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海洋世界》2006,(1):28-28
鲍鱼,又叫蝮鱼。它是无脊椎软体动物,根本不属鱼类。鲍鱼软体肉肥美而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滋补价值高,故位列“海八珍”之中。鲍鱼佳馔一直是“满汉全席”大宴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福建人则将鲍鱼制成高级汤菜。它以清淡洁白和味鲜色美,而被推为盛大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荣成市小断调整养殖结构,优化养殖品种,改革养殖方式,拓展养殖领域,全面实施“以养兴渔”战略,使海水养殖业在养殖品种、养殖方式、养殖规模和效益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1 坚持苗种培育和增养殖生产一起抓 荣成市始终坚持育苗养成同步发展,两个环节一起抓、一齐上。主要采取二条途径扩大苗种来源:一是新建和改建育苗场。他们一方面发  相似文献   

3.
东山岛九孔鲍养殖若干实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东山岛九孔鲍养殖生产中行之有效的若干技术方法,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鲍的养殖形式,目前主要有浅海筏式养殖、陆上工厂化养殖以及海底养鲍等。1海底养鲍及其优点所谓海底养鲍,就是人们通过科学的手段、合理的方法、将人工鲍苗投放于事先选择好的海区底部,让其自然或半自然生长。其优点是:1.1投资少它不用像工厂化养鲍那样需建设水、气、暖配套的大型生产车间;也不用像筏式养鲍那样需要购置大批的根橛、筏架、网笼和浮漂等养殖器材。其生产投资较其他养鲍形式少。1.2成本低海底养鲍靠自然潮汐进行水交换,不需用提水设施;所用器材、饵料和人工也都寥寥无几。1.3安全可靠养殖对象处于海域的底部…  相似文献   

5.
鲍鱼必需脂肪酸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鲍鱼必需脂肪酸(essentia fatty acid,EFA)营养生理研究进展。已有的研究表明鲍鱼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C18:2n-6)、亚麻酸(C18:3n-3)、花生四烯酸(C20:4n-6)以及EPA(C20:5n-3),但对于不同种类的鲍鱼,这4种EFA效果有所不同。鲍鱼体内的脂肪酸组成因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以及摄食不同食物而存在一定差异。鲍鱼体内DHA(C22:6n-3)含量极少或痕量。由此鲍鱼对必需脂肪酸的需要与其它的水产动物存在较大差异。C20:5n-3对鲍鱼的生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显著提高鲍鱼的生长和饲料转化率,改善鲍鱼的繁殖力。鲍鱼体内含有较高水平的C20:4n-6。C20:4n-6和C20:5n-3之间的协同效应对鲍鱼的营养生理有重要的影响。对于鲍鱼体内C20:4n-6潜在的生理和生化作用已逐渐引起重视,这将是以后研究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7.
随着人工养鲍业的迅猛发展,陆上工厂化养鲍也在全国沿海各地普遍兴起,为了深入地研究生态系养殖,进一步提高工厂化养鲍设施的利用率和人工养鲍的经济效益,我们在筏式网笼鲍参混养获得成功的基础上,于1990年,在石岛捕捞公司的工厂化养鲍槽中进行皱纹盘鲍和刺参混养的试验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Growth of eight Pacific abalone families at three temperatures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 Introduction Pacific abalone, 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sheries in China. However, the wild populations have been over-fished in the past decades. Aquaculture may be a possible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Large-scale culture started in the late 1980s, and it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in the past decade. And now, the current annual production is about 5 000 tonnes worth about US$ 200 000 000. However, the abalone aquaculture suffered a lot in the mid-1990s,…  相似文献   

