该所研制的远距双侧侧扫声纳“GLORIAⅡ”大面积测绘深海海底地貌。此次调查租用一艘长230英尺(=70.1米)的深水拖网渔船“Farnella”号,略加改装之后于1981年9月10日自英国赫尔港启航,1982年3月26日完成任务返回赫尔,整个航程约33.700海里。“GLOR-  相似文献   

5.
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院地质调查所,最近在冲绳本岛附近海底,发现金、银含有率为世界最高的热水矿床。是在世界热水矿床中,水深最浅,开发最有希望、经济价值最高的矿床。热永矿床是从海底喷出的热水中所含有的重金属等,成为硫化物,固结在海底的。热水矿床是有希望的海底矿物资源,已引起各国重视。此番确认的热水矿床在冲绳西北约110km、水深约1400m 的冲绳海沟处。是日本与西德于1988年共同发现的。这个矿床含有与日本生产金银的“黑矿”,具有相同物质。通过1.5t 矿石分析,黑矿部分,每 t 含金14g,含银11kg。  相似文献   

6.
茫茫大海永远充满着各种谜疑。有关巨型“海怪”的传说是否确有其事?龙或恐龙是否还生活在海里?都还没有定论。尽管今天人类发明了潜水衣、潜水艇,海底观察装置,但要深入数公里下的海底仍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这些深居海底的奇异怪物,通常只有在浮出水面时才有可能被人看到。一位叫弗莱克·布尔列的英国人曾亲眼目睹到一头鲸鱼与一头“鱿鱼”在马六甲海峡激战的场面,这头鱿鱼如此之大,让人称奇叫绝。他写道:  相似文献   

7.
《海洋世界》2009,(3):5-5
日前,英国38岁的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通过“Google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发现在距西非海岸620英里处的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海床上显示出一个巨大的矩形几何图案,矩形图案内则是清晰的十字交叉线条,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古代城市的遗址,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相似文献   

8.
大约在100年前,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福尔白斯作了一个肯定的结论:“在海深500米以下水域中、没有生物。”后来,在19世纪50年代,爱德华的结论被否定了。人们在铺设海底电缆时发现,在大约2000米深的海底,生活着各种不同的动物。更令人惊奇的发现是在60年代,有人在更深的海底,居然发现生活着一种特殊的扁鱼,还有一种深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大海捞针一直是神话,认为是不可能办到的。但是,随着英国专家对海底搜索装置和美国专家对海洋调查船的研制成功,大海捞针不久将成为现实。据介绍,英国专家研制成功的海底搜索装置,有助于改进海底搜索工作、使从海底搜索到的各种数据,更加精  相似文献   

10.
《海洋地质译丛》2010,(1):30-30
国际深海考察项目将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由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中心开发的“Autosub6000”机器人潜水艇将成为世界上第一艘造访开曼海沟的科考船,这也是有史以来最深的海底勘探。  相似文献   

11.
动态·信息     
《海洋世界》2006,(8):4-5
采矿海底采矿即将成为现实“海洋深处有锌、铁、银和金矿,开采相当容易,”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主人公尼莫船长在1870年如是说。而今,21世纪的海洋技术正在证实他的这一断言,因为已经有矿业公司准备从水下逾1000米深处的丰富矿藏中开采金属矿物。英国《金融时报  相似文献   

12.
在90年代初期 ,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日本、美国和巴布亚 -新几内亚的地球物理学家共同参加了新几内亚海(常被命名为俾斯麦海)的考察工作。在新爱尔兰岛和新不列颠岛之间的海底 ,他们发现了密集的黑烟囱。1997年底地质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在位于新几内亚海北部和中部海区面积约5000km2的马努斯海盆 ,他们从热液构筑物中采集了83块标本。分析发现它们含有金、银、锌及其它贵金属。在名为“维斯克森林”的热液场区 ,1吨矿石中含15g 金、200g银和26%的锌 ,而在“巴克马努斯”场区则为21g 金、13…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字海底”系统的理论基础研究和在海底科学应用中的具体实践,提出了“数字海底”的涵义、系统组成和体系结构,对空间数据管理技术、基于XML的WebGIS空间数据表达技术、复杂海底三维建模技术、多源信息的一体化集成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数字海底”系统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为从事海底资源研究和开发的人员提供各个层次的参考或帮助.  相似文献   

14.
声学与海洋沉积学交叉领域研究可分为“沉积层声学特性的研究”、“海底高频声散射或低频声反射与底质类型之间关系的研究”、“回声参数反演海底类型技术”和“海底回声图象识别海底沉积类型技术”4个方面的研究,较详细论述了4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提出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5.
在海中,电波不能通。很早即用“声”来测定海底情况。从船上发出声信号,通过到达海底返回来的时间,来测量深度。然而海底并非平坦,比陆地起伏更大。用“点”和“线”来测深,无法探明地形.因此须用“多狭幅波束(mulfi·narrow beam)”声波,从面上来测量方可。这种新装置,除日本“拓洋号”外,海洋科学技术中心作业实验船“海洋号”也有装备。发出12千赫声波信号,将海底分割成16个,进行测深。对1万米级水深,可一次测出8公里宽的海底情  相似文献   

16.
陈荣发 《海洋测绘》2003,23(5):65-66
一进入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实验室主任金翔龙就把记者从电脑中带进了海底世界 ,几千米深的海底山脉 ,陡峻的峡谷 ,广阔的“高原”和“平原” ,让人一目望穿海底。这些太平洋底的彩色海底地形图都是通过先进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等设备在海底侦察后 ,经过自动绘图仪绘出的。从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在太平洋底被誉为“金属地毯”的多金属结核 (锰结核 )的分布。由金翔龙主持的国家“八五”重大专项“大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开发” ,已经为我国最终圈定了 7 5万平方千米的可年产 30 0万吨 ,持续开采 2 0年的“丰产田” …  相似文献   

17.
深沉的海底世界,广袤无垠,它不仅有奔腾的激流,宏伟的火山,灼热的喷泉,神奇的生命,而且还蕴藏着许多星际信息。比如某星球从宇宙中消失了,海洋便将这次事件记在那神秘的“记事本”上,月球上某一次火山喷发,从海底就能找到此迹象的凭据——海底拥有许多星际的不速之客,只是人们很难听懂那波涛的诉说罢了。这星际的不速之客便是星屑(或叫宇宙尘)。对它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1872年至1876年,英国著名的海洋考察船“挑战者”号在进行海洋科学考察中,除了发现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外,最大的收获便是从深海采到了珍奇的小颗粒宇宙尘。历史跨过了19世纪的横杆,在1950年间,美国也采到了海底星屑。紧接着,1967年前后,日本也成了占有海底星屑的国家之一。这些  相似文献   

18.
国际海底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中称为“区域”。《公约》第一条对“区域”下了明确的定义: “‘区域’是指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洋底及其底土”。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其中国际海底约占整个海洋面积的65%,其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深海大洋底最初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在一百多年前,当时英国的海洋考察船“挑战者”号于1872—1876年进行环球考察时,在水深5000—20000英尺的洋底采集到像土豆或垒球大小的黑色矿球,即现在通称为锰结核或多金属结核的矿石,在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9.
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概述了当今海底地质勘查现代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主要包括高精度全球定位系统。海底地形测深系统,海洋水声,声层析技术,海底取样技术,深潜器技术和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探测技术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国家“863”计划海洋领域“海洋探查与资源开发技术”主题研究,研制和开发取得的一系列高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0.
怪岛撷趣     
岛,大海的骊珠,沧桑巨变之手。故意把无尽的谜底,一半托出水面,一半留在海底,于是,就有了关于岛的趣闻轶事。——题记以神秘称趣复活节岛:因荷兰探险家罗及文1772年复活节那天在太平洋看到它,以为是自己新发现,故命名。岛上有1000多座奇异的巨大石雕像,关于石像来历,岛上居民也不知晓。更令人不解的是,岛上保存的26块“会说话的木板”,刻满奇特文字,没谁知道写的是什么,至今仍是个谜。择捉岛:是日本要求俄罗斯归还的北方四岛之一,亦为世界四大谜岛之一。其南部遍布一块块打磨圆滑的巨石,黑、灰、褐、浅绿皆有。石上刻满奇异线条花纹,有人猜是文字。黑曜石上刻符号,有飞鸟,有箭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