9.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ominant genus of harmful, ciliates in young abalone culture ponds are studied. Totally 68 species of ciliates, belonging to 3 classes, 16 orders and 46 genus, are found. The dominant ciliate species are Aspidisca leptaspis, Vorticella sp. and Euplotes rariseta. During the young abalone cultivation, the numbers of young abalones increase first,and then show a trend of decrea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nsity and composition of ciliates and the density of algae in the young abalone culture ponds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0.
大湾养鲍     
邓烈志 《海洋科学》1996,20(6):68-69
大湾,就是在潮间带圈起的大池塘,面积从几百亩到几千亩,具独立生态系统,酷似小港湾,渔民习惯称之为“大湾”。在大湾选择适合养鲍水域,设置浮筏吊养,吊笼不需经剥离等繁琐工序,直接搬迁到保温车间。吊笼设计要依据大湾水浅的特点,水深一般5~6m,平均4m(有的水域不足3m),吊笼仅设2层,总高度不超过80cm,否则加上吊绳,吊笼要触底。1大湾养鲍1.1水交换挑选高质量鲍苗(2cm),保证运输过程和投苗时成活率100%。鲍苗入池后,每天要进行水交换。水浅,光辐射一般在2~3m,单胞藻和其他藻类繁殖迅速,从…  相似文献   

11.
1Introduction ThePacificabaloneHaliotisdiscushannaiisan importantspeciesinthecoastalfisheriesofnorthern China,andisofhighcommercialvalue.Thepro ductionofcultureseedsfortheabalonebeganin Chinaintheearly1980s.Duringthelasttwodec ades,productionofabalonehasi…  相似文献   

12.
鲍人工饮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纱平  聂宗庆 《台湾海峡》1996,15(A00):16-22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鲍人工饲料研究与生产应用与现状,对配合饲料中主要营养物质的要求、添加剂与粘合剂等亦作了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13.
14.
刺松藻(Codium fragile)喂养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首次利用大型底栖绿藻刺松藻在夏、秋季高水温期进行了鲍的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刺松藻的饵料效果优于海带和裙带菜,是鲍的一种优质天然饵料。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夏、秋季高水温期鲍缺优质饵料的困难,对加速鲍养殖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树海 《海洋科学》1992,16(5):72-73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用鱼 本次试验用鱼捕自山海关、北戴河两海区,为缩短越冬周期,采捕推迟到1980年10月19日,共采获当年半龄鱼64条,从降低试验经费角度出发,选材规格有意偏小。红鳍东方鲀42条,重约90g,虫纹东方鲀13条,重约180g;假睛东方鲀9条,重110g。所获幼鱼无病无伤,入池后摄食正常。暂养期环境因子见表1。越冬试验在室内进行,在越冬前首先进行了饵料、温度、盐度等方面的多项小试。 表1 暂养期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6.
17.
温文 《海洋信息》1996,(7):19-20
近年来,广东汕尾、汕头、深圳和湛江等市都积极发展鲍鱼养殖,并从海上养殖发展到陆地采用工厂化进行养殖生产。据了解,其中仅汕尾市近年就投资过亿元建成了鲍鱼养殖场8个,共1.6万平方米,年产鲍鱼160吨,成为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工厂化养殖鲍鱼基地之一。在陆地工厂化养鲍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据  相似文献   

18.
鲍以其营养价值和口味鲜美名列“海八珍”之首。现在我国鲍的增养殖业已在迅速崛起,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也日臻成熟。作为一种产业当前矛盾主要集中在如何缩短养殖周期和提高经济效益上。鉴于鲍养殖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养殖周期长就意味着风险大、投  相似文献   

19.
南方陆上水池养鲍的初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鲍鱼养殖笼上污损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海产贝类在笼内放养一定时间后,近海的一些动物就在养殖笼壁上定居下来,成为污损生物。这些生物在笼壁上占据一定空间 ,在那里运动、摄食、呼吸和排泄等 ,对贝类的生命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郝允碧等1990年指出扇贝养殖笼上有多种污损动物和植物 ;郑东强等1990年指出珍珠贝养殖笼上的污损生物主要是海鞘等 ;曹善茂也研究了扇贝养殖笼上的污损生物 [1];王建军等1996年进行过网箱养殖场污损生物的研究。笼养鲍鱼正在我国沿海一带兴起,但尚未见有关其笼上的污损生物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这类污损生物的组成和数量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